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谁是文仙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药王阁到来

第二百一十二章 药王阁到来


第一场万人同医结束了。

虽说是以成功收尾,但付出的代价却相当的惨烈。

只是一万个人而已,便叫这场仪式的主持者陆运身受重伤。

要知道,以陆运的医家修为,放眼整个大唐,几乎是找不出并驾齐驱的人了。

这样的医圣进行仪式都受到了重伤,更别说章谦了。

无论是修为还是医术都不如陆运的他,不可能完成这一场万人同医。

正因如此,万人同医的计划不得不搁置,绝不可能再进行了。

连远在洛阳的唐帝得知了消息,也劝慰陆运要以身体为重,建议另寻他法,不要再尝试万人同医。

这些消息流传出去,引发不小的风波。

至今尚未痊愈的病人及其家属听说之后,无一不感到天塌了。

因为,万人同医的效果有目共睹。

之前许多一只脚都踩进鬼门关的老人孩子,真的就这么痊愈了。

虽说短时间内,还做不到生龙活虎吧,但至少身上的黑斑褪去了,恢复了正常人的模样。

这是多么珍贵的机会啊,他们却没有入选。

本来还以为下一次,或者下下次就能轮到自己。

结果,却突闻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叫他们如何接受?

“医术最高深的圣人重伤了,不能下床,短时间内注定不能行医,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还能活着吗?还能等到生的希望吗?”

“虽然我的身体还没有长白毛,可是,可是已经有皮疹了啊!我好痒,我连觉都睡不好!”

“我不想死啊,陆圣,您能不能大发慈悲,再进行一次万人同医啊……”

病营骚动,人心惶惶。

短短一天的时间内,便出现了多起病患与兵士之间的矛盾冲突。

其中,修士那边占据多数,破坏力与影响也最大。

“我就说第一次万人同医就该带我们去,那些凡人活着作用有我们大吗?”

不止一位患病的修士怒发冲冠,义愤填膺的咆哮。

但是,这些情绪还未冲到顶点,便被迎面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半。

青州官府发布公告,经确定,陆运圣人在第一次万人同医中使用的医方,对治愈这场瘟疫真实有效,已经有病人服用后,情况出现好转。

这道消息,绝对是一场及时雨。

许多病人的情绪都得到了短暂的安抚。

这段时间,李讲的疫情布控吩咐了下去,迅速落实。

前期的工作进展非常不顺利,人们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只能在家里活动,认为这跟坐牢没什么区别,被剥夺了人身自由。

管控凡人都如此艰难,有太多自作聪明的人不服管教。

更别说,这疾病连修士都能传染了。

他们这类人,更加放荡不羁。

除非用刚硬的手段铁血镇压,否则真的是天地之大,想去哪就去哪。

现在,外面甚至出现了第一位太初境的患者。

明明已经采取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外面的患者增速却并没有降下太多。

这里面说是没有猫腻,李讲是万分不信的。

思来想去,只能有一个原因。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之外,应该还存在一个传染源!

得出这个结论后,李讲迅速找来青州太守,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对方。

“传染源?”

贺雁书与常庆远听闻,全都一怔,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一个说法。

常庆远小心翼翼的询问,“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接下来追根溯源的方向,重点放在老百姓日日夜夜都能接触到的东西上面!”

李讲沉吟片刻,一只手轻叩桌面,道,“衣食住行,不外如是。”

贺雁书神情凛然,由衷佩服。

要知道,在陆运养伤的这段时间,凡是这些与管理相关的事情,几乎都压在了李讲的身上。

然而,他非但没有捉襟见肘,而且还处理的井井有条。

哪怕相处的时间不长,贺雁书也明白,自己从李讲的身上学习到了许多新颖的知识。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闻所未闻,连书本上都找不到的。

这份才智与专业,让贺雁书几次恍惚,仿佛自己在追随一位医圣。

“还有七日的时间,你们要加快了。”李讲冷冷说道。

“是!”

常庆远汗流浃背,急忙告退离开。

李讲坐在书桌的背后,整理思绪,又听见了外面传来的动静。

“大人,你们就不能多给我们一点药吗?这点,只能坚持到前半夜啊,后半夜该痒还是很痒。”

一位妇人苦苦哀求。

但是,分药的将士却铁面无情,“不好意思夫人,每日的药汤都是固定的,请您回去吧,药最好趁热喝下。”

妇人明显还想争取,但队伍的后面已经响起他人不耐的催促声。

“殿下,虽然我们已经从隔壁几个州紧急调取药材,可是,其中几样,终究太过稀少,很难满足我们眼下的需求。”

贺雁书翻看着手中的清单,叹息道。

虽然他们按照李讲给出的方法,公布药方的消息,短暂的抚平了民众的情绪。

但是,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因为,就算有金家、邱家、韩家以及官府的强力管控,现在外面市场上的药价,涨幅也已经超过了五成。

若还不快点趁着机会,将病患的增速压下去。

很快,病人们便会意识到,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问题。

——就算有医方又如何?

面对如此庞大的病人数量,没有足够的药材支撑,一样救不了人,一样还是会死!

“只能寄希望于太守那边有所进展了。”李讲面色平静道。

只要能够成功找到这场瘟疫的源头,并将其成功拔除。

再配合自己的防控措施,想必很快这场瘟疫的扩散速度便能得到控制。

届时,手中的药材不再紧巴巴,这场瘟疫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一天,两天,三天。

足足三天过去了,期间李讲不止一次过问进展如何。

但每一次得到的,都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

不得不说,顺藤摸瓜,追根溯源,是一个琐碎且巨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李讲并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只是伴随着药汤一天一天的变少,民心终于还是出现了涣散。

又有人开始死去了,他们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而就在这一天,贺雁书突然闯入李讲的营帐,清美的俏脸满是担忧。

“殿下,不好了,药王阁的人来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17740/6694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