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朱棣:朕要亲征!
推荐阅读:灵能:咒力 都重生了谁不想搞钱啊 末世天师的位面交易系统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长生:从炼制傀儡替我修行开始 民俗:开局大婚,新娘脱下画皮 我在圣裁审判所升级加点 我欲九天揽月 谁教你这么御兽的 我的仙路不对劲
永乐年间。
朱棣的眉宇间霎时燃起怒火。
“这是什么世道!”
他完全没想过,自己的抄家竟然像是压向这些富商士绅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是离心之举!
他们不是应该感到害怕,变得更加听话吗?!
怎会如此?!
他真的不理解!
然而,事情已经这样了,他还得想办法补救。
如今的问题是民心不稳,那他得安抚民心!
既然李自成大军将至,女真族也虎视眈眈,那他就借这个机会,好好会会他们。
想到这里,朱棣的愤怒稍减,再次自信起来。
这既是大明王朝的危机,也是他大展身手的机会。
毕竟,他最擅长的,就是打仗,不是吗?
......
【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势越来越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局势日益危急。】
【关外的清军也像闻到血腥味的猛兽,一波接着一波地扑上来撕咬试探。】
【此刻的你,急需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小胜,来稳住这摇摇欲坠的人心。】
【你想起了自己当年纵横沙场的铁律。】
【要么凯旋而归,要么马革裹尸,绝无第三条路可走。】
......
李世民眉头微蹙,不着痕迹地轻轻摇了摇头。
此时的朱棣,确实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岌岌可危的民心。
然而,这种非生即死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本就民心不稳,若继续这般强硬行事,连军心都要不稳了。
届时,要是连士兵都向李自成投诚,那朱棣就彻底的众叛亲离。
大明,也就没救了。
不过,李世民总有种感觉。
真实的朱棣应该不是这样的做法才对。
......
【你召来京营仅存的几个老油条宿将,指着城防图。】
【用不容置疑,带着血腥味的口吻下令,给你五万人,给朕守住彰义门,守不住,朕灭你满门。】
【可真实的情况是,能拉上战场,能打的人,都不到两万人。】
【你自以为,重赏重罚之下,定有不怕死的亡命徒。】
【你甚至许诺,胜则封侯,赏万金。】
【那位被点名的老将军,低头看看底下那些面黄肌瘦,连盔甲都凑不齐的所谓的京营精锐。】
【再抬头看看城外漫山遍野,杀气腾腾,嗷嗷叫着要“均田免粮”的流寇大军。】
【最后,他抬头看了看在龙椅之上,你那张因暴怒、焦虑和绝望而扭曲变形的脸。】
【他沉默着磕了个头,领旨,转身离去。】
......
永乐年间。
此时,朱棣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之感。
这位老将军这样的反应,要么就是直接弃城而逃,要么就是要阵前倒戈了呀。
同时,他心中对天幕中的这个视频颇有些不满。
他根本就不是只知道用强硬手段的皇帝。
如今局势已然如此危急,在阵前,他势必不会这样做的啊!
他先前抄家已经失去了民心,若此时再逼别人立下军令状的话,岂不是连军心都要失去!
届时,还有谁来守城?
李自成的大军,也如同过无人之境。
......
【三天后,消息传来,他根本没去彰义门。】
【而是趁着夜色,他悄悄打开了另一个方向的得胜门。】
【带着手下那几千还能跑路的残兵败将,开城门投降李自成。】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喊道:
“老四,你糊涂啊!”
“此人不是怕死,而是怕被你逼着去送死。”
而且朱棣还诛人十族。
有这样的先例在,此人定是怕朱棣事后株连九族的疯狂清算。
......
【你的严刑峻法,你的猜忌不信。】
【亲手把最后一个可能为你效命的武将,推进了敌人的阵营。】
【自此,外援断绝,内部人心涣散。】
......
永乐年间。
朱棣的胸腔里猛地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窒息感。
这比当年靖难时被建文帝的大军死死围困在北平,还要绝望百倍。
那时,他麾下至少还有一支忠心耿耿的燕山铁骑。
也有着明确的敌人和看得见的翻盘希望。
可如今,他的敌人无处不在。
而他的刀,却只能砍向自己人。
在刀不得不挥向自己人的时候,也是自己人开始叛变自己的时候。
终于,自己连盟友一个都不剩。
......
崇祯年间。
朱由检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之感。
这,便是他此刻面临的残酷现实。
文官都只顾着自身利益,全然不顾家国安危。
武将更是直接投敌,弃大明于不顾。
一时间,他竟然也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想着挽大明于倾,也并没有懈怠半分。
可为什么还是这般绝望的结果?!
难道永乐帝朱棣,也对此毫无办法吗?
想到朱棣,有些溃散的目光又重新聚焦于天幕之上。
永乐大帝朱棣,一定会有办法的!
......
【你负手站立在这空旷死寂的大殿中央,目光缓缓扫过周遭。】
【那些曾经围绕你的文臣武将,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仅存的几个老太监,在你阴鸷如鹰隼的目光下,抖得像风中的蜡烛,随时都会熄灭。】
【一股独属于你永乐大帝朱棣的悍勇之气,在你胸膛之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无力的一次涌起。】
【你想起了自己数次亲征末北,马踏连营,追亡逐北的万丈豪情。】
【备马!】
【你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音在这空荡荡荡的宫殿里撞得粉碎,显得无比滑稽又可笑。】
【朕要亲征!】
【朕要让那些反贼看看,大明天子,没有一个是孬种!】
......
“好!”
“大明的皇帝都是血性之辈!”
嬴政忍不住开口称赞。
在他看来,造成明末这种局势的原因,就是政治制度的整体性缺陷。
朱元璋废除宰相导致皇权过度集中。
后期,文官集团坐大。
还存在着东林党,阉党种种党派,将大明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所以,他觉得明朝的制度明显不如秦朝“三公九卿”的制度。
而对于明末的局势,他也感觉无从下手。
毕竟,他也是奉行严刑峻法的皇帝。
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与此时一样的情况。
所以,对于朱棣,他很是佩服。
在如此绝望的情形下,朱棣还要亲征。
明朝,不愧是华夏最硬气的王朝!
朱棣,不愧为马上天子!
(https://www.635book.com/dzs/47276/6730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