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25章 中国钱行

第925章 中国钱行


中国钱行。

    其楼阁门前不但车马络绎不绝,往来之人皆衣着华贵,甚至张肃还看到了一些盔甲鲜明的禁军守卫。

    这是哪里?城中怎会有如此地方?

    尤其是这中国二字,让张肃更是感到了一丝隐隐的不对。

    中国,中原也,这个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大汉时其实是很少出现的。

    不过,虽然它极少被人使用,但其背后的意义却非常明白甚至比今日意义更重。

    中国二字不但象征着中央管辖的整个汉地,其出现场合还往往是在与四夷对应之时,体现的是圣天子居中而治的意识形态。

    如此大的名头,如今居然出现在这个什么不知所谓的钱行上,实在是让张肃无法理解。

    明明他只有十几年没来而已,现在张肃却觉得自己活像个十足的土老帽,看啥啥新奇,看啥啥奇怪,即便是比最初的自己刚到洛阳还要震惊十倍百倍。

    “哈哈,别驾莫要惊讶,此乃是大将军设立的官办钱行。”

    向导颇为自豪的解释:

    “商旅在此存钱,可获少许利钱;若要借贷,只需抵押物什,利息比民间还要低上许多,如今不但各地商贾就连京中名门也多在此周转银钱,张别驾在这京中奔走,往后若有银钱往来的需要,记住这里那一准没错。”

    “你说什么?!”

    张肃听得目瞪口呆,大声嚷嚷:

    “如今朝廷竟然做起了钱贷生意?这与民争利之举,岂是圣朝所为?!”

    一时间,张肃听得莫名其妙,以至于他刚刚对苏曜极高的评价瞬间打折。

    君子重义轻利,如此看重蝇头小利,行此与民争利之举,实在难说是目光长远之人。

    “非也非也。”

    向导还没说话,那钱行中走出的一个公子听到了他们的话,哈哈大笑走来:

    “这位仁兄是外地来的吧,你道这钱行只是做放贷生息的勾当吗?远远不止如此!”

    说着,他伸手入怀,取出一张印刷精美的纸张:“最关键的乃是这个!”

    “这是什么?”

    张肃一探脑袋,仔细端详。

    只见那公子手中拿着的是一张约莫巴掌大小的纸片,上面印着精美的花纹和“中国钱行”的朱红大印,中间赫然写着“凭票即兑钱二十贯”几个大字。

    “此乃钱票,只需凭这小小的一张票纸,我等便可在各地钱庄取钱,免去了携带重金长途跋涉的风险。”

    公子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纸片:

    “如今行商走贩,游学探亲,再不必携带沉重铜钱,只消揣几张这样的钱票,轻便又安全。”

    “没错没错。”

    向导亦是一脸骄傲:

    “听说再过一段时间,大将军还有意让各地州郡都设立钱行分号,到时候不管是北边的幽州,还是南边的交州,只要拿着钱票,都能随时随地兑换银钱、铜钱,甚至可以直接用这钱票进行交易和纳税!”

    “你说什么?!”

    张肃闻言,瞳孔骤然收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在东汉时期,成都便是与洛阳、邯郸、临淄、和宛城齐名的天下五大都市之一。

    身为成都人,又是益州别驾,张肃立刻意识到这种钱票背后的巨大意义。

    朝廷这是要用小小的纸片把天下财物尽收囊中!

    一旦这钱票在全国通行,各州郡的经济命脉便如丝线般被洛阳紧紧攥住,商贾交易、赋税征收都将绕不开“中国钱行”这个枢纽,各地豪强再难像从前那样从容截留赋税、中饱私囊。

    皆是,益州即便偏安一隅,商队往来、货物进出也得依赖钱票周转,刘焉苦心经营的半独立局面,怕是要在这纸片翻飞间悄然瓦解。

    “这一张小小的钱票竟有如此大用?用来交易若是被人仿造或者他人不认那又怎么办?”

    张肃震惊沉默中,他身边的管家先发话了,他看了看自己身后那一车车的财物,摇头晃脑:

    “依我看,这还是总归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实在。”

    那公子听闻管家之言,哈哈一笑,指着钱票上细密如蛛网的暗纹与独特的水印,说道:

    “你们这外地来的就是不开眼界,你道这钱票是谁人都能印得的么?”

    “光这纸张和印刷之法,就是大将军这两年使无数能工巧匠钻研改进得来,其制作工艺繁杂,上面的花纹暗记更是只有京师钱行的工匠知晓,旁人根本无从仿制。”

    “实不相瞒,前些日子我家商队去冀州贩马,就是带了几张这小小的纸片,到了那边,人家钱行验过票上暗纹与编号,当即就给我兑出真金白银,方便得很!”

    管家听得啧啧称奇,张肃却只觉后背发凉。

    益州虽富,却靠蜀道天险与外界保持微妙平衡,如若来日钱票若如潮水般涌入,不仅商路控制权旁落,更可怕的是——百姓手中的铜钱、金银一旦换成钱票,就等于把财富托付给朝廷。

    若哪日朝廷一纸政令,钱票贬值或是限制兑换,益州百姓半生积蓄顷刻间便化为乌有,而刘焉纵有雄兵,没了钱粮支持,又拿什么与洛阳抗衡?

    “这钱行……可说何时要在我益州推行?”张肃强压心绪,声音却不自觉发颤。

    向导挠挠头:“具体时辰倒不清楚,但大将军既说要全国铺开,那自不会太久,如今两京司隶,并州和幽冀等地都已在州治开设,听说正在加紧培训人员往淮南设点,荆州那边也正在同步筹备,益州紧邻荆州说不定……”

    向导话音未落,张肃已听不进半句,满脑子都是益州的未来。

    他看得出来,大将军苏曜正是以他平定各地的顺序依次推广钱行和钱票。

    正所谓大军在前面开道,钱行在后面收割。

    在荆州和江东都已归顺他的当下,益州现在就是接下来的目标。

    本来,他还打算劝刘焉效仿刘表,先上表效忠,与苏曜虚与委蛇,以图来日。

    但若是如此,毫无疑问的,苏曜必然会将这钱行引入益州。

    若他们加以拒绝,自然就是与朝廷为敌,以苏曜雷霆手段,怕是不会轻易放过。

    可若再低头接受,那无异于引狼入室,益州士族世代经营的产业、赖以生存的经济根基,都将被这轻飘飘的纸片撬动。

    更可怕的是,一旦钱票扎根再加上科举制的推行,益州青年才俊为求钱票便利、仕途通达,势必争相涌入洛阳,届时益州人才凋零,他们又该拿什么去固守疆土?

    想到这里,张肃额头已渗出一缕缕细密的汗珠,他勉强挤出了些许笑容,对那公子拱手道:

    “多谢兄台解惑,在下初来乍到,还需去驿馆安顿,咱们就此别过。”

    那公子笑笑摆手,马车继续前行,张肃却再无心观赏洛阳街景。

    等不及到驿馆安顿,张肃便急切对管家吩咐:

    “你速速去联系大公子刘范,请他来驿馆相会,就说有要事相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3282/6690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