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我的故事里有你 > 第742章 屋檐下的陌生人

第742章 屋檐下的陌生人


林薇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用冷水轻轻拍打红肿的眼眶。

水流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却盖不住她内心的波涛汹涌。镜中的自己,三十出头的年纪,眼角已爬上了细纹,那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留下的痕迹。

“再多的遮瑕膏也盖不住哭过的痕迹啊。”她自嘲地笑了笑。

回到工位时,对面的赵姐关切地望过来:“薇薇,你没事吧?眼睛怎么...”

“没事,可能是过敏。”林薇勉强挤出一个微笑,低头假装整理文件。

赵姐是办公室里有名的热心肠,也是公司十年的老员工。她起身给林薇倒了杯温水,轻轻放在桌上:“是不是又跟陈浩吵架了?”

这一问,像打开了林薇心中的闸门。她原本打算保持沉默,可那些委屈和愤怒需要一个出口。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发抖:

“不是和陈浩,是和他们一家人。”

原来,昨天傍晚,林薇刚接七岁的女儿小雨放学回家,就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同寻常。婆婆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眉头紧锁,而丈夫陈浩则站在阳台上抽烟——他平时很少抽烟。

“妈,怎么了?”林薇放下背包,感觉空气中的压抑几乎令人窒息。

婆婆长叹一声:“小玲离婚了。”

小玲是陈浩的妹妹,比陈浩小五岁,三年前嫁到了邻市。林薇对小玲的印象一直很好,她性格温和,待人真诚,只是遇人不淑,嫁了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怎么回事?什么时候的事?”林薇关切地问。

“就上周办的离婚手续。今天她打电话来,说已经带着童童搬出那个家了。”婆婆说着,眼眶泛红,“那傻孩子,受了这么多委屈,一直不跟我们说。”

陈浩从阳台走进来,掐灭了烟:“妈的意思是,让小玲先回家住一段时间。”

林薇愣了一下:“回家住?家里哪有地方?”

他们住的是一套三室一厅的老房子,主卧是林薇和陈浩的,次卧是婆婆的,最小的房间是女儿小雨的。房子不大,但位置不错,是十年前陈浩父亲去世前买的,婆婆出了二十万首付,剩下的贷款由陈浩和林薇一起偿还,去年才终于还清。

“小雨的房间不是挺大的吗?让童童和小雨一起住,小玲跟我住一屋。”婆婆的语气很坚决,似乎已经做好了决定。

林薇看向陈浩,希望他能说点什么,但他只是避开了她的目光。

“妈,这不是长久之计。小玲带着孩子,总得有个自己的空间。咱们家这么小,五个人住已经够挤了,再加两个人...”林薇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和。

“那你让她去哪?一个离婚的女人带着孩子,能去哪?”婆婆的声音提高了些。

“可以先租个房子,就在附近,这样互相也有照应。我和陈浩可以帮忙出房租。”林薇提出折中方案。

婆婆猛地站起来:“你这是要赶她走?这里是她娘家!她离婚了不回娘家能回哪?”

陈浩终于开口了:“薇薇,小玲现在情绪很差,就让她先住一段时间,过渡一下。”

“一段时间是多久?一个月?半年?还是一年两年?”林薇忍不住反问,“你知道现在家里每天早上的卫生间有多紧张吗?小雨马上就要上二年级了,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而且童童比小雨小两岁,两个孩子住一起,作息不同,会影响睡眠...”

“你就是容不下我女儿!”婆婆打断她,“这房子我出了二十万的,我让我女儿回来住有什么不对?”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中了林薇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她愣在原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陈浩急忙打圆场:“妈,您别这么说。薇薇不是这个意思...”

“那她是什么意思?我女儿离婚了,无家可归,回自己娘家住都不行?她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不让我女儿回来?”婆婆越说越激动。

“外人”两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穿了林薇的心。她在这个家付出了八年,照顾老人,抚养孩子,努力工作分担房贷,最终却仍然是个“外人”。

林薇看着陈浩,希望他能为自己说句话,但他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好,既然我是外人,那我走。”林薇转身走进卧室,开始收拾行李。

陈浩跟了进来,关上门:“薇薇,你别冲动。妈那是一时气话,你知道她不是那个意思。”

“那她是什么意思?八年了,陈浩,我嫁给你八年了,在你妈心里,我永远是个外人。”林薇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下来。

“小玲现在真的很困难,她前夫不仅出轨,还把他们的存款都拿走了。她现在身无分文,还带着个三岁的孩子,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陈浩试图解释。

“我从没说过不帮她!我只是觉得住在家里对每个人都不方便,尤其是对孩子。我们可以帮她租房子,可以给她经济支持,但非要住在一起吗?你知道两个家庭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会有什么问题吗?”

“就暂时住一段时间,等她找到工作,稳定下来,就会自己搬出去的。我保证。”陈浩握住林薇的手。

林薇抽回手,摇摇头:“陈浩,你根本不了解你妹妹。她大学毕业后换过多少次工作?有一次超过半年的吗?她前夫为什么嫌弃她?不就是因为她不肯吃苦,凡事依赖别人吗?你现在让她住进来,她还会想搬出去吗?”

“她是我妹妹,现在需要帮助,我不能不管。”陈浩的语气也强硬起来。

“所以你就选择牺牲我们这个小家的安宁?牺牲你女儿的生活质量?”林薇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你怎么这么自私?就只考虑自己?”陈浩脱口而出。

林薇愣住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自私?为了这个家,她省吃俭用,连买件新衣服都要思前想后;为了照顾婆婆的情绪,她一再忍气吞声;为了支持陈浩的工作,她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孩子的教育责任。而现在,她只是想要一个相对舒适独立的居住环境,就被扣上“自私”的帽子。

“陈浩,你摸摸良心,我林薇是自私的人吗?”她的声音颤抖着。

陈浩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碍于面子,没有道歉:“反正小玲下周就搬过来了,这事已经定了。”

林薇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继续收拾行李。陈浩看着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房间。

那天晚上,林薇带着小雨去了闺蜜家暂住。陈浩打了好几通电话,她都没有接。

“...所以,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林薇向赵姐倾诉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心中的重负似乎轻了一些。

赵姐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我理解你的感受。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小玲确实挺可怜的,刚离婚,带着个那么小的孩子,无依无靠的。”

“我知道她不容易,我也愿意帮助她,只是...”林薇叹了口气,“为什么一定要住在一起呢?现在的房租虽然不便宜,但我和陈浩都有稳定工作,负担一个一居室还是可以的。”

“也许你婆婆是担心小玲一个人住太孤单吧。毕竟刚离婚,情绪肯定很差,有人陪着会好一些。”

林薇沉默了片刻:“赵姐,你说我真的很自私吗?”

“这不完全是自私的问题。”赵姐摇摇头,“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类似的困境。关键是找到平衡点,既帮助了需要帮助的家人,又不破坏自己小家庭的和谐。这需要智慧和沟通。”

下班后,林薇犹豫着是回自己家还是继续去闺蜜那里。最终,她还是决定回家面对问题。

推开家门,她看到婆婆正坐在餐桌前择菜,神情落寞。见到林薇,婆婆勉强笑了笑:“回来了?小雨呢?”

“我让她先在朋友家玩一会儿。”林薇放下包,走进厨房准备做饭。

“薇薇...”婆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昨天是妈不对,说话太重了。”

林薇惊讶地转身,这是婆婆第一次向她道歉。

“我也是着急,”婆婆继续说,“小玲那孩子,电话里哭得撕心裂肺的,我听了心里跟刀割一样。你说,当父母的,哪能看着孩子受苦不管呢?”

林薇在婆婆身边坐下:“妈,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很心疼小玲,我是真心想帮她。但我担心的是,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矛盾,到时候反而伤害感情。”

婆婆点点头:“你说得对。昨天我一晚上没睡好,也在想这个问题。小玲是我女儿,你也是我的女儿啊,我不该说那种话。”

这句话让林薇的眼眶再次湿润了。八年来,这是婆婆第一次称她为“女儿”。

“这样吧,”婆婆继续说,“先让小玲暂时住一段时间,就一个月。这期间,我们帮她找房子,我也拿出一些退休金,帮她把前半年的房租付了。等她情绪稳定些,找到工作,再搬出去。你看行吗?”

林薇握住婆婆的手:“妈,房租我和陈浩来出,您的钱自己留着。我昨天也太冲动,说话没注意方式。小玲是陈浩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妹妹,我们理应帮她。”

婆媳二人相视而笑,多年的隔阂似乎在这一刻消融了许多。

晚上陈浩回家,看到林薇和母亲在厨房一起做饭,气氛和谐,十分惊讶。饭后,林薇把婆婆的提议告诉了他。

“谢谢你,薇薇。”陈浩感激地说,“我昨天的话说重了,对不起。你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我知道你夹在中间很为难。”林薇靠在他肩上,“以后有什么事,我们好好商量,别再吵架了。”

一周后,小玲带着三岁的童童来了。她比林薇上次见她时瘦了一大圈,眼睛红肿,神情憔悴。童童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嫂子,打扰你们了。”小玲低声说,语气中满是歉意。

林薇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别说这种话,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先安心住下,把身体养好,其他的慢慢来。”

晚餐时,气氛有些尴尬。小雨对突然多出来的玩伴感到好奇,但童童一直不说话,只是低着头默默吃饭。

“童童,吃点青菜好不好?”林薇温柔地对他说。

童童摇摇头,把小脸埋得更低。

“他有点怕生。”小玲解释道,然后转向儿子,“童童,舅妈在跟你说话呢。”

林薇笑了笑:“没关系,孩子刚来新环境,需要时间适应。”

晚上,林薇和陈浩把主卧让给了小玲和童童,自己则在小雨的房间加了一张临时床铺。

“这太不好意思了,我们还是睡客厅吧。”小玲推辞道。

“别客气,你和童童需要好好休息。”林薇坚持道,“客厅我们已经铺好了,很舒服的。”

深夜,林薇躺在窄小的临时床上,听着丈夫和女儿的呼吸声,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但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拥挤生活感到忧虑。

接下来的日子并不轻松。五个人共享一个卫生间,每天早上都像打仗一样;童童经常在夜里哭醒,吵得全家人睡不好;小雨也因为睡眠不足,在学校表现不佳。

更让林薇担心的是,小玲整天郁郁寡欢,对找工作的事似乎并不上心。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房间里,很少帮忙做家务,甚至连童童都多是婆婆在照顾。

三周后的一个晚上,林薇下班回家,看到婆婆一个人在厨房忙碌,而小玲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妈,我来吧。”林薇放下包,接过婆婆手中的锅铲。

“没事,你上班也累了,先去休息吧。”婆婆摇摇头,但林薇看得出她已经疲惫不堪。

晚餐时,林薇委婉地提出:“小玲,我公司附近有家幼儿园正在招聘保育员,工作环境不错,离这儿也近,你要不要去看看?”

小玲低着头:“嫂子,我...我还没准备好出去工作。”

“那你在家也可以先在网上找找看啊,”陈浩接口道,“总不能一直呆在家里。”

小玲的眼泪突然掉下来:“我知道我是你们的负担,我也不想这样的...”

婆婆急忙安慰:“别哭别哭,慢慢来,不急。”

饭后,林薇和陈浩在楼下散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林薇叹气,“小玲根本没有找工作的意愿,妈又要照顾她和童童,我看妈这几天气色很差,肯定是累着了。”

陈浩沉默了一会:“我明天再跟小玲谈谈。”

然而,第二天晚上,陈浩和林薇刚进门,就听到婆婆和小玲在争吵。

“妈,你就这么急着赶我走吗?”小玲哭着说。

“我不是赶你走,是为你着想!你还年轻,总得有自己的生活啊!”婆婆的声音也很激动。

陈浩和林薇急忙进去劝解。原来,婆婆白天带童童时不小心闪了腰,却还要坚持做家务,小玲不但不帮忙,还抱怨饭菜不合口味。

“小玲,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我们应该多体谅她。”陈浩严肃地说。

小玲抽泣着:“我知道我不对,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婚姻失败了,工作也没有,我...”

林薇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小玲,我们都经历过低谷。我大学毕业后也曾失业半年多,那时候天天投简历,到处面试,被拒绝了无数次。但我从没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站起来,别人才能帮到你。”

小玲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嫂子,你真的不嫌弃我吗?”

“怎么会呢?”林薇微笑,“你是陈浩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我们希望你过得好,但最终的路还是要你自己走。”

那天晚上,一家人开诚布公地谈了很久。小玲终于答应第二天开始积极找工作,并主动分担家务。婆婆也同意,如果一个月后小玲找到工作,就帮她在外租房子;如果没找到,也可以继续住一段时间,但必须共同分担生活开销。

一个月后,小玲在一家书店找到了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足够支付她和童童的基本生活。林薇和陈浩帮她在附近租了一套小公寓,预付了半年租金。

搬家那天,小玲抱着林薇,哽咽着说:“嫂子,谢谢你。不仅收留了我,还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我会记住这段时间的每一刻,记住家人的温暖,也记住自己的责任。”

婆婆在一旁抹着眼泪,但脸上是欣慰的笑容。

小玲搬走后,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婆婆对林薇更加尊重和理解,陈浩也更懂得在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寻找平衡。而林薇则明白了一个道理:家人之间,既要有相互扶持的温暖,也要有保持适当距离的智慧。

周末,一家人常聚在一起吃饭,小玲的状态明显好转,童童也变得活泼开朗。看着这和谐的一幕,林薇想起赵姐说过的话:“家庭就像一个大房子,需要有门也有窗,既保持连接,又留有空间。”

她微笑着夹起一筷子菜,放进婆婆碗里:“妈,尝尝这个,我新学的菜式。”

婆婆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吃,真好吃。”

窗外,夕阳西下,温暖的余晖洒进这个曾经充满争吵、如今却充满理解的小家。林薇知道,未来可能还会有风雨,但只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https://www.635book.com/dzs/55400/6709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