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苏锦吵架了
推荐阅读:爸爸嫁入豪门,小奶包抱紧金饭碗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垂钓诸天:你管这叫黄级武魂? 让你卖身当书童,你佩六国相印? 狩猎80年代,我能听到动物心声 被换亲后她扶摇直上,嫡姐破防了 娱乐圈之星芒重耀 血蛊仙途 叛出偏心宗门后,我以剑道震九霄 妖女住手
那是常年刺绣、画图留下的痕迹。
“等‘苏州记忆’稳定下来,咱们就多回乌镇住住,守着这个院子,种种菜,看看书,享受几天清闲日子。”
他转头看着徐佳莹,眼中满是温柔,“这些年,你跟着我四处奔波,从江城到乌镇,再到苏州,也没好好歇歇。书店刚起步时,你陪着我熬夜整理书籍,‘江南匠心坊’筹备时,你跟着手艺人学苏绣、学制香,现在‘苏州记忆’忙起来,你又要管设计,又要对接手艺人,太辛苦了。”
“不辛苦,”徐佳莹摇摇头,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容,伸手拂去他发间的一片落叶,“只要和你在一起,再忙也觉得踏实。再说,能把传统工艺传承下去,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些老手艺,看着沈师傅、周师傅他们的手艺有人继承,我心里比什么都开心。”
“还记得沈师傅第一次收徒弟时,激动得晚上都没睡好,说终于不用担心缂丝工艺失传了,那种心情,我现在也懂。”
正说着,徐佳莹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屏幕上跳出“锦儿”的名字,附带一个视频通话的请求,头像还是苏锦和沈亦舟去年在乌镇西栅拍的合照,两人并肩站在乌篷船旁,笑容灿烂。
“这孩子,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怕是又想我们了。”徐佳莹笑着接通视频,指尖划过屏幕,屏幕上瞬间跳出苏锦的脸。
可往常总是笑意盈盈的苏锦,此刻却脸色苍白,眼眶泛红,眼底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原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长长的睫毛湿漉漉地垂着,像被雨水打湿的蝶翼,整个人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低落,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明显的沙哑。
“锦儿?怎么了?是不是受委屈了?”徐佳莹的心瞬间揪紧,语气里满是担忧,连忙坐直身体,下意识地往屏幕前凑了凑,“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事了?跟妈妈说,别憋在心里。”
苏木也立刻凑到屏幕前,原本柔和的眼神瞬间变得凝重,看到苏锦的模样,眉头微微皱起,指节不自觉地收紧,轻声问道:“锦儿,怎么回事?哭成这样,是不是亦舟欺负你了?”
他了解沈亦舟的为人,知道他向来疼惜苏锦,可看到女儿这般模样,还是忍不住生出几分护犊之情。
视频里的苏锦咬着嘴唇,下唇被牙齿咬得泛起白痕,强忍着眼泪,可看到父母关切的眼神,心里的委屈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砸在手机屏幕上,留下淡淡的水痕。
她声音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说:“爸,妈……我和亦舟……吵架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吵架……”
“吵架了?”徐佳莹的心沉了一下,她知道苏锦和沈亦舟感情一直很好,从大学相恋,一路互相扶持,从来没有红过脸,连拌嘴都很少有,这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吵架,“慢慢说,别急,深呼吸,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亦舟做了什么让你伤心的事?”
“不是……不是他欺负我……”苏锦吸了吸鼻子,用手背用力擦了擦眼泪,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努力平复情绪,“是我们……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不一样……他不理解我……不支持我的梦想……”
她深吸一口气,胸口微微起伏,终于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苏锦最近参与了一个传统工艺数字化传播的科研项目,表现突出,被项目导师推荐,获得了北京某知名文化研究机构的深造邀请,为期两年,主要研究传统工艺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这正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她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沈亦舟,本以为会得到他的支持和祝福,可沈亦舟却沉默了,脸上没有丝毫喜悦。
沈亦舟一直以来的规划是,毕业后和苏锦一起回江南,要么留在乌镇,帮衬家里的公司和澜清宠物店,要么去苏州的“苏州记忆”工作室,和苏木、徐佳莹一起深耕传统工艺文创,把“苏州记忆”的品牌做得更大。
他觉得北京的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而且距离江南太远,不方便照顾双方父母,更重要的是,他舍不得和苏锦长期分开。
他劝说苏锦放弃深造的机会,或者选择江南本地的高校或机构进修,可苏锦坚持要去北京,她觉得这个机会太难得,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对她未来的发展,对传统工艺的传承,都有极大的帮助。
两人为此争执起来,从一开始的平和沟通,到后来的各执一词,最后不欢而散。
这是他们恋爱以来的第一次争执,沈亦舟觉得苏锦太固执,只顾着自己的梦想,不顾及两人的未来。
苏锦则觉得沈亦舟不理解她的追求,不支持她的理想,心里满是委屈和失落,甚至开始怀疑,沈亦舟是不是真的懂她。
“我真的很想去……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苏锦哽咽着说,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肩膀微微颤抖,“我想把传统工艺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苏绣、缂丝这些老手艺,让它们被更多年轻人喜欢……可他就是不理解……他只想着让我回江南……根本不管我的想法……我觉得……他一点都不支持我……”
徐佳莹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眼神里满是心疼。她抬手轻轻抚摸着屏幕,仿佛在抚摸苏锦的头,思绪却飘回了年轻时的自己。
她太清楚这种在梦想与爱情之间挣扎的滋味,年轻时的自己,也曾面临过类似的选择。
那时苏木刚把“木槿”从江城搬到乌镇,正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她当时也收到了苏州一位苏绣大师的进修邀请,要去苏州学习半年,那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能师从名家,精进苏绣技艺。
(https://www.635book.com/dzs/52856/4974397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