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1105章 华夏船舶的奥秘

第1105章 华夏船舶的奥秘


  小梦石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穿越功能,沈聪明编辑、李任惠科普作家、于张喜文史作家、齐红霞特警、沈琳特警,红学家范想林、考古学家张洪德、神话学者夏青、刘媛媛编辑、程萍编辑、林燕子舞蹈家等,纷纷打开魔衣与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们穿越来到了南海梦想科考艇上。小梦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小梦石梦见自己乘坐机器人手机变成的飞艇降落在一艘古代的战舰前面。“爷爷,这是什么船呀?”小梦石向旁边的一位渔民模样的古人打听。

老渔民说:  “这是同安梭船  ,又名‘横洋船  ’,是清代战船的一种,亦是清代福建同安县一带的民用海船  。同安梭船,在嘉庆  、道光年间为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船只按其大小,分为一号、二号  、三号、  集字号以及成字号。让我儿子带你上去参观吧。”

“我带你上去参观吧。”一位穿着士兵服装的小伙子,  出现在梦弟面前,梦弟上船,他知道了这是小型的同安梭船  ,船体呈梭形  ,航行快速,宽  4  米至  5米。而集字号大同安梭船  ,共拥有  25  门炮,炮座均置于上层甲板,并且只有实心弹。在鸦片战争中  ,清军一般的同安梭船  只有  8  至  10  门炮,小型的只有  4  至  5  门。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梦石发现刘梦石教授、海洋专家高敏、梦弟正在寻找他。小梦石问:“刘梦石爷爷,高敏爷爷,这同安梭船有什么特点呀?”

高敏所长说,同安梭船,又名横洋船,是清代战船的一种,亦是清代福建同安县一带民用海船。它在嘉庆、道光年间为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因在泉州府同安一带被民间广泛使用而得名。同安梭船不仅用于军事目的,还广泛应用于海上贸易和渔业活动。

刘梦石说,同安梭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特别是在嘉庆、道光年间,它成为了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据周凯《厦门志》记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同安梭船因其性能优越,被选定为全国水师装备的主要战船。

高敏所长说,同安梭船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还在海上贸易和渔业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因其船体如梭形、航行快速的特点,非常适合闽浙地区海盗所使用的远洋大型船。尽管同安梭船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其传统造船技艺依然得以传承。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有一位造船师傅陈建民,他通过制作梭船模型的方式,传承了这一古老技艺。

刘梦石说,虽然同安梭船不再作为主力战船使用,但它的技艺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建民师傅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外诸多博物馆中展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高敏所长说,同安梭船不仅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与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它见证了福建沿海人民在大航海时代的辉煌成就。同安梭船的传统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了系统的传承和保护。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总之,同安梭船不仅是清代重要的军事和交通工具,更是闽南文化和海洋历史的重要见证。尽管时代变迁,但其独特的技艺和文化价值依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小伙子带领刘梦石、高敏、小梦石、梦弟登上了一艘古代沙船,梦弟惊奇地发现,这沙船虽然是人工滑动,却有中国古代战船的适航性能  ,它可以在逆风逆流  的情况下航行,还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象条件。正如海洋爷爷所说,许多综合性船型的出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船舶适航性能方面  ,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突然,海上刮起了台风,小伙子说:“我们赶快进避风港。”船在风浪中颠簸,小梦石惊醒了。发现梦弟在嘲笑小梦石说:“都说我爱做梦,刘梦石爷爷爱做梦,想不到,小梦石更爱做梦。”

小聪说:“海洋爷爷,刘梦石教授,你们能够给我们讲述一下宋代的海舟吗?”刘梦石说,海舟,中国古代对海船的一种称呼。在元朝和明朝初年,运米的海船被称为遮洋浅船,较小的则称为钻风船(即海鳅)。这些海船主要用于沿海运输,而非远洋航行。综上所述,“海舟”可以指代多种不同的事物,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宋朝的海舟  ,以福建船为上;明朝的海舟  ,则以舟山的乌艚船为首  。沙船  、福仓船和东莞船,是常用的战船,福船的形制规格最为完备。”

海洋奥秘研究所高敏所长说:“宋朝的车船在战争中技术发展成熟  ,高宣设计制造的十几种车船  中,双车船和四车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战车船  。高宣设计制造的巨型作战车船  ,长约  60~90  米,有  23~24  个车轮桨  。宋代无底船  ,也是宋代船匠高宣设计的。”

刘傻子用穿越号机器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  ,并进行解说:“南宋秦世辅创制的  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长约  30.72  米  ,宽约  5.53  米,船底厚约  30.72  厘米,上装  10  橹,水手  42  人,可以装载战士  108  人。”梦弟说:“有没有模仿海鱼式样做的海船呢?”

刘傻子继续用穿越号机器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说:“你们看,这是模仿海鱼形  状的战船—鱽鱼船  ,船头方小,  尾阔底尖  ,尾阔可以分水,头小底  尖使阻力大为减少。这种长约  15.36  米的鱽鱼船  ,能乘  50  人作战,是  较早见于记载的用渔船作战船的实例。”

科学博士说:“水军装备的战船  ,著名的有双车  、十棹  、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  供江、海防御调遣之用。南宋水军统制冯湛  ,综合几种船型之长  ,造成‘湖船底、战船盖、海船  头  尾  ’的多桨船  ,长  25.5  米  ,用桨  42  支,可载甲士  200  人,可以纵横江河湖海。”

这回轮到梦弟做梦了。梦弟梦见自己乘坐机器人骄子变成的飞艇,穿越时空  ,来到古代,  他看见两边的船队在海上作战居然是用拍竿相互锤击对方船只。

高敏所长说:“明清以后  ,中国古代战船发展迅猛,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多用于锤击敌船的拍竿已经消失  ,改造后的战船十分坚固,可以直接犁沉敌船。  这充分说明了船舶制造和驾驶技术的进步。这时候  ,战船上配备了火炮。”

梦弟梦见的果然是一艘大船  ,它正勇猛地冲撞敌船。这是一艘大号福船  ,柁楼三重,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能容百人,气势雄壮,敢于冲撞敌船。可谓斗船力不斗人力。

刘傻子说:“宋朝的海舟  ,以福建船为上;明朝的海舟  ,则以舟山的乌艚船为  首  。沙船  、福仓船和东莞船,是常用的战船  ,福船的形制规格最为完备。”

文史作家于张喜说,嘉靖四十年(  1561)  的宁台温之捷  ,戚继光、胡震等所部战船,  近战倭船  ,犁沉敌船  10  余艘  ,烧残敌船  5  艘  。从这一战例中,可见当时明军的战舰占有较大的优势  ,舰船结构强度和航行速度均优于敌舰。

老海龟说:“明朝还制造了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  ’,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  。联环舟船  ,体长约合  12.4  米,分为两截  。前截占三分之一  ,装载爆炸火器,  后截占三分之二,乘坐战士。  冲撞敌船时  ,舟首倒钩钉牢敌船,火器爆炸后  ,与敌船同毁  。撞击时,联结前后截的铁环自解  ,后截得以在爆炸前回驶。子母舟长约合  11  米  ,前  2  丈是舰船  ,后  1  丈  5  尺  ,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  ,母船发火  ,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嘉靖四十年  (  1561)  的宁台温之捷,戚继光  、胡震等所部战船,近战倭船  ,犁沉敌船  10  余艘  ,烧残敌船  5  艘  。从这一战例中  ,可见当时明军的战舰占有较大的优势  ,舰船结构强度和航行速度均优于敌舰。”

老海龟说:“明朝还制造了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  ’,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  。联环舟船  ,体长约合  12.4  米,分为两截  。前截占三分之一  ,装载爆炸火器,  后截占三分之二,乘坐战士。  冲撞敌船时,舟首倒钩钉牢敌船,火器爆炸后,与敌船同毁  。

撞击时,联结前后截的铁环自解  ,后截得以在爆炸前回驶。子母舟长约合  11  米  ,前  2  丈是舰船  ,后  1  丈  5  尺  ,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  ,母船发火,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梦弟看见一艘古代战船上的士兵在交战时  ,远则用弓弩  ,近战用刀枪  。每位兵卒都各备有长短兵器。战船上,还装设有拍竿  ,年轻人告诉他说,  拍竿可以用以锤击敌船。他  发现,战船上设有战棚,是用牛皮蒙在木板上,或钉竹片,小伙子告诉他  ,这是作战的防护装置。

无女墙的战船  ,战斗时,在左右舷悬挂罟网  ,以防敌人跳帮。船  上还备有若干小镖,投掷击敌  ,30  步内有效  。较重的犁头镖,在刁斗上下投  ,可以击杀敌人和洞穿敌船体。撩钩则用以钩搭敌船  ,勾镰用以勾船割缭绳  。古代船战中,还会使用燃烧性火箭,主要用来焚敌方篷帆,使敌方战船无帆失去风动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  ,梦弟从梦中醒了过来,他说明了梦境。计算机姐姐说:“你梦见的情景都是我们讲述的内容  ,看来,魔幻背心的梦幻功能很有作用。”


  (https://www.635book.com/dzs/42278/4918789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