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割肉十年还骂我白眼狼?我不干了 > 第143章:名单角逐

第143章:名单角逐


  关于这次前往异国学习的名额,朝堂之上、私宅之中,几乎人人都打起了算盘。

虽说使团仅提出了派些聪慧之人前来研学,可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背后大有学问。

此去异域他乡,路途遥远不说,还要与异邦人日日相对,不仅要耳聪目明、通文识字,还得通晓人情、识礼仪,最好再带些胆识和筋骨。若只是个病弱书生,未到彼岸就死在途中,岂不是贻笑大方?

更何况,他们此行学习的,乃是那“照明神器”的制作之法。在众朝臣眼中,这等神物若真能掌握,其利足以照亮江山、覆舟天下。如此要诀,岂能随意传授于庶人?说是“研学”,实则更像是一场利益与权力的争夺战。

“这等技术,说它是仙法也不为过。”左都御史在朝会上沉声说道,“若让工匠贱籍之人得了手,那日后谁还肯听咱们的话?岂不是养虎为患?”

“李大人言之有理。”户部尚书冷笑一声,“再说,那些粗人懂什么?叫他们学灯,不如叫他们烧火。”

众人哄然,竟也没人反驳。

实际上,不少人都私下动了心思。比起真的造福天下,他们更担心的是:若这手艺落于他族他人,将来再想得回便难如登天。

既然如此,倒不如自家人学会,收归己用。于是,一时间,朝中诸公卿、宗室贵胄、地方世家皆跃跃欲试。

可问题又来了——大人物们自己多是须发斑白,纵有野心,也早已身老体衰;况且,年纪越大,越知避险之理,怎肯轻易远行?思来想去,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自家下一代。

“让儿孙去。”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他们要的不仅是能学成归来的人,更要一个能撑得起身份、带得起荣耀的“旗帜”。若此子未来能学成归来,不但光耀门楣,更可一跃高于同族诸支。即便不归,也不过折损一子,权作探路者。

消息传出不过数日,京城各处皆喧哗。

御街两旁的青楼歌馆冷清了,私塾学堂却座无虚席。大小世家调集子弟,考才学、测武艺、查体格、验文书,连平日养在深闺的庶子也被叫来,唯恐漏掉一颗潜力之星。

“你若能去彼岸学成,回来便是家主。”某侯府主母对长子如此耳语,语气笃定。

“兄长你不去也好,娘说你身子不好,还是让我去吧。”一个面目清俊的少年如此对哥哥说道,眼中却满是跃跃欲试。

名额只有二十人,可想而知,争夺将是何等惨烈。

十余日之间,朝堂上表奏不断。某家子弟有功、有才、有德;某族长孙曾在书院夺魁、兵书熟诵;更有甚者直接上门“拜访”使团,暗中送礼,以图内定。

而使团却并不急于答应,反倒一派悠然。安洛带着翻译与文书人员,日日在驿馆品茶赏画,偶尔出门看戏,摆明了姿态:我们不缺人,你们要选,就选最好的人。

这下好了,反倒激起了世家之间的暗斗。有人在朝上唇枪舌剑,有人在场下斗鸡走马;甚至还有几家族中子弟为争名额,约斗校场,一场比试看得朝臣侧目,百姓称奇。

“这哪里是求学,分明是争圣旨。”有老臣摇头叹息,却又按捺不住自家人也去凑热闹。

到了第十四日,最终名额终于敲定。

二十人,皆为世家精挑细选的“麒麟儿”。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之间,多是家中嫡长、庶出之中最为出色的一人。个个身姿挺拔、眉目英气,既有才名又有胆识。最难得的是,他们均修习武艺、熟读六经,可谓人才济济。

消息一出,京中欢腾。

朝堂上,几家得了名额的重臣顿时神情不再凝重,换上了春风得意;而未得者,则面色阴郁,私下里怨声载道。

可再怎么怨,也只能接受。

得了名额的家族纷纷行动起来。衣裳、干粮、金银细软、各色药材……整整两日,城中车马不绝,驿馆前堆得如同过节,恨不得把一座府邸都打包随行。随行家仆、护卫、仆从也尽数安排得妥妥当当,只等出发之日。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谢国公府。

谢家此次派出的是其庶长孙谢钧,年方十八,传言自幼习武、博览群书,长于骑射、精通四书,颇得国公老爷子器重。据说这孩子曾三日三夜不眠通读《造物术义》,对器物之术尤感兴趣。

而大理寺少卿之子林衍也在其中,人称“林三郎”,少年时便以巧手闻名,曾拆家中水车又完好复原,还添了两道出水口,连少卿本人都惊为天人。

至于这些孩子们本身,有的志在四方,有的心怀荣耀,也有的……不过是被推上这场权力博弈的棋子罢了。

“爹说了,若我回来便立我为嫡。”林衍在夜晚与好友交谈时,语气平静,却握紧了手中那支竹制工笔,“所以我一定要回来。”

“我娘说……若我回不来,她也会给我立一块碑,说我是为国求艺牺牲。”谢钧的笑有些苦,“可我并不想死在外面啊。”

也有人背后偷哭,也有人趁夜写下遗书,只是翌日清晨,仍是披甲整装,一身朝阳,意气风发地走上旅途。

天光熹微之时,众人齐齐出现在使馆团门口,等着跟使者们一齐出发。

因为使者们说过,要坐他们的器具,一齐出发。

想到那会动的巨大铁皮箱子,少年们跃跃欲试,像是即将斗虎一般昂扬。

然而安洛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周围众人脸色一变。

“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不用带,去我们那里包吃包住的,衣服,衣服也给发的。”安洛笑道。

“安先生,我们什么也不带吗?”有青年大着胆子上前问道。

“是啊,可以什么都不带,我们管吃管住的,不过嘛,你们要是想过去买点儿东西,可以带点儿钱。”

“带些金子吧,可以带过去换成我们那里的钱。虽说学校里不用钱,但万一你们想要出去玩,总是会有花钱的地方的。”安洛想了想。

他话音一落,周围人的脸色各异。

如此奢靡的世外之国,只能用金子吗?

好在,前去的都是高门大户,家中不缺金银,倒也让儿孙多带了些金子。

瞧见那些人一盒一盒的黄金往背包里装,安洛又提醒了一下,“还是少带些吧,花钱得稍微节制一点。”

这话就没人听了。

出门在外,哪里能省呢?他们本来就不是缺钱的家庭。何况这世外之地,肯定有很多需要打点的地方。


  (https://www.635book.com/dzs/51894/4938216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