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乱世英豪:开局挑战诸侯 > 第35章 疑惑的灵帝,刘备受封!

第35章 疑惑的灵帝,刘备受封!


“什么?!”

  “你是说他嫌官职太低了?”

  经左丰如实详述一遍,灵帝脸色渐露不悦。

  “混账!”

  “他一个尚未取得功名的平民,朕赐予他郡守之位已是恩典,他竟然、竟然还不满足?”

  “真是岂有此理!”

  “这……”

  收取了不少好处的左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讪笑着补充:

  “圣上,此人也知自己失礼,特通过奴才向您进献两千两黄金作为赔罪。”

  “哦?”

  “还有这回事?”

  得知有两千两黄金可得,灵帝脸色有所缓和。

  官职授给谁都一样!

  虽然青安乃叛军出身,虽然他毫无功名傍身……

  但他肯出钱啊!

  如此看来,即便真授予他刺史之位又有何妨?

  然而,

  正当灵帝打算颁旨之际,大殿中的袁隗却表示不满。

  开玩笑!

  那幽州可是袁家觊觎之地,给他一个郡守已是格外宽容,竟还想染指刺史之位?

  万万不可!

  莫非他不知这官职是要花钱购买的?

  给灵帝的那份你都给了,我的这一份就不给了?

  是不是瞧不起我!

  心头勃然大怒的袁隗,言语毫不客气,直言道:

  “启禀圣上,幽州刺史刚刚上任不久,现若骤然更替,恐怕不太妥当吧?”

  “咦?”

  “幽州刺史已有他人任职了?”

  听闻袁隗如此言说,灵帝微微挑眉,也觉此事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毕竟别人也是花了钱的。

  倘若无故将其罢免,日后谁还敢花钱买官?

  正当灵帝思索着是否为青安调换个职位之时,左丰不失时机地插言道:“圣上,据微臣所悉,当前幽州刺史一职尚为空缺。”

  “荒谬!”袁隗听罢,不禁瞪了左丰一眼,心中暗想,幽州刺史是否有人担任,我岂能不知?当初贿赂我的黄金现今还静静地躺在我家金库中呢!

  袁隗并未顾忌皇座上的灵帝,直言正色反驳道:“幽州刺史于去年年底才新任,怎会无主?”

  “但他已故去矣!”面对袁隗的责难,左丰怯生生地补充,“微臣归途之中闻得消息,那位郭威大人已被黄巾军杀害。”

  “哎呀!”原本胸有成竹的袁隗瞬间愣住,难以置信,“真有此事?如此巧合?莫非真是那青安贼子派人下手?”

  虽心存疑窦,袁隗却找不出合适的理由阻止。于是,灵帝便借机下令,满脸惬意地道:“既然如此,那便令青安出任幽州刺史吧!此外,命他火速发兵协助董大人平定冀州黄巾之乱。”

  “遵命!”随着整齐划一的回应,刘备瞠目结舌,难以接受。就在刚才,他口中的叛军青安转瞬之间竟成了位高权重的州刺史,这般奇幻转折令人咋舌。

  “对了……”待主要事务处理完毕,灵帝才注意到一直沉默不语的刘备,皱眉责问道:“既然秦爱卿并无谋逆之意,你为何诬陷他杀害朕的使臣?”

  殿内众人闻听此言,面色皆显微妙。青安是否有反意,皇上岂会不知?如此质问,未免有些强人所难。这些深谙官场之道的老狐狸们,此刻都不禁对刘备生出几分同情之心。刘备不过是想通过夸大其词促使朝廷出兵镇压叛军,实则也是忠于朝廷之举。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原本应当被镇压的叛军如今竟转而成为朝廷的一份子,这让他的处境颇为尴尬。

  要说刘备有罪吧,似乎并不恰当。毕竟起初青安确曾造反,而刘备长途跋涉来报信,即便无功亦有劳。若说他无罪吧,又显得牵强。不论动机如何,他已然构成了欺君之罪。所以在灵帝表态之前,群臣一时也无法为刘备辩解什么。

  幸而,灵帝稍作思考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局面的确十分尴尬!

  人家千里迢迢来通报有人造反,结果你却转身跟反贼称兄道弟?

  纵然汉灵帝行事荒唐,却也非不明事理之人,此刻自觉面上热辣辣一片。

  “那个……”

  感到一丝难堪的灵帝摸了摸鼻尖,决定转移话题,问道:

  “你就是刘备吧?”

  “据说你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家里还有其他亲人健在吗?”

  “回禀陛下,草民正是中山靖王第十八代孙。”

  已然心如止水的刘备坦然接受了现实,惋惜道:

  “遗憾的是由于家境衰败,现并无其他亲属存世。”

  “原来如此……”

  “这么说来,你还是朕的远房亲戚了?”

  汉灵帝扬了扬眉,看向刘备的目光顿时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毕竟还是自家人心更可靠啊!

  面对动乱之际,只有他一人忙碌奔走。

  若可能的话,汉灵帝真想立刻发兵镇压那青安。

  然而,

  他不仅无力镇压叛乱势力,反而还要通过封官笼络,以防其与黄巾起义军沆瀣一气。

  “唉~!”

  深感焦躁不安的汉灵帝,不由得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尽管此举实属迫不得已,但对于这位有功之臣而言,确乎有些委屈了。

  犹豫再三后,汉灵帝终于直截了当地问:

  “玄德,你这段时间辛苦奔波,即使无明显战功,亦有诸多付出。”

  “这样吧……”

  “你看你是愿意留在洛阳,还是想到哪个郡县任职呢?”

  “哎?!”

  刘备惊讶地抬起眼眸,满目皆是不可思议。

  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既然已犯下了欺君大罪,怎还可能有机会出任官职?

  尽管疑惑重重,

  刘备仍然怀揣着一线希望,满怀期待地回应:

  “回禀陛下,草民愿赴地方任职,替陛下分忧解难!”

  “甚好!”

  汉灵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招呼旁边的小黄门:

  “来人!”

  “拟旨!”

  “皇族宗亲刘玄德,虽尚未建功立业,却怀揣忠诚炽热之心!”

  “特此任命……”

  “晋升为幽州广阳郡郡守,整饬兵马,准备适时出击平定叛乱!”

  “啥?!”

  当听到灵帝刘宏对自己的封赏,刘备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

  广、广阳郡?

  就在刚才,刘备还认为自己即将步入辉煌的人生阶段;

  然而,

  待到灵帝宣布完毕,刘备仿佛从云端跌入地狱。

  内心冰凉!

  广阳郡?

  那是什么地方?

  那里距涿郡不过咫尺之遥!

  去做郡守?

  这真的是给我的奖赏?这不是明摆着要我去送死吗?

  尽管刘备内心充满震惊与愤怒,但在汉灵帝威严的目光之下,他却不敢有任何异议。

  皇帝金口玉言,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在皇上未正式宣布前,

  一切只能默默承受。

  无论讨论何事,总还能留有谈判的空间。

  然而,一旦黄帝开口定夺,

  除了青安那样的叛乱势力和权势滔天的重臣外,无人敢于正面质疑。

  即使是对那些权倾朝野的大臣来说,若非触及自身核心利益,也鲜有胆敢公然违抗黄帝意志的。

  皇威不容亵渎!

  一旦触怒黄帝,那可是真正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看到此景,

  灵帝内心悄然放松些许,望向刘备的目光更加亲切柔和。

  果然是自家人才可靠啊!

  灵帝并非真心要为难刘备,实则是想在幽州布下一枚探子。

  如今她们对青安的情况可谓一无所知,亟需一位亲信能及时传递情报。

  而在所有熟悉青安且绝无可能与其沆瀣一气的人选中,

  眼前这位两次通报消息的远房堂弟无疑是最佳人选。

  对于灵帝的这项决定,满朝文武自然并无异议。

  她们同样对青安心存疑虑!

  虽已接受招安,

  但待她们腾出手来,终究还是要对青安采取行动的。

  此刻若有这样一个甘愿涉险的眼线存在,倒不失为一个上佳选择。

  至于由平民身份直升郡守,跨度是否过大?

  别开玩笑!

  她们连刺史都能接纳,又怎会在意一个小小的郡守职位?

  于是,

  在刘备复杂的思绪中,此事便这般顺理成章地敲定下来。

  ………

  与此同时,

  尚不知情的青安,正专注地聆听着耳边响起的系统提示音。

  “恭祝宿主,您旗下的大汉铁骑成功斩杀乌桓骑兵x1,您将获得:普通骑兵随机召唤卡x100。”

  “恭祝宿主,您旗下的大汉铁骑成功斩杀乌桓骑兵x1,您将获得:精锐骑兵随机召唤卡x10。”

  “恭祝宿主……”

  “……”

  “看样子她们已经开始行动了,那么我也不能落后啊!”

  短暂思忖后,青安向身边的亲卫示意。

  “快去请秀宁过来,就说本将有要事相商。”

  “遵命!”

  看着亲卫离去的身影,青安径直走到地图前驻足。

  涿郡作为幽州内一个颇具规模的郡县,下属共有七座县城。

  除去已占领的涿县以外,尚有六座县城等待收复。

  按照青安先前的设想,他打算在乌桓人劫掠过后再派遣兵马前往。

  但如此一来,难免显得意图过于明显。

  而且,

  若没有直接的冲突发生,对乌桓宣战的理由似乎又略显牵强。

  若是提前发兵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派出多少兵力才适宜?

  倘若派出大军却又遭逢劫掠,难免会让人觉得蹊跷。

  但若派出的兵力过少,问题同样存在。

  如同上述问题一样,这样的做法会让意图暴露无遗。

  你麾下拥有众多兵马,为何却仅派出这点兵力?

  是不是期待我们遭受洗劫?

  所以,

  在决定派出兵力的数量上,青安陷入了两难境地。

  正当青安独自陷入沉思之时,李秀宁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她的步伐显得格外有力。

  “来了吗?”青安察觉她的到来,回过头示意她走近。

  “挑选俘虏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该着手准备行动了。”青安向她通报情况。

  “这样啊?”李秀宁扬了扬眉梢,没有直接回应,反而提出了新的问题,“俘虏那边具体有多少人?”

  “大概五百上下吧。”青安答道。

  “数量上似乎不太够。”李秀宁略显不满。

  “也是没办法的事。”青安摊开双手,语调中透出一丝无可奈何,“毕竟首次尝试这样的事情,人数过多恐怕不易掌控。”

  “为什么要特意去控制人数?”李秀宁饶有兴趣地反问。

  面对青安的疑惑神情,她笑盈盈地追问:“主公,请坦诚相告,我们实际能调动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这个……”青安尽管感到惊讶,却没有隐瞒,查看了一下系统仓库后,平静地说:“步兵大约有十万左右,骑兵估计能集结三五万。”

  “当然,”他补充道,“如有必要,再筹集一些兵力也并非不可能。”

  李秀宁听闻此言,神色一变,目光复杂地看着青安:“主公,既然拥有如此庞大的可战斗兵力,为何未曾考虑直取洛阳?”

  “人员管理是个大问题。”青安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抹深邃,“若单论推翻大汉,我们现在确实具备实力。”

  “但是之后呢?”他继续道,“维持现状?抑或变革?变革必定会触动那些既得利益者,届时天下岂不是烽火连天?”

  “大汉疆域辽阔,”他感叹道,“从洛阳至边陲之地,即便是快马加鞭传递信息也要耗时三五日,更何况是军队行军调度。”

  “因此……”他顿了顿,“我宁愿从治理一县一郡起步,先稳固根基,再逐步扩展势力。”

  “主公睿智!”李秀宁由衷赞许,深深地施了一礼。

  “好了!”青安摆摆手,待李秀宁起身,微笑着询问:“你还没说出自己的打算呢!”

  “我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得到充足兵力保障后,李秀宁正色提出建议:“主公,我们不必过于担心俘虏是否逃脱。”

  “只要混在俘虏中的我方人员能顺利完成任务即可。”她强调。

  “可是……”青安皱眉,疑惑不已,“这样做可能令我们的计划暴露无遗,进而激怒世族阶层。”

  对此,李秀宁并不以为意,反问:“那又如何?”

  “主公,你是不是忽略了朝廷那边很可能接受你的提案这一点?”她引出关键。

  “哦?”青安挑眉,对李秀宁的见解产生兴趣。

  “名义!”李秀宁并未看向青安,而是指向地图,用她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揭示了她的策略核心。

  “若非借助朝廷名义,我们理应谨慎隐匿,以防触怒世家势力。”

  “因我辈身为叛逆之师,正需他们代为治理城池。”

  “然而,一旦获得合法名义,我军即成为正统兵马矣。”

  “不论是现有官员,抑或是怀才不遇的寒门子弟,皆可纳为我们的行政人选。”

  “至若世家一族?”

  “若有违抗者,只需一举歼灭便是!”

  “须知,私下售卖盐铁予外族,此乃触犯法纪、背叛国家之重罪。”

  “再者……”

  “此事亦能借此展现主公的雷霆手段,令诸世家引以为戒,以免自取其咎。”


  (https://www.635book.com/dzs/41276/6779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