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 第186章 至于么,你们至于么

第186章 至于么,你们至于么


对于李承乾的强势,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还好,李世民性格不软弱,不然还得把软弱的性格掰过来。

  作为皇帝,若是软弱,虽然以后庙号仁宗,可也会软弱可欺,在这大争之世,未来搞不好就得割地赔款。

  “太子所言甚是,突厥使臣,你听到了?不给我们就继续打!”

  李世民斜坐在龙椅上,饶有兴趣的看向突厥使臣,李世民也想知道,突厥使臣会如何抉择?

  是打,还是赔?

  “大唐皇帝陛下,什么时候天朝上国的国事轮到一个小孩子来做决定了!他能做得了决定吗?他的决定会掀起我们之间的战火!或许我们突厥打不过你们大唐了,但是我们突厥也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有鱼死网破的决心!伟大的长生天子民,绝不接受这种霸王条款!”

  突厥使臣气愤的道。

  突厥人哪里有那么多银子,虽然不是没有,但是突厥一般把金银珠宝都做成首饰或者是观赏物以及酒杯之类的。

  而且一般都只有贵族才有,且数量不多。

  因为突厥人也不是什么都靠抢的,他们也是会用钱买东西的,虽然更多的时候是用牛羊马匹来换。

  “放肆!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我大唐的传国太子,是我大唐的储君!是我大唐未来的皇帝!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我们大唐!现在我大唐也是他在监国摄政!你若要打,我大唐奉陪到底!”

  李世民怒拍桌案站起身来。

  你讨价还价可以,但你不能看不起我儿子!

  程咬金这时候站出来道,“陛下,臣请战,马踏突厥!臣也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风景在我大唐重现。”

  话落,突厥使臣脸色一变。

  狼居胥山可是他们的圣山,若是再被中原来一次封狼居胥,对于突厥来说,绝对是极大的耻辱了。

  而且这家伙好像是程咬金。

  就是他抓了颉利可汗。

  “既如此,那就打!来人,把突厥使臣推出去斩了,把他的人头踢回突厥,就当是朕给突利可汗的见面礼!大唐向突厥宣战!就斩颉利可汗祭旗!”

  李世民愤愤道,随即外面进来了两个武士。

  “慢!且慢!”突厥使臣赶忙叫停。

  李世民问道,“怎么,你还有什么事?”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突厥使臣说出了这八个字。

  李世民点点头,“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可你自己也说了,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现在我们两国又没有交战,朕为什么不能斩来使?”

  李世民直接来了一波文字游戏。

  众人一听,这话听着怎么好像还挺有道理似的。

  现在双方确实是没有再交战了。

  都已经打完了啊。

  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就不适用于现在这个时候了啊,那我为什么不能杀你这个使臣?

  “陛下圣明,蛮夷向来是畏威而不畏德,他们还敢跟我大唐讨价还价,那就说明我们大唐还没有把他们打服!臣建议再打一次,再讨论谈不谈的事情。”

  程咬金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也站出来道,“臣附议!如今我大唐粮草充盈,兵强马壮,可以打!”

  “臣等附议。”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几个小弟纷纷站出来附和。

  突厥使臣整个人都是懵的。

  你们中原人不是只喜欢种地吗?你们为什么要主动出击了?

  你们文臣不是应该觉得他们武将的话很激进吗?怎么看你们的意思,好像是觉得他们武将的话还有点保守了是怎么回事?

  魏征这时候站出来道。

  “陛下,武德九年八月九日,先帝退位,而后陛下称帝,让一直虎视眈眈的突厥人以为有机可乘。

  投靠突厥的梁师都劝突厥人趁机入寇,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万铁骑南下袭泾州,又攻入武功。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攻占泾阳东边的高陵,是吴国公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御来敌。

  八月二十六日,吴国公与突厥战于泾阳,不负所望,挫了突厥锐气,擒获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人。

  然而并未阻挡住突厥多路大军南下的马蹄,八月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主力抵达渭水便桥北岸。

  此时,突厥大军陈兵渭水,距离我长安不足二十公里,颉利可汗还派出使者执失思力,到长安炫耀天威。

  是陛下率领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六骑率先赶赴渭水河畔,又命大军布阵,这才吓退敌军。

  双方议和,八月三十日,陛下斩白马为誓,与颉利可汗会盟于渭水便桥之上,这次渭水之盟后,突厥退兵。

  九月一日,颉利可汗送来马三千匹、羊一万只,陛下不要这些牲口,只要求颉利可汗归还一路南下掳走的人口。

  泱泱大国,浩浩九州,竟被突厥人欺辱至此,说为国耻也不为过,如今臣也赞同陛下发兵,一雪前耻!”

  魏征站出来跟翻旧账似的,巴拉巴拉的把每一天都说得很清楚。

  这让突厥使臣都懵了,“不是,你们记这么清楚?当年你们始皇帝灭六国,天下一统,你们也就写六个字,六王毕,四海一,你们大汉冠军侯千秋之功,也就写四个字,封狼居胥,这渭水之盟也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盟约,你们有必要记这么清楚吗?还把日期都记得那么清楚。”

  突厥使臣不明白,中原人功劳不写个大长篇,就一句话甚至几个字就概括了。

  而签丧权辱国的盟约,就非要记得这么清楚?谁没签过这种盟约啊!

  至于么,你们至于么!

  长孙无忌回答道,“我们泱泱华夏,从古至今我们就秉承着赢了低调享受,输了深度复盘的态度。

  胜则一笔带过,败则上下两册,就拿你刚刚说冠军侯来举例,这等千秋之功确实只是有封狼居胥四个字。

  可若是败了,那就得复盘一下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时间导火线、政治背景、军事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渭水之盟亦然,我们之所以逐字逐句的记得清清楚楚,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要知耻而后勇!”


  (https://www.635book.com/dzs/41664/6764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