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重回锦绣 > 第063章 三棵树故事

第063章 三棵树故事


  村委副主任房克华招集了几个年长的村民,围坐在村委会门口,讨论乡里交办下来的一件事。

                  乡里面开了个会,征询了一下各村各组的意见,县里提出来了,下一步要在全县实施荒山治理,现阶段,要求各村将农业生产发展的想法归纳一下,提出自己的可行性意见,上面根据情况,选择分批次推进。

                  这是个好机会,马鞍山村不能落后,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搞一个文字的东西出来。

                  不同渠道得来的消息,有的村是拿钱去请乡里,县里的技术人员来搞,动不动就花几百上千块。

                  而马鞍山村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是个空壳村,没有钱,但这个任务要完成,怎么办?

                  主任外出半年多没有回来,家里的事房克华就担了起来。

                  房克华想到了邢松青,城里下来的,有见识,考虑问题周到,请他来一起商量,看看我们村要怎么搞。

                  邢松青也没有说什么,就掏出小本本,记下房克华带来的乡里的要求,现场与那几个村民交谈了村里面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房克华准备最后说几句,这时邢毅来了。

                  邢毅靠近他们,恭敬地给几位长辈打了招呼,在父亲身边坐了下来。

                  父亲一脸惊喜:“你来啦?见过你妈啦?”

                  儿子回答:“见了,妈说你在这里,我就过来了。”

                  看到一个长相标致,干净利索,文质彬彬的小伙子,长辈们七嘴八舌,都是一边倒的夸赞。

                  “老邢,你儿子呀,长得这样高大。”

                  “好有精神的一个小伙子哦。”

                  “还用说?老虎养的豹子崽呀。”

                  房克华告诉邢毅:“正在做你爸爸的工作,请他帮助搞一个规划,可是你看,他一直说能力有限,怕做不好。你来了就好了,帮我们一下?”

                  作为儿子,不能让父亲的颜面受影响,邢毅爽朗道:“大家放心,我会尽力帮助爸爸的。”

                  这样一来,房克华更加兴奋了,激动说:“你看看,邢老哥儿子看样子就是读过很多书,有水平的人,我们这件事不愁了,有你两父子出手,搞出来的东西肯定就很好的,定会超过别的村。”

                  几位也跟着恭维,说马鞍山村有了邢老哥,要搞什么有文化的东西,一点也不用愁了。

                  正说着,一个人匆匆跑来,大声说:“不好了,你们都快去看看吧。”

                  房克华忙问:“什么事。”

                  来人气喘吁吁:“那蒲明发不知为了什么,拆了老房,在树底下造了一间草屋,在里面安床了。”

                  “还能是为了什么?要砍那三棵树,简直就要他的命了。”

                  大家站着议论起来。

                  “这蒲明发,不要眼睛啦?差不多要瞎了,不砍树哪来的钱去医治呀。”

                  “他以为别个要打那树的主意吗?谁会那样想呀,完全都是为了他。”

                  “简直,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倔强之人。”

                  房克华顿脚说:“走,看看去。”

                  邢毅与父亲也要跟着去,房克华有意与他们走在一起,给他讲述了三棵树的故事。

                  算下来,那三棵树种下也有20年了。

                  种下它们那一年,蒲明发的儿子刚生下地。

                  那时的日子根本无法提起,就说他家吧,看得到的东西就是一只木桶,一口破铁锅,一张树杈床,半截树墩子。

                  没有电,没有路,没钱买煤炭,买了也运不进来,做饭取暖,只有朝山上伸手。

                  人口增多,土地减少,出路又只能在山上找,于是村前村后十几个坡头,原本被树木覆盖找的坡头,几年下来,就都被砍光了。

                  有天,门口走过来一个人,半道上脚踩滑,滚了一跤,腰杆被石笋杵了一下,受了伤走不动了。

                  蒲明发刚要下山沟去背水,见状放下木桶,把他扶起。

                  路人口干舌渴,眼巴巴看着水桶。家里还有两碗水,蒲明发端来给他喝,路人喝了大半碗,留恋地看那半碗水。

                  他坐在石蛋上,听到了草屋里的娃儿哭声,就像小猫叫,有气无力。

                  他翻遍自己的衣裤口袋,找到柒斤粮票,三圆五角钱,全部给了伍唐贵。

                  “先拿着吧,给她母子俩买点营养品补补吧。”

                  蒲明发嘴皮抖动,说不上话来,家里唯一的下蛋鸡宰杀了,积攒的七个鸡蛋吃光了,再也找不到什么好一点的东西了。

                  蒲明发又端了半碗水给他,他抬手挡住了。

                  他知道这里水太干贵了,每天早晨,就揹木桶翻两座山,到河沟里去取水,来回要两个小时。

                  村里人从来不用揹来的水洗澡,等到六七月间,天上下雨了,就脱光了站在雨水里,这样冲洗。

                  他到处查看一阵,一眼望到头,都是光秃秃的坡,光秃秃的地。

                  他踉跄着下山去了。

                  过了一周,这个人又来了,带来了四两红糖,三斤糯米,20个鸡蛋。

                  他坐在土墩上,让蒲明发抱娃来看,一尺长,猴儿般大小,再看伍唐贵的婆娘,浑身上下没有三斤肉,苞谷兜一样干巴。

                  他止不住叹息,眼眶湿润,摇头,摇着摇着,竟然举手给自己一个巴掌。

                  蒲明发莫名其妙,他这是干什么?

                  女人用舌头舔了红糖,被蒲明发搧了耳光,她吓坏了,跪地给送红糖的人磕头,祈求他的宽恕。他赶紧夫扶起女人,把蒲明发揪到外面,严厉呵斥:“你要再这样,对你不客气!”

                  接着他指着不远处几棵树,说:“那是你栽的?”

                  蒲明发赶忙点头:“是。”

                  那人说:“多栽,少砍,每年都有增加,过了十年八年,你就会知道它们的好处了。”

                  他要走了,蒲明发在屋里东找西找,想要感谢,可是家里有什么呢?什么也拿不出来。

                  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指着那几棵树说:“你要看管好那几棵小树,等你的娃儿长大了,树也跟着长大,那就好了。”

                  蒲明发懂了他的意思,就认真管理那三棵树,每天的洗脸水都拿去浇灌,大人娃娃的尿水就存在木桶里,隔天舀一瓢泼在树根下,给苞谷施用的那几泡粪也分一点给小树。

                  转眼过了三年,小树有碗口大了,树干杪直,小孩会坐在树荫下搓泥球了。

                  蒲明发在蒲记恩(孩子的名字)腰上拴棵布带,捆在自己背上,下了山,穿过村子,去毛栗坝乡场上,准备用两块钱,买点什么去拜见恩人。

                  他表达不了更多的心意,但他绝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蒲明发听人家喊那恩人叫杨社长,吓呆了。

                  拿钱拿粮票拿红糖拿鸡蛋救他儿子救他婆娘的人是社长!

                  他拿两块钱买两斤杂糖回报社长!

                  蒲明发带着儿子悄悄回来,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婆娘,婆娘双腿跪在堂屋里朝外面磕三个头,脑眉心碰门槛咚咚响。

                  几年后两爷崽又去了一次,想告诉杨社长,那三棵树长很大,高过房子了,希望他有空去看看。

                  人家告诉他们,杨社长调走了,调到县上去了。

                  俩爷崽呆呆站在门口,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也不去看看自家的树?这么走了,树怎么办?蒲明发很想追到县里去,那百十里大路倒不怕,只是县城那么大,朝哪儿进去都不晓得。

                  蒲明发想清楚了,唯一的办法,招呼好三棵树,等待杨社长来看他的树。

                  杨社长走好远了都要回头看树,那么用心抚摸树叶子,杨社长丢不开树的,杨社长一定会来的。

                  蒲明发更加勤勉地浇水,看护三棵树。


  (https://www.635book.com/dzs/49276/4703121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