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下了血本
推荐阅读:疯批史官,请女帝赐死! 武道传承 操劳半生,渣夫逆子我不伺候了 关于卓莱达及其他 地府大开,老婆不请自来 杨柳二十八号 综漫之二婚反派自救 穿成首富千金,养个太子爷怎么了 人玩鬼 被囚禁的爱人上部
章启航有些茫然:“嗯?”
程时:“真是下了血本。”
章启航莫名其妙:这两人怎么说话没头没脑。
过了一会儿,吕将军又来了,还把陆文渊也叫过来了。
吕将军问:“你们有什么想法。”
程时:“我赞成您的话。”
吕将军:“嗯?!哪一句?”
程时:“跟乌克兰谈完再说。”
吕将军脸上皱成一团:“你是压根没计划,还是憋着不说啊。”
程时两手一摊:“没计划。”
吕将军差点掀桌子:“我就不应该相信你。”
程时:“非要说计划。那就是利用跟乌克兰和莫斯科不对付,来搞点事情。所以要看乌克兰人怎么说,我才知道怎么应对。”
谈判本来就不可能制定严密的计划,因为事件是流动的,是变化的,只能随机应变。
吕将军想了想,说:“行。下午别乱跑了。我收到风,有人想对我们三个人下手。”
程时坏笑:“吕将军,你房间那个服务员是哪个类型的。你要不喜欢,我跟你换。要么让陆文渊跟你换。”
吕将军的脸顿时就红了,恼羞成怒:“你这个小子,真是没一点正经。”
然后摔门而去。
陆文渊狠狠隔空点了点程时:“你就是皮痒。”
也走了。
程时咂嘴:“啧,怎么还恼了呢。明明是关心他们。”
章启航:“你又何苦气他们呢?”
程时:“不这么干,这老头会总跑来找我说话。他就不能闲着。我就没法干活了。”
程时下午坐在房间里安安静静写了一下午程序。
章启航也看了一下午书。
乌克兰的人下午到了,也住在这个酒店,跟他们约了晚上就谈,可见是心急了。
吕将军嫌弃人太多,只留了技术人员。所有警卫都在外面等着。
乌克兰跟乌兹别克斯坦和格鲁吉亚不同。这会儿它已经宣布独立了,所以不用看莫斯科的脸色。
乌克兰这会儿还拥有几百枚核弹头,所以硬气得很。
来谈判的是国防出口集团的契科夫。
契科夫:“听说贵国想买苏-27和伊尔-76MD。”
吕将军:“嗯,报个价吧。”
契科夫:“苏-27,3500万美刀,伊尔-76MD,4500万美刀。不讲价。”
吕将军抿嘴:这个价格比莫斯科的也没便宜多少。关键苏-27的工厂在莫斯科。
程时:“其实我们更想要安-225。”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
不是,这小子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
这个安-225又是怎么回事?
契科夫很惊讶:安-225前年初才试飞成功。他们根本就没有对外宣布过。
乌克兰宣布独立后,莫斯科方面逼着乌克兰交出航空母舰和各种飞机,其中就包括安-225。
他们想压着这个事,以免更多的人来趁火打劫。
契科夫:“什么安-225,没听过。”
程时:“安-225,机长84米,翼展88.4米,高18.1米,现今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运输机之一。最大有效载重为250吨,若算上机身顶部挂载,可达到约450吨。”
这么一比起来,伊尔-76MD就是个小不点。
而且它的空载航程可达15,400千米,载重200吨时航程为4500公里左右。
中国后来的运20的标准载重也才60多吨,满载最大航程4500公里。
所以安-225就是个空中怪兽。
吕将军听得眼睛都直了。
中国的运8就是在安12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
“我们只有一架,还没量产。”契科夫顿了顿,又说,“以后都不会再生产了。”
程时皱眉:“有一就有二,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造了呢。”
契科夫:“这个飞机,是由多个厂联合生产,在我国组装......”
那些厂现在分散在大鹅的各个加盟共和国里,以后是不可能合作了。
程时微微点头:“所以,如果我们跟你们买伊尔-76MD和苏-27,以后维修,换零件都是个大问题。”
这两个都不是乌克兰生产的,自然也就没有零件。
吕将军猛然醒悟:这小子不是要买安-225,而是要诱使契科夫承认他们做不到售后,打击他的自信心。
契科夫很尴尬:真是一下就被戳到肺管子里。
乌克兰有造船,造导弹的,造坦克的,甚至有造飞机发动机的厂,就是没有造整架飞机的厂。
莫斯科方面当初说均衡发展,是早就防着所有加盟共和国,把工业制造分散在各处。
后果就是所有加盟共和国都没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和农业体系。
“我们可以想办法自己解决零件和维修的问题,但是你们这个价格。”程时摇了摇头,“就要考虑考虑了。”
契科夫:“你们觉得多少合适?”
程时:“我知道你们想换美式装备,好跟大鹅对抗。所以需要把手里的东西脱手。你们赚一点,不要太多,凭良心说。”
契科夫:“苏-27,3200万美刀,伊尔-76MD,4200万美刀。不能再低了。”
程时:“伊尔-76MD,4000万美刀一架,你没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但是你们要把安-225全套设计技术文件给我们。”
契科夫说:“什么技术文件,没有。”
程时:“呵呵,安-225不就是你们基辅西郊的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设计的吗?怎么会没有。你们不但有最初设计图纸,还有试飞成功的最终版图纸。”
契科夫:“这个事太大,超出了我的权限,我要跟设计局和我的上司商量一下。”
程时微微点头:“尽量快点。莫斯科那边已经在催促我们表态了。他们的价格可比你们的便宜得多。而且我们跟你们买,运费成本要高很多。所以你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安-225的图纸了。”
契科夫觉得自己膝盖有被狠狠扎了一下。
乌克兰到中国,走海运的话,需要通过两个海峡,几万公里。走空中也要路过无数个国家。
大鹅一个不高兴,还可能收过路费。
散会的时候,其他人都觉得心好累。
谈来谈去,啥也没谈成。
只有程时和陆文渊觉得很有收获。
(https://www.635book.com/dzs/51846/4950403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