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烽火蓟州路(十九)
推荐阅读:拒不复婚,父子齐齐下跪求原谅 父子偏心白月光,我转身嫁顶级豪门 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 诡异求生:庇护所竟是我自己 让你扎纸人,你把网恋女友烧成灰 前夫护白月光不圆房,重生我不嫁了 爸爸快开门,崽崽给你搓背背呀! 情迷小神医 嫁纨绔少帅小叔后,渣男为我杀疯了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蓟州城外,天气开始转凉,一场雨让城外的人马畜生全部爽翻了。
不爽的只有洪歹极。
这几日派出的哨探全部没有到达广济仓,要么半路折返,要么没了踪影。
其实已经不需要再派人去看发生了什么事了,阿什达尔汉肯定没有了,因为明军侦骑已经摸到他营地了。
洪歹极站在营帐外的大纛下,眺望蓟州城。
城里的消息,指挥已经换人了,王元雅重新掌权,虽然他没有改变熊明遇的布置,若拼死强攻,破城并非全无可能。
大帐内几个旗主正在讨论的就是是否要在明国援军到达前,拿下蓟州城,还是假借猛攻引诱这只明军来援,打个埋伏。
洪歹极没有说话,一个人出了营帐,雨水冲散了营地内的闷热和屎尿骚气,大明的粟田和野草还有些原始的芬芳。
洪歹极的牛皮靴将差点踩到的马粪踢开,刚下过雨的粪块有点湿,一踢就散了,差点溅一身。
让洪歹极本就不好的心情更加糟糕。
阿济格和杜度带回的赵率教首级让金蒙大军集体兴奋,但阿什达尔汉和吴拜损失的是一千二百正白旗勇士,洪歹极心凉了一半,这还是他自动忽略了阿赖带的镶黄旗的两个牛录。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他洪歹极成了损失最大的人了,他直接少了近五分之一的直属力量。
雨后的天空竟然有了彩虹,血虹贯日的异像让洪歹极想起了奴儿哈赤。
“战场如猎鹿,需知何时张弓,何时收网。老四,把握时机很重要。”老汗脸上的冰冷与赫图阿拉的白雪很像,那日他也曾看到血箭在阳光下的样子。
洪歹极来到了两匹高大的白马面前,帮它们梳理马鬃。这两匹马都是他的爱马,也只要这两匹马能驼动他肥硕的身躯。
抚马的手感触到白马脖颈间的热血温度,抚马的心这次却不是为了征战,他想跑了。
这只明军的情报,洪歹极已经知道了。
完全出乎意料,竟然真的是那个刚继位的三岁小皇帝。
这只明军的战力,其实他也见识过了。
哨探战天天都在打,蒙古人都不敢接战了,基本有去无回。
建州勇士实际也讨不到啥好处,这只明军告诉了他们什么叫悍不畏死,那怕只有一件破袄也敢于正面近战,真正的死不旋踵。
如果大明都是这样的军队,洪歹极几乎可以考虑再做一下大明建州卫指挥使。
所以,洪歹极非常想消灭大明的这只军队,不怕大金的人必须被消灭。
但这只军队的战略也非常清晰,几乎不可能搞什么“围点打援”。
打完广济仓后他们就变成了龟速,几天都不挪窝,生生在他面前演绎什么叫“结硬寨,打呆仗”。
洪歹极敏锐的感知到对方也想要吃了自己,因为明国的合围之势在一天天成型。
当哨探战不占优势,洪歹极其实已经心知肚明,此战输的可能大增,连一惯自信的代善都悄悄跟他说要保存实力了。
洪歹极翻身上马,开始了日常遛马。连绵军帐中的八旗子弟其实士气还是很高的,见到大汗跃马巡查,一个个都向他欢呼。
洪歹极在马上摇头,他是想撤,但仗打成这样,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争了。
洪歹极敢望风而逃,蒙古人就敢望风而降,而且因为受损最大的是他自己的正白旗精锐,回到沈阳,自己的地位也会动摇。
大金大汗被明国三岁娃娃打得望风而逃,洪歹极清楚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大金有八旗,不是铁板一块。
距离洪歹极已经很近的朱慈炅大营,大军已经达到六万。以保定总兵曹鸣雷、保定知府张凤翔、大名知府卢象升组织的河北卫所军和河北义勇与皇帝汇合。
刚刚入营的张凤翔和卢象升都很兴奋,两个人看着严整雄壮,军旗猎猎的明军大营,心嘲澎湃。
“古有甘罗十二拜相,今上三岁平虏,天眷大明乎?”
他们兴奋,朱慈炅却很无语,都没注意到卢象升这个“名将”。
这都是内阁首辅黄立极送过来的人马,黄立极这个白痴总以为战场就比人多,却不知道这些从没有经历过战事的卫所兵和义勇,只会消耗军粮,增加后勤压力
这么多人一来,朱慈炅大军每日耗粮绝对突破两百石。
这还是朱慈炅提前下令满桂、侯世禄分兵的结果,这两部边军加上燕山两卫被他放在了密云一带,提心吊胆的防备着洪歹极“潜越”。
不过,情报显示,洪歹极收拢了部队,显然准备和朱慈炅在蓟州决战,这对于朱慈炅来说,是个好消息。
熊明遇带来的准确消息是,蓟州城中有一万二千边军和三万义勇。
王元雅的三千标营,杨国栋的三千人,朱国彦的三千人,还有周边卫所收缩回来的两千四百人,以及熊明遇留下的五百人。
神奇的是这些数字都是满员,不管他们是不是拉的义勇充数,反正绝对不怕皇帝查空饷。
总之,这一万二千人是可以出战的部队,三万义勇守城也没有问题。
不过所有战报中,也有让朱慈炅出离愤怒的战报。
他抽出短剑对着“御案”砍了好几次,或许是年龄太小,只留下了几道斫痕,比吴大帝削案表决心差远了。
那御案被砍开的口子就像是在张嘴嘲笑。
袁崇焕率大军入关,以赵率教为先锋,迁安降敌,赵率教不察,被建奴团灭。
袁崇焕留在永平不动了,既没有去打迁安,也没有来蓟州。
不听自己的安排反攻沈阳,朱慈炅其实可以原谅。
因为,最初的情报有误,不是十五万入寇,沈阳建奴实力还是很强的,强攻可能没有战果。
但朱慈炅都向蓟州接近了六十里,离建奴大营只有三十里了,他还在永平,这是在做啥?
其实,袁崇焕被他亲征的消息吓傻了。
三岁皇帝御驾亲征啊,接到战报的那一瞬间,他怀疑自己的眼睛出问题了。
尤其是看到皇帝取得广济仓大捷,砍了近六千鞑子的人头后。
这是二祖复生?
他在考虑是不是要遵旨回去打沈阳,但这会儿回去,黄花菜都凉了。
小皇帝明显要和洪歹极决战,他这边带了三万多人啊。
敢回头,内阁会把他撕了。与皇帝会师,小皇帝会不会把他撕了?
他遇到了和洪歹极差不多的难题。
只有亲兵在旁边小声嘀咕:"督师若返沈阳,怕是要步熊廷弼后尘"。
(https://www.635book.com/dzs/49344/4934787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