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03章 管不了欧洲我还管不了你?

第1503章 管不了欧洲我还管不了你?


当天的稍早些时候。

华盛顿。

约翰·布赖森整理了一下深蓝色领带,快步穿过白宫西翼走廊,向战情室的方向走去。

这位五十八岁的商务部长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倒不是因为空调送出的热风过于充足,而是对这次突如其来的会议邀请感到几分不安。

“部长先生,这边请。”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引导他走向战情室,“会议将在五分钟后开始。”

布赖森点点头,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

作为本届内阁中资历最浅的成员之一,他此前从未被邀请参加过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闭门会议,更别说是在这样核心的场所——

尽管战情室只是个会议室的别称,本身并不涉及军事指挥功能,但多数情况下,在这里召开的会议仍然会与军事行动,或者至少是武装或情报力量有关。

而在此行前来之前,他只是在电话中被通知到会议主题会与东亚及东南亚局势有关。

为此,他特地让秘书提前准备了不少相关资料。

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就是证明。

战情室的大门被两名卫兵同时拉开,出现在眼前的场面让布赖森一时间有些发怔——

椭圆形会议桌旁已经坐满了人,除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几名核心顾问以外,还有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代表,以及几名位置重要的内阁同僚出席。

“约翰,坐这里。”财政部长盖特纳向他招手,指了指身旁的空位,“我们都在等你。”

布赖森有些不明就里地快步走向座位,随后注意到桌上已经摆放着一份标有“绝密/敏感隔离信息“的文件夹。

他刚准备坐下翻开文件,战情室的门便再次打开,室内瞬间安静下来。

比布赖森还要年轻的总统大步走入,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标志性的西装外套,而是只穿了白衬衫,领带微微松开。

从这幅略显随意的装扮来看,似乎不像是有什么特别严肃的事情。

“各位,我们直接开始。”总统没有坐下,也没有寒暄,而是开门见山地看向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吉姆,情况简报。”

克拉珀站起身,他灰白的眉毛下是一双锐利的眼睛。

“几个小时前,我们通过内线获得确切情报,东亚三国的高级代表团将于明天在镐京会面。”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日韩两组人员的照片和姓名,“表面上,这次议程只是签署一个文化交流年的框架性协议,以及新增8组友好城市关系,完全属于走个过场的行程。”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

但却没有人出声。

谁都知道,单单一次务虚性的正常接触,不可能引发今天这么大的场面。

果然,屏幕上的图片切换成了一张明显是被偷拍的日语文件。

下面还贴心地附上了翻译。

《关于建立三国自贸区的原则性条件》

克拉珀继续道:

“但实际上,他们是准备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进行准备性谈判。”

布赖森倒吸一口冷气,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杵在笔记本的纸面上。

“消息来源可靠吗?”他脱口而出。

这声音在寂静的战情室里格外刺耳,引来数道不满的目光。

布赖森马上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些不妥,听起来好像是在质疑同僚的工作能力。

于是赶紧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这个代表团的级别看起来并不高……比如领队只不过是经济产业省的副大臣和青瓦台的秘书室助理……而里面的大部分成员更是来自没什么影响力的清水衙门,恐怕没有能力讨论这么核心的议题?”

“这说明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汤姆·多尼伦冷笑一声,“排除华夏那边的情况,只计算日韩两方面的话,整件事情的知情者数量不超过十个,代表团内部应该只有两个团长知情,完全是一副要搞密约外交的架势,就像1972年我们那次一样。”

对于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多数人而言,这个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毕竟对于东京和汉城来来说,能把这种消息瞒到见面之前一天,绝对算得上是倾尽全力了。

多尼伦继续道:“这份情报来自经济产业副大臣松下忠洋的一名贴身秘书,所以绝对可靠……东京方面几乎为此绕过了一切正常的决策渠道,同时又严格研制了相关人员的活动范围,一直到飞机起飞之前,这位内线才找到机会把消息给传出来。”

布赖森脑中的一根弦突然绷紧,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飞快地打开公文包,从里面翻找出一叠文件,不顾旁边两位同僚的异样眼光翻找起来。

“恕我直言。”几秒钟的安静过后,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清了清嗓子,重新打破沉默,“如果是在十年之前,东亚自贸区这个思路或许可行,但现在……三国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重合,尤其华夏有着绝对的贸易顺差优势……”

他说着展示出手中的一份文件:

“从2009年的数据看,华夏在航空制造、商用车辆、家用电器等领域都是东京方面的最大竞争对手,同时还在造船、屏幕、钢铁等领域和首尔争夺市场,三者仅在精细化工和半导体制造等少数产业上存在互补性。”

他摊开双手,做出结论:“换句话说,就算真的完全放开贸易壁垒、不考虑任何政治因素,这也不是个能够三赢的局面……其中两家都根本无利可图。”

布赖森差点忍不住翻起白眼。

这个国家安全专家对经济现实的理解竟然如此肤浅,令他既惊讶又无奈。

从他的角度出发并不难看出,这个自贸区对于东京和首尔的吸引力根本不在贸易,而是华夏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的、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的稳定作用。

只要能在下一场必定到来的危机中摆脱被美元周期收割的命运,那么平时在贸易上吃点亏根本无足轻重。

反正都是要上贡的,那跟华夏做生意好歹还能换回来点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件。

但这番话如果说出口,无疑会触及到华盛顿对外政策中最敏感的神经——

利用美元霸权周期性收割盟友的经济成果。

所以,布赖森决定转向更加安全的解释方向。

稍作思考之后,他举起手,获得许可后站起身。

“关键不在于贸易,而是货币层面,华夏一直希望推动他们的货币国际化,而日元则是仅次于欧元的理想锚点。”

他说着指向屏幕上的地图:

“除此之外,东亚三国都已经和东盟签署了自贸协定,如果再让东亚内部形成自贸区,就将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泛太平洋西岸经济联盟——拥有近20亿人口、超过20万亿美元GDP的超级经济体。”

布赖森越说越激动,最后直接把桌上的一份文件扯起来,指着上面的几张图表:

“技术、产业、市场、人口……这个联盟拥有完成经济内循环的一切要素,甚至有可能比欧盟更具影响力,而且——”他深吸一口气,“完全可以独立于美元体系之外。”


  (https://www.635book.com/dzs/19966/6632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