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破釜沉舟
刘季率部从砀县西出,在横阳,他收容了魏国一名五大夫的骑兵残部,为首者叫傅宽。他让傅宽为舍人,留在自己身边。很快,他们就寻找到战机:成武有一支东郡尉率领的军队,可能兵力不多,战斗力不强。刘季从横阳向北急行军一百余里,突然袭击了屯驻在成武以南的东郡尉率领的军队。刘季的突然出现,极大地震撼了秦军,形成小范围的混乱。刘季趁着秦军的混乱,继续西出成阳,在杠里又遇到一支筑壁坚守的秦军。这支秦军应该是维护济水航运的部队,他们沿河修筑了夹壁,形成一个甬道。刘季击败了这支秦军,捣毁了夹壁。
从杠里返回时,刘季第一次在昌邑遇到了在巨野泽当盗贼的彭越。彭越所部虽说是盗贼,但纪律严明,而且也有千余人,相当于一支颇具规模的部队了。应彭越的要求,刘季攻打了一下昌邑,但没能攻下。刘季鉴于周围环境恶劣,不能在一地久留,就主动放弃了昌邑,退回栗城。刘季西出第一阶段,对东郡的骚扰性进攻,就此告一段落。
刘季在东郡的这一场游击作战,说不清楚他的目的何在。从他打击王离军来看,似乎有与宋义军配合,迟滞王离军的意思,可能是为宋义军击破章邯创造条件。但王离军不是一支小部队,而是聚集了数个郡的庞大力量,从以前的经验上看,应该有至少十万人的规模,这绝不是刘季一支不足万人的军队所能阻击的。又或者他只是为了西征准备后方,甚至只是进行一些试探性的作战。
在刘季在东郡作战时,河北战局发生了重大转折。随着王离所率领的生力军到达,围攻钜鹿的战斗就由王离来承担,章邯则屯兵于钜鹿以南,漳水岸边的棘原,负责给王离运送粮草,承担后勤工作。两员大将分工合作,钜鹿的压力骤增。
这时,各中诸侯的援军陆续到达。其中赵国陈余从常山郡招募到数万人,张耳的儿子张敖从代郡也招募到万余人,此外还有燕国大将臧荼、齐国的叛将田都,战斗力最强的当然是宋义率领的楚军。不过这些军队到达后,都慑于王离的兵力,不敢主动与秦军作战。当然,他们的到来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王离也不敢放手进攻钜鹿,双方就这么僵持着,看谁先眨眼。
钜鹿城粮尽兵少,形势危急。张耳见陈余数万援军到达,派人请陈余立即进军,打破秦军的包围。但陈余对打破秦军毫无自信,坚不发兵。张耳派了张黡、陈泽前往陈余的营中,对他道:“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要陈余以必死的决心与秦军作战,以求一逞,万一成功了呢!
但陈余道:“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余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张黡、陈泽道:“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
陈余道:“吾死顾以为无益。”
陈余要等到有把握了才作战,但张耳却无法等那么久,催促陈余不等条件成熟,立即出兵,哪怕失败了,也在所不惜。应该说,单纯从军事的角度说,陈余的主张更有道理一些。
作为妥协,陈余派了五千人由张黡、陈泽率领,前去冲阵,就算打不开秦军阵地,如果能冲进去一部分,也能增强城防力量。但王离岂是易与之辈,立即率军堵截。张黡、陈泽率领的五千赵军前赴后继,全部阵亡。而陈余宁愿眼睁睁地看着这五千人全部阵亡,也坚决不出营作战。
如果说陈余还是在等待时机,希望先胜而后战,那么宋义干脆就是存心让赵与秦鱼蚌相争,自己坐取渔翁之利。在引军到了安阳后,也坚守不出。
屯兵安阳四十六天,时间已经进入到十一月底。这时北方天寒地冻,楚军的粮草也开始难以为继。项籍找到宋义道:“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道:“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他下令军中:“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一天,天寒大雨,士卒饥寒交迫。而宋义则送他的儿子宋襄到齐国去做官,一直送到无盐,在那里与齐国的人士相聚,并举办了盛大的酒宴。
两军相接,主将却离开军营,到数百里外为自己的儿子送行。这无疑是军中大忌。项籍于是与众将商议道:“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在取得了众将的默许后,宋义一回来,项籍趁晨会之机,从大帐中斩了宋义。他号令全军道:“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项籍是次将,范增是末将,三员大将两员如此说,其他人当然也无话可说。更重要的是,宋义的举动已经彻底失去军心,得不到将士的支持。于是,众将都道:“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于是共推项籍假上将军,派人追到齐国,杀掉了宋义的儿子;同时,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楚怀王确认了这事,正式任命项籍为上将军。
项籍控制了全军后,即派英布和蒲将军率军二万渡过漳水,与秦军作战,并与来援的诸侯取得联系。陈余请求增兵,共击秦军,项籍遂率领全军渡过漳水。过河后,将渡船凿沉,将炊具打破,只带三天的粮食,直接杀入王离与章邯的结合部。
章邯为了方便运粮,在漳水和钜鹿之间修建起长约二百里的甬道。相比起生力军王离,已经久战疲惫的章邯是一个更好的作战对象;而且相比于攻打有坚固营垒的王离军营,防御漫长甬道的章邯更加好打。项籍集中力量猛攻甬道的守军,终于摧毁了甬道,隔断了王离与章邯之间的联系。据说作战时,诸侯将士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呼声动天。他们不顾伤亡,向秦军发起一轮又一轮进攻,才终于攻克了甬道。
隔断了王离、章邯两部后,诸侯军立即向孤立的王离军展开攻势。没有了章邯的支持,王离粮草断绝,兵力大约也不占优势。秦军大败,大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涉间自杀而亡。战后,项籍召见各诸侯将领,那些人入辕门时,一个个都在地上跪着走,都甘愿将自己的部队听从项籍的指挥。
在项籍于河北击灭秦军王离所部的同时,在栗城,刘季又遇到了数支被打散的部队。项氏军的刚武侯,这支军队在被章邯击败,项梁被杀后,可能打算独立单干,但迫于形势,不得不退回来。这支部队经过月余的发育,现在已经了有四千人,刘季将这支军队编入自己的军队中。有学者认为刚武侯就是后来汉朝的大将军柴武。还有魏国的将军皇欣、申徒武蒲所率领的军队。在魏咎被杀后,弟弟魏豹逃到楚国。这时项梁也已经阵亡,楚怀王给了魏豹几千人,让td他重新开始攻略魏国。皇欣、武蒲的军队可能就是楚怀王派给魏豹的军队。不过,后来魏豹率领这支军队加入了项籍,没有与刘季共同作战。
得到加强的刘季,与皇欣、武蒲联军,再次攻打昌邑,但还是没能打下来。刘季下决心不要后方,孤军深入敌后作战。部队西进到高阳时,有一个老监门郦食其来见他,向他报告说,秦人的积粮之地陈留兵力薄弱。这一军情通报来的十分及时。刘季立即挥军攻下了陈留,得到了秦军的大批辎重粮草。
郦食其与刘季相见的场景极富戏剧性。首先,郦食其对周围的人道:“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表示相信刘季的人品。
他去求见刘季,刘季也不迎接,直接召他进帐,自己坐在一个小凳子上,让两个女人给他洗脚。态度十分傲慢。郦食其见刘季无礼,他也十分无礼,只作了个揖,道:“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郦食其的这话也十分无礼。但无礼遇见无礼,刘季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马上站起来,脚也不洗了,裹了裹衣服,就向郦食其赔礼。两人就这么对上眼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52454/4974648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