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神识当如常,静处方能宁。
推荐阅读:七零下乡后的日常生活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觉醒转生眼,做忍界的幕后黑手 仙妃落影:三世轮回赖定你! 风狐缘 重生,我靠量化程序赚了几百亿 无敌的我,在异界做街溜子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影视:我有熟练度面板 不小心成了狼人
虽是冬季,但早上五点才刚过一会儿,也就是卯时,站在阴山山顶处就已经能看到东边的地平线上有了一隙白痕,就好像刚朦胧睁开的眼睛。
这点儿光亮本不足以照烁到人,但也不知道为何,陈石也就正好在这个时候,好像是被什么刺激到了,忍不住皱了皱眉,缓缓跟着睁开了眼睛。
习惯性的用手稍微挡了一下眼睑,随即就发现了身形挺拔的师父就这样亭亭站在窗前。
慌忙起身,简单理了理稍微有些凌乱的衣襟,拱手道:“师父,您什么时候来的?”接着立马就察觉到自己这个时候并没有在室外。
而自己明明记得昨夜和杨勇是依靠在走廊上坐着的啊?而且也是因为他们已经尝试过推开那些根本就没有扣手的门,结果纹丝不动。
瞧见不远处另一张床上躺着的杨勇依然还在呼呼的睡着。
不止是他,这一夜其实陈石也睡的特别的沉,而且不单单是身体上的疲惫,好像在这个地方,就连精神上也能放松不少。
别看他们每每所经历的事情都好像总是能恰好的有惊无险,但你要说没在心里留下半点阴影,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既不是圣人,也没有得天独厚的本事,就算不为自己考虑,其实在无形之中任然忍不住为白师兄、石老爹,还有周围所有跟自己有所关联的其他人所担心。
而自从上这阴山,虽然心里明显已经知道这里可能是一处什么样的地方,但打心底里就好像根本没有半点的计较和隔阂,反而能让心里感觉格外的特别踏实。
就好像这里根本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俗世间的危险、叛逆、阴谋……好像都不再与自己有关系一般。
就在陈石观察完周围情况,有些疑惑为什么师父不说话时,城隍开口说道:“唤上他,到广场上来见我。”
说完,也不知道是不是陈石没洗脸,眼睛有些花了,只那么一瞬,就已经不见了城隍师父身影,仿佛根本没存在过一样。
不由感叹,师父这移形换位、神出鬼没的本事真是无人能及呢。
其实哪有什么眼花,阴山天宫之内不仅不干燥,还可以说极为洁净。
虽然很明显这周围已经很久没有人住过,但即使这样,那桌、那椅、那柜子上都几乎见不到半点灰尘,甚至是一丁点擦拭过的水痕都没有留下,也不知道本就是这样,还是说谁的保洁方法能做到如此细致。
不过现在可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
陈石走过去轻轻摇醒杨勇,告诉他师父的安排,就准备先行简单洗漱一番。
然而等他转遍了四周也没有什么发现,别说洗漱了,就是水源和别的用途的房间都没有发现一个。
也许是在更远一点的地方,陈石如此想着,也就不再耽搁,只能先去广场见过师父再说。
路上,杨勇还偷偷的试着推了推其他房门。
之前他猜测这里的房间其实根本就是假的,所以只是徒有其形,没有门口,也就根本推不开。
然而昨夜自己二人实际上就已经稀里糊涂的住里边去了,自然不再认为这些都是假的。再说了,谁家好人会做这么大一幢假房子,岂不是比真房子更要费劲?
只是说这些房子不允许对自己二人开放而已。
这不,杨勇依次试着推拉了好几处房门,依然还是如前夜一般纹丝不动。
俩人很快行至中间广场。
因为广场之前还有一座碑坊,碑坊前面还有三转白石台阶,直至这时,两人才看清楚那精雕细琢的蜿蜒栏杆、每一步都像是经过精打细算的整齐条石,甚至其上还拓有各种神奇动物、古怪祥云、故事传说等各项文字图景,规模其实一点儿也不比这边廊坊楼阁的规模小,所以称呼中间的这片较为空旷的地方为广场,事实上一点儿也不觉得违和。
先前立誓拜师的高台还是没有见着,可能只会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才会出现。
而城隍此刻正站在广场中央背手而立。
两人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陈石这才开口问道:“师父,这天宫之内好像与平日那些场面有所不同……”
其实他想问的是自己这一行下来除了昨夜睡觉的地方之外,并没有见着有其他什么生活场所……可能自己现在不需要,但这也并不代表着往后会用不着,毕竟人还有三急嘛。
城隍神色淡然,看了一眼也如陈石一般神态的杨勇后,说道:“是有不同,你们也用不上。”
说完也不顾他们再有何想法,直接吩咐道:“坐下。”
欲言又止的陈石二人也只能依言席地而坐。
城隍:“神识如常,静处方能宁。
给你俩一个时辰的时间,让自己能真正的静下来。”
说完,城隍便就这样潇潇洒洒的直接走了。
这神识如常是事实,他那样厉害的人物自然是不用问也能看得出陈石如今的状态。
可这静处放能宁是什么意思?
宁静?
那跟前面的静处又有何区别?
两人有些懵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
只是等他们真的像往常一样真正宁静下来的时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这短短的时间里很不对劲。
照理说应该是在昨日傍晚十分登上这阴山天宫的,但自己又总感觉时间不会就表面上看上去的那般短。
不说别的,就从寻找城隍到后来迅速拜他为师,这段时间其实想想其实并不算短。
再加上后来在识海之内有有了那一段经历,如果按识海之内的场景来算,可能更加会宁两人不能平静。
但即便是说如梦幻般场景,一瞬间可能即是永恒,那么实际上所花费的时间并不算长。
那么后来不说陈石为何给那么累,没有失去法力的杨勇也几乎在掌灯结束过后也给累趴下了。
要知道,以杨勇如今血劲百脉的修为功夫,就是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也是能精力充沛的。
另外,还有一件事比较奇怪。
登顶之前,陈石和杨勇确实吃过一些随身携带的食物,但实际上并不多。现在过去了那么长的时间,仔细感觉,其实一点儿也不觉得饿……
其实也不是不觉得饿,就是感觉现在不吃也还是可以的错觉。
另外就是刚才提到的人有三急。
别说三急了,好像从昨夜到现在,他们俩是一家都没什么感觉。
这些问题既然没有兵临城下,自然就不重要,首先还是要想想,何为“静处方能宁”?
不说先前自己的师父辜老爷子,一开始引导自己学习九境功法之时,一样也需要先掌握静功之法,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冥想。
从静处体察自身,再感受世间万物。
有勃勃生机、寥寥死寂,亦有相生相克之五行能量,甚至在某些时候,陈石还隐隐约约能看到那可似两极阴阳。
不过这些都是从静处细细感受在外之无形之动,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静处何来为“宁”?
直至快耗尽城隍师父所吩咐的一个时辰之时,杨勇才终于按耐不住,开口问道:“石头,何为宁?”
同样没什么头绪的陈石却也没有急躁,反而在这样的环境里能体会到那静处相较于从前,又有了些不同的认知的理解,不过还是跟“宁”没有半点关系。
于是也毫不隐瞒的答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在这里确实能更快入定,兴许可能会有一些关联。”
杨勇同样席地而坐,这也是他们已然尝试到更能贴合心境而恢复、疗伤、悟道时的姿势,说道:“我能感觉到这里确实的变化,但对那静处方能宁却是没一点儿头绪。”
陈石:“倒也不必着急,哪能那么快就能领悟到城隍那般的境界。”
回想起从昨夜见到城隍,到现在所见识到的场景,自然也引起了浓厚的兴趣,道:“你说城隍师父如今会是什么样的境界?
我有一种错觉,就好像城隍师父身上并没有什么高人风范,却又能施展出那些神仙般的手段……我想到了一个词。”
陈石亦有同感,跟着附和道:“你是不是想说返璞归真?
如果说这世间功法大致都有相同可借鉴之处的话,那么其实大成境才应该是返璞归真最为合适的境界。
那么你看我身上的气息,和城隍师父身上的气息可有什么相似之处?”
虽然陈石现在的情况可能有些特殊,单从文字上也可以牵强附会到城隍师父现在的状况上。
但他又不是第一天认识陈石。
法力丢失前和现在,甚至在形神放开的环境中,神识中的气息跟城隍师父比起来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说要打个比方的话,陈石如今的情况就是他虽然有一个坚硬的壳,但其实里面是空的,而陈石自己也清楚这空出来的地方范围能有多大。
再拿城隍师父来说,就是你能清楚他也有这层壳,但这层壳更像一个笼罩着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的结界。所以,不存在那里面空是不空,范围能有多大,因为那里面同样也就是一个世界。
在这种时候,杨勇自然不会再想着依赖于陈石单独的想法,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如果说两者之间非得有什么不同的话……你于定境之中,静下来的是你自己;而城隍师父是静中定境了这整个世界。”
这句话说完,不只是陈石瞪大了双眼,就是杨勇自己也有些震撼刚才那句话竟然是自己说出来的。
(https://www.635book.com/dzs/57608/6762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