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偏执太子心尖宠 > 第99章 我叫李华,是个寡妇

第99章 我叫李华,是个寡妇


且说顾银韵白日里乘马车出了京城,至静安寺下得车来,还同车夫寒暄了两句。

  车夫道:“静安寺许愿最灵,您家老爷定能早日好起来。”

  顾银韵笑笑,回曰:“是啊,我家老爷病了多日,虽渐好转了,但不来上上香拜拜佛,心里总是不踏实。”

  她合掌作阿弥陀佛状:“菩萨保佑,老爷平平安安。”

  车夫看着顾银韵虔诚拜佛,满脸羡艳。

  他有心想与顾银韵这样的出众女子多交谈一会儿,但没多久来了人要搭车,生活所迫,只得告别离开。

  顾银韵作势往山门外的阶梯登了几步,见马车逐渐没了踪迹,便立即调转回头。

  谁要去求神拜佛?

  首先她不信这个,其次就算她要拜佛,也不想打着为季寰治脑子的名义去。

  一别两宽,前途坦然。

  她就此与京中的过往划清界限,季寰是谁?不认识。

  静安寺香火旺盛,人流如织。这就催生了山麓处生火摆摊,供人歇脚吃喝的行当。

  顾银韵找了家看着还算干净的摊子坐了,要一碗羊汤三鲜面,勉强对付过去正午的一顿餐食。

  吃完面,琢磨着还要搭车往远处的城镇去。

  外面不比京畿各处,民风有异,治安也要差些。她一女子独行,到底是危险的。

  最好,是能混进某队人群之中。

  若不行,再考虑乔装打扮,扮作男子出行。

  她不懂易容之术,硬要扮成男子,难免有错漏怪异的地方,万一弄巧成拙惹人注意,那就得不偿失了。

  故而此计只能是下策。

  左右季寰一时半会发现不了她逃跑,顾银韵决定碰碰运气,选择一处僻静的石阶坐了,不动声色观察往来礼佛的行人。

  通往静安寺有两条路,上次她来,是通过蜿蜒的山道直接进了寺中,那条山道是贵客才能走的。

  至于一般人家,都要在山门的台阶下停住马车,老实地去爬那百阶山梯,自寺庙大门进入。

  顾银韵只看从京城相反方向来的车马。

  她运气不错,等了一刻钟,便等到一辆宽敞大气的马车停在山麓,一大群丫鬟打扮的人簇拥着车中衣着富态的老太太往山上去。

  两刻钟后,老太太又被簇拥着蹒跚而下,看着是拜完佛,要乘车归家去了。

  老太太面容慈祥,表情平和,从马车和丫鬟随从的规格来看,至少也是个富庶人家。最重要的是,她们不是从京城来的。

  顾银韵知道,这就是她要找的人了。

  而且,简直是天要助她,那祥和的老太太行至她身侧时,忽然崴脚趔趄了一下,周身围着的那群丫鬟手忙脚乱,竟没能拉住。

  顾银韵一直关注着那边的动向,意外发生时,她片刻也没耽搁地飞身跃过去,眼疾手快地将老太太扶稳。

  老太太受惊,半晌后才反应过来,感激地看向顾银韵:“哎呦,多谢这位姑娘出手相助。”

  她后怕地拍了拍心口:“要不是姑娘在,我这把老骨头可就要摔碎喽。”

  “举手之劳,老夫人不必客气。”顾银韵谦逊地笑笑。

  言语间,她对这位老太太已有初步的判断。

  险些摔下石阶,换做别人,这会儿早该对陪同的丫鬟斥责不已了,但老太太却只是玩笑地揭过了这件事,宽厚极了。

  岁月的智慧积淀在她身上,平和而有力量。让人只是站在她身边,就会不由自主地心安下来。

  是个不错的人。

  顾银韵扶老太太走下全部的山梯。

  走到马车边上时,她适时问了句:“老夫人,您是上完了香回家去么?我见您不是从京城的方向来,您是住在附近的城镇上?”

  “是啊。”老太太点点头,“我不爱京城繁华吵闹,所以离了晚辈,带着这群丫头们住在灵寿镇的田庄里。”

  灵寿镇,距京城五十里的路程。

  民风淳朴,山水秀美,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京中许多官员都在那设有田庄,闲时前去小住些时日。

  既要居住,就不能苛待了自己,他们大笔的银钱砸下去,镇上因此十分富足。

  “巧了吗不是。”顾银韵甜笑道,“我也要往灵寿镇上去呢。”

  说着皱起眉头:“就是静安寺往那边去的马车不多,我等了许久也没见几辆。好不容易遇见一辆,又被另外一大家子人截了胡。”

  “唉。”她叹气,“那车夫是按人头收费的,我就一个人,他们自然都不愿意带我。”

  紧接着声音渐小地嘀咕:“若是再磨蹭下去,天可就要黑了。到时,就只好多花一笔钱,请人载我回去了。”

  言罢,顾银韵愁眉苦脸地长吁短叹,同时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老太太的神色。

  她都说到这份上了,再不请她同乘,可就说不过去了吧?

  老太太颇为上道。

  “愁什么。”她拍了拍顾银韵的手,“既然顺路,就同老身一起搭车回去。我家马车可宽敞着呢,有你作伴,回程时也不会无聊乏闷。”

  顾银韵“受宠若惊”,连连推辞。

  但最后还是“抵不过”老太太的盛情相邀,“半推半就”地上了马车。

  她心中得意,暗想着计划如此顺利,定是老天也看不过去她继续留在季寰那里吃苦受罪了。

  好兆头啊。

  因车里坐着花甲老人,去往灵寿镇的路上,马车行的又稳又慢。

  顾银韵有的没的与老太太聊了许多事情。

  她得知老太太姓宋,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在京城周围的城镇中开了许多家药铺,就连京中也有两三间铺面。

  老太太很亲切,让顾银韵唤她“宋婆婆”。

  顾银韵应了,乖巧喊了一声,宋老太太立即笑的合不拢嘴,拉着她的手亲亲热热地并排坐了,又问她是何姓名。

  被问及这个,当然是不能实话实说的。

  于是顾银韵谎称自己叫李华,从外地嫁到京城中的。因丈夫不幸病故,她准备投奔灵寿镇的兄长一家。

  宋老太太听说她死了夫君,不由更加怜爱,一路上嘘寒问暖不断,还说以后要是遇到困难,尽管去找她帮忙。

  及至灵寿镇,天色已晚,宋老太太在自家药铺的客房里住了,预备明日再回乡下的田庄。

  顾银韵与她道别,说要尽早寻至兄长家中,免得亲人担心。

  所谓兄长家自然是不存在的。

  她辞别宋家一行人,转头找到了灵寿镇上最大的客栈,要了最好的房间,吃饱喝足,洗浴净身。

  往自由的床上一躺,不许久便沉沉睡去。


  (https://www.635book.com/dzs/39962/6773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