零零电子书 > 重生始于1990 > 第267章 用事实说话

第267章 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  

                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要加强评论性工作,要对社会热点问题,请专家、学者、工人、农民、干部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引导社会舆论。  

                1993年,在中宣部宣传工作安排中,提出了加强新闻评论,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的要求。  

                根据这个要求,《焦点访谈》诞生了。  

                《焦点访谈》特色是“用事实说话”来构建内容及其逻辑结构,强化事实论证和细节描写。  

                通常是观点先行,然后用事实为观点立论。“深度在事实之中”是《焦点访谈》制作的宗旨。与其他栏目不同,《焦点访谈》具有多样化的述评结构。  

                《焦点访谈》前期筹备工作相对紧张,在取材定位上不是很明确,但是第一期关于贪官污吏的节目一经上线,收视率爆棚。  

                记者调查,证据分析,专家指出,还有大快人心的结果,一下子,成为了全国上下老百姓们必看的节目,一段时间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新闻联播》,固定收看人达到几亿人次。  

                即便是公正合理的结果,对很多老百姓来说任然心怀不满,国家被这些蛀虫钻的房梁不稳,人心惶惶。  

                老百姓恨不得对爆出贪官污吏全部处以死刑才能解他们的心头之恨。  

                此时《焦点访谈》栏目组正在全国各地收集素材,忙碌的准备第一期节目。  

                杨慧在去年去央视谈广告的时候认识了央视广告部主任,她一直在筹备“央视标王”的竞标活动,像宏伟公司这样合作过且有实力的公司一定会多加留意的。  

                两者之间一直有来往,苏伟想通过央视广告部主任这个人去认识一下《焦点访谈》栏目组的负责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事情顺利,《焦点访谈》第一期节目类容或许就是“岳家三父子”了!  

                岳峰自认为,苏伟拿他没有办法,市委他扎根多年,而省委那面也有人际关系,只要是在湘省范围内,他都能保证自己安居乐业。  

                殊不知苏伟想借此惊动中央,把他的罪行暴露给全国人民。  

                当然,最基本的证据必须充足,现在差最重要的一环,向天佐派出去调查康业酒厂的细作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只能等,不能轻举妄动,让岳康有了戒备心,那时动起手来就比较麻烦了,说不定消息就被封锁在了湘省,根本传不出去。  

                悄悄的干掉你,让你死的不知为何?  

                听说工人们拿着工具要去打岳康,苏伟急了,庆幸岳州成脑子活提前拦了下来。  

                “董事长来了!”有人说。  

                工人们放下工具安静了下来,纷纷转过身面对苏伟。  

                苏伟严厉批评道:“你们想搞什么?  

                啊?拼命吗?  

                他是政府官员,把他打残了,也把你们自己送进去吗?”  

                工人们知道苏伟此话是为了他们好,但他们也是为了工厂。  

                有人说:“董事长,明明整改完成了,还不让开工,不是故意的,谁信?”  

                “董事长,我已经闲不住了,一天在厂里白吃白喝的,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你!”  

                “董事长,我一个人去,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找到兄弟们头上来!”  

                “……”  

                苏伟说:“行了,你们动动脑子,像这样大张旗鼓的拿着武器去,可能还没到就被警察抓起来先拘留了!”  

                有人急的一脸惆怅,“那也不能干坐着啊,董事长,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苏伟安抚道:“你们回去安安心心的休息,以后有忙的时候,相信我,到时候会给你们发泄的机会!”  

                被董事长看出心思来了,既然董事长愿意达成我们的愿望,我们还是先忍耐一下吧!工人开始这样想。  

                费了些口舌,才把工人劝回了宿舍。  

                苏伟嘱咐道:“岳厂长,这几天盯紧工人们!”  

                “知道了,董事长!”  

                第三天,向天佐传了消息过来,说有事情找苏伟商讨,苏伟立马赶了过去。  

                果然是他最想要的东西。  

                岳康的底细已经查的足够清楚了。  

                “你看看!”向天佐把资料递给了他。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康业酒厂因为酒精兑水事件引发了两命案,当时用恐吓和钱堵住了家属的嘴。  

                向天佐的人找到了两户人家,他们说,钱不能换回他们的儿子,家里缺失了一个年轻的劳动力,损失巨大,两家人准备去举报康业酒厂的,无奈被恐吓没了勇气。  

                但是,这次他们愿意站出来作证,至于康业酒厂施舍那些钱,他们用了一些,那时属于正常的补偿,他们并不觉得理亏,心里始终过不了儿子过世带来的伤痛。  

                想必康业酒厂营业之后已经填补了那笔账目。  

                确实藏的够深啊!  

                苏伟微微一笑,不过,岳康基本完蛋了。  

                岳康此时应该还在继续等苏伟去登门道歉,不然研究结果不会下来,岳洋工厂休想开厂生产!  

                “哥,稳了!”苏伟抓着向天佐的肩膀说,向天佐感觉苏伟的手沉沉地,最后的决战来临。  

                谭丽忽然才反应过来,现在不仅是宏伟公司和五岳商贸不从长盛走货,康业酒厂要是出事,岳康下台,长盛航运彻底没了业务,必垮,等着买就行了。  

                “苏老板,喝杯茶,提提神!”谭丽冲上茶水端上去递到苏伟手前。  

                “谢谢!”  

                所有资料证据准备齐全,苏伟寄了两份出去,一份直接通过央视广告部主任的手送到《焦点访谈》栏目组负责人的手中,另外一份寄给了《中国青年》杂志的总编辑许洪胜的手中,苏伟亲笔写了一封信希望许老师再以他的名义寄给《焦点访谈》栏目组。  

                事情一目了然,许洪胜落笔将东西寄了过去。  

                如果说苏伟寄出去的东西缺乏说服力,那么许老师这样一位受人尊敬在业界鼎鼎大名的资深媒体人的举报,《焦点访谈》栏目组的负责人不得不掂量其分量了。  

                当晚,栏目组加班,此时《焦点访谈》栏目组一共不到十人。  

                负责人说:“第一期节目我们可以做这个!”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6166/6756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