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四百三十一章 早除后患

第四百三十一章 早除后患


  老和尚满脸苦涩,“陛下,老衲曾用摸骨相面之术给三位殿下推算过,所得结果并不太好。”

朱棣心头一惊,相伴多年,他深知老和尚的本事,虽不如逍遥侯黄易那种惊才艳艳,却也天赋绝伦,有远超常人的本事。

“既然结果不太好,那为何早二十年不说,非要今日才肯开口?”

和尚摇头道:“命可算不可改,老衲虽为陛下之谋主,但也知晓多说无益、言多必失的道理。但今日老衲将死之人,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请陛下姑且一听。”

朱棣沉声道:“好,朕洗耳恭听!”

定了定神,似乎是在积攒力气,老和尚语气惋惜的说道:“太子殿下仁慈敦厚、英气内敛,可比当年的先太子。但或许是劫数、又或者是诅咒,以老衲看,他却有短命之嫌。”

什么???

没想到第一句就是王炸,朱棣惊呼道:“缘何如此?老大没病没灾的,哪里会短命呢?老和尚,你是不是看错了?”

和尚苦笑道:“您还记得当年太子殿下的身体吗?”

朱棣不禁回忆起当年,“嗯……当年朕年幼之时暂且不提,后来跟王妃成亲,接着就是黄易带着妙云从海外回来。也是那时,他跟太子大哥结缘。”

“我记得母后跟我说过,她说黄易一见太子大哥就断言:太子有早夭之兆!追问其原因,是积劳成疾给累的,父皇名义上是让太子学习政务,实则许多政务都交由……”

“嘶……等等,你是说高炽他也……”

都不用老和尚点头,朱棣自己也意识到问题了,长叹一声:“是啊,这些年我只想着打仗,打下一个大大的地盘来,内政、军需全是老大操心,唉……”

“老和尚,你怎么不早说?”

“别跟我提什么狗屁命数不可改,这种事你若是及早提醒,朕可以亲自料理,不用搭个儿子进去!”

面对朱棣的质问,和尚摇头道:“陛下,命数不可改,哪怕老衲提醒了也无济于事的,您终究放不下征战,太子监国领政也在所难免。”

朱棣冷哼一声:“朕不信!朕也曾读过几天书,却还知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和尚只能报以苦笑,可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影。

“或许……”

“或许什么,快说!”

“世上倘若真有一人能帮人逆天改命,恐怕只有他了。”

谁?

朱棣盯着老和尚,却见对方只是一笑,并未点破。

随即朱棣反应过来,“是他?”

老和尚点了点头,“世人皆传他是星宿下凡,老衲原本不信,但看了他四十年,已然信了。他不是凡人,既然不是凡人,则不在凡人天命之内,唯有他能跳出樊笼。”

可随即他却改口了,“还是不行,我们不可能为了改命,把太子送到侯爷身边。若是那样,跟把太子罢免,送去空门是一样道理。”

“唉……推算天命如同诊病一样,最痛苦的莫过于知道解方,却无药可医。”

他却没注意到,朱棣早已陷入愣神之中。

既然提到了逍遥侯黄易能救高炽,他第一反应跟老和尚一样,也是把儿子送过去,但显然不可能。

可随即他再次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高炽曾经送去过,以逍遥侯黄易的本事,若这孩子真是短命的,不可能看不出来。

高炽是他看着长大的,素来喜爱,总不会看着不管吧?

等等……记得高炽曾说过,当年在燕京城,他们三兄弟被人掳走那次,逍遥侯曾暗中传授了他内功绝学,用以保命护身、延年益寿。

嘶……

朱棣突然笑了,我就说嘛,那厮虽然让人恨的牙痒痒,但却不会见死不救,原来他早有安排。难怪这么大方,只传给高炽一个人,原来是看穿了一切。

唉,这个魂淡,又欠你一个人情。

也不知你我还有没有再见之日,或许只能下辈子还你了。

“罢了,将来朕会想办法。老和尚你接着说,另外两个小子呢?他们如何?”

额……

姚广孝愣了一下,他没看明白,刚才还忧心如焚的陛下,怎么转眼间似乎放下了一切?这不合常理。

但他时间有限,没有细究。

“先说三皇子赵王殿下吧,他的前世是个口袋,一个进得去出不来的口袋。”

朱棣皱眉道:“这是何意?”

“口袋是装东西的,但生在皇家,又是皇帝嫡子,获封赵王荣耀加身,他不缺钱也不缺权,所以他装的不是名利。”和尚感慨道:“世上那么多俗物他不选,偏偏选了最危险的一样。”

什么?

“秘密!”

朱棣气得想骂娘,指着床上的和尚喊道:“老和尚,说一半留一半,这就没意思了!”

和尚苦笑道:“老衲是说,他选择了往口袋里面装秘密。”

你……

“陛下,您是明白人,一个人知道太多秘密是没好处的。”

朱棣点了点头,恨铁不成钢的骂道:“这个混账!真是不成器。”

随即他冷哼一声:“说了这么多,你其实最想说的是老二吧?今日无论说什么,都恕你无罪!”

和尚沉声说道:“汉王有鹰视狼顾之象,若他为君,当是枭雄暴君。若他为臣……呵呵,他是不甘人下之臣。”

不等朱棣开口,和尚接着说道:“偏偏他赶上如今的世道,大明偏安一隅,他的野心无处生根,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压抑不住的野心就是祸根,会让他不停惹祸……”

够了!

朱棣摆手打断了老和尚。

和尚却不以为意,反而笑着说道:“陛下,其实您什么都知道,也看得很清楚,只是碍于亲情,虎毒不食子,所以选择了将人流放。”

“可老衲刚才说了,天命不可改,该来的躲不掉!”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您如果想保全大明,必须割肉求生,否则后患无穷,甚至亡国破家就在眼前。”

朱棣拍了拍和尚干枯的手背,“老伙计,好好养病,今日之言,朕听进去了。”

说完起身离去,心情复杂。

床上的和尚嘴角苦涩,看着朱棣的背影,嘴里呢喃道:“果然命数不可改,纵然老衲费尽口舌,还是改变不了任何结果。”

几天之后,这位燕王府第一智囊带着遗憾溘然长逝。


  (https://www.635book.com/dzs/52776/4951417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