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清穿之康熙柔妃 > 488.第488章 ‘柔’字就很好

488.第488章 ‘柔’字就很好


第488章  ‘柔’字就很好

    太皇太后锐利地眼睛,直直盯着帝王,仿佛要看到他心底最阴暗深处去,康熙看着太皇太后锐利的眼睛和杀意,面色不改。

    这两位大佬之间一来一往,皇后倒是不急着插话,太皇太后对后宫所有后妃的态度,皇后最清楚,皇后也是受害人,还是受害人之最!

    她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皇后也不插手,反正祖孙间的事,就祖孙两解决吧!皇后贸然插进去,没什么好后果。

    皇后更清楚这一点。

    良久,太皇太后浑身都杀意一收,若无其事,事情已经过去了,叹一口气,询问帝王:“怎么选个‘柔’字。”

    为嫔为妃,这个字,都不太好!寓意软弱,也不够大气。哪里像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皇帝既要封她作嫔位,封号就该大气些。”一听就是弱势,文静,和柔弱。

    柔柔弱弱的,不管是天子嫔妃,还是大家闺秀,哪里像能拿出手的样子。

    太皇太后强势,强硬,她的理念逻辑也随了她的强势强硬,最见不得女子娇娇弱弱、怯弱胆小的模样。尤其是后宫的有名有位的嫔妃,这样的字眼,只出现在太皇太后跟前,就叫她眼疼、看不惯,更叫她老人家提起来就头疼。

    先帝,以及她那死去的皇帝夫君,在选封号这方面,就极为拿得出手。后宫但凡妃位,得宠也好,不得宠也好,个个都大气得很,撑得起后妃的大气和风范。

    太皇太后还不至于见得在这上面作践人。

    “这个字就正好合适!”康熙不甚在意,依旧乾纲独断。‘柔’字就很好!

    决定了就不改,只有别人迎合他的,没有他,‘改’的道理。

    太刚烈了,柔则不败,已经刚烈过头了,不是好事,很难活下来的,还是‘柔’些比较好。

    康熙从不认为,‘柔’字亦不过一个字,就比别的差了!

    圣旨已下,没有朝令夕改的道理。过刚易折了。

    康熙没说哪里好,太皇太后没再说什么,她也再不说这些,已经定死了的事儿。

    太皇太后随口便转移了话题,道:“皇帝、皇后难得来,就随吾一道用道膳吧!”

    圣旨都下了,太皇太后还能叫皇帝下旨改了不成。太皇太后揭过去了,这是不过问了的意思。

    “好!”皇帝应得干脆,“孙儿好些日子没陪着皇玛嬷一道用膳了,正想着这两日抽出时间来,陪皇玛嬷一道。”

    皇后也亲近地挽上了太皇太后的手臂处,亲近道:“孙媳今儿总算能光明正大地在皇玛嬷这蹭饭了,皇玛嬷可千万别嫌我烦。”

    皇后说话行事很是家常,显然与太皇太后十分亲近,还带着几分撒娇,也就在太皇太后跟前,她能再光明正大的做出这小儿女的姿态,好彩衣娱亲,旁的人,都一概没这个见到的机会。

    “吾知道,”太皇太后拍了拍皇后挽上来的手臂,又是那个宽和的、万事不理的、慈和的太皇太后,道:“你是个好孩子。”

    “吾已经老了,也不知还能看你们几年,你和皇帝是帝后,是夫妻!万事啊!你们好好商量着来。”太皇太后颇有感叹!

    太皇太后也知道,皇后的委屈,皇后也未必愿意后宫多个嫔位,但太皇太后其实不是很在意。

    后宫总不可能永远是个格局。多几个嫔、多几个妃,太皇太后都不在乎,后宫里就没有唯独一后一妃的帝王的,太皇太后在意的,是不是她的孙子、大清的帝王,昏了头,色迷了心窍。

    说白了,就是皇帝这么做,有没有顾虑到大局。

    皇帝一定要为,只要不是如先帝,她的儿子;以及太宗皇帝,她的夫君那般色迷心窍,荒诞行事,太皇太后便不在意。

    太皇太后也怕了。接连在帝王丈夫以及皇帝儿子身上栽跟头……

    既然不是,太皇太后对皇后有宽慰,有提点,但绝对不会因为这份不愿,就为皇后给帝王孙儿施压。

    小夫妻之间的事儿,自己解决去吧!太皇太后也不认为,自己精心教育教养,会教出一个宠妾灭妻、是非黑白颠倒的帝王、的孙儿来。

    太皇太后其实,只是要确定,自己的教育,尤其是后宫女色,有没有哪里出了问题。

    “皇玛嬷长命百岁!”皇后赶紧断了太皇太后的惆怅与感叹,皇后也不是坐上凤位就是坐好了的,“您啊!还要看着皇嗣们长大,建功立业,娶妻生子,还要看着曾孙们长大后去为皇上分忧、去建功立业呢?”

    皇后不吝于好话哄着,哪怕她心里不这么想,也要真心实意地哄着太皇太后开心。

    彩衣娱亲,又何尝不是一国皇后、一家孙媳,该有的孝顺之举。

    “呵呵呵!”太皇太后也被哄得开怀,“你啊!就会哄我,那我到时候岂不活成人瑞了。”

    太皇太后早做好了死的准备,人哪有不死的,活到这岁数,有时候也觉得,人活着,实在没意思。

    只是,太皇太后放心不下皇帝,放心不下这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是真的。

    就皇帝这一年之举,太皇太后夜里梦中,亦是忧心忡忡,半夜醒来,心中亦满是忧心,睡不着也是应该。

    太冒险了!

    作为一国帝王,处置大清江山社稷,都实在太冒险。

    “那不是应该?”皇后惊奇回道,那不是理所应当的表情。

    “寿命这个东西啊!吾怕是没有那个心气儿。”也没有那个福分。活得太久了,她都未必能撑得住。“人生七十,古来稀啊!”

    能活过七十岁,就不错了。

    “皇玛嬷松鹤延年,区区百岁。”夫唱妇随,妇唱夫也随,康熙也在一旁哄随皇后哄了老祖母道。

    ……

    帝后在慈宁宫中久久不出,时间越久,宫中其余庶妃们,也都看清了太皇太后的态度。

    哈达纳喇氏,嫔位已定,即便她们再不愿意承认,再不死心,再盼着能有圣旨、懿旨从慈宁宫中而出,能如她们所愿,叫世间依旧无‘柔’嫔。

    也再无她们挣扎不愿的余地了。

    她们要学着死心,学会认命!也,不得不死心,不得不,认命。

    哈达纳喇氏,就是与她们,云泥之别,天差地别,已是她们仰望的人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23154/6734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