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猛将 智将 福将
推荐阅读:镇魂街之大唐龙裔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家族修仙:通天长生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遮天:开局订婚火麟儿! 重生八零之糙汉哥哥好疼我 超凡纪元,我的职业能无限升级
高振东笑道:“嗯,您说得对,运气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否则甚至连发现运气的机会都没有。”
说到这个,他就想起以前曾经有喷子说的杂交水稻是靠运气的说法了,说全靠运气发现“野败不育系”才能有后来的成果。
实际上这就是文盲的扯淡,但凡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真正有所了解的就知道,怎么利用“野败不育系”完成三系杂交的那一系列理论研究和辛勤选育工作才是主要的。
这帮喷子有意的在忽略一个事实——水稻野败不育系这东西,全世界难道就那三株?
有了老先生的理论、研究、工作,才能把野败不育系用起来,反之,有了这个宝贝,也是用不起来的。
在这个事情上,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野败不育系终究是能被发现的,但是能用起来的人却不常有。
领导对他的话很是赞同,谈兴大发:“对啊。我们的同志就类似你这样,在61年发现了野生的杂交水稻,要换成没有研究的人,可能还以为是狗尾巴草呢,哈哈哈。玉米的祖先,放一般人眼里也万万想不到最后会变成现在这样。”
高振东闻言,心脏突然“砰砰砰”的剧烈跳动起来,嗯?
61年?天然杂交稻?肯定是!
“天然的杂交水稻?那可是育种的好东西啊。”其实那一株不是。
“嗯,是啊,可惜那一次发现的那种后来发生了性状分离,不能用。不过承担相关工作的同志倒是受此启发,在这方面有了很多新想法,现在在找类似的东西。”
具体类似的东西是什么,估计这种技术细节领导也不清楚,倒是没有说得太详细。
但是高振东却是知道是什么的,在这方面,他完全不懂,但是被寻找的那东西是什么他却是很清楚的。或者说,他上辈子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几乎都知道,而且印象深刻。
国内网络名画——“还是吃得太饱鸟。”
不过高振东倒是有些奇怪,按说这个东西的情况,这个阶段应该是传不到委里来的。再想想,也许是蝴蝶效应的影响吧,有些流程或者工作深度和方式改变了。
此时,高振东在这之前悄悄打下的埋伏,就算是起到作用了。
“成种群的野生稻是吧?”
“也不是简单的野生稻,总之挺复杂的。”
“如果是成种群的野生稻,我倒是知道哪里有一些。”高振东笑道。
“哪里?”
“我今年年初去天涯岛海角市出差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出去遛弯儿,倒是在那边的一个铁路桥边上,发现过一片,据说那里附近是个农场,可能是与农场有关。”
这个事情自己帮不上忙,但是那东西在哪里发现的高振东倒是知道的。
而且自己前段时间到海角市出差的时候,曾经去那附近溜达过一圈,自己能知道那片野生稻,完全能说得过去。
至于说那个东西的出现是随机的会不会有影响,高振东不是很担心,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那位老爷爷,而不是这种虽然随机但是出现机率其实并不是低到难以接受的事物。
非要说影响的话,从高振东发布第一个成果的时候,就已经在影响了,而尿素钢、小农机等的出现更是影响深重,其实不差这一点,大不了自己以自己现在的身份,组织一个大会战找找东西,其实不太难。
听见高振东的话,农畜部的领导心里就是一喜:“是嘛?那可太好了,我回头就通知相关的同志。振东同志啊,你这可真的算是知识渊博,百业精通啊。”
从他的角度出发,他这话说得不夸张,野生稻这东西,就算是积年的老农民也不见得能认出来,就算是相关领域的同志,也要是这个专业有一定积淀的才能分得清楚。
偏偏这位振东同志就能认得出来,这可不简单。
不过他倒没认为这就能真能发挥多大用处,一是不一定是自家部委的技术人员要找的东西,二是即便是,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作用,他们毕竟不是先知。
高振东却是心情激动,你只要转达就好了。
最终高振东还在农畜委领导手上接过了一个锦旗,是农畜委对他个人的感谢,类似医生的“妙手回春”,公安的“人民卫士”那一类。
拿着这锦旗,高振东乐颠颠的回了家,这东西意义重大,他郑重的交给娄晓娥。
娄晓娥看得眼热,这东西什么时候自己能弄几面挂在家里或者工作单位上就好了。
而高振东把锦旗交给娄晓娥之后,就一头扎进南屋,在电脑上噼里啪啦打了好大一堆字,发给了农畜委的同志,请他们转交给来自黔山的同志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些没意义的玩意,转交就行。
他知道他们随后就要去报喜,自己就不去影响他们的工作。
黔山隔壁某省,一位农业研究人员正在趁着休息时间,看单位上的同志下棋,一边看,还一边忍不住要去指点指点别人。
“得喽得喽,你就莫指点喽,你这个臭棋篓子。”
正在热闹之时,有人来找这位研究人员:“有你的电话,京城打来的。”
“好的好的,马上就来。”
——
京城,首长正在听取工作汇报。
“……高卢人向我们提出了加强军事技术交流合作的外事照会,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向。并且表明,他们愿意采取成品购置、技术购买、交换技术等多种方式,希望获得我们的相关技术,他们甚至列了一张清单,都是以前没有的……”
听见这从外事部门过来的汇报,首长很高兴:“好哇,现在连自视甚高滴外国人,也要来买我们滴技术了嘛。这就是好事,是好滴转变,说明呐,打铁还要本身硬,自己过硬喽,别人就会愿意和你打交道嘛,才会像现在一样,拿出好东西来!”
“那是否答应他们的要求?”汇报的同志问道。
首长很是大气的一挥手:“这件事情,你通知外事部门,和防工委滴同志组织个会议论证一下嘛。我滴意见呐,要交流,尽可能多滴交流,我们毕竟是后进生嘛,多交流、多学习,不要敝帚自珍,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决定战争胜利滴,是人而不是物,我们不妨用自己滴这点好东西,换来更多滴好东西嘛。”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道:“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哪些可以拿出去、要换些什么回来,他们和防工委滴同志具体论证把握,这种小细节啊,我们看结果就好了。”
“好的,我回头就通知外事部门和防工委,把这件事情组织起来。”
汇报的同志把自己的笔记本翻了一页:“另外,农畜委汇报,他们想报个喜。”
“报喜?什么事情呐,就要报喜?天天想着报喜,还是把工作搞扎实一点更重要嘛。”首长微笑道。
汇报的同志顿了一下,还是补充道:“首长,农畜委、十七机部,还有黔山的同志一起,成功获得了一种新的粮食品种。这种马铃薯比起他们原有品种,增产两倍以上,亩产达到3500斤。”
看了看首长的表情,他又连忙补充:“黔山省的同志、农畜委种业司司长,都去过现场,证实是真的。”
首长面色舒展,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这值得报喜!这都不报喜,拿什么报喜!可以,这件事情你们安排一下。”
说到这里,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对。
“诶,这个十七机部也混在里面是怎么个事情?”
农畜委是主管部委,黔山省是负责落地的地方政府,都说得过去,唯一看着扎眼的就是这个十七机部。
难道他们提供了一种新型锄头?
汇报的同志笑了起来:“情况是这样,这个新品种啊,是高振东同志在出差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他就采集回去,然后自己琢磨了一套种植方法,考虑到黔山部分地区有种植马铃薯的种植传统,就委托黔山的同志试了试,没想到大获成功!产量高、营养好。高振东同志不是十七机部的嘛,所以自然也就挂上十七机部的名字。”
这事儿他自己听着农畜委的话都觉得神奇。
首长听了一愣,旋即没忍住也笑了:“看起来,这个农畜委,自己反倒是个摘桃子滴唻,哈哈哈。不过也不过分,后面滴很多工作,还要他们来完成嘛。”
说到这里,他想起前段时间科技院汇报的工作:“农畜委也是,就算是振东同志在里面,挂科技院数理化学部滴名头也比十七机部来得容易理解一点嘛。”
十七机部:首长,可不兴这样式儿的哈。
说完,首长兴致勃勃:“这位高振东,不但技术过硬,运气也是好滴很唻,当然,也要他有抓得住这个运气滴本事。好,好!”
这位小同志原来只以为他是个猛将、智将,没想到还是个福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7822/6672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