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 勋臣别有一番心(二)
推荐阅读:武魄帝君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我嗑上了自家的你 综漫:用大佬马甲为所欲为怎么了 夏有叶风鸣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末日救赎说 毁我人生?神豪系统,让他们跪 穿越诸天万界抢劫嚣张一点怎么了
面对这帮勋臣,张溶也很无奈,朱载坖即位以来,在收拾了东南士绅之后,也对于这些勋臣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加以限制,最主要的就是限制勋臣无限制的占役京营士卒和班操京军,朱载坖对于占役京营的行为是采取严惩的态度,严禁勋臣们借京营职务,占役军士,为此朱载坖罢免了一大批占役军士的勋臣。
还有就是清丈田亩对这些勋臣所拥有的庄田也予以了清丈,朱载坖明令规定,除了赐予的庄田之外,其余的土地都要缴纳赋税,使得勋臣们损失了大量的钱财,现在一旦朱载坖的勋臣班底形成,可能将现在的靖难勋臣全部边缘化,这是勋臣们最担心的事情。
张溶当然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但是张溶有自己的考虑,一来是现在勋臣本就没什么权力,即便是张溶这个所谓的班首重臣,也没有什么权力,更多的是当祭祀的工具人罢了,二来就是朱载坖虽然打击勋臣的步伐行为,但是对于勋臣重拾勇武的行为一向的鼓励的,勋臣中但凡能够有所用的,朱载坖都能够予以任用。
就如同恭顺侯吴继爵,虽然被言官弹劾绵劣不足任事,宜召令回京,但是朱载坖经过调查之后,还是认为吴继爵有一定的军事能力,至少不是一个只知道贪赃枉法的人,做事也很勤勉,所以朱载坖任命吴继爵为南京守备,武定侯郭大乾也被朱载坖任命为山东总兵,后调任湖广总兵。
这些事情都说明一个问题,朱载坖是希望勋臣们回归武将本色,重拾祖先的勇武的,对于这种行为,朱载坖作为皇帝也是鼓励的,张溶之所以让张元功拜在戚继光门下,就是看到了这点,事实证明,张溶的眼光是非常不错的,张元功在军中混得非常不错了,已经担任五军营副将这一要职了。
所以面对这帮勋臣们的恳求,张溶其实是很无奈的,这下这帮勋臣们把厂卫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呈上朱载坖的案头,所以张溶不由得十分谨慎,在呵斥了这帮勋臣之后,勋臣们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张溶三十年班首重臣,勋臣领班的积威可不是开玩笑的。
丰城侯李寰说道:“英公,再这么下去,我等就没有生路了啊!求英公给我等指一条明路吧!”
李寰的爷爷李熙曾经和英国公在京营共事,和张溶也算是比较熟悉,所以能够先说话,他说了之后,安远侯、宁阳侯等勋臣们也纷纷出言求恳,这些勋臣都是和英国公府关系密切的人,如宁阳侯,张溶的母亲就是宁阳侯的嫡女,这也是令张溶最为头疼的一点,张溶很清楚,现在勋臣之间的关系是异常错综复杂的。
勋臣之间互相联姻,几代人下来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根本没法独善其身,虽然张溶很想独善其身,但是张溶也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些勋臣,张溶说道:“你们想要权力,要捞银子,这无可厚非,但是你们对陛下有什么用呢?李成梁捞不捞银子,但是陛下仍旧用他,即便是言官弹劾也没事,你们怎么一被弹劾就被罢官,你们怎么不想想原因?”
张溶的意思是很明确了,指望现在这帮在温柔乡里待了一辈子的勋臣们在上阵是不可能的了,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勋臣们的下一代了,张溶的意思就是劝这些勋臣们将自己的子弟也送进行伍之中,但凡能够有点本事,朱载坖也都会予以安排的,勋臣们只有重新成为皇帝手中的利剑,才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张溶表示,要是勋臣们愿意这么干,张溶作为英国公,可以替他们去朱载坖面前争取,要是这也不行的话,那就安心当个闲散勋臣,吃份俸禄就行了。
勋臣们商量之后也表示愿意,毕竟他们很清楚他们起家是因为什么,现在勋臣在军事上话语权是越来越小了,长此以往下去,勋臣们最后将丧失全部的权力,这点勋臣们还是很清楚的,再说了,这么多的勋臣子弟,总会有一两个出息的吧,只要有几个能够得到朱载坖重用就行。
既然勋臣们都答应了,张溶第二天就准备去求见朱载坖,而当天晚上,朱载坖就收到了锦衣亲军的线报,朱载坖将锦衣亲军的线报给朱翊釴看,笑着说道:“英国公这是老而弥坚啊!”
朱翊釴看了之后对朱载坖说道:“父皇,英国公这是要振作勋臣?”
朱载坖笑笑,张溶此举,当然有振作勋臣武功,和朱载坖晋爵的这些勋臣们争一争兵柄的想法,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他英国公府的利益。
靖难勋臣的下一代中最出挑的就是英国公世子张元功了,他已经跟随戚继光历练多年,上过战场,戚继光对他的评价也很不错,戚继光认为张元功老成稳重,能够持重用兵,虽然不是很能够抓住战机,但是他的稳重也使得他不会招致大败,也算是中等以上的将领了。
而一旦这帮靖难勋臣的子弟们经过培训进入军中,必然以张元功马首是瞻,这样的话,不用张溶怎么铺路,张元功就成为下一代靖难勋臣的领头羊了,这样的话的,英国公府自然就力压成国公、定国公,稳坐第一勋臣的位置,同时张元功也借机可以在军中重新树立英国公府的大旗。
当年张玉、张辅父子二人,也是大明的名将了,麾下的军官,不少又都成为了卫所的世袭军官,现在张元功要是重新领兵的话,内有勋臣子弟为之趋使,外有当年的英国公门下后代听命,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山头。
朱载坖当然明白张溶的意思,朱载坖笑着对朱翊釴说道:“明日随朕一起见见咱们这位英国公!”
朱载坖和朱翊釴两人忙到戌时末才结束所有的奏疏,朱载坖给自己定的规矩就是奏疏不过夜,当日事,当日毕,不拖延。
(https://www.635book.com/dzs/40612/6649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