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被叛诛连九族后,她掀翻天下做女帝 > 第162章 一家团圆

第162章 一家团圆


  “陛下她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评估,到时可能会让一些年过六十的又不能日日来朝的老臣荣退。”那人说,“陛下还让户部出个退休金制度,以此保证老臣荣退之后,也还能享受到福利,要让他们老有所依。”

年过六十的老臣……

他再过两个月就六十了!

白卿宁说评估,那就是一定会这么做!

到时候他这个尚书就会成为第一批被荣退的老臣!亦会同时成为第一个被嘲笑的对象!

告病假这事是他带头告的,所以白卿宁首先拿他开刀!

到时候田地被迫分出去给那些贱民,他的官也做到头了,他的官到头,他在朝中织的人脉网想必也会四崩五裂,他的儿子孙子以及族中的子侄与门生们,将会变成暴风雨中的小鸟,随时都会被淋死!

何其凄惨!

绝不能这么凄惨!

既然白卿宁不给他活路,那他也一不做二不休!

这边厢梁尚书开始反击行动,那边厢白卿宁便收到了消息。

底下人请示:“陛下,可是要将他就地格杀?”

“不急。”白卿宁淡声,“让他多扑腾扑腾,也好让其他人看清楚跟朕作对的下场。”

若是有人见梁尚书这般扑腾都没事,指不定就有人跟风了呢?

到时候,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给大虞的朝堂排水排污了。

梁尚书扑腾了三个月,将自己及同道中人的老底全暴露出来之后,才后知后觉陛下对他使了计。

那一计,叫引蛇出洞。

他引他自己出洞,他自己断了自己的退路。

梁尚书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又嚎啕大哭。

他聪明一世,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犯糊涂,竟然去跟这多智近妖的陛下对着干!

朝会结束。

碧柳来报:“陛下,梁尚书自缢了。”

只是自缢,所以他只落下了一个老糊涂的名声,保全了整个梁氏。

白卿宁笑了笑:“倒也算他聪明,这三个月来不论怎么扑腾,都没有越过那条线,不然今日就不是他自缢,而是他梁氏满门抄斩了。”

梁尚书老奸巨滑,以自己的死结束了这一场由他掀起的闹剧,保全了梁氏一族,其他人就没他这么聪明了。

但凡是超过了那条线,动摇了国本或是举了反旗的,不但自己被砍头,还累及了全家。

有梁尚书等人的前车之鉴,其他人顿时十分识时务,超过六十岁的都纷纷自动递了荣退的折子,有些还差三五年才满六十岁的,也以身患重病无法替朝廷分忧为由向白卿宁请辞。

白卿宁无有不应。

短短半年时间,臃肿的朝堂被成功瘦身,有必要的位置,全部由有能力且愿意干的人顶上,没必要的位置,白卿宁干脆直接取消。

朝堂大换血结束时,皇宫的改造工程也完成了,而按照人头重新分配耕田耕地的工作,也赶在这一年的年尾圆满结束。

有田,有地,朝廷还免费赠送了粮种,只等明年一开春就能耕种了。

只要有田,只要有地,只要有手,只要肯干,哪怕是刨土,他们都再也不会被饿死了!

无数农人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跪地高呼:“陛下万岁!”

在人们的高呼声与爆竹声中,这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启了。

除夕之夜,白家正在准备家宴。

老太君看着正在堂下打打闹闹的孩子们,嘴角一直没有下去过,但她也不是没有遗憾的。

她嫁到白家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全员到齐的年夜饭。

她的丈夫、儿子们全死了,孙子也还有好几个不在身边,这样的饭吃一顿,就要伤心一整年啊。

白三夫人如今已经是太后了,太后脸上的笑容也很牵强。

自从那年小儿子白景熹被狗虞帝送出长安后,到现在都五六年了,她就再也没有再见到他,他身体如何,长高了没有,可有好好吃饭,是不是很拼命在办差等,她都是在他的每月家书里知道。

可白家的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她心里的担忧没有减少,反倒是越积越多。

如今他的亲姐当政,天下太平,各地民生都有了好转,虽离国泰民安还有一段距离,但他回来让家里人看他一眼,应该也可以的吧?

有人从外头进来,太后眼巴巴地看过去。

不是她的景熹,也不是她的阿宁,阿宁还在忙朝政,可能要天黑才能过来。

慈安宫的人进进出出,但每一次都不是太后所期望的两个人。

她失望地垂下头。

而就在她垂眉擦眼角的时候,门外又有人进来。

许是失望太多次了,太后已经不想抬头了,不抬头,不看,就不会再经历多一次的失望。

然后,她好像出现了幻听,她听到有个男孩喊她:“娘。”

“娘,孩儿回来了。”

谁?谁回来了?

“娘,我是景熹,儿子回来看您了。”

景熹回来了?

太后恍惚了一下,咻地抬头。

眼前这个挺拔清俊的青年,真的是她的小儿子景熹!

“景熹,景熹啊……”

白景熹回来了,白景明也回来了,两人除了还是白家人的标致长相,身高早就蹿高至八尺,脸上的稚气也被坚毅果敢取代。

白卿宁从门外进来:“不仅是景熹景明,族里的其他子弟今年也能回家过年了。”

除夕夜,白氏一族各家都放了许多的爆竹,第二天都不约而同地出城去祭拜故去的白家将。

人们看着这低调又浩荡的祭祖队伍,都会心一笑。

百姓们日子越高越好,女帝一族也理应与他们一样,日子越过越红火。

正月初六,白景熹白景明他们又返回镇南关,白卿宁也进入新的一轮忙碌当中。

春耕,夏收,夏种,秋收,土改后的第一年,许多百姓家里便有了余粮。

各地的各项基建正如火如荼,农忙之余,农人们也去工地里打零工来增加收入。

三年的免税期已经结束,于是这一年,大虞的四个大粮仓,第一次畜满了粮。

又是一年的年尾,当年被白卿宁钦点的状元公傅东琰突然回京述职,说是白卿宁所圈出来的那块地,去年首次种植亩产便达到两百斤,到了今年时,亩产达到三百斤!

首次种植的荒地能有两百斤,次年便有三百斤,这地是有多肥啊!

白卿宁在朝堂上当众夸赞傅东琰聪明务实,是国之栋梁,还让他官升半级。

这番对傅东琰的夸赞,也算是对当年自己力排众议点傅东琰为状元的解释了。

傅东琰只在京中逗留了三四天,便又要赶回北关,临走的时候,他进宫向白卿宁辞行。

白卿宁勉励了他一番,还告诉他道:“傅大哥,你好好干,等再过两年,朕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去办。此事要是办好了,你将会百世留芳。”

傅东琰胸口砰砰直跳。

能让他百世留芳的事,那得是多重要的事啊?


  (https://www.635book.com/dzs/50368/4925342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