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419章 虎狼杀(四)

第419章 虎狼杀(四)


雨幕之下,日军骑兵联队的溃败已成定局。

两个骑兵大队,连同前出的搜索中队,在22师预设的伏击圈内遭到了致命性打击。

面对突然出现的坦克与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失去了速度和冲击空间的骑兵显得如此脆弱。

机枪、火炮如同镰刀般扫过溃散的队伍,炮弹在密集的马群中炸开,将人马一同撕裂。

残存的日军彻底失去了组织,丢弃了重装备,如同惊弓之鸟般漫无目的地逃窜,

最终狼狈不堪地撤回了位于同古西南侧的出发阵地。

此役,骑兵联队伤亡近千人,战马损失惨重,

作为一支机动作战力量,已在事实上元气大伤,是自登陆缅甸以来遭受到的最大一次损失。

而取得大胜的22师并未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他们的坦克和部队在有效伏击日军有生力量后,便井然有序地撤退,

重新回到了同古城西侧的预设防线。

同古城西的枪炮声终于渐渐淡了下来,但是同古城内却是越来越热闹。

就在城外骑兵惨败的同时,城内的远征军已然完成了关键的兵力整合。

此前作为奇兵出现的523团,已成功与200师固守城区的599团、600团胜利会师。

生力军的注入,让守军士气大振,战局瞬间逆转。

原本负责攻城的日军112联队和143联队,此刻正惊愕地发现,攻守之势已然易形。

远征军不再满足于固守,而是以刚刚入城、锐气正盛的523团为主攻矛头,

集结兵力,朝着这两个日军联队防区的结合部,发起了迅猛而坚决的突击!

1943年1月9日清晨,缅甸同古市南区糖厂附近。

细雨组成的大雾尚未散尽,523团一营三连中士李程蹲在断墙后,往步枪弹仓里压着子弹。

他手中的步枪比他在国内用的中正式顺手不少,

十发弹容量在巷战中优势明显。

作为师内第一批换装英械的部队,他们必须在同古打出同盟军的威风。

他的手很稳,即便远处零星的枪声正提醒着这里仍是战场。

昨夜,他们连刚刚接替了599团二营的防区,此刻正对着日军143联队的阵地。

“都听好了。”

连长金志南猫着腰沿木墙走来,声音压得很低,

“今天我们要拿下前面的糖厂。侦察排报告,那里至少有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不少于四百多人防守。”

李程抬头看了看天色。

雨季的缅甸,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像一块浸透了水的灰布。

九时整,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

炮火准备开始了。

75毫米山炮的炮弹呼啸着落在糖厂外围,掀起漫天烟尘。

但李程知道,这种程度的炮击很难摧毁那些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过的工事。

“上!”

连长金志南的命令短促有力。

李程所在的二班老兵含量最高,因此作为突击组,率先跃出掩体。

他们沿着预定的路线快速前进,利用街巷的弹坑和废墟作为掩护。

前出很顺利,直到抵近糖厂附近后突然响起机枪的咆哮。

“哒哒哒——”

九二式重机枪特有的慢速点射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

冲在最前面的两名士兵应声倒地。

“左侧!楼上!”有人大喊。

李程一个翻滚躲到一堵矮墙后,子弹追着他的脚步,在石头上溅起一串火花。

他抬头望去,糖厂主厂房的三楼窗口,至少有两挺机枪正在喷吐火舌,

二楼窗户后隐隐约约看到有东西在闪,明显是有布置的,

更棘手的是最外围围墙地基处的几个隐蔽射孔。

立体式的火力几乎封死了唯一的大门入口。

"爆破准备!一排那边已经接敌!"排长通过手势下达指令。

两名携带伯伊斯反坦克步枪的士兵借助废墟掩护,悄悄向前运动寻找射界。

这种武器虽然笨重,但对付土木工事效果显著。

排长在前方声嘶力竭地喊道。

携带反坦克步枪的士兵匍匐前进,但在距离糖厂还有三十米的地方,其中一人突然剧烈地抽搐起来

——他的腿被子弹击中。

另一名士兵继续前进,却在即将抵达时,被一颗手榴弹炸得血肉模糊。

“妈的!”班长狠狠捶了下地面。

这时,侧面传来激烈的交火声。

一排已经从糖厂左侧迂回,正与日军在仓库区激战。

李程位置地势较高,墙面的射孔位置有死角,

他仔细观察射孔位置,发现其射击死角就在右侧缺口附近。

"排长,我带人从右侧突破!"

在机枪掩护下,李程带了几个同班的战友迅速向缺口运动。

在距离缺口十米处,他打出停止手势,掏出一枚烟幕弹。白色烟雾很快遮蔽了日军视线。

"快!!"

四人呈三角队形冲入缺口。

厂房内的战斗立即进入白热化。

李程依托机器残骸作为掩护,用李-恩菲尔德的快速射击压制日军。

一名日军从二楼跳下,他迅速调转枪口,一枪命中。

"左侧房间!"他命令道。

四人默契配合,一个个子偏小的士兵从腰间抽出一枚木柄手雷,拉出引线后等了两秒后便从朝里面投掷进去,

待爆炸后在他旁边的一人立即踹门,李程则是在门侧掩护。

在解决掉缺口附近的地面射击孔位置的日军后,李程的连队利用掷弹筒和铁拳压制住了三楼和二楼的日军火力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同盟军冲入厂房,日军开始从厂区大门处往内部撤退。

“二班,清除左侧区域!一班右翼压制!三班跟我来,直插中央车间!”

排长的声音在嘈杂的枪声中依旧清晰,却带着一丝紧绷。

李程所在的二班立即行动。

城区作战,他们在豫东训练的时候有专门教过。

按照之前的训练科目,李程的班内,火力组用布伦轻机枪和MG35进行急促点射,

压制住前方诸多沙包工事后的日军火力点,

其余人分为两组,借机枪掩护低姿迅猛前冲,占领新的机器残骸作为掩体。

“卧倒!”

李程刚吼出声,一枚九七式手榴弹已经从沙包后划着弧线飞了过来!

“轰!”  破片擦着他们的头皮飞过。

在爆炸后,李程也立即投出了一颗木柄手雷,爆炸在沙包后炸响。

不等硝烟散尽,二班士兵迅猛突入,却发现沙包后的日军并未被完全消灭。

一名腹部被炸开的日军军曹竟倚着沙包,用最后的力气扣动了百式冲锋枪的扳机!

“哒哒哒——”

一串子弹扫来,冲在最前面的两名士兵应声倒地。

“补枪!”  李程红着眼睛吼道,身旁的战友立刻补上数枪,确保彻底清除。

日军的抵抗远不止于此。

他们不仅占据了二楼钢架平台,与地面诸多露天厂区设备为掩体的火力点构成交叉火力,

彻底封锁了车间的纵向通道,

更棘手的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地下维修通道和大型设备形成的复杂死角。

往往一个方向的枪声刚停,侧后方又会射来冷枪。

战斗陷入了残酷而又常见的拉锯。

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李程刚利用一个钢架作为掩护,与对面工事里的日军对射,子弹打在厚重的钢铁上叮当作响。

他试图探头观察,一发子弹立刻擦着他的钢盔飞过,吓得他猛地缩回。

“妈的,小鬼子躲得太刁了!”

接过MG35的副射手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他的脸颊被跳弹的碎片划开了一道口子。

部队的推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糖厂外临时连指挥所。

连长金志南蹲在由几个弹药箱垒成的掩体后,举着望远镜观察着糖厂的战况。

他眉头紧锁,透过最新装备给先锋连的步话机与各排保持着联系。

“连长,小鬼子在二楼平台至少架了两挺歪把子,火力很猛,地面的鬼子火力点也不少,

二排被压在车间入口,抬不起头!”

一排长的声音夹杂着激烈的枪声从听筒里传来。

“知道了。龟儿子躲得挺严实。”

金志南骂了一句,然后将目光看向了一旁部下展开的厂区地图,在通过步话机联系二排确定了他们目前的位置后。

他抓起通往团部的电话,语速极快:

"团指,我是三连金志南!

糖厂主厂房二楼平台,日军两挺九二式重机枪,正压制我二排于精炼车间入口。"

他稍作停顿,对照着地图和前方侦察员的回报继续道:

"以厂区北侧那个红砖大烟囱为基准点,向西延伸约八十米,就是那栋三层的主厂房。

看到二楼那个塌了半边的窗户了吗?

火力点就在它左侧第三个窗口,窗口有沙包垒着。"

为了让炮火更精准,他补充了更易辨认的地标:

"目标窗口正下方,就是那个倒塌的甘蔗输送带,铁架子都扭在一起了,很好认。

请求炮火覆盖那个窗口及左右各十米区域!试射一发!"

"收到,三连。

目标红砖烟囱向西八十米,主厂房二楼,倒塌输送带正上方窗口。

试射一发,注意观察!"  团部炮指复述确认。

片刻后,一声独特的呼啸由远及近。

"轰!"

炮弹在厂房南侧外墙爆炸,激起一片砖石。

金志南立刻对着话筒喊:"偏南了十米!向北修正!"

”收到,向北修正!“

不过十余秒,又是一发极具压力的炮弹在主厂房二楼墙面炸开,

但是75毫米的火炮还不足以完全摧毁掉混凝土建筑。

只是在墙面炸掉了一大片外皮和砖石。

“目标命中!"

"明白,集火覆盖!"

此时还在厂区主楼附近与日军火力点相互对射的李程忽然听到了呼啸声,

久经战斗的众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李程立即命令刚刚展开的排迫击炮组立即后撤,

声音刚说完,更加刺耳的密集呼啸声破空而来。

"轰!轰!轰!"

炮弹群覆盖命中了二楼目标区域,将那个沙包窗口连同里面的日军机枪阵地炸得粉碎。

同时还覆盖了二楼下方的多个日军火力点。

75毫米火炮说大不大,但是说小绝对不算小。

连番密集覆盖炮击,将整个糖厂都置于手中来回摇晃。

李程等人紧紧躲在掩体后面捂住耳朵张大嘴巴,虽然众人脸上满是泥灰,

但是都可以从彼此眼中看出许多兴奋。

待到几分钟后的炮击结束,李程和战友们从掩体后跃出,

踩着还在滚烫的瓦砾,朝着前方被炸得一片废墟残骸的日军火力点一一清剿,

而后便冲向通往二楼的破损楼梯。

楼梯已被炸毁大半,他们利用炸塌的砖石和裸露的钢架艰难攀爬。

二楼平台一片狼藉,原有的工事已被炮火彻底摧毁。

几名幸存的日军士兵还没完全从炮击中反应过来,他们摇摇晃晃地起身,从废墟中挣扎出来,

嚎叫着挺起刺刀做最后的反抗。

“啪!啪啪!”

几声带着回音的枪声响起后,543团便占领了糖厂主楼。

一小时后,糖厂屋顶升起了远征军的军旗。

这座市南区核心据点的易主,如同推倒了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彻底改变了同古城内的力量平衡。

依托糖厂这个坚固的支点,远征军523团与200师部队迅速向两翼卷击,

成功切断了日军143联队与112联队之间本就脆弱的联系,

将日军防御体系一分为二。

112联队在连日来的苦战中早已元气大伤,兵员和弹药都极度匮乏。

面对远征军陡然增强的压力,以及侧翼暴露的致命威胁,

他们不得不放弃苦守的阵地,利用夜色掩护,全线撤出同古城。

在112联队撤出城后,143联队陷入孤立。

55师团下令143联队后撤,竹内宽清楚,若再不撤退,整个联队很可能被优势的中国军队合围,

葬送在同古的废墟之中。

为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他下令主力部队立即向城南门收缩,撤出城区,

只在城内交通要道和关键建筑内,留下了数个精干的小组,执行袭扰任务,以迟滞远征军的推进速度。

枪声并未停息,但已从密集的攻防交战,转变为零星的、冷枪冷炮的袭扰。

同古城的主动权,自援军22师的抵达后就已牢牢掌握在了华夏远征军手中。


  (https://www.635book.com/dzs/45908/6741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