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时间之王:我是假面骑士时王! > 第385章 红灯笼挂满街,全是桂花味

第385章 红灯笼挂满街,全是桂花味


老街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长着几株细小的青苔,沾着晨露,踩上去微微发滑。两旁的店铺早已挂起红灯笼,有的还在灯笼下系了小小的中国结和桂花枝,红得热烈又喜庆,桂花的甜香混着店铺里飘出的食物香气——烤红薯的焦香、糖画的甜香、豆腐脑的鲜香,让人垂涎欲滴。和宋烟雨窗外的灯笼遥遥相应,像是跨越了街巷的默契,都盛着中秋的暖意。

走到老街中段,捏面人的老艺人摊位前果然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竹编的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面人,孙悟空扛着金箍棒、嫦娥抱着玉兔、小兔子竖着长耳朵,个个栩栩如生,连嫦娥裙摆的褶皱、玉兔的绒毛都捏得分明,色彩鲜艳却不俗气,用的都是可食用色素,家长们也放心让孩子拿着玩。

张晓雅挤开人群钻进去,拉着老艺人的袖子非要跟着学捏小兔子,老艺人被她的热情逗笑,递了一团白粉面团给她:“小姑娘慢慢来,捏面人要手心稳,先揉圆,再捏耳朵,最后点眼睛,别急,慢工出细活。”她笨拙地揪起面团,揉了半天也没捏出规整的圆形,一会儿把耳朵捏得太长耷拉下来,一会儿把脸捏得太圆像皮球,最后捏出来的东西圆滚滚的,分不清是兔子还是团子,惹得周围的人都笑弯了腰,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面人说:“姐姐,你捏的是小汤圆吗?我妈妈昨天煮的汤圆就是这样的!”

张晓雅脸一红,又舍不得扔,把“四不像”揣进兜里,说要留作纪念,以后给自己的孩子看,让他们知道妈妈小时候的“杰作”。老艺人见状,笑着摇了摇头,拿起四种颜色的面团,红、黄、白、青,手指翻飞间,三揉两捏就复刻出四个小巧的面人,粉衣的张晓雅眉眼弯弯、嘴角还带着点俏皮的弧度,黄衣的陆雪带着温柔笑意、眼角有浅浅的梨涡,白衣的南书怜气质温婉、手里捏着一张小剪纸,青衣的童筱薇挂着相机、眼神专注,眉眼神态竟有七八分相似,连童筱薇相机上的挂绳、南书怜发间的碎发都捏得惟妙惟肖。

张晓雅抢着付了钱,把四个面人小心翼翼地放进陆雪的布包里,还不忘踮着脚叮嘱:“可别压着,这是咱们的‘姐妹限定款’,以后每年中秋都要拿出来看看,谁要是丢了,就得请大家吃一整年的桂花糕,还要陪我们逛三次市集!”老艺人看着她们打闹,笑着递来一小盒彩色面泥:“小姑娘们情谊好,这个送你们,闲了也能自己捏着玩,团圆日子就该热热闹闹的,和气生财嘛。”他还从抽屉里拿出四张小巧的面人贴纸,分给四人:“这个贴在笔记本上,留个念想,祝你们姐妹情深,岁岁团圆。”

隔壁的剪纸摊前,南书怜盯着一张“四喜团圆”的红纸挪不开眼,红纸上剪着四只喜鹊围着圆月,喜鹊的羽毛层次分明,翅膀张开像是要飞起来,圆月带着淡淡的光晕,周围点缀着细小的桂花,线条流畅又灵动,连喜鹊的眼睛都剪得圆溜溜的,透着灵气。

老艺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手上布满老茧,却灵活得很,指尖捏着细小的剪刀,行云流水般剪着图案,剪下来的纸屑像红色的雪花,落在身前的竹篮里。见南书怜看得专注,老奶奶递过一把小巧的剪刀和一张红纸,声音温和得像春风:“姑娘喜欢就试试,剪纸图个开心,不用拘着规矩,剪坏了也没关系,奶奶这儿还有好多纸,慢慢剪,剪纸讲究的是心静,心越静,剪出来的图案越灵动。”

南书怜接过剪刀,指尖微微有些发紧,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小时候奶奶教她剪纸的模样,奶奶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一步步教她下剪、转弯、留白,还说“剪纸就像做人,要懂得取舍,该留的留,该剪的剪,才能剪出好看的图案。”

她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红纸,先用铅笔轻轻画了轮廓,再小心翼翼地剪下去,先剪轮廓,再修细节,虽然剪得不如老艺人利落,线条也有些歪歪扭扭,却也认认真真剪出了四只牵手的小姑娘,每个小姑娘手里都拿着一朵小小的桂花,花瓣虽然不规则,却透着一股拙朴的可爱。

童筱薇赶紧举起相机,调整好角度,用滤镜纸调出暖黄的色调,定格下她蹙眉专注的模样,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眼底的认真,还有剪纸边缘那点可爱的“小毛刺”,连落在红纸上的桂花花瓣也一并拍了进去,画面温馨又治愈。老奶奶看着成品,赞许地点点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剪得有灵气,这是‘姐妹同心’的好寓意,奶奶再给你添两笔,让它更圆满。”说着拿起细剪,在每个小姑娘头顶添了个小小的月牙,“中秋赏月,团团圆圆,月牙配桂花,越看越顺心。”

说完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红纸信封,把剪纸装进去:“好好收着,以后和姐妹聚会拿出来,也是个念想。”她还给南书怜推荐了一把锋利的剪纸剪刀,手柄是桃木做的,握着舒服,“这把剪刀剪红纸不费劲,你奶奶用着肯定顺手,算你便宜点,就当是奶奶的中秋礼物。”南书怜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剪刀收好,心里暖暖的。

往前走不远,一阵清脆的吹糖人哨声传来,金黄的麦芽糖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像凝固的蜜糖,摊主握着糖稀棒轻轻一吹,再捏几下,就变成了蹦蹦跳跳的小兔子、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引得孩子们围在摊位前叽叽喳喳,伸手想要,有的还拉着家长的衣角撒娇,非要买一个。张晓雅看得眼馋,拉着陆雪非要试试:“雪雪你胆子大,你先来!我看看怎么吹才能不吹坏,我要吹一个和咱们面人一样的造型,以后摆在书桌前!”

陆雪被她推到前面,拿起温热的糖稀棒,指尖能感觉到糖稀的软糯,还带着淡淡的麦芽香,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吹了起来,结果用力过猛,糖人瞬间膨胀成了“大胖子”,耳朵都贴在了脸上,引得众人发笑。摊主笑着帮她补救,手指捏了捏、拉了拉,把“大胖子”改成了一只圆滚滚的小石榴,肚子鼓鼓的,还捏了几片绿叶点缀,和她衣服上的图案正好呼应:“姑娘家是爱热闹的性子,这石榴多子多福,和姐妹一起吃,福气翻倍,日子也红红火火。”

张晓雅不甘示弱,也拿起一根糖稀棒,学着摊主的样子轻轻吹,结果吹得太轻,糖人没鼓起来,最后变成了“长耳朵的小老鼠”,耳朵尖尖的,身子细细的,她自己也笑得直不起腰,把糖人递给南书怜:“书怜你最温柔,帮它‘正名’,就当是你画里的小动物啦,以后画进速写本,肯定好看。”南书怜笑着接过,小心翼翼地托着,生怕糖人化了,还特意找了张油纸垫着。

童筱薇则被一旁的糖画摊吸引,摊主是个中年大叔,戴着一顶蓝布帽,握着铜勺的手稳得很,舀起融化的糖稀,在青石板上挥洒自如,手腕转动间,一道流畅的弧线划过,很快就画出一幅“嫦娥奔月”,嫦娥的衣袂飘飘,裙摆上还点缀着桂花,玉兔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一块月饼,月亮带着淡淡的光晕,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引得围观的人连连称赞。

她举着相机拍个不停,从摊主舀糖稀到画完,连孩子们惊叹的表情、伸出的小手都拍了进去,还和摊主聊了起来,得知摊主做糖画已经三十年,从十几岁跟着父亲学,如今儿子也跟着学,算是祖传的手艺,每到中秋都会画“团圆”主题的图案,比如“阖家欢乐”“花好月圆”“生肖聚福”,希望每个路过的人都能收获圆满。

摊主见她喜欢,特意问了四人的生肖,张晓雅属兔、陆雪属虎、南书怜属羊、童筱薇属蛇,用四种颜色的糖稀画了四只小巧的生肖糖画,粉色的兔子蹦蹦跳跳、黄色的老虎憨态可掬、白色的小羊温顺可爱、青色的小蛇灵动俏皮,个个憨态可掬,递给她们:“中秋佳节,生肖聚齐,就是团圆,拿着吧,姑娘们,祝你们友谊长存,年年都能这样聚在一起,像这生肖糖画一样,甜甜蜜蜜。”童筱薇连忙道谢,还让摊主在糖画旁边添了一朵小小的桂花,“这样更有中秋的味道了”,摊主笑着答应,添上桂花后,糖画更精致了。

不远处的皮影戏摊位已经开演了,老艺人操纵着皮影,灯光照在白色幕布上,嫦娥的身影轻盈灵动,裙摆随着动作飘动,配上悠扬的二胡声和艺人沙哑却有韵味的唱腔,唱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

四人挤在人群后面,踮着脚往里瞅,张晓雅看得入迷,跟着唱腔轻轻哼唱,虽然跑调了,却唱得格外认真;陆雪则给大家讲解皮影戏的来历,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最早能追溯到汉代,以前没有电视,皮影戏就是最热闹的娱乐;南书怜拿出速写本,快速勾勒出皮影的轮廓,还记下了唱腔的调子,说以后要学着画皮影;童筱薇则举着相机,拍下幕布上的画面和老艺人操纵皮影的手,老艺人的手指关节粗大,却灵活得很,皮影在他手里像是活了过来。

戏演到高潮,嫦娥奔月的瞬间,人群中响起阵阵掌声,张晓雅也拍红了手掌,还跑到摊位前给老艺人递了一瓶水:“爷爷,您辛苦了,唱得真好听!”老艺人笑着接过水,还教了她几个简单的皮影操纵动作,张晓雅学得有模有样,引得大家发笑。

逛到中午,四人在老街的一家老字号小吃铺坐下,店铺门口挂着“百年桂花铺”的牌匾,漆色有些斑驳,却透着岁月的厚重。点了桂花酒酿圆子、红糖糍粑、豆沙糕、芝麻糖,都是中秋应景的小吃。

桂花酒酿圆子的甜香混着酒香,圆子软糯Q弹,咬一口还爆汁;红糖糍粑外酥里嫩,裹着厚厚的红糖酱和黄豆粉,甜而不腻;豆沙糕甜而不腻,豆沙馅细腻绵软,还带着淡淡的桂花味;芝麻糖酥脆香甜,芝麻的香气和糖的甜香完美融合。老板是个和蔼的老爷爷,见她们是小姑娘,还额外送了一盘桂花糕,说是自己早上刚蒸的,“中秋嘛,就该吃点甜的,图个吉利”。

四人分享着小吃,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张晓雅还不小心把红糖酱沾到了嘴角,陆雪笑着帮她擦掉,还打趣道:“你看你,吃个东西都不老实,像个小馋猫。”南书怜则把自己碗里的圆子分给童筱薇,说她拍了一上午照,肯定饿了,“多吃点,等会儿还要去采摘园呢,得攒足力气”。童筱薇拿起相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画面里四人笑得眉眼弯弯,嘴角都沾着甜酱,满是幸福的模样。

午后的阳光渐渐柔和,褪去了正午的燥热,变成了温润的暖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碎掉的月光。四人按照陆雪的提议,去了小区后门的采摘园,园子不大却打理得整齐,一排排石榴树长得茂盛,绿叶层层叠叠,像撑开的绿伞,树叶上还挂着晨露,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红彤彤的石榴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巧的红灯笼,压得枝条微微下垂,有的还裂开了一道小口,露出里面晶莹的籽儿,像一串串红宝石,绿叶间点缀着点点朱红,格外显眼。园主是陆雪家的老邻居,王大爷戴着草帽,手上沾着泥土,笑着给她们递来竹篮和剪刀:“雪丫头带着朋友来啦?随便摘,今年的石榴长得好,雨水足、光照够,熟得透透的,甜着呢,不用挑,随便摘一个都甜。”

——未完待续……


  (https://www.635book.com/dzs/61128/6744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