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百花齐放的火铳
推荐阅读: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小轩窗,玉珠忙 重生之资本传奇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炮火弧线
内府监中,一直在等着消息的徐森,得知皇帝允许开发新口径的弹药、并且让装备部组织招标后,当即兴奋地道:
“大事成矣!”
“我的转轮骑铳,必被军中装备。”
旁边投资他的王承恩,闻言笑着说道:
“恭喜徐工得偿所愿。”
“不知你的转轮骑铳,能赶上明年大战吗?”
徐森哈哈一笑,向王承恩道:
“转轮骑铳就是转轮手铳加长、换上更强的子弹。”
“如果不是手铳子弹威力太小、步铳子弹威力太大,它早就能定下来了。”
“现在皇上允许开发新弹药,它很快就能定下来。”
“不出一月,这款火铳就能完全定型,投入生产装备。”
信心满满地说着,徐森期望自己设计的火铳,能在明年的战争中大放异彩,让世人都知道自己的威名。
王承恩满意地笑着,又向徐森说道:
“有什么困难没有,可以尽管提出来。”
“皇爷有令,所有在明年大规模使用的武器,都要在今年定型,投入生产装备。”
“如果今年还没定型,明年就只能小批量使用,避免突然换装前线不习惯。”
“你要抓紧时间把转轮骑铳定型,并且投入装备啊!”
“生产上也要抓紧,最好在今年生产一个营的火铳,找一个营装备。”
一个营至少是三千人,多的可达六千。即使不算损耗,徐森都要在今年生产至少三千支火铳,
徐森胸有成竹地道:
“试用的营已经找好了,就是从辽东调来的五千骑。”
“他们得知明年辽东有大战,请求皇上把他们派出去。”
“皇上允许京营出动一万人,就包含了他们。”
这五千骑兵,是年初京城卫所改制时,朱由检担心京城不稳,以演习的名义从辽东调过来的。
后来京营改制,五军营从五军都督府分管的省分调兵组建,这五千骑兵就被五军营留了下来,成为左军都督府管辖的左军营主力。
这支兵马是辽东督师的标营,是此前防备林丹汗时,从辽东各军抽调的精锐。
孙承宗要在明年发动大战,当然请求把自己的直属兵力调回去。这五千人也积极请战,最终获得了朱由检的同意——
明年的辽东之战,京营会出动一万人。除了这五千骑兵外,还有曹文诏从神机营抽调的三千人,以及从京城卫所和神枢营选出的二千人。
徐森之所以设计骑铳,就是因为有辽东骑兵购买了他设计的转轮手铳后,感觉威力不够,请求他设计一种威力更大的火铳。
所以他有信心让左军营这五千骑兵装备,带去辽东使用,在明年大放异彩。
王承恩听着徐森的解释,对这个既能设计武器、又长袖善舞的工匠更是满意,说道:
“那就把辽东骑兵的将领找过来,尽快谈妥这件事。”
“咱家听说他们今年就要回辽东,你可要抓紧生产。”
“现在已经是十月,可没有多少时间了。”
徐森闻言一怔,没想到事情这么急。
这让他有些疑惑道:
“辽东不是在三月后才通航吗?”
“怎么要在大冬天过去?”
“现在就算去了辽东,也没办法出兵啊!”
显然,他这个设计武器的人,对辽东的情况也有了解。
知道明年辽东大军出击,通航是必要条件。
否则五万大军的后勤,在陆上需要数万人运输,朝廷不允许辽东出动这么多兵力。
放到海上则不然,大明这几年造的船只,完全能满足五万大军的后勤。而且调动的是海军,辽东仍是出五万人。
王承恩对此也不知究竟,他只是听说过这件事,说道:
“他们什么时候出兵你就别管了,总之要在今年前把转轮骑铳造好。”
“否则这些人可能没时间换装,拒收你的武器。”
徐森这下有些紧张了,说道:
“时间实在太赶了。”
“就算我这个月就把转轮骑铳定型,生产五千支仍然是不可能的任务。”
“再多三个月时间,才有可能完成。”
王承恩不满地道:
“你就不会提前准备吗?”
“把火铳的零件都准备好。”
徐森向他解释道:
“铳托、击锤、扳机倒是能提前准备。”
“但是铳管和弹巢,得等子弹定下来。”
“而且这种十毫米的铳管以前没生产过,工人可能不够熟悉。”
“就算它的铳管比较短,一个月能生产一千支铳管就算是快了。”
“需要五个月时间,才能生产五千支。”
“而且要用上兵仗局所有生产武器的工匠。”
这个说法,让王承恩眉头紧皱。想到了去年自己向皇帝汇报线膛火铳产量时,皇帝不满意的样子。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都是制造困难,不够军队使用。
最终皇帝的选择是线膛火铳和滑膛火铳并用,并且筹集资金修建了通州兵工厂和涿鹿兵工厂,专门生产武器。
所以他向徐森道:
“只能用线膛铳管吗?”
“就不能用滑膛铳?”
徐森苦笑着道:
“转轮火铳的弹巢和铳管连接处会漏气,影响它的射程。”
“现在是使用线膛铳管,才能达到百米射程。”
“改用滑膛的,估计会下降到五十米。”
“那可实在是太近了,也就比三眼铳强一点。”
王承恩闻言拍板道:
“比三眼铳强就行,先用它取代三眼铳。”
“你让工匠抓紧时间拉膛线,把拉废的铳管磨平,生产滑膛火铳。”
“能生产多少是多少,先满足数量再说。”
“那五千骑兵也不全都是作战的,打辅助的配滑膛火铳即可。”
“然后你再抓紧时间生产,送更多的线膛火铳过去。”
徐森闻言若有所思,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占位。否则辽东骑兵装备了其他火铳,他的转轮骑铳就得不到装备了。
所以他认同了王承恩的办法,并且当即率人试验,争取把转轮骑铳和子弹尽快定下来。
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很快,转轮骑铳和它配套的弹药,在十一月到来前就被定了下来。
徐森最终采用了十点毫米口径,认为这个口径杀伤力已经足够,还能避免弹巢的体积过大、减轻转轮骑铳的重量。
吕祥也认可了这个口径,认为只要杀伤力足够,那就越小越好。
事实上,根据这些日子装备院内部的试验,他认为步铳子弹达到九点五毫米杀伤力就够了。
不过这个口径和九毫米太接近,估计装备部的官员不会同意。
所以他也决定使用十毫米,设计这个口径的无凸缘定装弹。
因为皇帝要求新弹药的口径在十到十一毫米之间,十毫米处于这个范围内,装备部的官员虽然觉得和九毫米弹药区别不大,却还是表示同意。采纳了徐森等人设计的10X40弹药,作为新一种军中制式弹。
但是对徐森设计的另一种10X25弹药,他们就不太同意了:
“这个10X25弹,和9X30弹没有多大区别嘛!”
“9X30用于手铳已经足够了,不用再新增一种10X25弹。”
徐森向他们解释道:
“这是为了使用十毫米骑铳拉废的铳管,设计出的弹药。”
“它的威力较小,使用的铳管长度只有骑铳的一半。”
“这样制造出的手铳,正好能配合骑铳使用。”
“威力略胜于三眼铳,容弹量却是三眼铳的两倍,可以连发六枚子弹。”
“这样骑兵的骑铳打完了,和敌人短兵相接时,就能用它作战。”
说着,他让来配合试验的辽东骑兵展示了一下。在一手按下击锤转动转轮、一手扣动扳机发射了骑铳的子弹后,这名骑兵面对越来越近的靶子,没有忙着装弹,而是从腰间拔出了一支手铳,又以同样的姿态发射了六枚子弹。
如此连发十二枚弹药,即使马上的准确度不高,也有数枚上靶。
装备部官员见此点了点头,终于没有再提出异议。
徐森见此长舒口气,觉得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事实上,他设计这种手铳子弹的目的不是为了给骑兵增加辅助装备,而是为了尽快生产出五千支。
这种手铳,是他按照王承恩的提点,设计出来用于取代三眼铳的。打算先在军中占据了地位再说,以后再慢慢改进。
当然,如果生产得多,也可以配给拥有骑铳的骑兵做辅助兵器。想来财大气粗的骑兵,不会拒绝这点。
此时的徐森,绝对没有想到,这种他临时设计的子弹,以后在军中风靡了许久。
虽然它的威力和9X30相差不多,后坐力还稍大一些。但是因为十毫米打中敌人后更容易杀死,军中将士普遍更喜欢使用这种手铳弹。
9X30手铳弹的地位,在军中被10X25取代。锦衣卫和民间则用得比较多,直到后来无烟火药出现后,才逐渐被9X20无凸缘手铳弹取代。
——
转轮骑铳和手铳定型后,很快就投入了生产。
朱由检也试用了这两种火铳,认为是个好装备。
不过他对按下击锤转动转轮这一点,实在是不满意,向在旁随侍的徐森道:
“现在的转轮火铳需要按下击锤转动弹巢,才能扣动扳机发射,可以说是单动的,用起来不够方便。”
“要发明一种双动结构,可以在扣动扳机时带动弹巢,扣到底把子弹发射出去。”
“这样才能用转轮火铳速射,甚至双手都持着手铳射击。”
“如果双动结构研发成功,朕给你个世袭爵位。”
作为单动、双动这两个名词的由来,转轮火铳的单动和双动区分非常明显。
单动转轮只能按下击锤再扣动扳机发射,扳机只完成一个动作。西部片的牛仔把火铳抵在腰间疯狂按下击锤速射,就是因为他们用的是单动转轮。
双动转轮的扳机,则需要完成转动转轮和击发子弹两个动作,所以称为双动。
这也是后世最常见的转轮火铳,影视剧中的点三八等转轮手枪多是双动转轮。
朱由检有着这个印象,对于单动转轮当然不满意。但是双动转轮的结构他不知道,只能让徐森等人研制。
听到自己有了封爵的机会,徐森激动地道:
“谢皇上!”
“臣必尽心竭力,研发出双动转轮。”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勉励了他几句,这才道:
“你能研发出这两种军用火铳,可谓是用心了。”
“今年的元士名额,会有你的一个。”
“不过转轮火铳能达到现在的骑铳威力,也算是到头了。”
“再制作转轮步铳,有些力不从心吧?”
徐森有些赧然,低着头道:
“臣现在才明白,皇上为何让吕工研制旋转闭锁后拉火铳。”
“转轮火铳能达到现在这种骑铳的威力,确实是到头了。”
“再加长铳管也提高不了多少,如果加强装药,漏气只会更严重。”
“臣找不出更好地办法,无法解决漏气问题。”
朱由检同样解决不了,而且知道后世也没能完全解决。所以他向徐森道:
“这种骑铳,将来可以加装双动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为特殊装备。”
“不过再发展下去,它就没有什么前途了。你的能力不止于此,不应该在转轮结构这条死胡同里打转。”
“朕这里还有几种火器的设计构想,你可以摸索一下,看看能实现哪一个。”
“以朕看来,杠杆式结构,似乎更适合骑兵用。”
命人将自己绘制的杠杆式、泵动式等结构的火铳外形图取出,朱由检详细解释了这几种火铳的设想。
徐森听得目眩神迷,不知道皇帝怎么能想出这么多结构来。
以他的见识,当然看得出这两种结构都不亚于转轮结构,甚至杠杆式结构,有可能和旋转后拉结构一比——
至少放在马上,它是更适合的,只需要拉动扳机圈,就能完成上弹。
相比旋转闭锁的闩式火铳来说,它的操作幅度更小,实际射速会更快。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因为要向下拉动扳机圈,趴在地上射击会不方便,这点它就不如闩式火铳了。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在步铳选型时,能和闩式火铳有一拼。
徐森贪婪地看着这些火铳的外形图,把皇帝描述的操作方式,原原本本地给记下来。
回去后就用木料制作了外观模型,组织人投入研制。
大明的火器设计,在他和吕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开始百花齐放、蓬勃发展。(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3270/6703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