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2章 营操必练威天下(三)
推荐阅读:年代:我在58有块田 末日救赎说 综漫:用大佬马甲为所欲为怎么了 夏有叶风鸣 穿越诸天万界抢劫嚣张一点怎么了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武魄帝君 我嗑上了自家的你 毁我人生?神豪系统,让他们跪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朱载坖今日感觉总是有什么事情,这点朱载坖的直觉是很准的,张宏出去没有多久就回来的,同时带回来一份急报,张宏对朱载坖说道:“陛下,辽东急报!”
朱载坖将急递取来拆开之后,上面是辽东总督凌云翼和提督辽东、大宁等出军务黑春的奏报,王兀堂反了,这点是出乎朱载坖意料之外的,王兀堂之前和大明的关系还是非常之不错的,而且大明和女真人的关系近年以来还是不错的,王兀堂年纪也不小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反叛,这是朱载坖有所不解的。
凌云翼和黑春的奏疏中倒是说明了一些情况,王兀堂之所以突然反叛,主要是因为大明准备迁移女真人到西北去,这些女真人不愿前往,但是朱载坖认为,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王兀堂不是蠢货,大明和女真人之间的力量悬殊,他是很清楚的,一旦反叛的话,王兀堂必然遭到官军的严厉打击,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兀堂还能够反叛,这点是很奇怪了。
所以朱载坖认为此事必有蹊跷,朱载坖一面命令辽东地方官府向朝廷奏报相关的情况,另一面命令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原辽东总兵严绍庭暂时留任,等到剿除了辽东的叛逆之后再到京师任职,同时朱载坖命令军机处相机谋划,务必要将此事弄清楚明白。
朱载坖始终感觉此事不合常理,不光是朱载坖,领班军机大臣徐渭,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也对此事表示了不解,王兀堂不是蠢货,他冒着灭族之祸反抗大明,所为是什么?不过现在重要的不是这些,这些问题可以慢慢弄清楚,但是王兀堂既然敢于反叛,那朱载坖的态度就是很明确的,对于王兀堂坚决予以镇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朱载坖命令成国公朱应桢暂署锦衣亲军,同时敕令凌云翼和黑春、严绍庭等,要立即调兵遣将,将王兀堂部予以消灭,同时厂卫也要向辽东派遣暗探,还有巡按辽东御史等也要向朝廷奏报王兀堂谋反的前因后果,这点是朱载坖现在最关心的事情,辽东的所谓反叛,其实对于朱载坖来说算不了什么大事,大明这么大,王兀堂充其量算个不大不小的土司,比他王兀堂兵马多的土司有的是,朝廷对此事的反应并没有多大,但是朱载坖一直在关心则此时,甚至命令京军和班操京军准备了。
除了辽东王兀堂的反叛之外,对于朱载坖来说,最重视就是西域的战事了,由于京师和西域之间的距离遥远,往往朱载坖也不能得到及时的信息,之前云中办事大臣张学颜已经向朱载坖奏报,土默特部的使臣已经赶往和硕特部,准备帮和硕特部和大明之间调停。
同时除了卫所之外,朝廷也在西北各省份招募百姓,到西域去屯垦,尤其是在乌鲁木齐附近,但是朝廷的这厢政策遭到了西北地方官府的强烈反对,西北各省地方官府在这件事情上都显得极为不配合,朱载坖当然知道他们不配合的主要原因,因为现在对于地方正印官来说,朝廷考成的要点就在于钱粮和稳定两项大事上,不管是田赋、徭役折色还是工商赋税等,都是朝廷的正项钱粮,在保证地方稳定的前提下,钱粮的征收对于地方正印的前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关乎地方正印官乌纱的事情,他们肯定是很重视的。
而人口是和赋税紧密相关的,一旦大量人口被迁移到西域去,西北各省的人口本就不多,这样这些地方的赋税就更加难以完成了,所以从地方州县正印的角度来说,他们肯定是不愿意朝廷向自己辖区的百姓迁移到西域去的,这这点上他们态度是很坚决了,朱载坖命令吏部和户部制定相关政策,让这些地方能够配合朝廷完成相关的事宜。
而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西域驿道等的建设,在兵站都司设立之后,朝廷从嘉峪关向哈密补给的能力得到加强,但是从哈密到庭州、交河等地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现在还是很难运输,朱载坖已经命令开始修复这些道路,保障官军的后勤,同时经由蒙古的驿道也在建设之中,日后从京师走北线直接经由蒙古就可以抵达轮台了。
但是这并不是现在大明在西域的困难之处,对于大明来说,在西域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扎下根来,这点是非常之重要的,除了屯垦戍边之外,城池的营建也是非常之重要的,但是据吴兑等人的奏报,西域的城池大多已经残破,或者由于水源的减少,已经不再适宜居住了,朝廷必须重新择地修建城池才行。
很典型的就是交河,这里是车师故地,按汉书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八百七里。”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后来交河被吐蕃人攻陷,随后就逐渐衰落了,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已经人口不多了。
当年蒙古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使得交河的人口更加少,再加上蒙古西征后,丝路北道衰落,交河城因水源减少逐渐失去战略价值。
现在雅尔乃孜沟河流改道,使得交河更加不利于居住,吴兑请求另行选择地方,建立交河城,这也是现在西域的情况,尽管大明收复了汉唐故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需要重新建设城池等,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户部对此已经是极为不满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40612/6558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