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烽侠道 > 第457章 煌煌天烙,昭万古

第457章 煌煌天烙,昭万古


雪,不知何时又悄然飘落,观星台上,炭火盆中烈焰在飞舞的雪花中明灭不定,映照着台上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

杨天祏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养颐园外,但他留下的思想风暴,却比这冬夜更寒冷,比这高台更沉重。

六位地仙目光如电,交织于朱启明与四位国公身上。他们的目标已从一个人,转向了一个“思维壁垒”。

那前朝老王爷率先发难,声如寒铁:

“朱启明!尔等莫不是失心疯了?信那自毁道基的疯子之言?什么‘时空场域’,什么绝对公平,荒唐!世间秩序,力强者尊,此乃天理!疯言呓语,与空中楼阁何异?”

皇帝朱启明迎风而立,神色肃然,声如沉钟:

“叔祖谬矣。此非呓语,乃‘道’。其根,在于‘存在即干预,干预即因果’。便如叔祖立于此处,您之‘存在’本身,已扰动风雪,干涉国运。

此乃宇宙铁律,犹如鱼在水中,一举一动,皆与水波相连,无人可置身事外,亦无人可推卸其责。否定此责,便是反对自身存在之基,是谓‘道心自戕’!”

那位麻衣布鞋老者,眼神浑浊,却仿佛能看透人心,

“巧言令色。即便万物关联,又凭什么要个体承担无限责任?老夫修行二百载,斩断因果尚不及,岂能再主动沾染?此责,太重,太虚。”

镇国公上前一步,朝老者执礼,声若金石:

“三祖,此责非俗世道德,乃‘存在之本责’。如同呼吸,您吸,则天地之气为您而动;您呼,则您之气扰动乾坤。您能言此与您无关吗?

‘时空场域’非是让您沾染因果,而是让您直面,您之‘存在’,便已铸下因果。拒绝此责,便如鱼反对水,是否定自身存在之基,是为道心之裂痕!”

手持念珠的袈裟地仙微微摇头,佛唱一声:

“阿弥陀佛。即便此理为真,尔等所描述之场域,强行剥离众生之外在,岂非最大之‘暴力’?与我佛慈悲之旨相悖。”

靖国公微微一笑,笑容中却带着看透世情的冷冽:

“大师,坠崖者遇重力,是重力之恶吗?非也,乃规律之然。旧世之暴,在于有人可筑凌云高台,有人却生于无间深渊。

‘时空场域’非是施暴,乃是挥天刀斩断权力、财富等因果,令众生重归同一起点,直面天道法则。此非暴力,乃是对最大不公之终极匡正,是至大慈悲!”

笼罩在斗篷中的地仙发出沙哑笑声:

“呵呵……抹平?可笑!即便场域之内,智慧、口才、心机,亦是力量。强者恒强,弱者不过是从被一次碾死,变为被无数次戏耍至死罢了。尔等口中的公平,无非是换一种方式的弱肉强食。”

定国公躬身执礼,沉声回应:

“老祖只见其一!场内之‘强’,乃心性智慧之强,相较于外物特权,更具习得之公平!更关键者,‘时空场’赋予弱者‘无限复争之权’与‘同生共死之律’!

旧世欺压,往往一锤定音,弱者再无翻身之日。而在场内,弱者若不满,便可无限重启场域,每一次皆是历练与悟道!此乃强制性认知进化之路,残酷,却最公正!

至于‘同生同死’,任何在场内试图物理消灭对方者,即是公然践踏时空铁则,立遭‘因果噬’,同步湮灭!此非惩罚,乃是扰动众生存在根基后,必至之天谴!万灵皆有责,更有权行此罚。”

前朝老王爷身侧素衣老者眉头紧锁,捕捉到了最关键问题:

“无限迭代?若如此,世间岂非永无宁日?一点鸡毛蒜皮之事,亦可无限纠缠,成为永恒地狱!此非和谐,乃是永罚!”

朱启明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六位地仙:

“叔祖,将被迫之认知提升与智慧增长视为‘地狱’,是本末倒置。

一介农夫,若能与商贾、士子、乃至你我,进行无数次直达本质之协商,最终通晓人性,心智澄明,此岂非教化之终极?

旧世给予弱者之‘安宁’,方是令其永陷无知、任人鱼肉之真实地狱!时空场带来者,非永罚,乃永恒之进步与超脱。”

那位气息最为幽深的地仙,缓缓摘下面具,露出一张枯槁面容,声音仿佛自九幽传来:

“纵使尔等巧舌如簧,此场域如何构建?‘满意’如何界定?仍是镜花水月,虚幻之梦。”

安国公当即躬身执礼,肥胖肉身上下颤抖,语调少有的郑重:

“家祖,虚幻之梦皆为违逆规律之思。而‘时空协商场’之每一节律,皆根植于宇宙法则与真实人性。它不寄望于人性之名与利的改良,而是直引宇宙公理,将人性之私——离场求生之欲,炼化、引导至共生唯一出口:

即必须令对方同样满意!它是将人性私火,锻造成文明共融薪柴之极致现实法!”

六位地仙皆陷入沉默。

四位国公与朱启明目光交汇,最终由朱启明做出终极论断,复杂音色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与雪落之声共鸣:

“此论,今日已由杨天祏种下,由我等确认。它不再是一个构想,而是一颗道种,一枚天烙。

它无需即刻被奉行,因它一旦被明确言说,便无法被真正抹杀。

自此,世间一切解决纷争之术,无论律法之严谨、道德之规训、宗教之戒律,都将在它面前显露出或深或浅的瑕疵。

它,将成为悬在旧秩序头顶的审判之剑,刻入文明基因的永恒天问。”

前朝老王爷仍旧一脸难以置信,“这世间……真有完美人道?”

老和尚一镇袈裟,双掌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选择此道,万灵之福,善哉!”

朱启明轻轻摇头,目光穿透莹莹飘雪,投向天际,语气铿锵:

“这,便是文明终极之道。非是选择,它是……归宿。”

话音落下,风雪骤急。

六位地仙默然,周身那睥睨天下的气势仍在,却在名为“绝对公理”的天镜前,首次映出了别样的滞重。

观星台上,唯余雪落无声,与一个时代将被撬动的、沉重的回响。


  (https://www.635book.com/dzs/35982/6737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