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失败的原因?
推荐阅读:核末,我的虫群比核污兽多亿点点 火影开局逆生三重 大师轻一点,他们都是肉体凡胎 穿越从文娱到高维生命体 重生:校花不甜,我为什么要舔? 我本凡人,娶了仙界圣女 假面骑士:混在特摄当恶役 抗日,从被恐虐赐福开始 爹,我们这么稳,是不是搞点事 女帝陛下要罢工
1943年初的天,是极冷的天。
哪怕是地处热带的东南亚,缅甸地区如今却也仍是极寒气温。
同古城北,一片肃杀。
焦黑的残垣断壁在铅灰色的天空下默然矗立,如同大地裸露的骸骨。
湿冷的寒风卷过空旷的阵地,吹动着残破的军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空气中没有硝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焦糊与消毒水气味的、令人窒息的味道。
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柴堆被垒得整整齐齐。
这里原是同古的学校,不过如今已经看不出来样子了,
所有超过两米的建筑都已经被日军的飞机和重炮炸得粉碎。
柴堆是官兵们在同古城外收集来的,
日军的炮击摧毁了同古周边相当部分的树林,
这也便宜了远征军,省了砍伐的功夫。
将阵亡将士遗体运回国内,开销与后勤压力巨大,
因此就地火化,收集骨灰。
大量覆盖着裹尸布的遗体被集中到空地上。
低温延缓了腐败,遗体除出现尸斑与尸僵外,形态与生前差异不大。
左臂上戴着白箍或黑箍的远征军官兵正在将尸体搬运至焚烧台上。
而在另一旁,远征军举行了简短的仪式。
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新22师师长包国维等高级军官站在队列前方。
约五十名士兵列队,向天鸣枪三轮。
枪声在空旷的天地间传得很远。
枪声止息,在场所有官兵,在戴安澜等人的带领下,向即将被火化的同袍敬了最后的军礼。
这次同古会战,第200师抗住了日军55师团的十余天的猛攻,
部队阵亡一千余人,负伤则更多,已逾两千余人。
200师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一半的战斗力,战车部队也损毁严重。
而新22师因为后续赶到,伤亡人数不过数十人。
戴安澜与包国维并肩站在一处残破的工事旁,
望着士兵们默默收敛骨灰。
两人臂膀上的将星在微弱的光线下有些黯淡。
包国维掏出烟盒,递了一支给戴安澜,自己也点上,
深吸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学长,平满纳(又译彬文那)那个口袋,担子不轻啊。”
戴安澜接过烟,就着包国维的火柴点燃,点了点头。
他知道,军部的命令是同时下达到他们两人手上的,包国维此刻提起,并非询问,而是开启话题。
“是啊,”戴安澜吐出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看向北方。
“据我所知,咱们的英军盟友不是很靠得住,
缅甸战事拖得越久,我心里越没底,
总部和军部是下了决心,要在那里跟日本人做个了断。
九十六师正在抓紧构筑工事,六十六军的兄弟们也在赶来支援的路上,
我们在同古流的血也不白流。”
他顿了顿,转身看向包国维,“抑之,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同古之战后,远征军总部和第五军军部指示, 同古防御任务完成,
命令战损较大的200师率先后撤至缅甸中部城市平满纳,
新22师继续在同古布防。
包国维没等他说完,便接口道,嘴角甚至扯出一丝了然的弧度,
“我们在这里再顶五天,把戏做足,把鬼子牢牢吸引住。”
他弹了弹烟灰,“五天,问题不大。
打惯了,知道轻重。”
这话说得平淡,却透着绝对的自信。
戴安澜清楚,论战功,他包国维和新22师确实不输任何部队,
包国维就是打死仗硬仗绝户仗起家的,他们有说这个话的底气。
戴安澜看着他,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托付,
“这五天是关键。
五天之后,平满纳见。”
“那就说定了,学长。”包国维将烟头扔在地上,用力碾灭,“平满纳见。到时候看谁砍的鬼子多。”
撤退的命令很快就下达到200师各部,
得益于之前包国维从曼德勒抢来的那批列车皮,撤退的运力得到了充分保障。
大量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资以及伤势较重的伤员被优先装车,
一列列北上的火车呼啸着驶离同古站,将这支疲惫的部队运到北边,离他们的祖国更近一点的城市。
焦土之上,秩序井然,不见丝毫慌乱。
当主力部队基本撤离完毕,戴安澜的师部也开始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副师长高吉人带着部队率先离开,他是最后一批撤走的。
在临时作为登车点的站台上,
戴安澜环顾着这座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城市,目光深沉。
对于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第一战的地方,戴安澜是有着一股特殊的感情。
此时他身边,除了师部直属人员和警卫部队,
还静静地安置着二十余名重伤员和五名随行的医护人员
——这些都是新二十二师的伤员,是包国维亲自托付给他,
请他务必安全带往后方医院妥善治疗的。
“师座,都安排妥当了,可以登车了。”
郑庭笈此时悄然走到他身后低声报告。
戴安澜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南面新二十二师最外围阵地的方向,
那里偶尔还有零星的枪炮声传来。
“走吧。”他转过身,迈步登上了车厢。
呜呜呜~
列车缓缓启动,载着第二百师的灵魂和他们对同古最后的记忆,驶向北方,
……
同古原英国行政公署大楼内,昔日殖民者的华丽装饰与此刻弥漫的硝烟尘土气息格格不入。
包国维独自一人站在一张巨大的缅甸态势图前,
师部的参谋们已经依照军部的最新指令和敌情通报,在地图上标注出了敌我态势。
他一手抱臂,一手撑着下巴,眉头紧锁,目光如同鹰隼般在地图上逡巡。
从纸面上看,远征军的平满纳会战计划堪称同盟军经典战术。
以第五军这支精锐为核心,在平满纳地区布下一个巨大的“口袋阵”,
利用第200师和新22师在同古浴血奋战争取到的时间,集结第96师和第六十六军,
准备与日军决战。
这是同盟军最擅长的打法,火力、兵力和地形似乎都站在自己这一边。
“理论上,这一仗应该不会吃很大的亏……” 包国维在心中默念。
但一个冰冷的事实却像幽灵般缠绕着他,
他清楚地知道,第一次入缅作战实际上是以远征军惨败,败走野人山和印度而告终。
既然结局是失败,那么这场被寄予厚望的平满纳会战,
必然在某个环节出了致命的纰漏。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眼下第200师虽经历苦战,
但骨干尚存,实力犹在,并未因陷入包围、武器装备消耗殆尽而仓促突围。
日军第55师团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远征军的核心力量得以保存,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胜算。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东线。
那里是第六军的防区,第六军兵力相对薄弱,下辖三个师。
但根据军部提供的情报,日军在缅甸投入的三个师团——第33、第55、第56——动向明确,
第55师团在同古被打得暂时失去了进攻锐气,
第56师团正兼程赶来,意图代替55师团继续北进;
而第33师团,则全力扑向西线的英军。
“东线…目前看,压力反而最小。
日军主力并未将东线作为主攻方向。”
他沉吟着。
那么,唯一的变数,似乎就只剩下西线了。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地图的西侧,那里标注着英军的防御阵地和日军的进攻箭头。
“英军……”
包国维的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他想起英军在东南亚一溃千里的优良传统,
想起他们那近乎儿戏的战斗意志和随时准备保存实力、撤往印度的战略意图。
“是了,如果英军再次上演大溃败,
导致西线门户洞开,日军第33师团甚至可能迂回至平满纳侧后,
那么,我们精心布置的这个‘口袋’,不仅兜不住敌人,
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想到这里,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远征军总部的所有计划,都建立在盟军(尤其是英军)能够稳固战线的基础上。
一旦这个基础崩塌,再完美的计划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此时,一串闷沉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
打破了行政公署大楼的寂静。
副师长王旭东率先敲门,而后推门而入,
他身后跟着参谋长兼526团团长李正煜,再后面是523团团长陈冲、524团团长李成斌、527团团长孙泽端,
以及情报部南方分部部长吴帆。
包国维闻声,从地图前转过身来,脸上沉思的表情已经收起,
“都来了!”
他没有多话,直接用手掌拍了一下身旁的缅甸态势图,
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废话不多说。”
包国维开门见山,“军部让我们再守五天。”
众人都没什么表情,他们本来就想和鬼子打打硬仗。
包国维继续道,“但没规定我们必须像200师一样蹲在城里死扛。”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铅笔在同古城外画了几个圈。
“我的打算是,运动起来打。
城里只放一个团,依托废墟节节抵抗,把鬼子主力吸在城下。
其他各团,”
他的笔尖重重地点在城郊的几个制高点和关键节点上,
“全部摆在城外!
控制住这些要害,既能随时支援城内,也能互相策应,
更防止日军像围200师那样把我们包了饺子。
他要围,就得先啃我们城外的硬骨头!”
这个方案立刻让几位团长眼睛一亮。
副师长王旭东首先赞同,
“司令此计高明!
既能避免被动挨打,又能保持我军机动性,让鬼子摸不清我们的虚实。”
“太好了!”523团团长陈冲兴奋地一拍大腿,
“早就该这么干了!天天蹲在工事里,骨头都快生锈了!
正好让弟兄们出去活动活动筋骨!
被动挨打可不是我们十一军的习惯!”
李成斌咧开嘴大笑,“不错,从英国人那边抢来的武器装备还没怎么过足瘾呢!”
李正煜此时忽然抢话道,“欸,说啥呢,这军人的事儿,能说是抢吗!”
“哈哈哈哈,对对,这叫支援抗战!”
他们新22师自入缅以来,除了接应200师时打过几场硬仗,
后续日军畏缩不前,一直没能痛快交手,全师上下早已憋着一股劲。
包国维见众人意见统一,便开始依照参谋们熬夜赶出来的防御部署草案拿出来与众人细说,
具体部署各团的防御区域和机动任务。
安排妥当后,他特别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吴帆,
“还有一件事,老吴,你立刻派得力人手,
想办法摸到西边的勃固山脉去勘察一下地形。
评估日军有无可能从卑谬方向,经勃固山脉的小路穿插过来,
侧击我们中线,这条路虽然难走,但不得不防。”
“是,司令!
我亲自挑选人手,尽快出发。”吴帆立即领命。
会议主要事项已定,众人心情稍缓。
副师长王旭东看着地图上蜿蜒的山脉轮廓,欣慰地点头,
“好在西边有这道勃固山脉天险,
虽然不能完全阻隔,但总算给我们划定了个大概的防御边界。
要不然,同古周边这么大区域,防线拉得太长,
光靠我们一个师,还真是有点防不胜防啊。”
包国维闻言,也笑了笑,“防线过长的话,也就不止我们一个师来驻防了……”
的确,要是战场宽度够了,200师一早就被擅长迂回的日军给围死了,
忽的,包国维的笑容却突然凝固在脸上。
他整个人愣在原地,随后猛然转过身,将目光锁定在了地图上的东线区域。
“对啊,防线过长!西线和中线之间有勃固山脉作为天然屏障,
使得战线窄短,日军只能硬着头皮沿途挨个据点攻下,那东线呢?
东线有什么?
只有一条通往景栋的毛奇公路,以及公路两侧……
一望无际、几乎不设防的原始丛林!”
看到包国维骤然剧变的脸色和这个突兀的动作,
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刚才还轻松的气氛瞬间冻结。
包国维死死盯着东线,之前标记的东线第六军三个师在此时的包国维看来十分薄弱。
他的声音因急促而显得有些嘶哑,他几乎是对吴帆低吼出来:
“不对!老吴,勃固山脉要查,但东线!
东线更要查!
立刻加派三倍人手,不!
524团和527团的侦察连一块加派给你,全部派往东线毛奇-保拉克一线!
我要知道那边的情况!快!”
“是!师座!”吴帆虽然不明所以,但被包国维前所未有的急迫所震慑,立即领命,转身就跑出了会议室。
包国维心中忽然变得冰凉,他似乎知道平满纳会战失败的原因了,
“快,给军部发电!”
(https://www.635book.com/dzs/45908/6740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