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求月票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求月票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求月票)

        刘恒,正式继位了。

        张洛安也正式成为了刘恒的老师。

        在答应的那一刻。

        能够看到,刘恒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高兴。

        甚至不顾张洛安的执意阻拦。

        向天下昭告这一喜讯。

        当然,朝堂之中自然是会有不小的阻力。

        别的不说,就张家现在的势力,足以招致无数人的嫉妒乃至于警惕。

        但,还是那句话。

        刘恒决定的事,帝王决定的事。

        绝不可能因为某些自诩的忠臣三言两语的劝谏就轻易改变。

        当然,刘盈的离去,还是让朝堂经历了一波大变动。

        首先就是,吕雉彻底退出了权力阶层。

        安心在后宫颐养天年。

        这对刘恒乃至张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屏幕前,张伟看着吕雉送来的家书,神情复杂。

        自己,是真的改变了历史。

        度娘上,历史记载的吕雉大变样。

        能够看到。

        对其负面的评价减少了很多。

        【相关人物:吕雉】

        【生:前241年,卒:前180年】

        【人物生平:刘邦之妻,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皇室衰落,吕雉挺身而出,暂时执掌政权,后功成身退。刘盈身死,文帝继位,吕雉出力良多,后无心政事,于后宫颐养天年。】

        【史书评价: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相关词条:“吕雉,吕后,吕太后”】

        【……】

        “看样子,吕后在史书中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深山吸了一口气,张伟的神情不由得有些复杂。

        “果然,自己这个小蝴蝶煽动的翅膀,依旧是能够改变历史的。”

        “看来有时候还不能对历史有太多的干涉,要不一个搞不好。张家没了,可就没地方哭去。”

        张伟有些感慨。

        吕雉的事情算是给他提了个醒。

        在庄家的影响下,原本独断专权的吕雉早一步功成身退。

        避免了史书中记载的凄惨的下场。

        而且,史书中刘恒继位,是老刘家被吕雉杀的差不多了,无奈为之。

        然而,尽管历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偏转,但张伟依旧感觉到了一阵后怕。

        还是不能太过干涉。

        ……

        日子再一次平静了下来。

        在岁月的不断侵蚀下。

        张六安显得愈发苍老。

        而反观张家的后辈。

        可以说是各有发展,各有千秋。

        几乎是都发挥了他们属性的特长。

        张旺川,整个人彻底投入到了工部中。

        不得不说,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盖的。

        经过系统的学习,再加上张伟特地为其搜刮的一系列工匠方面的书籍。

        现在的张旺川,对工匠方面的事情可谓信手拈来。

        几乎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

        同时,张伟自然是也试着让他接触一些较为超前的知识。

        希望能够借助他的能力,为张家研发出点东西来。

        哪怕是为大汉的子民有所贡献,也是极好的。

        像之前的堆肥浇灌技术。

        大大提高了大汉一片区域的亩产。

        刘恒龙颜大悦。

        当即就给张旺川连升三级。

        可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区别于影视剧中坐火箭一般飞速的上升。

        张家的子孙并没有主角模板。

        而且在官场的晋升中。

        很少有连续向上跳着晋升的情况。

        主要还是一层一层等级森严。

        贸然升上去根基不稳,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贡献。

        也很容易受到排挤。

        当然,张家的子孙例外。

        现今,张家毫不客气地讲。

        可谓是除了老刘家之外的大汉第一大家族。

        各个行业乃至于各个角落,都有张家的身影。

        最上层,张家的家主张洛安,张公,是当今陛下的老师。

        中层,张家的杰出子孙。

        除了张旺川醉心工匠之事。

        张旺景的发展也不差。

        从头至尾都是冲着宰相的方向去培养的。

        现在欠缺的不过是时间的沉淀。

        张旺成,在被张家送到边塞之后。

        屡立战功。

        张家自然是有出力。

        但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能力。

        古代的战场可比不得现代。

        别看大汉一统。

        边境依旧是战火纷飞。

        匈奴时不时南下劫掠。

        东边有高句丽,南边是不是还有南蛮。

        总之,战斗的机会一点都不少。

        张旺成,就在与匈奴的战斗中逐步晋升。

        在军中已经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可以说。

        军事、经济乃至于朝政。

        张家都有涉猎。

        突出的就是一个广泛,还有牛逼。

        屏幕前,张伟不是没有考虑过,当张家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很多人的猜忌,尤其是当朝陛下。

        但,显而易见的是。

        一贯以来,张家树立的良好口碑。

        张家世代为忠臣,恪守臣子的礼仪。

        这让刘恒不仅没有太过忌惮。

        反倒是很支持张家的发展。

        不说别的,自己的老师就是当今的张家家主张洛安。

        于治国上,张洛安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不,应该说是张伟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他特地找了些刘恒执政时的策略。

        几乎是每每提出,都能让刘恒受益匪浅。

        就好像是,在和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对话一般。

        张伟还夹杂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治大国如烹小鲜。

        需要以文火慢慢熬制。

        眼下,大汉初定,即便是经历了高祖与刘盈的治理。

        民众需要的依旧还是休养生息。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张伟交给刘恒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

        在发展张家的同时,他亦是真心希望百姓的日子能够好很多。

        哪怕是相比之前好上一点,他都是不虚此行。

        之于整个游戏,张伟投入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张家的发展壮大,乃至于百姓的安居乐业,都会给张伟带来不同的感受。

        在这段时间,张伟好好地整理了一下思绪。

        眼下,张家已经是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区别于之前战争年代,张家需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主要还是,若是张家锋芒毕露的话,跟对了明主还好,最坏不过是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但万一跟错了。

        张家,很有可能万劫不复。

        现在则是不一样了。

        张伟之所以同意让张家进入仕途。

        其实就是在于,眼下,大汉已经是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再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大汉都将会经历平静。

        这才是最适合家族发展的时期。

        <div  class="contentadv">        再有就是,张家的几个子孙。

        算是各有千秋吧。

        也都在各个领域,逐渐绽放光彩。

        加之,张家多年的苦心经营。

        已经是迎来了能够发展的契机。

        至少刘恒就不会去无端猜忌张家。

        张家,世代忠臣。

        故而。

        他张家,倒是可以调整发展的方向。

        有必要开始“锋芒毕露”!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之间,

        数个月就已经是悄然滑过。

        这段时间,刘恒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朝中罢免了一批人,任用了一批人。

        张家自然是亲信中的亲信。

        在张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刘恒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

        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农业的发展下,收到了不小的成效。

        至少,百姓更加吃的饱,穿的暖了。

        安居乐业。

        不仅是刘恒。

        屏幕前的张伟也是与有荣焉。

        随着时间的蔓延。

        张家在朝中的势力越发庞大。

        尤其是得到刘恒毫无保留的信任。

        朝中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张家,是要一飞冲天。

        自然而然的,张家更加热闹了起来。

        对此,张伟特地强调之前立下的那条家规。

        等闲不可与朝臣关系太过密切。

        张家从始至终依附的都是帝王。

        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结党营私的情况。

        哪怕是可能都不能有一丝一毫。

        当然,这么一番做派,并没有影响朝中对张家的热情。

        时不时有人前来送礼。

        对此——

        张伟自然是不会接受。

        一部分找了个借口,原路退回。

        另一部分则是由张家亲自进献给刘恒。

        与此同时。

        刘恒之于张家也是越来越亲近。

        不仅是来与自己的老师交流。

        主要还是,张家寄与了他一份特殊的感情。

        一种家的温暖。

        也只有在张家,刘恒才能暂时忘却自己是个帝王。

        像个普通人一样,与自己的师傅谈天说地。

        日子不断流去……

        张家的日子仍是那般平静。

        尽管这些时段,朝堂风云变幻。

        刘恒逐渐巩固着自己的地位。

        而张伟,依旧是操纵着张洛安,置身于一切风波之外。

        “吱呀。”

        随着门口传来一阵轻响。

        院子中的张洛安微微抬头。

        “陛下。”

        刘恒笑着走入院中。

        轻车熟路。

        “师傅,恒儿来给师傅请安了。”

        透过屏幕,张伟明显能看到张洛安脸上的些许无奈。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又何须天天来给我这个老头子问好。说吧,陛下,今天想听什么?”

        肉眼可见的。

        刘恒脸上浮现出些许笑意。

        “师傅,今天还想听昨天没讲完的水浒。不过,师傅,昨天有些问题想问您。水浒里面他们为什么要去截取生辰纲呢?”

        看着刘恒疑惑的眼神。

        张伟主动操纵着张洛安开口。

        “陛下,劫取生辰纲,其实说来话长,但是,这个截取生辰纲的原因,倒是很简单。”

        “主要还是因为,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而这些生辰纲,这是那群人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劫取生辰纲,主要是想要劫富济贫。”

        却是能听到,张伟给刘恒讲述的故事,其实就是后世脍炙人口的《水浒传》。

        至于原因。

        说起来,张伟之前还是有过一段为人师的经验的。

        虽然是以旁观者的角度。

        但,

        身为帝王之师。

        自然,所想的更多的是教导帝王如何治理国家。

        通过故事,张伟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刘恒表述自己的想法。

        也能够让刘恒有自己的想法。

        智取生辰纲这一段。

        其实就是张伟想向刘恒表述。

        身为帝王,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

        刘恒亦是如此认为。

        “张公,的确,诚如你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于这一点,朕获益良多。”

        “陛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您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陛下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在顺应民意的基础上,该如何巩固自身的权利。更好的解释是,让官员都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而陛下,您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有所调控,这就足够了。”

        “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

        屏幕前,张伟亦是嘴角含笑。

        三言两语又将刘恒之前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再一次灌输了给了他。

        “师傅,朕明白了。不知为何,朕对这个词似乎很是熟悉。”

        旋即。

        张伟摆了摆手。

        “陛下之所以熟悉,应该是早有如此想法。陛下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贴合无为而治的理念,臣只不过是将其说出来罢了。”

        随口转移了话题。

        张伟再一次开始自己的故事。

        刘恒则是听的津津有味。

        时不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显而易见的是。

        张伟的这一番教育,确确实实让刘恒受益匪浅。

        所言,无不是切中当今朝政。

        三言两语就可以为刘恒解决心中的疑惑。

        “对了,师傅,最近朝中对张家有些非议,全被朕压了下去。也不想想张家与朕是何等关系,岂是他们能随便议论的?”

        刘恒显得愤愤不平。

        随口抱怨了几句。

        张伟自然是多有安慰。

        简单地吃过便饭。

        送走了意犹未尽的刘恒。

        张伟有些感慨。

        眼下,张家与刘恒的亲近之意不要太过明显。

        在朝中遭到非议的同时。

        张家,自然是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的张家已经是有了氏族的雏形。

        在各个行业都有张家的身影。

        就好像是,用一个后世的词汇来形容。

        垄断。

        没错,就是垄断!

        张家持续发展之下。

        无论是朝堂、大汉的经济甚至连军事。

        张家都有所涉猎。

        借助文帝执政的这一段和平时期。

        张家,发展地四平八稳。

        “眼下,张家已经是有了氏族的雏形,体量越发庞大。但,显而易见的是,树大招风。”

        “刘恒与我张家关系莫逆,自然是不会有太多想法。不过耐不住某些大臣……”

        “看样子,我张家也该变一变了。在不显露威胁的情况下,也要露一露自己的拳头。”

        “否则,流言蜚语倒是无所谓。就怕……”

        屏幕前,张伟眼神坚毅。

        对于某些牛鬼蛇神。

        他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也该露一露张家的肌肉了!

        ……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https://www.635book.com/dzs/49660/11827410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