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头茬韭菜
推荐阅读: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洪荒:天道克星 四合院:傻柱截胡丰满太太记 萧先生,听说你爱我三世 红杏村里杏儿甜 我偶遇天机,炒股年入百亿 步入中枢 太乙神界 她心灰嫁傻子却被傻子丈夫带飞 穿越农家女,女扮男装考科举
沈圆圆还是咬着牙跟家人一起完成了第一天的翻地工作。
只不过人第二天就躺在炕上起不来了。
沈清远他们也没空管她,收拾收拾东西就又去地里了。
昨天他们一共犁了八亩地,这速度在村里已经属于“遥遥领先”那个档次了。
不过他们今年开春晚,这几日的天却热的很快,所以大家都很着急抢农时把地种下去。
荒地第一年最好是种黄豆,这样第二年的土壤会更有肥力。
不过黄豆这东西不好当饭吃,所以他们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分批播种。
黄豆的成长期只需要三四个月,所以是唯一在东北可以生长两季的作物。
沈清远和沈奶奶商量之后决定先种玉米小麦,秋收之后再种一茬黄豆,养养地。
别家不敢第一年就在荒地上下这么多粮食种子,他家敢。
毕竟沈清远那几池子的农家肥不是白沤的。
这片土地本身肥力就是够的,只是不够疏松和湿润,只要松土做到位,后续的浇灌跟上,长出粮食不成问题。
“媳妇儿,今儿你就别跟着去了,你先留在家里把玉米苗育出来。
我们这两天翻好地之后先把小麦种子撒完,然后就要开始移栽玉米了。”
沈清远对夏芸娘说道。
为了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减少玉米生长周期,沈清远决定玉米采用移栽秧苗的种植方法。
高粱种子对土地的温度需求比较高,所以放在最后播种。
哦,对了,还有沈圆圆急头白脸要来的一亩地,还得给她种一亩地的甜菜。
“那行,正好今天把韭菜都割了,剩下的我移栽到后院去,空出来地方育苗。”
夏芸娘过年前种下的韭菜现在正好长成了,一小片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沈奶奶不舍得吃,想拿到镇上去卖。
沈圆圆和沈清远不同意,俩人非要吃韭菜盒子,不让沈奶奶拿去给李天霸带到镇上卖。
后来双方展开激烈讨论,以沈清远被沈奶奶用扫炕笤帚打了两下后背和沈圆圆承诺再想两张新的吃食方子为代价,保住了家里的头茬韭菜。
秉承着吃就要吃好的宗旨,沈圆圆还把农场冰柜里冻得大虾仁拿出来了一袋。
藏在沈清远的炕柜里缓冻。
等夏芸娘那边在偷渡一些和好鸡蛋的韭菜馅和面皮,他们一家三口就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去空间里包韭菜虾仁鸡蛋馅的饺子了!
怕孩子们韭菜馅吃多了烧心,夏芸娘还准备了小白菜蘑菇馅的。
蘑菇是集市上买的冻蘑,拿冷水泡上半天,剁碎了跟小白菜和在一起,那鲜亮劲儿就算不加肉也格外好吃!
这饺子你就吃去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伙食好,那是因为活干的多。
其他人继续下田翻地,夏芸娘把家里买回来的玉米种子,一袋子一袋子的倒出来,先放到五十度左右的温水里浸泡。
瞅着家里没人,夏芸娘把让沈圆圆提前拿出来的高锰酸钾浓缩片拿出来扔到水里。
等玉米种子泡好之后,夏芸娘又拆了两包白色粉末状的磷酸钙拌进去。
加磷酸钙主要是为了帮助玉米种子发根的。
主屋这边的侧间现在是老沈家的种植房。
这个房间现在只有夏芸娘和沈清远有出入的钥匙,其他人平时都进不来,所以夏芸娘并不怕那泡成芭比粉色的种子被人看见察觉到异常。
把种子按照一定密度埋到之前种菜的腐殖土里,浇完水就可以静待它们发芽。
三天之后,玉米种子破土而出,等下完小麦种子正好就可以移栽玉米了。
沈清远家的荒地现在开出来了三十亩,种小麦和玉米是够够的。
老沈家打算今年先种二十亩地的玉米,十亩小麦还有六亩地的高粱。
剩下的四亩位置更偏一些的荒地和边角料的地方,是沈清远留给家里准备了好久的木薯红薯和沈圆圆的甜菜的。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所以在这边除了好打理产量高的玉米和各种豆子,种植比较多的就是小麦。
小麦下种之前,地先要撒一遍基肥。
别人家还在吭哧吭哧开地起垄的时候,沈清远家已经开始撒肥了。
随着沤肥池的盖子打开,沈圆圆被里面刺鼻的气味熏的差点仰倒。
倒是沈清远和夏芸娘挺高兴,这味儿说明--“肥成了!”
沈清远开心的宣布道。
一桶桶的肥料被牛车拉到地头,等沈家人开始撒肥的时候,其他村民都震惊了。
系统:收获“好奇”、“惊讶”值,45点。
不仅是沈乐平,靠山屯的坐地户也有不少围上来问的。
“沈兄弟,你上镇上去收肥了?”
除了往这方面去猜,村民们实在想不出,沈清远家是怎么短短时间就搞到这么多肥的。
就算是去镇上收夜香和泔水,那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搞到手的。
没点门路和人脉一般人都买不到。
不过他们也知道沈清远家在镇上有买卖,而且生意好像还挺好,要说他家有能耐买到镇上的泔水,他们还是信的。
沈清远轻笑,“不是,是我们家自己沤的。”
“啥?你家自己整的?”
“咋可能,你家不是年前才来,就这么几天,就拉了这么多?”
“哈哈哈...”
人群中发出一阵哄笑。
沈清远也不恼,也跟着笑。
看大家丝毫没有散去的迹象,大有不知道他家肥哪来的就不回去的架势,只好如实相告。
“我家是用草根烂叶子啥的自己沤的肥,肥力不比你们常年自家攒的,只是先对付着用。
要是你们想知道咋沤的也可以直接去我家问,要是怕有问题,也可以等我家秋收之后看看效果再说。
反正咱都一个村儿的,有事直接找我们就行。”
听沈清远这么说,村里几个大爷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后生不错,心眼实,不藏私。
等他家秋收的时候自家也过来帮把手,正好看看他们种的庄稼咋样。
要是真能收到粮食,那等明年自家也这么整!
肥料对土地的作用不是一般二般的重要。
沈清远愿意把制作肥料的方子免费给大伙儿用,大家心里都挺高兴的。
一时间对后来户沈秀才家都多了不少好感。
沈清远面带微笑的听着系统一条条的好感值播报。
沤肥的方法和曲辕犁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又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所以沈清远打一开始就没想着把这些东西藏起来只留给自家使。
只是他刚到这地方就贸贸然跟大家说他有改善土地耕种的好办法,别人也不一定会信他的。
只有真真切切的收上一茬粮食,让大家看到土地最真实的反馈,才会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到时不用他挨家挨户的去劝说,大家自然会过来打听。
不仅可以把沤肥和曲辕犁的法子说给大家听,还可以号召一下大家跟他一起弄水车挖沟渠。
他不是没种过地的小年轻,知道种地辛苦,凭人力浇灌那更是累死个人。
所以他早就惦记着解放劳动力把水车和灌溉渠搬到古代来了。
只不过现在还没到火候,饭要一口一口吃,事儿要一件一件做。
在村里没点威信就想让大家直接帮他出力干这事,那不是异想天开么。
水到渠成,你也得先有水不是。
(https://www.635book.com/dzs/47412/6765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