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 第41章 离行安排

第41章 离行安排


时日已至五月,杨辰离开真番郡已近两月,虽然一直有锦衣卫传递情报但杨辰还是心存担忧。

  真番郡为杨辰目前基本盘,是如今杨辰安身立命之本,不容有失。

  当穆桂英稳定下来后,杨辰用云中山寨可以动用的2万五千石粮草购买了100名玄甲铁骑。

  玄甲铁骑是唐太宗李世民打造的一支最为精锐的骑兵,人人身披黑甲使用马槊,腰配唐横刀,极为擅长骑射。

  李世民曾用玄甲铁骑曾创造过3000破十万的神话。

  杨辰给穆桂英100名玄甲铁骑也是考虑到玄甲铁骑的战力强悍,而且和背嵬军战斗风格不同。

  最近缴获不少铠甲,加上还有9名铁匠可以集中给玄甲铁骑打造装备,目前山寨中有七八百匹战马可以使用。

  杨辰虽然最近劫掠近5000金,但杨辰只给穆桂英留下4名三流武将以便掌控军队。

  三流武将不怎么显眼也不易造成金昔善的猜忌。

  夜幕低垂,春风拂面,春草的清香和周围的花香融为一体,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在这春夏交季的夜晚。

  杨辰坐在院里岩石上欣赏着星空,片刻后穆桂英和上官婉儿赶来。

  杨辰缓缓站起身,指着后方4位三流武将和100名玄甲铁骑,从怀中掏出一张布帛对神情失落的二人叮嘱。

  “这四位将领交与你们统领,后方100名士卒名曰玄甲铁骑,各个以一当十,极为擅长骑射。

  你令工匠给他们打造武器铠甲,一人双骑,一套铁甲一套轻甲,武器装备图纸在这布帛上。”

  穆桂英虽然初见时面容冷峻,但相处近一个月。

  杨辰发现她内在性格十分活泼跳脱,为人爽直刚烈,知道杨辰是要离开了,穆桂英朗声示意众人先离开。

  等众人离去,穆桂英走上前接过布帛,露出小女儿姿态,盯着杨辰眼神不舍,轻声问道。

  “主公这是要离开了吗,最近寨中事务颇多,还需主公坐镇决策。”

  杨辰盯着穆桂英如玉般清秀绝伦的脸,忍不住用手抚摸两下。

  穆桂英身子轻颤但也只是继续不舍的注视着杨辰,脸色微红并未拒绝。

  杨辰搂住二女席地而坐,望向星空发出叹息。

  “以你们二人能力,这些小事我很放心,离开我也颇为不舍,但真番郡是我们涿鹿天下的基本,不容有失。”

  杨辰见二女还是低头不语,按倒二人,三人平躺在草地上抬头望向星空,杨辰指向璀璨的星空说道。

  “三韩不过是弹丸之地,我们还要目光更远。

  此次离去我准备去中原交好些世家进行些布局再看看是否能招募些肱骨之才。

  如若发展顺利,我会在秋收之后就着手平定三韩。

  需要你们在辰韩好好发展势力,争取架空金昔善获得更大的权利。

  金昔善为人高傲,比起她我更信任你们,等拿下三韩后我需要以她为傀儡暗中掌控三韩,这样才不会引起朝廷猜忌。”

  二女听到杨辰更加信任她们,眼中露出感动之色,偏过头来看向杨辰,语气坚定。

  “放心吧,主公我们一定会做到的。”

  杨辰感受到面庞上二女呼出的香气,在二女额头分别一吻,见二人含羞带怯并未拒绝,心中暗喜,装作若无其事继续盯着星空。

  一炷香后,一阵微风袭来,杨辰见天色已然不早了。

  杨辰起身,从怀中掏出贴身玉佩递给穆桂英。

  “桂英,此乃是我贴身玉佩,拿着此玉佩可以号令韩当及他的1000名无当飞军。

  韩当和无当飞军是我死忠他们定会听命于你。”

  穆桂英接过玉佩认真包起,塞入怀中,轻声回应。

  “主公,末将谨记。”

  杨辰看向二人哈哈大笑,想起这些天二女把娘子军用来控制俘虏,对二人说道。

  “我给你的人都是我的死忠,我已告知他们会无条件听从你的号令。

  娘子军就是看到你们二位都是女子给你们配备的亲卫。

  俘虏可以让我给你的武将士兵混编控制,俘虏被百战精兵气势感染同化,以此为基训练可让俘虏快速拥有战斗力。”

  杨辰见二人点头,拍拍二人肩膀,负手潇洒离去。

  唤上在门外等候的玄冥十八骑,带着薛礼和陆炳一行人,身穿来时黑衣黑披风,融入黑夜之中悄然远去。

  徒留下站在山峰处久久盯着杨辰远去方向的两个倩影。

  杨辰一行人为了避免麻烦,昼伏夜出,不足三日便返回了真番郡万卢城。

  这一路上杨辰看到了风景秀丽,百草丰茂,到处山坡上开满了野花五彩缤纷,但三韩百姓眼中尽是恐惧慌乱之色。

  因为杨辰到来给这方土地带来了更大的战乱纷争,很多农田荒弃,看的杨辰颇为心痛。

  杨辰暗想要尽快平定此地,再让辰王尤利齐折腾下去,把存粮消耗殆尽,杨辰平定此地得到的收获就会少很多了。

  杨辰回到郡守府书房唤人喊来刘伯温等人,一个时辰后众人都匆匆赶到。

  见众人都已入座,杨辰先是和他们讲了自己在辰韩的布局。

  讲完辰韩事宜后杨辰看向刘基,面露期待之色。

  “伯温春耕已经结束,大概情况如何?”

  刘伯温看向杨辰神秘一笑,从怀中拿出一张白纸,看向杨辰念道。

  “前几日统计,不计军屯一共播种520万亩地。

  新开荒的田占比百分之70左右,目前除了士卒和其他从业人员数量。

  目前农民数量在16万人,平均每人32亩地左右。”

  杨辰听完刘伯温所讲颔首,汉代一亩田等于后世0.69亩左右,有先进工具应该还是来得及耕作的。

  拿来白纸看了一下比后世白纸略微粗糙些。

  但是比起蔡侯纸要光滑太多了,中间也没有破损,非常容易书写。

  再次拿到熟悉的纸张,杨辰百感交集,宋应星见杨辰看着纸张失神,走向前抱拳行礼。

  “主公,目前我们虽然筛选了粮种,但目前良种基数太少。

  而且我们新开荒的土地太多,产量不能与良田相提并论,还需提高警惕,以防自然灾害。”

  杨辰听完宋应星提到的自然灾害,陷入沉思,把古法制肥一些土氨肥,土硫肥,土方氮磷复合肥的方法和宋应星进行讨论。

  宋应星对这些是有研究的和杨辰后代总结来的知识进行碰撞,目中也绽放了些许神采。

  宋应星神色亢奋无比,对杨辰说道。

  “主公,这边靠近沿海,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我们可以捕鱼不仅可缓解粮食压力,鱼骨还能制肥,如此不是两全其美吗?”

  杨辰听完脸色一滞,他当然知道也有这种想法,但还需些时日,杨辰颔首对宋应星开口解释。

  “长庚,目前人力不足,我准备在桑外城和百济城这两城边上再建两座新城,还有建设码头造船的想法。

  但这些都需人力而且等粮食充足才可建设,咱们一步步来以稳妥为主。”

  见宋应星点头认可,杨辰看向和珅目露精光,期待的问道。

  “和珅,让你和伯温造的酒如何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41130/6779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