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400章 小国的悲哀(第一更,求订阅)

第2400章 小国的悲哀(第一更,求订阅)


火。

    熊熊燃烧着的火焰,吞噬的并不仅仅只是电影院,他所吞噬的还有人性,还有最后一份信任。

    橙色的火舌从阿加丹电影院的穹顶破窗而出,这把火并不仅仅只在阿加丹的这一所电影院里燃烧了起来,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更多的火,在德黑兰在又一座城市燃烧了起来。

    熊熊燃烧的烈火在电影院的窗口滚动着——这是第180座了,短短几天之内,180座的电影院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座接一座栽进民众的怒火里——被人们点燃了。

    他们以此来表示对国王的抗议,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愤怒的人群挤在警戒线外,有人举着褪色的标语,有人把西方电影海报踩在脚下,愤怒的叫嚷混着玻璃碎裂的脆响,在灼热的空气里滚成惊雷。

    突然,一个裹着深色头巾的男人从人群中挤出来,高高举起一卷银色胶片,胶片边缘还沾着旧放映机的机油味。他猛地将胶片掷向火海,透明的片基遇火瞬间卷缩、燃烧,化作一缕缕带着焦味的黑烟。

    “好!”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欢呼声像浪潮般席卷了整个街道。

    穿着长袍的老人捋着胡须点头,那些年轻人振臂高呼,连攥着母亲衣角的孩子都跟着蹦跳,火光映在每个人眼底,把激动的神色染得愈发浓烈。而脚下,无数块碎裂的玻璃正反射着跳动的火焰,菱形的光斑在地面上明明灭灭,像极了几十年前德国那个“水晶之夜”,

    只是此刻闪烁的火光里,藏着另一番灼热的疯狂。

    整个伊朗就像是一堆干柴一般,起初只是阿加丹电影院那一点火星,落进积满易燃物的街巷,瞬间就炸了——火光照亮了人们眼里的红,也照亮了街头巷尾绷得笔直的神经,每一寸空气都在颤抖,仿佛下一秒就要跟着燃起来。

    燃烧起来的火焰,不仅点燃了整个伊朗,同样也让各国驻德黑兰的情报人员感受到了变化,事实上,今年1月,整个伊朗就处于动荡与混乱之中。

    “国王已经完蛋了……”

    在代表处内,董长鑫看着从各地汇集来的信息,直截了当的说道:

    “无论他们如何解释,无论他们如何指责都没有任何意义,民众压根就不相信他们,而且现在反对派——那些神学保守派和左翼分子,共和派甚至还有改良派都联合在一起了……巴列维……”

    董长鑫深深的抽了一口烟,然后说道:

    “他现在唯一所能依靠的就是军队了,除非他能够果断行事,否则局面只会越来越恶化。”

    看着眉头紧锁的头,哈维特斯问道:

    “头儿,那美国人会同意吗?”

    在所有的代表处之中都有像哈维特斯这样的欧裔职员,这些职员的相貌更容易隐藏于当地的环境之中。

    哈维特斯就是调查部的行动特工,一直负责与外部的情报网进行联系,他自然知道对于伊朗来说,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哪里?

    “美国……华盛顿的那些蠢货,压根就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既天真而且又幼稚,压根就不知道在和什么人打交道。”

    用充满讽刺且亲密的语气说出这番话之后,董长鑫紧锁的眉头锁的更紧了。

    他默默的抽着烟,没有继续说下去,手指不时的在桌面上轻轻的敲击着。

    看着头的凝重,哈维特斯问道:

    “那么我们呢?我们该怎么选择呢?毕竟我们在这里有着非常广泛的商业利益。”

    “我们……”

    董长鑫张了张嘴,缓了片刻说道:

    “这要看长安的决定了。”

    长安,

    尽管此时的长安仍然沉浸于世界杯最后的狂热之中,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最后一场决赛,那是与阿根廷之间的宿命之战。

    普通人关注体育比赛,关注娱乐。而对于官邸来说,却需要考虑其他的事物。

    发生在伊朗的变故仍然在第一时间被传送到了官邸,送到了李毅安的面前。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巴列维王朝在报纸上攻击流亡海外的霍梅尼,引发神学院学生抗议,在这个过程之中,军队开枪导致数十人死亡,引起了伊朗国内各个方面的不满,现在各个方面的都在抗议。

    由于电影院出入口被人锁死,这次火灾造成大约四百多人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妇孺。

    这一事件发生后,巴列维政府和伊朗反对派都互相指责是对方所为。但现在巴列维政府已经失去公信力,大部分伊朗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场惨案一定是巴列维派秘密警察干的……”

    听着贾文涛的汇报,李毅安只是默默的抽着雪茄,而坐在一旁的宋德卿这位外务部常务,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但却一言不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宋德卿曾经多次访问过伊朗。

    他亲眼目睹了伊朗的变化。从六十年代开始,巴列维国王从上往下大力推行改革,伊朗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从六零年的41.99亿美元暴增到现在的900亿美元,20年内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6.59%,人均GDP也从191美元,提高到2427美元,提高了11.7倍!

    20年前的伊朗,不过只是一个放山羊的国家,靠着一点石油维持生计,可是现在呢?

    遍地都是工厂,城市与城市之间不仅有高速公路,而且还有高速铁路相联系。一座座水电站的修建,不仅给工厂带来了充足的能源,而且还灌溉了大片的土地,让曾经的荒地变成了废弃的农田。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sEA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高速公路到高速铁路,从城市里的大厦到居民住宅。从工厂到水电站。从港口到机场。所有的工程项目之中,都有sEA的身影。

    虽然,现在sEA在军事政治上对德黑兰的影响力远不如美国,但是在经济上的影响力却远超过美国,也正因如此,宋德卿的神情才会如此的凝重。

    偶尔的他会把目光投向阁下,等待着阁下的决定。

    阁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

    是支持巴列维吗?

    “在事件发生之后,巴列维又一次紧急召见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沙利文,并和美国总统卡特、国务卿万斯等直接通话,向美国询问解决危机的办法,同时也希望得到美国给予支持的保证……”

    听着贾文涛提到美国,李毅安不由得长叹一口气,然后他才缓声说道:

    “这分明就是授人以柄啊。”

    一边说话,李毅安一边摇头,然后说道:

    “一直以来霍梅尼都在那里鼓动着伊朗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些年,巴列维和美国签署的所有的条约和美国的亲密关系都是成为攻讦其“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重要把柄,现在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他不想办法解决危机,反倒是寻求美国……”

    冷哼一声,李毅安说道:

    “美国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

    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另一个世界,美国不仅抛弃了巴列维,而且还把这场危机视为迫使巴列维把放弃权力,弄美国那一套的机会。

    而后来呢?

    当卡特的骚操作失败之后,他更骚的操作就是——直接抛弃了伊朗。

    这位美仁宗,到底是怎么仁的?李毅安不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给他起这个名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抛弃盟友的立场上,他从来都是坚定的。

    “阁下,您是说现在美国很有可能会抛弃巴列维选择支持共和派是吗?”

    “华盛顿会这么干,但是华盛顿压根就不知道这些家伙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而且,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霍梅尼那个家伙……”

    冷冷的一笑,李毅安没有再说下去,现在霍梅尼就在巴黎流亡,每天都在接受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的电视台采访他总是表现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表现出对权力的毫无兴趣。

    在这个时候,他绝对称得上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演员。

    不仅如此,他的信徒每天还将大量的录音带送回伊朗。所有的录音带里只有一个核心内容——推翻巴列维的统治。

    面对这样的人,巴列维做了什么?

    什么都没做。

    “他们并不了解霍梅尼,同样巴列维也不了解。”

    李毅安抽了一口烟,然后说道: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巴列维会怎么选择?他是在等待着美国的承诺。有了美国的承诺之后,他才敢动手,可是他恰巧忘了一点。

    美国不会给他任何承诺。而也正因如此,他现在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因为他的犹豫不决,所以伊朗的局势会越来越恶劣。

    这个时候政治游戏规则的第一定律也就发挥作用

    你只要一犹豫,底下人就会窃窃私语,你只要举棋不定,底下人就会自谋出路……”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因为巴列维的犹豫不决,军队中的一些将军开始自寻出路,政府里的官员也开始自寻出路。

    面对愈演愈烈的局势,将军和高官们把巴列维给抛弃了,因为他的犹豫不决。

    自古以来手黑的和跑得快的结局都还可以,就多谋少断的最惨。

    而巴列维就是如此。

    “阁下,那我们应该……”

    宋德卿终于打破了沉默,问道:

    “如果他向我们寻求支持的话,我们应该如何回复呢?”

    “回复?”

    李毅安抿了一下嘴唇说道。

    “像美国人一样,给予支持以外的全部支持。现在的伊朗就是一堆干柴烈火,所有的外国干涉都会被他们视为敌人。

    在民族大潮的滚滚浪潮之下,我们又何必自讨苦吃呢?先苦一苦他们吧。”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毅安的嘴角轻扬,脸上尽是轻蔑——伊朗人的选择配得上他们的苦难,

    当他们——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中产阶层,在这场风波之中做出他们的选择之后,他们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都活在悔恨之中。

    就是不知道他们和他们的子女们在几十年之后在那里搞胡子巴列维一定会回归的时候,是否后悔过今天的选择?

    其实不用等几十年之后,几年之后那些女人就后悔了。

    但是现在任何干涉都会让整个伊朗上下同仇敌忾。

    就像在另一个世界,原本霍梅尼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结果萨达姆的入侵直接让整个伊朗上下同仇敌忾——入侵者的入侵反倒挽救了霍梅尼的统治,这不能不说是世事的无常!

    深深的抽了一口烟,看了眼贾文涛和宋德卿,然后他问道:

    “明晚的比赛你们打算在哪里看?”

    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都没有一场足球赛重要。

    其实这才是真正最现实的一面,如果要抛弃这个国家的话,这个国家也就不值一提了。

    压根就比不上一场足球赛。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2242/6543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