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48章 灯会骚乱处置

第548章 灯会骚乱处置


面对混乱,家将们果断构筑成人墙保护车队,街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能清楚,贾琏也很担心事态失控。

    街上的混乱持续了近一个多时辰才渐渐的恢复秩序,随着越来越多的衙役和兵丁出现,事态得到了控制。

    灯会是承辉帝发起,意在宣扬盛世,与民同乐,发生骚乱倒使灯会虎头蛇尾,金水桥后的城楼城楼上,带着宫里内眷观灯的承辉帝,怒不可遏。

    贾琏带着家眷返回,运气不错,没有走丢一个人。

    人刚到家门口,就被内侍拦住了,让贾琏立刻进宫。

    关键时刻用贾琏,这已经是承辉帝一个本能的反应,没法子,太好用了。

    时间已经是子时,贾琏进宫后,看见承辉帝背手而立,九门镇守统制、顺天知府、现任巡城御史领班跪在地上。

    巡城御史领班这个职务是当初为贾琏发明的,现在还真就保留下来了。

    今天的事情由谁负责,坦白讲,贾琏认为与九门镇守统制无关,他的职责是守门,关键时刻城门一关,叛军来多少都要先攻城。

    承辉帝是原本的好心情被破坏后的,落差巨大导致的气急败坏,觉得颜面尽损了。

    “微臣贾琏,面见陛下!”贾琏的出现,让地上跪着的三个人轻松了不少之余,又心生嫉妒。

    他们是不会感激贾琏的,他们只会记得,因为贾琏曾经做的太好了,导致他们像一群小丑。

    “不器来了!”承辉帝转身,努力控制表情,嫌弃的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个人,语气略显激动道:“好好的一场盛会,被这些废物搞砸了。”

    尽管不确定地上三个人是怎么回事,贾琏还是从照顾皇帝面子的角度出发说话,间接的给三人解围道:“陛下,人多了事多,偌大的盛会,出点岔子很正常。微臣以为,还是应该尽快搞清楚事情的起因和真相,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龚道德,你来说说。”承辉帝指着巡城御史领班说话,这位抬头要说话时,贾琏给皇帝一个眼色,双手虚抬。

    承辉帝这才补一句:“都起来吧。”

    三人谢恩后站起,龚道德上前说话:“陛下,现场抓到一个凶犯,以利刃杀伤一男一女。经现场审问,凶犯为做小吃的小贩,家中妻女因为忙不过来,现场帮忙。趁着人多,被伤男女夺其女而走,凶犯亲眼目睹情急之下,追上持刀伤人,引发骚乱。”

    贾琏在一旁听着接过话道:“陛下,事实很清楚了,原因是人拐子作案所致,此突发案件而已。”

    直接给事情定性的原因很简单,生怕明天街上乱传各种谣言,更怕心有不轨之辈,借机大做文章,达到见不得人的目的。

    “嗯,不器,事情导致踩踏,死三十人,伤数百人,这还是暂时的统计结果。”

    承辉帝一番话,说的贾琏心头微微一震,对啊,怎么忘记了踩踏?这人多的地方一旦骚动了,踩踏太正常了。

    皇帝的震怒来源,想必是源自于此。好好的一场盛会,闹成了一地鸡毛的结果。贾琏不禁为眼前的三人感到悲哀,总要有人背锅的,皇帝是不能错的。如同神不能流血,BOSS不能亮血条。

    “陛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先救治伤患,其次是派人控制城内的所有报纸,不管他们明天怎么发文章,报道的口径必须统一。这就是人贩子引发的骚乱,将话题引向人贩子上面,影响力最大的几家报纸,必须将报道的内容集中到人贩子如何罪恶,官府应该采取专项措施,严厉打击之上。同时还要强调,官府进行了紧急响应,做到了短时间内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没有导致火灾的发生。再让人围绕官府救治伤员做文章,体现一下陛下对于子民的仁爱之心。最后强调一下,陛下出内帑,给遇难者家属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救助。”

    贾琏的一番话,皇帝之外的三个人听着真是眼前一亮,要不人家能得到皇帝的宠信呢,学到了!

    承辉帝听了顿时表情轻松了许多,露出微笑道:“好好好,就这么办。对了,凶犯该如何处置?”

    贾琏微微一笑道:“陛下,此时应该顺应民意,在报纸上刊印一则意见表格,读者可以填写意见之后,交给官府公布统计结果,最终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只不过,此策只能应急,不可滥用。否则,遗祸无穷。诚然,微臣只是建议,用或不用,全在陛下。”

    嗯,最后一句话让承辉帝的笑容更甚,这就是贾琏最令人满意的地方,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由皇帝决定是否采纳。

    “好好好,爱卿之言,深得朕心。爱卿还有别的建议么?”

    这个时候贾琏体现出了分寸感,笑着抱手:“微臣该说的都说了!”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转头看着其他三人:“尔等可有话要说?现在不说,回头再说就别怪朕不客气。”

    说实话,这三人也都是皇帝的亲信,否则不可能坐在如此敏感的位置上。正因为是亲信,所以京城的治安水平下滑,承辉帝也愿意给他们时间去改变,否则今天这三人的官帽子早就落地了。

    九门镇守统制表示:“微臣无话可说。”

    顺天知府:“微臣亦无甚建言。”

    唯有巡城御史领班道:“微臣建议,开启针对性的打击活动,让京城万民看看,朝廷打击人拐子的决心与实际行动。”

    承辉帝脸上的表情变化明显,笑容一度消失,最后又恢复了。

    “先下去办事吧!”承辉帝挥挥手,三人集体告退。

    贾琏见状也告退,承辉帝稍稍犹豫,还是点点头:“爱卿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陛下也要早点休息!”贾琏临走前,还适当的关心了一下。

    时间已经是下半夜了,大街上依旧到处是打着火把或者灯笼的关差,贾琏在马车上,看着街上还没清理的杂乱,不由暗暗叹息。

    次日一早,贾琏起来梳洗用早饭时,手头是各家的报纸。

    针对昨夜的骚乱引发的伤亡,各家报纸果然不约而同的进行了密集的报道,主要矛头还是对准了人拐子。

    嗯,大周的法律,人拐子一旦被抓,当场打死都没问题。昨夜的小贩,倒霉就倒霉在引发了骚乱。

    另一个主要报道方向,还是在陛下的仁厚。当今陛下在闻讯后,彻夜不眠,下令出内帑救治伤患,同时给遇难百姓家庭,给予经济上的救助。

    如此处置凶犯的内容,最新一期还没来得及报道,那是后续的事情了。

    新闻报道统一口径的威力巨大,贾琏特意便装出门,去了一家茶楼,看看市井之间的议论如何。

    果然百姓一轮的热点被引导到人拐子上面,为何是人拐子呢?因为人口买卖有相当一部分是合法的。

    比如,父母养不活了,卖儿卖女,这都是合法的操作。又比如,主家互相赠送家奴,也是合法的。

    现在我们说印度是种姓制度,古代又何尝不是等级森严?

    没有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基本上解决了阶-级问题,也做不到涅槃重生。

    不信?看看发达国家,哪个不是种姓制度的变种?美国不是么?日本不是么?还是韩国不是?

    京城没有太多杂音,贾琏放心了,可以专心准备离开京城。

    研发厅那边,贾琏之所以愿意让李亨调用资金,原因其实很简单,皇帝和李亨都看到了工厂带来的巨大利益。

    只要他们看到了,就不会中断工厂的自我壮大过程,不会因为其他的杂音而打断工业的发展进程。

    假设承辉帝能活到六十岁,那么也就是二十年后,那时的贾琏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只要李亨继位,贾琏主持内阁几乎是不可阻挡的。

    到时候国家的发展方向,贾琏有信心主导,甚至还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变革。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了,贾琏还是要做好眼前的事情。那便是在离开广东之前,推动两地的工业发展。

    为何不是两广呢?原因也很简单,别说代总督,就算是真总督,权利也没有那么大。作为巡抚的贾琏,可以推动广东的工业发展,但是管不到广西。总督自身是没有直接军队指挥权的,原则上能指挥的只有总督卫队。各省驻军的军队直接的指挥权,在巡抚手里。

    当初王子腾能指挥军队,那是因为他带来了很多自身的班底,可以绕过巡抚和总兵。

    最最关键的还是朝廷的默许,否则王子腾早被打倒了。

    就在贾琏离京之前,李亨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那就是派人给贾府送请帖,让贾琏这个研发厅的创始人故地重游,指导工作。

    现任领导邀请前任领导来指导工作,官场上还真挑不出啥毛病了,因为研发厅可太特殊了。

    重游研发厅的贾琏,引发了一场热烈的欢迎浪潮。在李亨的陪同下,下面的官员也好,工匠也罢,都对贾琏表达了深切的感激。

    贾琏从这些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不安,他们在担心后贾琏时代的变化。现在大家能享受到的一切待遇,都是贾琏一手打造的。

    那么,今后会不会发生改变呢?换成是你,也会担心的。

    贾琏当着李亨的面,对众人表示,研发厅虽然换了人领导,但既定的发展路线是不会变的。人员的待遇也不会变,这点请大家放心。

    这话贾琏说的毫无压力,至少他活着一天,就不能接受有人改变这一切。至于他死后的事情嘛,那谁能知道呢?

    贾琏特意去了一趟技校,在广大的师生面前露了一面,并且发表了一番关于工业发展是未来世界趋势的讲话。

    实际上这几年,京城包括皇帝在内的精英阶层,都已经认识到了工业的威力。

    随着蒸汽机的广泛运用,钢铁和煤炭的产量打着跟头的翻倍上涨,以往南方苏钢统治全国市场的局面,已经形成了南北分制。

    随着南方一些工坊主加入进使用蒸汽机的行列中,一切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就在不远的十年前,工匠还是社会底层,是一群苦哈哈,现在可以说研发厅旗下的工匠们,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者说,只要与贾琏沾边的工农业从业者,命运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基本盘,这就是了。

    手里有兵工厂,还有数万青壮年工人,大批学员,账户上还有大笔资金。

    这意味着什么?经常造反的各位心里很清楚了。

    贾琏当然是不会造反的,因为畏难。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凭啥造自己的反?

    嗯,至少皇帝和李亨,以及京官体系,都是这么看贾琏的。谁造反都不会认为贾琏会造反的,说出去没人信的好不好。

    还处在蛰伏发展阶段的李亨,并没觉得贾琏夺走了所有光芒,反倒因为研发厅上下对李亨的认可度增加,暗自窃喜。

    从技校离开返回的路上,贾琏获悉了最新的消息。

    顺天知府龚道德被调往金陵,出任金陵知府。贾雨村回调京师,出任顺天知府。

    毫无疑问,顺天知府龚道德被调走是为骚乱背锅了,那么贾雨村为何能调回来呢?

    贾琏脑子里的警钟响起了,一直到回到家里,才通过夏刚的渠道,获悉了真实原因。

    内阁会议上,承辉帝提出要给百姓一个交代,顺天知府和巡城御史领班都被拿出来讨论。

    内阁的统一意见是罢免此二人,承辉帝则表示,罢免太严厉了,不够仁厚,改成了一个调走,一个罚俸三年。

    至于新的知府人选,内阁当场提了几个名字,皇帝都不满意。最后还是皇帝钦点了贾雨村。

    鉴于顺天知府的特殊性,内阁默认了皇帝有定人选的特权,所以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至于说邸报还没发呢,贾琏就提前知道了,这一点都不新鲜。

    当然了,贾琏这种事先闻讯的事情不算离谱,懂王在股市上的操作,那才叫烧断全世界的腰。

    论炒股,我只服懂王。

    这个事情的后续影响,自然是贾雨村那边,年前才向老领导提出想调回京城,年后就真的调回来了,立竿见影了!

    后续贾雨村回京之前,又派人给贾府送了一车礼物的事情,那都是后话了。

    至于贾雨村自己,私下一些场合里,没少沾沾自喜的以贾氏门徒自居,享受其他同僚羡慕的眼神,爽的飞起。

    这日,贾琏给各关系户辞行,告知离京日期是正月二十日。

    转了一圈回来,发现门口丫鬟等候,原来是老太太召唤。

    贾琏去了贾母处,远远的就看见贾母在骂贾赦,什么为老不尊,给乖孙的脸上抹黑等等。

    说实话,贾琏还真的有点懵逼,贾母居然舍得臭骂贾赦,真是难能可贵。

    贾赦被骂也不说话,低着头黑着脸,一言不发,一脸的不服气,却也没顶嘴。毕竟孝道大过天嘛,跟贾母翻脸,倒霉的是贾赦。

    贾琏上前问安,劝贾母息怒。

    贾母转头向贾琏控诉贾赦这几年干的荒唐事。

    夺人宝物,在外面借高利贷,因嫖-宿被龙禁尉罚款多少,这些烂事,都是蓉哥儿帮忙摆平的。西府因此也少了一些分红。

    尤其是夺人宝物的事情,若非倪二及时通知了贾蓉,没准把人在大狱里逼死了。

    嗯,书里一些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喜欢扇子的贾赦,夺人宝扇。

    今天贾赦挨骂的起因,不为别的,就为了站在贾母身边低头不语的鸳鸯。

    用贾母的话说,我身边就一个可心得用的人,他也要觊觎。东跨院里那么多丫鬟,还不够他祸害的。

    这事情吧,贾琏还真不好说啥,所谓的觊觎鸳鸯,也许是另有原因。

    贾琏不好说贾赦,一番安抚贾母后,让贾赦赶紧走人。

    贾赦溜走后,贾琏陪着说了一会话才起身告辞,却被贾母拉住道:“鸳鸯在祖母身边多年,不能没个下场,你带她走,路上也有个人照顾。”

    贾琏有点傻眼了,不是,我没对鸳鸯有想法啊。

    正要拒绝呢,贾母以长者赐不可辞为理由,逼着贾琏答应了下来,这才放走他。

    出门回去的路上,贾赦在半道上等着呢,见面便道:“事到如今,为父还住在东跨院,你也住在西北偏院内。凭什么?”

    贾琏叹息一声道:“父亲若是再闹,我会交代蓉哥儿,不再管你的事情,也会告诉风儿,断了给父亲的孝敬。”

    贾赦一听这个话,立刻掉头就走,丝毫不带争辩的。

    有个事情,贾赦想起来后脊梁就发凉,那就是隔壁的贾敬之死。一直以来,贾赦都以为是贾琏做的手脚。

    没等鸳鸯来报道呢,家门口这边,邢夫人拉着一个姑娘,站在门口与王熙凤陪着笑容说话。

    贾琏听到王熙凤再说:“这是你家亲戚,怎么好叫她来做下人?”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40724/6728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