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空中健身房”(今天只有4k,月内
推荐阅读:镇魂街之大唐龙裔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家族修仙:通天长生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遮天:开局订婚火麟儿! 重生八零之糙汉哥哥好疼我 超凡纪元,我的职业能无限升级
“还得改?”同志们觉得这东西已经很好了。
高振东点点头:“总体架构上,那个中速通信设备是单通道的,作为军用,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冗余问题,从结构上就要敲死,必须是至少双通道,考虑主备问题。”
不是高振东小题大作,而是1553B就这么定的。
说完,他又补充道:“而且工业中速通信设备是非隔离的,即便是集成化之后,想要用到最恶劣的环境下,也需要增加隔离措施,用隔离变压器将总线与各节点隔离开,这样各节点的电气故障也不容易串扰到别的地方。”
这些小技巧和技术细节在日后可以说是基本操作,但是在这年头却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如果用几十年后的眼光来看此时搞技术的同志,会觉得他们好像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其实这倒是有点冤枉,主要是真没人教,得一点一点的积累。
这也是高振东曾经一本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指导书就被搞相关工作的同志们奉若瑰宝,现在甚至已经成为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教材的原因。
可是很多经验教训,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碰上的,要是没人直接指出来,那真得是条件满足了,碰上了才能意识到,等到把经验积累得七七八八,几十年过去了。
就这,还得是科研成体系、不断档,而且有持续而且连续不断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被教育出来,投身这些技术工作,才能真正的算是迈过了这个坎。
科技也好、制造也好,一旦断档,而且断档超过10年乃至20年30年,想要重新捡起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听见高振东的话,同志们才想起来,人家高总工说那东西是“工业”用,可没说是军用,军用多多少少也要做一些改进才行。
“可是隔离的话,是不是代价有些大?”一位军通所的同志问道。不是抬杠,而是想多学习一些知识。
高振东摇摇头:“不大,而且值得,而且隔离用的隔离变还有个好处,隔离变其实就是耦合变压器,这样只要节点距离耦合变压器的距离不太大,其实耦合之后的信号可以传输数百米乃至更长的距离,耦合变压器是能提升耦合后的传输电压的。”
1553B的输出电平可以高达27V,比485可高多了,至于这么高的传输电压,看起来却没有485传输距离长,实际上主要原因是它需要实现比485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可靠性。
学过香浓……不,香农定理和相关通信原理的都知道,这几者之间是不可兼得的,总要选一头。
说到这里,高振东又补充道:“而且这个东西速度太慢,19200bps,还要考虑通信距离,太远了就够不上这个速度,不够用的,你们不要看着现在好像是很快,完全用不完,实际上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要求的提高,这点儿速度根本不够用。”
说到这里,高振东又想起巨硬老板的经典640k内存笑话。
防工委的总工很是好奇:“那你觉得要多大才合适?”
高振东笑道:“我觉得,怎么着也要1Mbps才够一定时间内所需,而且传输距离要达到最高300米才行。”
这可不是高振东胡说的或者是拍脑袋的决策,还是那句老话——花旗严选,值得信赖。
花旗佬现在还没搞出来的1553B数据总线,就是这么个速度。
同志们一听,马上把目光从那个工业通信中速设备上,转向了网卡,合着正主儿在这儿等着呢?
“用网卡改?”军通所的同志道。
高振东还是摇了摇头:“不用,网卡有个问题,功能过于复杂溢出了,也没有必要,我这里已经有考虑了,至于具体怎么改法,我倒是已经有一套基本的成果。我召集大家,就是看看如果都觉得没问题,我就把这套成果拿出来,大家众志成城,一起出力,把这套东西实现出来。”
1553B的标准,高振东甚至有原件,不过不是国内的GJB,而是花旗佬的MIL-STD-1553B。
高振东不准备从1973年的1553到1975年的1553A再到1978年的1553B这么一步一步来,而是准备一步到位,直接上1553B。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1553B才是完全体,放着完全体不用在1553和1553A上面较劲,完全没有必要。1553的主要内容分为硬件规格和软件定义两部分,其中软件定义是能直接拿来用的,至于硬件规格嘛,其实先定义下来,暂时实现不了1Mbps也没关系。
不过以高振东此时手上的技术来看,其实硬件规格也没问题,不就是米距离嘛,好说好说,相同的硬件规格不等于相同的硬件结构和技术,只要能实现要求,同时在可靠性、可用性、维护性上合格,就没问题。
可别小看1553B,名义上是为了飞机准备的,发布者也是和航空有关的委员会,实际上后来广泛用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船舶、卫星、导弹等领域,是一个事实上的装备数据总线标准。
至于后来的1773,又已经到了光通信领域,对于当前需求来说完全溢出,且步子的确有些大,容易扯着那啥。
同志们越想,越觉得高振东这个建议非常妙。
“嗯,高总工这个建议是走在前面了。”
“对啊,现在问题虽然还不突出,但是已经初现端倪,能把解决方案预先准备好,基本上到我们发现问题严重的时候,正好能用上。”
“你们是初现端倪,我这里已经快要火烧眉毛了!这东西好,一劳永逸了属于是。”这位都不用问,绝对是搞飞机的同志。
“你是快要火烧眉毛,我这里眉毛都被燎秃了,你们是不知道,一条船上到底有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需要接进来,他们又是多么的五花八门。”
“……”
同志们讨论得很热烈,高振东忍得非常辛苦才忍住没有笑出声,没别的原因,相比飞机,作战舰艇面对的问题的确是更加严重。
想想062导护艇上那一大堆对空对海的武器,还有他们的控制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船舶本身的机电系统就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摊子。
当然,也可以用模拟接入,乃至不接,可是这样搞的话,要么功能缺失,要么成本高昂系统复杂,要么就要放弃数字化系统的一些好处,而且也很难将设备集成到一个作战指挥系统里来。
异构模拟设备的集成,困难程度比起数字系统来,难度简直爆炸,而且效果还不见得好。
“嗯,这样一来,设备的集成难度会下降,而付出的代价无非就是部分相关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模数转换,所有设备都至少需要一个简单的数字处理器和通信设备,但是我觉得这个代价值得!”防工委总工一槌定音,这事儿,值得!
说完,他转向高振东:“振东同志啊,你这可以说是料敌先机了,不对,那不是敌人,应该上说是未雨绸缪。”作为防工委的总工,他说话用词很考究,有点儿“推敲”的感觉。
高振东笑道:“我时间多,考虑得就多一点。”
这句话让所有的同志呼吸都有点粗,高总工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冷不丁就装逼这事儿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关键是他自己毫无所觉。
以他的成果数量和工作强度,他居然还能说得出“时间多”这话,就很淦!
高振东自己果然毫无所觉,还在讨论工作。
“如果没问题,那我回头就把我考虑的初步成果送到委里,请委里负责组织落实,我就甩手了。”
防工委总工道:“后面你不跟一下?”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跟了,传输设备我会基本设计好,软件协议我会制定好,至于基础的软件实现,就拜托给各位同志了,我没那么多时间。”
主要内容把MIL-STD-1553B翻译翻译就行,传输设备有了前面两个通信设备的基础,也不困难,核心部分反而主要是要做减法。
他这话的意思,听起来就好像是“饭我都做好了,你们只管吃”,偏偏还要找个没时间做借口,他真的,同志们哭死。
话说你刚才不还说你时间比较多么?怎么到了这里又没时间了?
总工闻言点点头:“行,那我就带着同志们摘个桃子!”他直接将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定义为“摘桃子”,因为他很清楚,高振东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他的设计完成度一定很高!
看着高振东在上面侃侃而谈,谈笑之间就完成了一个复杂课题的推动和立项,林连伟和苏卫华在下面对视一眼,这位老同学,没法儿比!
再想想他甚至在立项前就已经完成了主要设计,就更显得他不像人。
算了,神仙过神仙日子,我们仅仅是普通优秀人才,就做好普通人的事情就行。
此事刚刚尘埃落定,高振东就再次做出了安排:“嗯,这个事情定了,那其他同志就可以离开了,但是搞飞机总体和飞机控制相关工作的同志请留一下。对了,连伟、卫华,你们去找高所长,和崇礼一起等我一会儿。”
还留?一个会被开成了三个,层级逐渐缩小,开得也是够节约的。不过同志们来一趟不容易,这也算是这年头开会的常态,有事情一次性说完,要不然下一次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聚齐。
这次连军通所都没留下,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飞机,不知道高总工在飞机上又有什么想法。
没有被点名留下的同志们带着满意的神情,离开会议室,别看这个会时间不长,加起来满打满算就大半天,但是收获却是非常丰富,可以说是直接解决了不少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碰到的障碍。
等到同志们离开,只剩下飞机相关的同志和防工委总工的时候,高振东才拿出了在飞机上的一个基础性技术,也是1553B数字总线在飞机上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
“同志们,把你们留到最后,耽搁大家时间了,不好意思。”高振东先道了个歉,这批同志是最苦逼的,每次做好了心理建设要散会,结果又被自己留了下来。
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不耽搁不耽搁。”
“要是这种耽搁的话,我恨不得天天都耽搁在这儿。”
“……”
总工笑道:“行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同志们,你这种留堂,他们恨不得天天留。说说吧,在飞机上有什么想法?”
他心里高兴得很,他有一种预感,高振东这次要推动的,是一件影响到整个飞机行业的事情。
这一点,从他把所有不同机种的同志全部留下来就知道了。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这一次,我是想利用刚才介绍的军用装备数据总线技术,在飞机上来一次大手术。当然,没有这个总线其实也能做,但是这个总线能一步到位,实现这个技术的全数字化,为它日后的广阔应用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他这话说得有些大,包括防工委总工在内,所有的同志都心生憧憬,“大手术”啊,众所周知,振东同志说新那一定新,说大就绝对大!
但是是什么东西,能影响到几乎在场的所有机种?同志们想不到,哪怕是发动机、雷达这种核心子系统,这些同志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同志就不需要雷达。
防工委总工第一个忍不住:“振东,你准备动什么手术?”
高振东笑道:“同志们,你们有没有觉得,飞机操纵起来非常吃力,而且反应还非常迟钝,而且飞机操纵系统的布置代价非常大,对机体造成的限制很多?”
说到这里,他想起后世著名的“空中健身房”,笑得加更灿烂。
他这一提,同志们才觉得,这个切入角度那是真的妙啊!
操纵系统,没有哪架飞机是离得开的,就算是不要发动机、不要雷达的滑翔机,也离不开这玩意,当然,只是不愿意在上面付出太多代价而已。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点头,高总工说得那是一点儿没错。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7822/6671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