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61章 文官们越调查越心惊!

第461章 文官们越调查越心惊!


第461章  文官们越调查越心惊!

        要说明的是这些文官,其实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培训的。

        一般在严肃的场合里,是不会笑出声来的。

        但是当听到钦差大臣们说,这是他们在进城的路上,被老百姓们这么招呼的那一刻,有好几个官员终于是没有憋住,直接噗嗤一声乐了出来。

        因为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

        这些从京城来的高官,居然会在城门口,遭受不到老百姓们这样‘热烈’的欢迎。

        同时更加没有想到,那些可爱的百姓们,会这般的拥护北平府的王爷。

        其实这也是变相的拥护他们这些在北平府当官的。

        要是北平府的官员,个个跟从京城来的这些个官员一样的话,那老百姓们可没有那种闲心去维护你们。

        看到钦差大臣们这副模样,他们甚至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因为他们终于是让老百姓们也认可了。

        钦差大臣看到北平府的文官,居然也跟着嘲笑他们,顿时气的更是暴跳如雷。

        有個官员跳脚大骂:“怎么?你们觉得这种事是正常的事吗?

        是不是觉得我们被羞辱了,你们还非常的高兴?

        同朝为官,你们就是这般的看待这件事情的吗?

        如果你们都是这样的态度,好,非常好,就这一件事,我不管你们有没有在战绩上面作假,我都要告诉你们一状。

        就凭这个,就可以弹劾你们对上差不敬之罪。”

        看到这几个官员现在都快疯癫了,朱棣赶紧上前来打圆场。

        “几位上差,我们北平府与京城相距甚远,所以难免沾了一些粗鲁风气。

        在这里本王代表所有的百姓,所有的官员给诸位道个歉。

        如果诸位还觉得不够的话,那我就召集老百姓,在老百姓面前给您几位道个歉,您几位觉得怎么样呢?”

        当这个话一说出来,那些文官个个偃旗息鼓。

        别看他们现在口衔天宪的钦差,在名义上面不需要给当地的亲王面子。

        但那也只不过是在明面上,背地里面伱敢不给人家面子?

        人家现在说的这么的好,当着老百姓的面道歉。

        你敢接受吗?

        你要是这么做话,那等待你的,那肯定就是老百姓们更加的痛恨。

        从京城到这一路过来,其实沿途大家都听到了一些对他们的指责。

        北平府现在打了这么大个大胜仗,你们却要去调查人家,而且在朝堂上面不信任,这实在是不应该。

        可是他们也觉得委屈。

        是朝廷很多官员不信任,不只是我们。

        而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撮。

        我们也只是执行文官们所有人的一致决定。

        你们要怨恨,也得去怨恨那些出主意的人,不能怨恨我们这些执行的。

        但现在被朱棣这么架着,说实话,他们还是觉得有点不好受的。

        要知道他们毕竟是钦差,虽说现在朱棣说的那么的委婉。

        说什么要到要召集所有的百姓一起来说说这件事情,并且还要当着百姓们的面道歉。

        这种事情要做了,他们可能活着出去北平府都难。

        于是有个文官立刻是说道:“殿下不需要了,是我等错了,从进城开始一路看下来还真是北平府一片祥和,我们其实是心服口服的。

        毕竟在其他地方,我们很难看到这种情况。

        老百姓们很难与咱们这是一个当官的,有这么好的互动。”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其实满脸都是嘲讽。

        嘲讽北平府这些当官的,有本事能够调动老百姓们的情绪,能够让老百姓们为他们所用。

        所以心里面是十分的生气。

        但是却又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现在人家王爷已经说了。

        如果你们不愿意相信的话,那可以将所有百姓召集过来,我们当着百姓的面给你们道歉,这能行吗?

        看得出来老百姓的确是很站在朱棣这边的。

        朱棣也是有恃无恐的。

        朱棣当然心里边有气,为什么不能发气?

        我们是不能在你们面前直接说出来,我们心里边就是不服气,你们要查就查。

        但是我为什么不能在其他地方表现一下?

        就比如现在,故意的恶心一下你们。

        让你们知道知道,老百姓这么给面子,我为什么还要跟你委委屈屈的。

        就是要让你们知道,我们跟老百姓们是一条心。

        你去看一看哪里的百姓会跟我们一样,可以跟我们这些官员混在一块这样好。

        一开始朱棣也是想要好好的招待一下这些官员。

        当时看到百姓们都那么的热情,朱棣就不能够给这些人好脸色。

        于是乎这些文官也就只能委委屈屈的了,没人理会他们的委屈,谁让你们来调查这个调查那个呢?

        当然午后还是让他们先洗了个热水澡,换掉了一身臭烘烘的衣服。

        接着还真就非常热情大方的带着他们到北平府周边去逛了逛。

        先了解了一下现在北平府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甚至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即便大家伙脸上笑着,其实心里面都在骂娘,但无所谓。

        官场这个地方,考验的就是演技。

        之前在进城门口的时候,官员们一个个的被弄成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好像一下就没了。

        大家一下就变得和谐了。

        所有人也都不在意,之前被弄得那么狼狈。

        要不怎么说,在官场上是最历练演技的呢。

        那些想要演戏曲的,其实可以到官场上去。

        当几天跑腿的就能够看到,什么叫做顶级演技。

        招待了一番之后,从第二天开始那些文官就分散开来。

        先是有三个文官出了城往北边去。

        他们要沿途去收集一下战场的情况。

        另外一拨人呢,则在城里边对老百姓们进行了解调查。

        最后一部分人被带到了俘虏营。

        他们要去真真实实接触一下,从北边过来的那些俘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几天的调查下来,他们发现事情可能真的是如同北平府的将士们所说的那样,一点都没有造假。

        <div  class="contentadv">        甚至这个数字还往多了报。

        其实后面才发现那些,本来已经阵亡了的将士有好几十个又回来了。

        原来他们是在冲锋之时,冲的太前面,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迷路了。

        兜兜转转好几十天,终于又回来了。

        甚至还有好几个将士回来的过程中,还俘获了几百的俘虏,赶着几百上千匹马和牛羊回到了北平府,受到了嘉奖。

        于是调查了几天之后,这十二名文官开始第一次碰头。

        可是第一次碰头之后,他们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非常的扭曲。

        他们很不想承认他们所调查的结果。

        因为从他们所调查的结果来看。

        北平府这一次不仅没有造假上报战绩,甚至还往多报了战损。

        原来这场战争打得非常的顺利。

        其实大部分时候朱棣他们没有遇到很强烈的抵抗,或者说鞑子军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够打出这么好的战损比。

        尤其是将士们手上拿的这些好的武器,如同神兵利器一般,把敌人打的是抱头鼠窜,毫无还手之力。

        有不少俘虏营里边的俘虏,亲自现身说法。

        他们说当时远远的看着明军的士兵,是待在原地排布阵列。

        远远的那么一看就好像等待着自己冲锋上前去,只需要借着几个冲锋,就可以把明军给冲散。

        然后分割切块,最后慢慢的吃掉。

        可是没有想到,他们的战马还没有冲到近前。

        先是听到了隆隆的炮声,就好像是打雷一样。

        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那是大炮。

        只知道听到了响动之后,刚刚有点反应,就感觉头顶上飞过来不少的圆球。

        等那些圆球落地砸在身上,那是粉身碎骨,砸在马上也是一片血雾。

        只需要一颗这样的铁球落下来,周边至少二十匹马得倒下去。

        炮放完了之后,还不解气,甚至还有连珠炮一般的火枪。

        他们的马就算再快也躲不了下雨一般的铁珠子,于是被杀的人仰马翻。

        到后边根本就不是在打仗了,完完全全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如果明军仅仅只是站在原地不动,他们当然有机会逃跑。

        但是没有想到明军这边骑着马还能够在马上放枪。

        这就让那些蒙古鞑子们个个是不知所措。

        这根本就没办法打,靠近不了也就算了,连逃跑也做不到,所以他们才会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只能乖乖投降。

        当听到这样的调查结果之后,其实这些文官是很不满意的。

        他们原本想要听到的是明军这边,其实也伤亡很多。

        可是人家这些俘虏明明白白的说,我们也想要这样的结果,可结果不如人意啊。

        我们还没有靠近,怎么去杀伤那些人?

        我们有箭有弓,可那也得靠近了才能打。

        他们的火枪火炮比我们的射程远的多,至少远了一大半。

        等靠近了有几个人能射出箭去?

        更重要的是。

        如今大明的这些火枪和火炮根本就没有像之前那些一样,仅仅只是吓唬一下骑兵的。

        一开始他们也认为,明军手上的火枪,可能会像元朝时候的突火枪那样,打一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换弹重新打。

        本来他们还抱着,前边的同伴倒下之后,我们需要给他们报仇的想法。

        可没想到对面的明军打完之后很快就能开第二枪,这样的速度让他们没有办法靠近,只能被动挨打,最后只能狼狈逃窜。

        听到蒙古鞑子如此的推崇明军手上的火枪火炮,文官们心里面更加不服气。

        在他们的眼里,那些东西都是奇淫巧技,都是不值得推崇的。

        可在战场上,居然能够取得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

        甚至能让这些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在提到火枪火炮之时,也露出了深深的忌惮。

        这是一种被真正打服了的眼神。

        如果明军但凡在战场上偷鸡取巧了一点点,这些被俘虏的蒙古鞑子都不会表现出那样的乖巧。

        现在文官们看到蒙古鞑子在俘虏营里是乖乖的听从指挥,让他们去做事就做事,让他们去修铁路就去修铁路。

        让他们去运砖石就运砖石,没有任何的怨言。

        这让文官们感到,既自豪同时心里也很难以接受。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就证明了现在的武将有更好的能力保卫大明王朝,文官们不需要插手北边的战争。

        如此一来,这些文官就失去了很大的主导权。

        今后的战争就永远都会让武将们去完成。

        “诸位同僚,你们调查的结果如何?

        本官这次调查的实在让本官惊讶,调查出来不仅没有作假,反倒还多报了一些战损比。

        按照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这次阵亡在北边草原上的士兵,只有区区的七十九人而已。

        七十九人的阵亡,换来的是杀伤敌军八九万,俘虏敌军十几万,这让谁能相信?”

        文官是不愿意去相信的。

        接着另一名文官也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北平府的百姓在明军出击之时,其实就已经非常的主动捐献粮草。

        甚至在燕王殿下带领大军北伐之际,老百姓们自发地成立了运送粮草的小队。

        在茫茫的草原,与军需官们一同,将粮草运送到前线去。

        在这个过程里,老百姓完全出于自发,没有任何人去组织,没有任何人去催赶。

        他们竞赛一般的日日夜夜,为北伐大军运送粮草,保障了北伐不需要担忧粮草问题。”

        说到这里那文官十分动容的说道,“我大明有如此军心民心,我等原本应该高兴才是,却因为我们文武对立,咱们蒙蔽视听,不愿意去听这些。

        但这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北平府的事。

        我们应该还殿下一个公道,有他这样的战神在北平抵挡阻拦南下入侵者,咱们才能够安枕无忧。”

        有一名文官听到这话很不高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不仅冤枉了燕王殿下,现在还要为他树碑立传是吧?”

        先前说话的那名文官点头,“反正我是觉得咱们应该慎重行事才是,不应因为文武对立,咱们就捏造假的消息。

        一旦行寒了北平府的军心民心,实在难以想象,下次蒙古鞑子再次南下入侵之时,又有谁去抵挡他们?”

        ……


  (https://www.635book.com/dzs/49606/11903482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