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218章 意料之外

第218章 意料之外


群臣退让,正主儿出现。

  职务,大康朝朝廷首席执行官、行政总裁、最高执行长,本朝大股东,化名包老六,AKA后宫大泰迪。

  随着天子出现,数十名禁卫将齐烨等人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掌握刀鞘,虎视眈眈。

  尤其是很多担任过当年天子亲随的禁卫们,望着齐烨满面冷色,就等天子一声令下,自己就抽出长刀将齐烨大卸八块,然后再回到家中哭着干掉妻儿老小一把火烧了房子,最起码死的还能痛快点。

  满面怒容的天子双眼都快喷出火来了,可见到齐烨后,神情微变。

  因为齐烨施礼了,脸上没有任何错愕、震惊、困惑的神情,只是淡淡的施了礼,问了安。

  “微臣,京兆府主事齐烨,参见陛下。”

  倒是文德,一副不出所料的神情。

  阿卓整日跟着齐烨胡闹,现在都敢将司卫交由齐烨指挥,可想而知二人的交情有多深,如此深厚的交情,又岂会继续隐瞒包老六的真实身份。

  事实上阿卓早在出太仆寺事件就告诉过齐烨了,也就是救济灾民之后。

  只是文德看向一群亲军司卫时,到底还是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很懵。

  因为这群司卫,他一个都不认识。

  “你果然早就知晓了朕的身份。”

  当着群臣的面前,天子沉声说了一句后,冷笑连连:“因此,才百无禁忌,因此,才张狂无度,因此,才如此胆大妄为,齐烨,你有几个脑袋,够朕砍!”

  这话,很严重,十分严重,当天子说出砍脑袋这句话时,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会有人掉脑袋。

  齐烨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垂着头:“微臣惶恐,不知微臣哪里触犯了龙颜。”

  “还敢装傻。”

  天子怒意更甚,大手一挥:“拿下,押入天牢,重审重惩!”

  齐烨的嘴角微微上扬,什么都没说,任由禁卫冲上来欲将他“绳之于法”。

  就在此时,一声极为“突兀”的声音响起。

  “陛下息怒,老臣有一事不解。”

  开口的正是户部尚书赟乘泰,老大人站在齐烨身边,很是认真的问道:“敢问陛下,幽王府世子、京兆府司律主事齐烨,所犯何罪。”

  天子愣住了,群臣无不错愕。

  别说群臣了,齐烨也是极为意外。

  谁也没想到,赟乘泰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

  问的不是废话吗,和黄喜等人摆了天子一道,令宫中和朝廷丢尽颜面,今日一大早又在皇宫外面搞了这么一出,别说两件事放在一起,就是单单拿出一件事来,那都够死十几遍了。

  “赟乘泰。”

  本就怒意勃发的天子,眯起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户部尚书。

  “你莫不是上朝前,吃醉了酒!”

  “陛下乃是天下共主,赏罚分明,国朝自有法度,倘若陛下要严惩的是幽王府齐世子,老臣自要退避,此为宫中家事,可陛下要捉的是京兆府司律主事,老夫身为户部尚书,自要问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说完后,不等天子开口,赟乘泰突然回头一把夺过段平手中的册子,吐气开声。

  “太仆寺杨群,荟莺楼狎妓与南地商贾拳脚相向,事后交代关外番商马贩拓跋英对南地商贾行凶致双腿俱残…”

  “太仆寺张雅韵,酒后扬言,当今天子得位不正,以杀伐夺宫窃据大宝…”

  “太仆寺柳宴,前朝科举时贿赂前礼部员外郎陈永善…”

  “太仆寺魏逍客,强抢民女…”

  “太仆寺刘崇远…”

  “太仆寺…”

  “太仆…”

  “典牧主事王齐言胆敢自封王爵自称主事王…”

  本来册子上没最后这一句的,段平刚刚现加上去的。

  一桩桩,一件件,一字字,一句句,直到念完最后一人的罪证,赟乘泰双目灼灼。

  “敢问陛下,捉拿太仆寺一众贼人的是亲军司卫,与幽王府世子齐烨有何干系,为何要捉拿齐烨,再问陛下,便是齐烨要捉拿他们,至多是逾权之过,逾吏、刑、大理寺三衙之权,有错却无罪,既无罪,为何要关押天牢,若是关押天牢,那便是以天家私事为由,关押的是幽王府世子,而非京兆府主事。”

  有理有据,毫无漏洞可钻。

  事是这么个事,情况是这么个情况,可性质,却不是这个性质。

  所有人看赟乘泰的目光都变了,包括天子,包括文德,所有人都觉着这老家伙疯了!

  其实这一番话说的很有道理,齐烨也好,抱刀司也罢,不是无缘无故的抓人,罪状都宣读了。

  既然有罪,为什么不能抓?

  如果是抱刀司抓,那么就和齐烨没关系。

  退一步来讲,就算是齐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抓了太仆寺的官员,那他最多就是个逾权,是过,而非罪,他本来就是京兆府官员,还是司律主事,插科打诨胡搅蛮缠的话,也能和司法权沾点边儿。

  话说回来,瞎子都看出来了天子为什么震怒,和抓谁无关,和抓的这群人有罪没罪也无关,而是在哪抓,当着什么人的面抓,又打了谁的脸,还是接连啪啪啪的打脸。

  天子,彻底下不来台了。

  皇权的威严,接二连三的被挑衅着。

  现在已经不是处理不处理齐烨的事了,而是要连赟乘泰一起收拾。

  即便是从龙老臣,即便私交再好,现在是宫外,是当着群臣的面,如果天子不连赟乘泰一起收拾了,他这个皇帝,那真的是下不来台了,皇帝威严,不说荡然无存,至少也是大丢颜面。

  “赟乘泰,你当真以为,朕,缺不了你这户部尚书?”

  “老臣不敢。”

  赟乘泰的面容带着几分苦涩:“当年竹山论道时,老臣便说过,何德何能哪能担当大任,竹山之诺,老臣…”

  赟乘泰直勾勾的望着天子,语气莫名:“老臣,一日不敢忘却。”

  “竹山”二字一出,不少臣子神情微动,天子则是怒容一滞,脸上浮现几分不自然的尴尬之色,胸中的怒火,也顿时消了个五六成。

  天子沉默了,脸上露出几分回忆之色,夹杂着莫名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包含着某种苦楚。

  谁也不知道天子在想着什么,反正大部分臣子都不知道。

  不过倒是有些老臣知道“竹山”,所谓竹山,是距离京中不远的一处山庄,山庄后面有一片竹林,雅称竹山,这处山庄在前朝时也属于康家名下。

  康止戈造反的起点,其实就在竹山。

  前朝天子忌惮康止戈军中威名,既是听信小人谗言,也是本就心胸狭窄,随即开始打压康止戈,先是一点一点收回兵权,紧接着令人散播对康止戈不利的谣言等等,欲将老六置于死地。

  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在竹山那个阶段,康止戈本欲直接上书请辞了,谁知前朝皇帝派了内侍到了竹山,叫康止戈在竹山中闭门待参,说是有人检举揭发康止戈图谋不轨,朝廷正在查证。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不少与康止戈关系不错的军中将领和文臣过来劝说,劝说老六速速离京回西关,并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他赶紧跑路,所谓朝廷查证,只不过是康止戈在军中死忠的反应,一旦没有过激的行为,那么便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弄死老六。

  劝说康止戈的人其实并不多,都是患难见真情的,其中就包括了赟乘泰。

  赟乘泰在竹山待的最久,与康老六二人秉烛夜谈。

  最终,康老六说不如造反,干他娘的,本就有许多世家明里暗里找过他,想要利用他在军中的威望推翻前朝。

  赟乘泰连连点头,没错,精神点,别丢份儿,好样的。

  要知道赟乘泰的影响力也不俗,老六大喜过望,那咱就干呗?

  赟乘泰说,干不干的,咱先别说,我就问你一句话,倘若在世家的帮助下造反成功,你老六登基为帝,新朝与前朝有何区别?

  康老六哈哈大笑着,狂笑着,说了很多,很多很多。

  若是登基,必当勤政爱民,必当广纳贤才、善言,必当…必当…必当…必当…

  这必登必当了好多必当,最终,康老六要赟乘泰帮助他,帮助他一起造反,有朝一日登基为帝,奉为上卿并授予户部尚书之职掌管天下钱粮。

  赟乘泰说户部尚书就算了,他没这个能耐,只是有一个要求,一个小小的要求。

  老六问他,什么要求。

  老赟答曰,世家把控朝堂非一日之弊,不求老六嫉恶如仇对贪官污吏绝不姑息,只求他日有正直之士匡扶正义时,莫要遭受打压,莫要寒了忠臣义士的心。

  说白了,就是可以放过坏人,但是不要害了好人,只有这一个要求,只有这么唯一一个要求,无论是什么原因,无论顾忌了什么,无论有再多的理由,都不要去这么做。

  老六肯定答应啊,非但答应,还拍着胸脯保证。

  “齐烨,押至大殿之外,诸臣…”

  天子无声的叹息了一口,再不去看赟乘泰,转过身,走向宫中:“上朝。”

  或许这也是齐烨对朝堂最大的误解,满朝文武,自然有十恶不赦之人,反之,也有心怀正义之人,若不然,这新朝也不会维持了这么多年。


  (https://www.635book.com/dzs/43402/6761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