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末世来临不用慌,团宠大佬有系统 > 第35章 李家村人

第35章 李家村人


喝了点热水、歇了一会儿后,缓过劲来的李村长才发现李春花母子怎么没有在族学里……

  李村长接连问了几个身边的李家村人,他们都说没有看到过李春花母子。

  李村长一下子就急了,赶紧把李家村的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会。

  会议的大致内容:李春花和李文轩这会儿都还没有来林家村,不晓得在哪里出了什么岔子,你们赶紧互相问问,有没有人在来林家村的路上看见过她们,如果谁看见过她们,赶紧回应一声。

  听了村长的吩咐,李家村人开始互相交流……

  李家村人在互相交流后,纷纷开口,都说来林家村的路上没有看见过李春花母子。

  大家一听到锣响,就拖家带口地跑出了李家村。

  从李家村跑到林家村,直到现在住在林家族学里,他们一直没有见到过李春花母子。

  “是不是她们母子根本没有跑出来?”

  “是不是她们母子跑出来摔哪山沟沟里去了?

  “有没有可能她们母子被难民抓了?”

  “我的天!她们母子不会被难民杀了吧?”

  “说不定被难民煮来吃了呢!”

  “李春花那死人脸丢了就丢了,文轩可是个好孩子,大家积点口德!”

  ……

  李家村人七嘴八舌、乱七八糟地猜测着说了一堆,听得李村长心里直想骂娘。

  在李村长的心里,李春花这人还是很不错的。

  李春花虽然从不主动招呼人,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在村子里从不惹是生非、不跟人口角……

  这种人对于李村长来说,那就是个省事儿的人。

  李春花作为一个寡妇,不仅把李文轩养得很好,还让李文轩上了那么多年的学。

  小时候的李文轩,被李春花养得是白白胖胖的。

  就是现在的李文轩,长得也是高大结实、脸上肉嘟嘟的。

  李春花这样的亲娘,在李村长的心里她就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

  在村子里,只要李村长听到那些长舌妇说李春花的闲话,他就烦得很……

  说什么李春花不待见李文轩、对李文轩不好……

  李春花不待见李文轩、对他不好,能把他养得这么好?

  自己的儿子养得骨瘦如柴、学都没有正经上过,好意思说人家的儿子没有养好!

  李春花就这么不受你们待见?李春花丢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大家就不能说点中听的!

  你们这些长舌妇,就是眼红人家有银子,以为我不知道!

  都是些什么人哦!说话太讨厌了!

  “都闭嘴!大家再歇会儿后,每户人出一个壮丁,回李家村附近去看看情况,一路找找李春花母子俩,不管有没有找到人,最迟天黑前都回林家村。”

  心里一阵腹诽的李村长,忍无可忍地呵斥一声后说道。

  李村长对李家村人说完这些话后,歇了一会儿,又对着自己小儿子说道:“老三,你们壮丁到了村子附近,先看看情况再进村,如果那些难民还在村子里,你们就不要进村。

  如果那些难民已经走了,你带着大家去各家的地窖里,背点粮食到林家村来。

  这么多人在林家村,每天喝粥都要消耗不少粮食。

  这几天正是难民潮,即使这批走了,还有可能再来下一批,我们暂时还不能回村子里去……”

  “爹,我知道了。”

  三儿子李来铜答应着。

  “爷爷,我也去!”

  大孙子李大郎说道。

  “去吧!”

  ——

  林奶奶和李香兰睡了一觉后,先后起了床……

  正在饭厅里喝粥的林奶奶,总觉得自己像忘了什么事……

  哎呀!自己真是老糊涂了,这会儿都午时了,大哥和亲家他们粮食都没有,这会儿吃什么?

  ……

  火急火燎的林奶奶,跑到厨房门口,对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李香兰嚷道:“二媳妇,跟我去粮仓装点粮食去,你娘和你舅舅他们这会儿不知道饿成什么样子了……”

  林奶奶和李香兰装好了一袋高粱面粉和一袋荞麦面粉后,一人扛着一袋面粉,向族学走去……

  扛着粮食的林奶奶,想着族学里那么多的李家村人,心里乱翻翻的。

  李家村的人都没有粮食,都还饿着,只是给大哥和亲家送粮食,好像不太好……

  不如把粮食给大哥送去,让他这个村长看着安排……

  李家村人正饿得心慌时,林奶奶婆媳俩扛着面粉,走进了族学院子里……

  接过粮袋的李家村人,知道好歹,对林奶奶婆媳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现在大旱,粮食不仅贵,还不好买。

  林奶奶二话不说就借这么多粮食给他们,这是个天大的人情!

  ——

  李家村人可没有林家村人富裕。

  即使今年旱灾,朝廷免了粮税,李家村人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粮食。

  李家村12户、将近百人,村里大概有150亩田地。

  李家村的人均田地少,每年还要上粮税。

  丰年里有点多余的粮食要弄去卖银子。

  朝廷每年征两次劳役,每两年征一次兵役。

  李家村里有男丁需要去服兵役、劳役的,如果他们不愿意去,可以用银子抵人丁。

  很多家庭在丰年里卖了粮食、得了点银子,到手的银子还没有捂热,马上又把银子拿去抵了服役的人丁。

  一年到头,李家村人卖粮食的银子也没有落着多少。

  李家村里稍微富裕点的只有三户人,分别是李村长家、李春花家、李香兰娘家。

  李家村里只有这三户人供得起小孩上学。

  村里没有正经上过学、机灵点的小孩,就去村长家里,跟着村长的孙子李三郎读书识字。

  ——

  李家村跟林家村地形差不多,也是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

  村子的村口在北面,东、西、南三面环山,南山脚下有一个天然水潭,这水潭泉眼出的水,常年供应着李家村所有的用水。

  李家村人靠着南山脚下水潭里的水,今年勉强播了种,秋收有了点收成。

  在朝廷今年不收粮税的情况下,李家村的秋收虽然大量减产,比起那些颗粒无收的地方,还是算不错的。

  大家将就秋收这点粮食,再挖点野菜,勉强可以混个大半饱。

  林家族人31年前来投奔李家村人时,接待林家的那个老李村长早已过世。

  在老李村长的两个儿子也先后过世后,李家村辈分最高的长辈就只有李万贯了。

  李家家族选了李万贯当了李家人的族长及村长。

  李村长李万贯今年55岁,是林奶奶娘家亲大哥,亲爹娘和媳妇早就过世了,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两个女儿早已嫁去了其它镇。

  三个儿子是大儿子李来金、二儿子李来银、三儿子李来铜,三房儿媳妇生了5个孙子和一个孙女。

  李来金今年36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大郎今年19岁,娶了林家村的徐二丫。

  二儿子李二郎17岁,还没有成亲。

  李来银今年33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三郎李文远今年16岁,是个童生,二儿子李四郎14岁。

  李来铜今年31岁,大儿子李五郎12岁,小闺女李娇娇10岁。

  ——

  李来铜是林家村江猎户的徒弟,李来铜跟江猎户学了武后,去镖局挣了不少银子。

  李家村人很是眼红李来铜,纷纷把自己家的小子送去跟李来铜学武。

  这些小孩陆续地长大后,跟着李来铜和林长平去跑镖,真的挣到了银子。

  李来铜不仅教会了李家村每户人家的小孩武功,还牵线让这些长大后的孩子去镖局挣了银子。

  李家村人非常感激和尊敬李来铜,现在的李来铜在村子里说话比李村长还好使。

  15年前,怀里绑着一个婴儿的江猎户,昏死在滴水崖附近,被林家村人救回了林家村。

  这个婴儿就是现在的江衡。

  江猎户在郭郎中那里把身体养好了后,就和孙子江衡定居在了林家村。

  江猎户可不是单纯的猎户,是个真正的武道高手,目前是一个一流武者。(后文会详细地介绍武者境界)

  江猎户到林家村时,林长平和李来铜已经16岁了,两个人都不喜欢读书,只想上山去打猎。

  上山打猎没点身手可是危险得很!

  林奶奶知道江猎户会打猎,就让林长平和李来铜去拜江猎户为师。

  自从林长平和李来铜拜了江猎户为师后,林家族人中有几个和林长平差不多年纪的小子,也拜了江猎户为师。

  林长平和李来铜读书不行,练武还是有点天赋。

  俩人练武起步较晚,练了十多年武的他们,现在的身手还不如唐秋荷。

  两个人都是二流初期武者。

  林长平和李来铜学了一年武,有了点武力值后,想着打猎也不是个正事,打算出门去找个活干。

  临水县城唐家的兴隆镖局正在招募镖师,找活干的林长平和李来铜被唐家看上,成功地当上了一名镖师。

  俊美的林长平不仅被唐家看上当了镖师,唐守成还一眼就看上了林长平当自己的女婿。

  唐守成暗地里去了解了一下林家人。

  当唐守成知道林家人不仅人品不错、还是林丞相的本家时,生怕错过这好女婿,赶紧请了媒婆到林家帮唐秋荷提亲。

  林长平和唐秋荷的亲事谈得很顺利。

  唐家和林家很快就谈婚论嫁了。

  林长平和唐秋荷成亲的第二年,唐秋荷生了大儿子林二郎。


  (https://www.635book.com/dzs/40190/6779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