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218章:后继有人

第218章:后继有人


  王翦走进院中,看似平静,实则内心已经掀起滔天巨浪。

                  院中只有薄薄的一层雪,王翦却能清晰地听到雪在脚下散开的声响。

                  当他看到灰衣老者的那一刻,心头万般思绪,各种猜测不断变幻。

                  难道……

                  不会吧?

                  这般儿戏?

                  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都没能让王翦的内心产生任何的动摇,可走在这小小的宅院中,他近乎停住了呼吸。

                  直到走进房间,看到那高大熟悉的背影,王翦又往前走了两步。

                  嬴政这才回过头来。

                  四目相对之下,王翦浑身巨颤,瞳孔骤缩,躬身行礼道:“武成侯王翦参见始皇陛下!”

                  嬴政听到王翦对他的称呼,已经明白王翦的立场。

                  始皇陛下,而不是陛下!

                  也就是王翦已经默认赵凌秦武帝这位皇帝的合法性。

                  都是陛下,故称始皇陛下以作区分。

                  “免礼吧。”嬴政嘴角带着笑意,“武成侯称病多年,如今自咸阳到三川郡,一路颠簸,身体可无恙?”

                  王翦抬起头:“老臣年老力衰,只剩朽骨一副,蒙秦武帝体恤,允老臣至三川郡见见盛世,也不枉此生。”

                  嬴政听到这话,更是忍不住大笑起来:“武成候是想说,大秦在赵凌的治理下,才叫盛世吗?”

                  这弦外之音,嬴政如何听不出来?

                  王翦对嬴政是多少是有怨气的。

                  什么急流勇退、称病不出,难道不是无奈之举?

                  如今赵凌称帝,他才敢出府,甚至来到三川郡看这“盛世”!

                  王翦的言语乍听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实际上当着嬴政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可谓是骂得比谁都难听。

                  嬴政虽然在笑,但王翦能感受到他隐隐的怒气,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也得亏始皇陛下生得一个好儿子。”

                  谁说那群腐儒才会唇枪舌剑?

                  王翦说话那才叫个滴水不漏,却句句扎心。

                  嬴政鹰眸如电,盯着王翦,冷笑道:“武成候这些年足不出户,言语却是愈发的犀利起来。”

                  他这样的回答,等同承认,他便是认为,赵凌治理的大秦才是盛世,已经演都不演了。

                  什么生得个好儿子,而不是教得一个好儿子。

                  是想说,嬴政并未对赵凌进行很好的教导,无非就是生了一个天才出来,这其中还有王氏的一份功劳呢。

                  并不是嬴政抠字眼,因为他很清楚,王翦便是这个意思。

                  王翦摇头道:“老臣哪会说话?只是沿途至三川郡,确实见了不少,始皇陛下也是好眼光,恐早已看出秦武帝之才华,故而假死。”

                  “始皇陛下高瞻远瞩,老臣佩服!”

                  王翦说这话便是半真半假了。

                  在他眼中,赵凌登基,极有可能就是嬴政布局,毕竟谁家皇帝没事玩什么假死啊?

                  就算不是嬴政安排的,这记马屁,该拍还得拍。

                  拍下这记马屁,嬴政就被高高地架上去了,这不是很好吗?

                  嬴政确实也有些无奈,就像之前无论是章邯还是蒙武,皆认为嬴政不立后,设计假死,实际就是暗中培养了赵凌。

                  而且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不然嬴政假死就是个昏招。

                  嬴政本就不是沽名钓誉的皇帝,但王翦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需跟王翦解释什么吗?

                  这个话题被直接选择跳过,嬴政华锋一转,道:“寡人听闻,赵凌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后宫不得干政,王贲没得到任何的封赏,武成候对此便没任何的怨言?”

                  “臣并无怨言。”王翦沉声道,“后宫不得干政,本就是好事!这一点始皇陛下比老臣的感受更加真切,王家势大,王贲若还得封赏,功高盖主,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样的话固然是没毛病的,但当着嬴政的面说出来,那可真就没将嬴政当皇帝看了。

                  嬴政并不恼怒,而是说道:“如此说来,武成候对赵凌这位新皇很是满意。”

                  王翦闷声道:“身为臣子,怎敢对皇帝不满?”

                  嬴政与王翦说这些,是真的很累,跟西文彦他们那些老家伙比起来,王翦才叫真的滴水不漏,问了他这么多问题,他的回答等同没有回答。

                  关键是王翦还敢阴阳嬴政,嬴政甚至还无可奈何。

                  “寡人听闻,赵凌曾去府上找过武成候,不知可曾说了什么?”嬴政如今关心的,还是赵凌的一言一行。

                  赵凌去武成候府见王翦,究竟说了什么,哪怕是嬴政的密卫也打探不到的。

                  嬴政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王家对赵凌足够的忠诚,赵凌也征服了整个王家。

                  曾经朝中那些令嬴政都头疼的权臣,皆已被赵凌收复,王翦竟然还亲自去宫中劝谏太后,这要是换做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嬴政登记之后,依旧穷兵黩武,征匈奴、击百越,大修长城,这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怕后人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之前嬴政身边最优秀的公子便是扶苏了,但嬴政也很清楚,以扶苏的性子,那满口的仁义道德,能将他打下来的万世基业守住便已是极限,朝中的那些老家伙权臣成为扶苏绊脚石,扶苏多半是很难驾驭他们的。

                  所以嬴政不得不急,想在他这一辈将能做的事情都做完。

                  现在局势却完全不同了,根本无需再等一年,嬴政已经可以预见,大秦的确会在赵凌的统治下成就一片盛世。

                  王翦提到赵凌的时候,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来:“秦武帝向老臣提及当年昌平君之事,以此引出外戚问题,让老臣出面解决,也言明,当年李牧伐楚失败,并非始皇之过,始皇陛下用人不疑,何错之有?”

                  嬴政重用昌平君,结果被昌平君背刺,导致李信伐楚失败,李信为嬴政背下了那口黑锅,朝中之人对此事讳莫如深,时隔多年,已成秘事,这件事年轻人多是不知的,赵凌是在章台宫翻阅往年文书才知道的。

                  “非寡人之过……”嬴政嘴里念叨着,却也暗叹了口气,这件事一直是他心中的刺。

                  昌平君是华阳太后的侄子,也是楚人,更是嬴政的表叔,在平定嫪毐和吕不韦之乱中,昌平君立下大功,嬴政曾给他丞相之位,嬴政也是因为对昌平君的信任,想着让楚人去管理楚地,这是嬴政对昌平君的信任。

                  结果却惨遭背刺,昌平君堵截了李信的归途,截断了大秦的补给,这才导致李信大军战败,数以万计的大秦将士命丧楚地。

                  什么用人不疑?他真的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可赵凌却能理解他,并且以此事向王翦点出外戚问题……

                  嬴政面沉如水,但内心无比的欣慰。

                  这一刻,嬴政才感觉有一个儿子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是什么感觉……

                  他似乎并不是孤家寡人!

                  赵凌无论是身为皇帝,还是身为儿子,都令嬴政感到欣慰。

                  后继有人,真好!


  (https://www.635book.com/dzs/51888/4933736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