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胎穿后我在科举文里玩复仇 > 第143章 欣欣向荣

第143章 欣欣向荣


“县令大人到……”

  随着门口迎客的小厮一声大喊,陈大江回过神一脸喜色的带着陈十九过去迎接。

  “草民参见县令大人”

  “……”

  陈十九过来的时候门口的村民们正好跪地行礼,陶明带着人随和的扶了起来。

  “大家都不用行礼,老夫是过来喝杯喜酒的,你们当我跟你们一样就行了。”

  众人见县令大人如此亲和,很快少了一丝拘束,陈大江见此老脸都笑成了皱成了一朵菊花。

  “陶老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前儿个他们就邀请了陶县令今天过来喝酒,因此倒是没有太意外。

  “陈老哥太客气了,我们两都这么熟了,无需如此客套。”

  陶明今天过来特意穿的一身便服,衣着也比较低调,陈十九笑着行了一礼,便由着陈大江去招呼了。

  没多久严夫子带着小严夫子和黄升发等寒山私塾的一些同窗也来了,陈十九恭敬的行了礼,按照规矩把两位夫子邀请到主位和陶县令一桌亲自作陪,众人寒暄祝贺一番后很快便开席了。

  宴席酒菜都是由王氏和大圆统筹安排的,特意请了醉仙楼和香满楼的大厨过来,有卤牛肉,卤鸡等四个肉菜,还有四道不同的鱼等各酒楼的招牌菜。

  宾主尽欢,热热闹闹的宴席吃完,送别了两位夫子几位同窗和陶县令后,陈十九一家也准备着早点去庐陵书院的事情。

  不过去之前还要安排一下布庄的事,主要是陈十九之前给黄家三表哥的织布机已经做好了两台。

  除了需要把织布机移交给大圆安排外,还要派人去收一些零散的丝麻,这些事情其实大圆也是能一手办好的,不过她还是想让陈十九帮她看看有没有疏漏之处。另一个就是织布机的出售。

  “这个织布机可以出售,不过价格上需要比之前的织布机贵三分之一左右,人手不够的话,三表哥可以让其他几个表哥和侄子们一起帮忙,不过最好还是不要泄露教给外人。”

  虽然有经验的木工师傅多少能看出一些门道,但是晚一点传出去还是对他们家比较有利的。

  “十九的脑子就是好使,这新的织布机我试过,可比之前那种快了三四倍呢,”大姑笑呵呵的夸赞道。

  心里很是感动,知道十九是为了让她们家能多个进项,这才特意交代的,她自然得好好督促家里的孩子,可不能让家里人胳膊往外拐了,尤其是几个儿媳。

  转身就叫来几个儿子和儿媳好一顿交代“你们都知道,这新的织布机可是个金疙瘩,你们可不能泄露了这制作方法,尤其是你们四个人,可不能回娘家乱说,要是谁敢乱说,以后就不用做我黄家的儿媳了。”

  陈大姑是家里的老大,出嫁后性子也是要强的,四个儿媳对她也都挺恭敬孝顺的,听到自家男人和孩子们都可以去学怎么做这个织布机,她们都开心不已,至于娘家可以他们多种点桑麻多养一些蚕。

  到时候卖给陈家的布庄,看在亲戚的份上价钱肯定会更公道,如果布庄还需要人手,她们也能引荐一下,也算是帮衬了娘家一把。

  “娘,你放心,我们知道轻重,肯定不会乱说的,这要传回了娘家,说不定我嫂子的她们也会传回她们的娘家,那我们自家还怎么挣钱啊,弟妹你们说是吧!”

  黄家大嫂性子爽朗,一听婆婆的话很快的应声还让几个弟妹也跟着表态了。

  陈大姑欣慰的点头,陈十九看着欣欣向荣的陈家村和众多亲朋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满足感。

  巡视了一番布庄的进度,之后两天又先后去参加了黄升发和许安业的宴席,三天后陈十九就带着陈大江和吴氏一起出发前往庐陵了,这次吴氏过去还会小住一段时间。

  随行的还有孙伯易文和厨娘曾氏母女二人,这也是担心他们之后回了武宁,陈十九一个人在那里不太好做饭,因此就把曾氏母女二人给带上了。

  家里其他下人也会做饭,倒是不需要担心家里,一行人坐了两天马车终于在两天后的下午赶到了白鹭镇。

  一看到陈十九买下的这个房子,吴氏就开始点评规划了起来“这房子也还不错,就是没有地方做练功房,不过十九一个人这里住的话,倒是可以把西厢给改成练功房,也好方便他平日里练练拳脚。”

  陈十九笑着跟在吴氏身后“娘,你看着安排就行,我都听你的。”

  “行,那就把西厢给改一改,你大嫂她们忙着布庄的事,也难得出门还是要先紧着你这边。”儿子的话让吴氏很受用,美滋滋的就让孙伯去找人打造陈十九平日里练功的木桩沙袋这些东西了。

  “你啥时候去那个书院?”

  对于儿子想来更好的书院读书,他们老两口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支持的,毕竟这庐陵书院可是他们庐陵最好的书院了。

  这里的夫子教学也比武宁县学要好的多,为了儿子的未来这点不舍又算的了什么。

  “我明天便去报个到,顺便交一下束修。”陈十九敛眉思索道。

  距离今年招收新学子的日子只剩下两天了,自然是提前一些比较好的,当天晚上陈十九一夜好眠。

  难得睡了一个懒觉,天光大亮后才起身,在院子里打了一会拳,锻炼了一番这才去用早膳。

  “哎,我听孙伯说这庐陵书院的束修一年要六两多银子呢,伙食费住宿费还是另外算的,还好我们家现在宽裕了,不然哪里读的起这么贵的书啊。”吃着早膳,吴氏一脸感慨。

  陈大江闻言也有些吃惊,这读一年书,包括笔墨纸砚下来,可是至少需要将近二十两银子了,就算是省着点也需要十五两左右了。

  一般人家还真是读不起啊“是啊,幸好咱们家现在不差钱了,这要是以前十九都要被耽误了。”

  陈大江很庆幸自己家现在没有因为银钱的问题耽误了儿子的前途。

  陈十九眼眸微闪,对庐陵书院中的学子有了一丝好奇,莫非全部都是富裕人家的公子,没有寒门学子在里面就读?

  那这书院……


  (https://www.635book.com/dzs/41234/6769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