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最高学府 > 清晰的定位。

清晰的定位。


2025年11月15日,我从颐和园方向骑着电动车走向清华大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2003年的我也常常在这条路上骑行。只不过,当时骑车到清华大学之后,我会选择向南,去北京师范大学。而现在,我是向北,回家。

表面上看这些,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现在,我看到“清华大学”那几个字的感受,和当年差别极大。

2003年的我,23岁,2003年的我妈,47岁。

好神奇啊,我竟然突然之间意识到,我不断在努力奔走于清华大学西门那条路上的两个时间段,竟然有那么多的重合。

微微叹息之际,我才明白,从2023年我43岁开始,我下定决心要给我妈写一个传记至今,我一直在抓取一个灵魂。一个从我外公传到我妈再传向我的一个灵魂。

是的,我不觉得是从外婆传到我妈再传到我这里,而是从外公那里传递下来的。

这种感受的出现,是1997年2月的事。那时候,外公和外婆到我们家生活。尽管外公、外婆的女儿多,常常会去女儿家走动走动。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最多待一个星期就离开。

可是,我们家是一个例外。因为外婆特别喜欢我们家,所以,她每次都尽量争取多一些时间在我们家里住。我的印象中,常常只有外婆的印象,很少有外公的印象。并不是外公没有来,而是,外公基本上不说话,静静的,几乎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但1997年的外公,给了我最深的感触,几乎可以说是,外公到我们家,唯一让他刻在我脑海中的,也就是1997年的2月。

第一个剪影,是外公拿着书坐在窗台下,静静读书的场景。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几乎没有时间与人闲聊。想想也很能理解,一对夫妻,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要养活九个孩子,让九个孩子都学习成长,这不是普通的劳动付出的人能够做到的。

外公从来不说,只是在努力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外婆呢,因为带着我睡觉,所以,常常会在睡觉的时候和我絮叨,我也就听到了不少值得留意的信息。

外公在自己家里,我们过去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公的劳作和别人对外公的尊敬。

而在外公到我们家之后,没有事情可做,外公就拿起了书本。因此,外公读书的场景,映入我的脑海中。

第二个剪影,是外公坐在电视机前,听着伟人去世的消息,泪流满面。

我之所以能记得清楚外公在我家给我留下印象的时间,也就因为伟人的去世,外公的泪流满面。

也就是那时候,我好像明白了从外公到我妈再到我,有一种灵魂传递存在。这种存在,在我2023年不断出入清华大学寻找的时候依旧模糊。到2025年下半年,我才逐渐清晰。

随着这一点逐渐清晰,这一本书的定位,也渐渐清晰。主题终于确定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57178/6757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