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308章、泪鉴天阙

第308章、泪鉴天阙


黄立极这一年多的首辅做得那是不能说毫无压力,但也算顺心顺意,虽然案牍劳形,但皇帝不在宫中,他才是大明帝国的真正的掌舵者。

信王有名无实,瑞王有实无名,若非生死存亡的大事,张太后也不会出面。如果不是南京的小皇帝不时传来一些争议圣旨,黄立极比张居正还张居正了。

不管怎么说,黄立极觉得自己稳定了新帝继位的动荡,顶住了建奴入寇,平息了陕西民乱,还能给官员边军补上欠饷,放眼大明历史,他也是排名靠前的首辅了,内心多少有点自得骄傲的。

你说建奴入寇是小皇帝打败的,没有我黄阁老调动半个大明的粮草士兵,小皇帝拿脑袋去打啊?你说陕西民乱是孙承宗平息的,没有我黄阁老绞尽脑汁送粮入秦,孙承宗有几两肉给饥民吃?

对自己一直十二分满意的黄首辅,刚见到小皇帝就遭遇当头棒喝,他今天的一切都是小皇帝给的啊。小皇帝继位时没有顺势选择孙承宗,才给了他黄立极复出视事的机会。

小皇帝要收拾他,只需要把锦衣卫的档案扔给刘一燝,他马上身败名裂。

当然,黄立极不知道他的罪状也可以是敲打刘一燝的工具,刘一燝也不敢随便公开的。只要刘一燝有一点党争倾向,他会比黄立极还先完蛋。

朱慈炅在说笑,黄立极可不敢以为是说笑。对小皇帝绝对忠诚是他的人设,这个人设绝对不能崩,否则不知道多少臭鱼烂虾会扑到他身上,吸干他的血,吞光他的肉。

黄立极抖着肥肉,神色黯然,老泪纵横。

“陛下啊,怎么能说疏远了呢?

陛下在燕山,老臣整夜提心吊胆,无法入眠。陛下过运河,老臣也是一日三问,势要保证陛下安全。南京大疫,老臣更是几度昏厥。不论何时,老臣都把南京来的消息放在案头。

老臣对陛下一直魂牵梦萦,一片忠心,陛下怎么能跟老臣疏远了呢?不就是一万两银子吗?内库拿不出来,老臣还可以自掏腰包啊。陛下这说法,让老臣寒心啊!”

朱慈炅脸色大变,我靠,老黄你这演技,居然让朕真有点感动。连忙安抚。

“先生莫急,是朕失言了。”

“不,是老臣有错,让陛下误会了。”

黄立极用衣袖猛擦眼泪,果断开口,强行认错。

朱慈炅感觉自己论霸气比不过孙承宗,论腹黑比不过刘一燝,飙演技也不如黄立极,有点气馁,连忙示意宫女给首辅递毛巾。

李世熊在小本本上奋笔疾书:元辅见上,聊叙别意,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收拾停当,朱慈炅和颜低语。

“京中一切可好?”

黄立极拱手回话。

“赖陛下鸿福,京中稳定,唯有三事老臣需要禀告陛下。

其一是通宝银元及粮银券在北方的发行。大通宝和银元颇受朝野非议,民间亦有大钱虐民之声。粮银券也有些问题,有些加重朝廷存粮负担,更利商贾居奇,兑换此券者多为粮商。

其二是京中勋贵大家,不知何时开始隐隐有向南方转移家资的动向。此事不好干涉,但似乎和陛下停跸南京颇有关联,市井间甚至有迁都传言。

其三就是流民和皇店司。有皇店司存在,流民似乎有了出路,北方流民竟然不减反增,皇店司吸纳不了,其工场矿场外,日聚流民过千,日殁十余。”

朱慈炅嬉笑之意顿消,双手按在御案上,望着黄立极。

“内阁有何应对?”

黄立极也一脸严肃。

“关于银元通宝,内阁的意见是再看看,如果夏秋两税后兑换稳定,估计明年后年应该就能接受。粮银券,内阁的意见是暂停发放,尽量回收。

关于流民,内阁只能阻断聚集,责成地方尽量劝归,避免生事。关于勋贵富家南移,陛下恕老臣无能,此事估计只有陛下归京才能解。”

朱慈炅摇晃脑袋。

“不是什么大事,他们要南来就南来吧,朕迟早是要归京的。南来了也好,更方便朕打扫干净紫禁城。”

黄立极愣了一下,看着朱慈炅认真的表情,原来这位是对紫禁城没有安全感才留着南京的啊。

黄立极不知道,他坐马车直入大内是多高的礼遇。他的随从官员,包括朱由崧都是要过无数道南京紫禁城门禁的,而且这里安全条令比北京多了无数倍。

朱慈炅在御座上缓缓开口。

“通宝的确可以用时间来证明价值,粮券既然有弊端不发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流民,黄先生,这样不行啊。”

黄立极苦笑。

“老臣也知道不妥,可是北方欠收,就算分地也种不出什么东西来,还是有人宁愿做流民。老臣也没有什么办法,先前内阁说的打仗扩土,也打不下了。

对了,洪歹极还来信问使者的事,他威胁说如果不同意议和,就要挥师再拿下锦州。”

朱慈炅冷笑。

“别理他,大明打不起,他就能打得起?六合卫有情报,辽东饿死的人同样不少。只要注意防范朵颜那边走私,朕看不用打都能把他饿个半死。

朕还是担心流民问题,河套那边天汗部拿下来没有?那里可以安置一批流民吧?”

黄立极苦着脸。

“陛下传旨不许他们打了,他们就停了。不过青海那边据说有好几个部落联合,要给他们一下狠的,他们压力还是很大的。陛下没有见林丹汗吗?”

朱慈炅嘟嘴。

“哼,蒙古人你别把他们太当回事,要打就打。在草原上打,不用太在意,多半是些小打小闹,抢些牛羊也不错。

至于虎墩兔,呵呵!他既然不把朕放在眼里,先去见班禅,朕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晾他一年半载的,他就什么都想通了。没大没小的,真以为朕求着他当老丈人啊。”

黄立极掩嘴偷笑。

“陛下明鉴!陕民北移,有些地方可以试试,或许有效果,老臣下来就给杨鹤写封信。”

朱慈炅摇头。

“这事不急,陕西朕打算换人,已经调了几人来南京。先生不来,朕今天就该考察他们了。”

黄立极认真想了下。

“也好,杨鹤仅长于民事,不擅兵事。有孙稚绳在,没有问题,孙稚绳不在,他能力的确稍显不足。”说完抬头看了朱慈炅一眼,一声叹息。

“唉,人才难得啊!”

朱慈炅马上打起精神,坐着的小身体都长高了一截。

黄立极的正菜来了,毫无疑问,他是为废除科举这事来的,朱慈炅要废除科举,也必须先取得他的支持。

黄立极反而一愣,朱慈炅这架势,似乎是要和自己大战一场的样子。自己只是随口提了下人才两字,小皇帝就作此反应,这还要不要聊聊科举呢?


  (https://www.635book.com/dzs/49344/4973905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