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梅雨
推荐阅读:爸爸嫁入豪门,小奶包抱紧金饭碗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垂钓诸天:你管这叫黄级武魂? 让你卖身当书童,你佩六国相印? 狩猎80年代,我能听到动物心声 被换亲后她扶摇直上,嫡姐破防了 娱乐圈之星芒重耀 血蛊仙途 叛出偏心宗门后,我以剑道震九霄 妖女住手
互动体验区里,更是一片热闹景象。周师傅带着几位学员,教观众编织简单的竹编小挂件。
他先给每位观众分发两根处理好的竹丝,然后手把手地教大家“一挑一压”的基础纹路:“大家别急,左手拿一根竹丝固定,右手拿另一根竹丝,从下面挑一根,再从上面压一根,慢慢来,熟能生巧。”
有的观众学得快,半小时就能编出一个小小的竹编蝴蝶;有的观众手比较笨,编错了好几次,周师傅也不着急,一遍遍地帮他们纠正。
徐佳莹和姨婆指导大家绣苏绣书签。
姨婆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依旧很好,她耐心地教大家穿针引线:“线要穿过针眼,留一点线头,打个小结,别太大,不然会影响绣面。绣的时候,针脚要均匀,尽量保持一样长,这样绣出来才好看。”
一位小姑娘学得格外认真,在姨婆的指导下,慢慢绣出一朵小小的雏菊,虽然针脚还有些稚嫩,却格外可爱。
赵姨则教大家制作香丸。
她提前准备好了桂花、薄荷、艾叶等香材,还有研磨好的香粉和蜂蜜。
“大家先取适量香粉,加入少许蜂蜜,然后用手轻轻揉成小球,力度要匀,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
赵姨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这个香丸既能安神,又能驱蚊虫,放在包里、车里都合适。”
观众们纷纷动手尝试,空气中弥漫着香材和蜂蜜的混合香气。
媒体记者们也忙碌着,他们一边拍摄展品和观众体验的场景,一边采访徐佳莹、苏木、手艺人代表和现场观众,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
“‘苏州记忆’的文创产品,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真正做到了让传统工艺活在日常,”
一位记者在采访中说,“我们一定会好好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优秀的项目,让更多人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
中午时分,崔姝和李奶奶一起准备了丰盛的茶点,有桂花糕、定胜糕、香丸,还有温热的碧螺春,供嘉宾和观众品尝。
大家坐在庭院的竹编桌椅上,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交流参观感受,气氛十分热烈。
“今天的展览太成功了!”王丽拿着销售清单,兴奋地对徐佳莹和苏木说,“截至中午,缂丝竹编收纳篮卖了50多个,其中中号卖得最好,晕色绣围巾卖了30多条,浅紫色和浅蓝色最受欢迎;苏绣书签和竹编小挂件也卖得很好,各卖了80多个,首日订单已经突破了5万元!”
苏木和徐佳莹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这不仅仅是销售额的突破,更是市场对他们坚持传统工艺创新的认可。
“还有很多企业和文创商店的采购商,当场就表示想和我们合作,”王丽继续说,“有一家上海的文创商店,想把我们的产品引入他们的门店,已经留下了联系方式,后续会详细洽谈。”
“还有一家旅游公司,想把我们的工作室纳入苏州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组织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下午,展览继续进行,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工作室的氛围和展品吸引,纷纷走进来参观体验。
截至当天下午五点,共有超过800名观众参观了展览,300多人参加了互动体验活动,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了8万元,取得了圆满成功。
傍晚时分,游客渐渐散去,团队成员和手艺人代表们坐在庭院里,虽然疲惫,却个个脸上带着笑容。
张师傅喝着茶,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感慨道:“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老手艺这么受欢迎。你们做到了,把老祖宗的宝贝发扬光大了。以后,我要多带些乌镇的手艺人来交流,让乌镇和苏州的老手艺互相学习,共同传承。”
姨婆也笑着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苏绣、喜欢传统工艺,我就放心了。以后,我还要多来工作室,教更多年轻人学苏绣,把我这辈子的手艺都传下去。”
苏锦和沈亦舟靠在一起,看着庭院里的灯光和远处的晚霞,脸上满是满足。
“能参与到这么有意义的事里,真好,”苏锦说,“以后每个周末,我们都来帮忙,看着工作室越来越好,比什么都开心。我还想把工作室的故事写成推文,发在学校的公众号上,吸引更多大学生来体验、来传承。”
沈亦舟点点头:“我已经跟学校申请了实习基地,以后京大的学生也能来这里实践,把理论知识和传统工艺结合起来,为传承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我还想和建筑系的同学合作,设计更多符合传统工艺展示的展架和空间。”
徐佳莹靠在苏木的肩膀上,看着身边的众人。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苏木握住徐佳莹的手,“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扩大‘工艺青苗计划’的规模,在更多城市开设文创体验店,让更多的传统工艺得到保护和传承,让苏州的记忆,江南的文化,永远流传下去。”
徐佳莹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平江路。
夕阳的余晖洒在白墙黛瓦上,为这座古老的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
苏州的梅雨季总是来得缠绵,连日的阴雨将整座古城浸得湿润。
平江路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两侧灯笼暖黄的光晕,像铺在巷弄里的碎金。
“苏州记忆”工作室的木门紧闭,檐角的雨滴顺着瓦当滑落,砸在青石台阶上,溅起细密的水花,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与庭院里桂花树叶上的雨声交织在一起,酿成江南雨季独有的温柔韵律。
傍晚时分,天色愈发阴沉,厚重的云层低低地压在白墙黛瓦之上,仿佛伸手就能触碰。
徐佳莹正在二楼研发区整理“古艺新生”系列的设计草图,桌上摊开的图纸铺满了大半桌面,每一张都标注着详细的尺寸和工艺说明。
最新设计的蓝印花布与苏绣结合的帆布包草图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她用红色铅笔在帆布包的侧面画了一朵小小的雏菊,旁边标注着“采用打籽绣工艺,丝线选浅粉色桑蚕丝”。
(https://www.635book.com/dzs/52856/4974901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