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江山美人,从越王府开始 > 第137章 三个阶段

第137章 三个阶段


此次被刑部抓捕的二十多名官吏,全都是太子的人,太子自然想要力保他们,而三皇子预判到太子的想法,于是和刑部尚书唱了一出黑红脸,送了这些官吏一个人情。

  与此同时,太子作为未来的大梁国君,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最忌讳人云亦云,可是秦阔为了保住这些官吏,不得不赞同三皇子的提议。

  甚至说,太子即便意识到这是三皇子设下的陷阱,却也不得不往里面跳。

  三皇子好毒辣的阳谋!

  高台龙椅上,梁帝紧锁眉头,沉思片刻,开口问秦轩道:

  “越王,朕前几日让你帮助户部收回借款,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秦轩拱手道:

  “启禀父皇,儿臣接到圣命,不敢耽搁,第二天便着手进行收款。”

  “根据户部提供的借款明细,借款之人共有一百八十二名,借款总额合计白银八十四万两。截止昨日傍晚,已经收回五十一万三千两,另有不到三十三万两仍未归还。其中,三万四千两被刑部抓捕的二十余名官吏借出。”

  “哦?”梁帝挑了一下眉毛,点了点头,“越王做事,果然没有令朕失望,短短三天时间便收回了一多半!”

  “好,非常好!越王辛苦!”

  “诸位爱卿,这两日的报纸,想必你们全都看到了吧?”

  “大战在即,朝廷官员却不思黎民社稷,不顾朝廷法度,集体出入风月之所,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还有,”

  “朕之所以同意户部借钱给朝廷官员,本意是想给大家行个方便,解决燃眉之急,可是竟有人不顾朕的好意,损公肥私,拿国库的钱放高利贷!”

  “若是平时,这样做已经构成大罪,更何况大战在即,朝廷正需要用钱,这些人却不思悔改,不仅不及时还款,还做出此等人神共愤之举,甚至如果不是刑部及时发现,他们还不知道要损公肥私到什么时候!”

  “各位爱卿,朕以为,这些官吏就是大梁的蛀虫,是大梁的硕鼠,若不加以严惩,实在不足以警示后人,不足以平息民愤!”

  “刑部赵准!”

  “臣在!”

  “你刚才所说,将这些被抓人等革职查办,朕,准了!”

  “陛下圣明!”刑部尚书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些人罔顾圣恩,违反禁令,被臣抓了,除了这些人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官吏同样做过此等奸佞之举,故此臣提议,将那些蛀虫硕鼠一查到底,一网打尽!”

  刑部尚书话音刚落,立即有大臣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刑部赵大人所言有理。若是将这些祸国殃民的蛀虫硕鼠彻底清除,让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真正为黎明社稷着想之人顶上来,也是一件亡羊补牢的好事!陛下,臣附议赵大人的提议!”

  “陛下,臣也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一定要一查到底,一网打尽!”

  “陛下,臣也附议。同时微臣以为,吏部与户部官员集体违禁,赵大人与沈大人作为部门一把大员,负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应当予以追究!”

  “陛下,国库里的银子被歹人滥用,沈大人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应当予以追究!”

  看到这一幕,秦轩暗暗一笑。

  果然如他事先所预判的,三皇子打算借此机会扩大打击面,给太子一方沉重打击。

  甚至矛头直指吏部与户部二位尚书。

  秦轩身后,文武百官神色各异。

  有淡定的,有紧张的,也有得意的。

  高台龙椅上,梁帝看了一眼大梁群臣,开口道:“刑部赵大人,眼下大战在即,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一查到底——就没有必要了吧!”

  “陛下——”赵准还要再说,三皇子靖王开口道:

  “父皇圣明!儿臣相信其他人得到父皇开恩赦免,一定感怀圣恩,及时悔改!”

  三皇子再次送出一个顺水人情。

  秦轩也立即拱手道:“父皇圣明!”

  两个皇子带头,文武百官立刻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太子反而成了摆设。

  梁帝扫看了一眼二皇子秦阔,目光落在沈放身上。

  “沈大人,这八十多万两借款,越王不出三天便收回一多半,你却说一直收不回来。此事,你是不是该给朕一个解释?”

  沈放脸色很难看。“陛下,臣办事不力,自知罪责重大,甘愿受罚!”

  梁帝看他一眼。“沈大人既然知道错了,朕也不想深究,罚俸一年,不得再犯!”

  梁帝意识到三皇子在借机打压太子一脉,为了平衡朝局,他将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对沈放只是罚了一年俸银。

  沈放当即跪倒。“臣沈放,谢陛下开恩!”

  “沈大人起来吧。”梁帝挥了一下袖子。“说完这些,现在说说北境战事。”

  “百里泓,兵部前几日呈给朕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也做了批复,你们可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臣这些天与忠武将军再次研讨,确实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哦?”前面的事情令梁帝非常窝火,现在听到百里泓这样说,他的心情总算好了一些。“百里泓,有什么想法,给朕说说。”

  “是。”百里泓整理一下措词,认真地道:“陛下,经过重新商讨之后,臣以为,此次与北燕之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对峙。”

  “战略反击。”

  “首先,就双方的国力来说,大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粮食作物也是一年两熟,粮草物资十分充沛;反观北燕,大片国土属于苦寒之地,粮食产量很低,因此北燕最希望速战速胜,以免后继粮草供应不上。”

  “其次,北燕军卒多是骑兵,擅长长途奔袭,冲阵拼杀,大梁则以步兵为主,擅长稳固防御,步步为营。”

  “从这两点来说,大梁应当改变以往的战术策略,坚决不与北燕打遭遇战,而是以河北三城作为据点,据城坚守,打防御战,将北燕拖入漫长的对峙阶段,最后趁北燕兵马疲惫之时,择机反击,一举消灭北燕主力!”


  (https://www.635book.com/dzs/41248/6769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