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458章 非官方的会面(第二更,求订阅)

第2458章 非官方的会面(第二更,求订阅)


“……英国派遣的舰队,将会在两天后与SEA航母战斗群汇合,根据国际观察家的分析,在两国舰队汇合后,他们很有可能会对贝鲁特下达最后通牒……”

    在伦敦事件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事件的进展,虽然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但是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贝鲁特。

    而这也是英国、SEA把舰队派到地中海的原因,他们需要一个交代,既是给自己的,同样也是给全世界的。

    尽管,国际观察家们推测,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但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对此是不关注的。

    尤其是两国之外的外国人,倒不是因为他们不关注,而是因为战争与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

    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都是柴米油盐。毕竟,国际大事没办法填饱肚子。

    而这一点,在港岛则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伦敦陷落”在过去的几天中,占据了港岛几乎所有的报纸头条,但是对于几百万港岛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柴米油盐。

    是眼前的生活,至于外界的事情,真的不重要。

    其实,这也是人们的正常反应。

    伴随着三年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港岛经济开始繁荣,几年前因“石油危机”受创的股市逐渐修复,这一年成交量接近六年前高峰时期水平。

    此时的港股气势如虹。

    而且作为港岛第一大地产公司的永和公司,其股价也是再创新高——过去几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港岛的地价一降再降,而永和公司则利用这一时机,收购了大量的土地。

    现在经济繁荣,地价自然飞涨,这理所当然的带动了永和的股价。

    “全港第一大地产商……”

    “港岛储地大王……”

    ……

    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宋国强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其实,他原本对地产业并没有什么兴致,之所以投资地产业,完全是因为……

    “……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懂建筑懂盖楼吗?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不断的赚大钱!”

    “这叫做公平吗?去问问他们!随便问一个人!问问他们需要些什么!他们的答案很简单,只想要一间很普通很普通的房子!”

    “为什么他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供一间房子呢?因为是那些有钱人在耍他们!越有钱的就越玩的起!这个世界公平吗?这个世界公平吗?”

    直到现在宋国强都记得张白秋说过的话。这就是港岛,与SEA不同,地产业在港岛是极其繁荣的,有钱人炒房,普通人炒房,富豪们同样也在炒地产。

    港岛的房价越来越高,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普通人呢?

    想要个栖身之所都是那么的困难。

    预付,炒楼花、公摊……港岛的诸多怪状,宋国强当然看到了,可是这一切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关系。

    但是身为永和公司的CEO,宋国强却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事情,就像涉足地产界,本质上也是为了挣钱。

    只不过,在挣钱的时候,他是有底线的。

    就像永和的房子,永远坚持现房销售,而且没有任何公摊。并且,每一个用户都必须签署合同——十年内不得出售。

    “永和只给需要的人提供一个家!”

    多年来,宋国强一直秉持这一原则,这理所当然的遭到了不少人的敌视,但……他们能干什么?

    从宏发洋行到后来的永和公司,所有人都知道永和的背后是什么。

    是SEA。

    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永和吃下了港岛70%的供地,占据了80%的市场,而现在地产市场的回暖,意味着什么?

    在宋国强放下报纸的时候,坐在副驾驶上位上的张白秋则说道:

    “老板,我们的股票又涨了,而且报纸上、新闻里到处都是与我们有关的新闻。”

    “有人在故意炒高我们的股票。”

    宋国强用淡淡的语气说道:

    “现在经济再度繁荣,有人眼红我们啊……”

    说话的时候,他把目光投向窗外,来到港岛的这些年,他太清楚这池水有多浑了。

    也太清楚那些人的底线……是没有底线。

    “是啊,老板,那些老板们想要对永和动手,我担心……”

    听着张秋白的担心,宋国强只是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担心他们,他们……不足为惧。”

    看着窗外的宋国强,接着说道:

    “我担心的是普通人,他们只需要开个头,然后就会有成千上万人涌进来,港人从来都是一窝蜂,省吃俭用买股票,妄想一朝发财,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赢家是什么人。”

    看似是讽刺,可实际上却是担心,是对普通人的担心,他们的疯狂涌入,虽然会抬高股价,成为那些人的“帮手”,可一旦抛售的话,等待那些普通人可能就是倾家荡产。

    这也是正是“公司人”的特点,他们从来都不把自己视为单纯的商人,而是某种国策企业的执行者,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职业道德中有着更浓厚的社会责任。

    而这种社会责任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决断,那怕就是在港岛,宋国强也无形中受到这一职业道德的影响。而这同样也影响到了他的一些行为。

    毕竟,人不可能割裂到在本自己的国家讲究社会责任,而到了另一个国家就突然变得极度自私。

    这种人性上的割裂是不存在的。

    也正因如此,无论是在港岛或者韩国,日本等国,当地人之所以争先恐后的愿意进入sEA的企业,最重要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对方开出的薪水是非常可观的,更重要的是他确实拿人当人。

    这也是sEA企业最大的优势——以人为本。

    所以,在做房地产的过程之中,宋国强总是会在不经意之中把自己的一些认知带入其中,这自然影响到他的决策。

    “这就是普通人愚昧,”

    张秋白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等到公司的股票被炒高,他们再进行抛售,股价下跌不仅会让很多人倾家荡产,而且也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影响,老板,我觉得,我们应该先筹集资金,应对他们的抛售。”

    点点头,宋国强说道:

    “嗯,资金方面没有问题,那些人总是会忘记一点……永和同样也是公司的企业。”

    嘴角上扬,脸上带着一丝讽刺的宋国强,说道:

    “他们总是不喜欢读书,忘了在SEA,企业是同气连枝的,而且也忘了春秋大义——尊王攘夷。”

    什么是尊王攘夷,就是SEA的企业会把本国的企业视为“自己人”,也就是春秋时的“诸夏”,至于外人,那就是“夷”了,诸夏之间有再多的矛盾,那也是内部的,但如果有外人趁火打劫,那么诸夏就是同气连枝,一致对外。

    所以如果有外人对SEA的企业动手,那么他们所面对的就不是一家企业,而是整个群体,或者说所有的企业。

    这并不仅仅只是SEA商业多年来形成的“不内耗”、“不内卷”的传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年的“养狼战略”让SEA的许多企业都是公司的“狼”,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持股,其实,原本就是一家人。

    这也就是SEA商界主张“春秋大义”的原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司相当于“周天子”,而许多企业,正是当年在公司的资助下创业的公司中高层,他们相当于“诸侯”,也就是“诸夏”。

    永安就是这样的“诸夏”,只不过,多年来,它一直以港岛为大本营。这反倒让人忽视了他的“SEA企业”身份。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永和的资源并不仅仅只是其自身,还有其背后尽乎无限的资源。

    只需要一家合作银行的帮助,就足以碾压那些人的天真。

    “好了,不谈这个话题了,嘉和城的项目,你要跟紧一些,这个项目是我们第一次,把真正的国民公寓引入港岛,虽然这样的高层并不是我们的传统,但是却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这个项目成功之后……”

    稍微顿了一下,宋国强冷笑道:

    “市场上也就没有那些恨不得吸骨敲髓的家伙的生存空间了,到时候,他们会明白……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靠实力说话的,而我们永安……是有这个实力的。”

    永安的实力在于什么地方?

    就是有钱!

    不仅有钱,而且还有着普通企业难以企及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并不仅仅只是港岛本身,甚至还包括长安。

    无论是港督府,还是长安的官邸,永安都有相应的影响力,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可惜,那些人啊……

    他们一点都不明白,

    在心里这么感慨着的时候,汽车继续前行,宋国强的目光投向窗外,与张白秋担心的股价等问题不同,他此时所思索的问题是却是另一个问题。

    是不久之后的另一场见面。和另一家公司的见面。

    多年来,两家公司分别代表着各方需要代表的方面,他们过去都习惯于酒楼、茶餐厅进行见面,就像是老朋友在包厢里聊天一样,在那里进行沟通。

    这种非官方式的沟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它不像官方沟通那么正式——越是正式的场合,就越难达成共识,事实上,那怕就是在外交领域,很多事务都是先在非正工场合首先达成共识的,然后,才有官方的正式会面。

    但是今天的会面是因为什么呢?

    心里这么想着,宋国强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对张白秋说道:

    “白秋,把今天的《大公报》拿给我。”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2242/6537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