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盗薮 > 第八百四十七章 黑虎岭

第八百四十七章 黑虎岭


包子见我油盐不进,将最后半块西瓜扣在脸上,啃了个精光。

“行,看来北宋大锅儿跟你无缘了,我去联系忠哥。”

包子说罢,将沾满西瓜汁的手在我身上擦了擦。

“你又从哪得到的小道消息?从你嘴里说出来我总感觉不靠谱。”

“靠不靠谱你又不去,管那么多干嘛?”

包子作势欲走,我还能看不出他的小心思?便没阻拦。

“诶,我说果子,你就一点都不好奇?”

包子走到门口,见我没有挽留的意思,又走过来叽歪了一句。

“不好奇,你爱说不说,这会儿热得我没心情。”

包子一把夺过我手里的汽水,一口咕嘟干净。

“真是北宋大锅儿,你咋不信呢?”

“有何凭证?”

包子甩着湿透的汗衫,神秘兮兮的从裤兜里掏出个油纸包。

“你当我这些天在古玩城白混的?瞧瞧这个。”

油纸包里裹着半块青瓷片,釉面泛着雨过天晴的色泽。

我对着阳光细看,碎瓷内壁隐约可见支钉痕。

“北宋官窑?”

包子瞬间得意起来。

“怎么样?没骗你吧,昨天在鬼市,有个鄂西来的药农拿这来当添头。说是在神农架老林子里采药时捡的,那地方……”

他故意拖长音调。

“山如卧虎,水似盘龙。”

闫川不知道什么时候倚在了门框上。

“撼龙经有云,虎踞龙盘必有灵,倒是符合帝王陵寝的风水。”

我回头看着闫川:“哟呵,几天不见,撼龙经里的内容都记住了?”

“那必须的,学习使人进步,咱不能吃了没文化的亏。”

这话把我和时紫意都逗笑了,他一个武夫看那些书干嘛?要考研呐。

“二十万。”

时紫意突然来了一句二十万,让我差点被汽水呛到。

“什么二十万?”

“上回借出去的钱呐,要是这趟能摸个钧窑笔洗回来,就算回本了。”

呃,这钱不是她同意借的嘛,弄了半天不也是心疼的不行。

不过她这么说,那就是同意让我出去了,包子见状把胸脯拍的梆梆响。

“紫意,你就等好吧,一个笔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话别说太满,消息是否可靠还有待查证,你俩可不能带吴果去风月场所,要是叫我知道了,哼哼……”

我摸了一下鼻子,风月场所?我才不去,谁去谁是小狗。

三天后,我们三个挤在绿皮火车的硬座里,身下座椅还残留着前位乘客的汗渍。

“我说包子,你咋不再买辆车?挤这火车挤的我脚都肿了。”

此时的包子正举着中国交通地图册,他并没理会闫川,手指在鄂西北密密麻麻的等高线上游走。

“药农说是在黑虎岭一带,这地名地图上根本没有。”

闫川凑过来说道:“这不是正常嘛,六三年测绘的地形图,许多小地名肯定都没标注。”

火车到站已是黄昏,剩下的路要转乘中巴。

但这个时间客车已经停运,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在鄂西先住一夜。

“装备和工具明天一早去采购吧,一会问问哪有黑市,打听打听哪有卖洛阳铲的。”

坐火车出行就这点不好,工具没法带,只能到地方在准备。

“那都好弄,现在最主要的是吃点东西,我都快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我看着包子的大肚子,三天不吃饭都饿不死他,照这个吃法下去,突破二百五是指日可待了。

吃过饭,去找黑市的任务就交给他俩了。

本来他俩还有别的目的,就是想领略一下鄂西的风土人情。

宾馆里,我和时紫意煲了一会电话粥,到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包子和闫川还没回来。

担心他俩出什么纰漏,打电话过去一听,那头的音乐声震的耳朵发抖。

第二天上午,破中巴在山路上颠簸到中午,我们要去的地方连三轮车都进不去,所以只能下车步行。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往山里走,包子背的洛阳铲咣当撞在树干上,惊起喜鹊扑棱棱掠过树梢。

“这山里还有喜鹊啊?”

“人家不能在山里嘛?”

俩人拌了一路嘴,直到天黑,也没找到那个所谓的黑虎岭。

“包子,我觉得咱是不是太儿戏了?凭一个药农带的破瓷片就跑过来了,然后在这里抓瞎。”

“不能,我有直觉。”

闫川忽然驻足,指着远处:“看那儿!”

我和包子顺着闫川的目光看去,月光下,五道山脊如巨掌合拢,中央谷地雾气氤氲。

我赶紧摸出罗盘调整方位。

“五龙捧圣的格局,放在宋代至少能出个节度使!”

“那还等啥,直接过去吧!”

闫川拉住包子:“忘山跑死马的道理你不知道吗?而且晚上山路难行,咱们明天一早在过去,先找个地方把帐篷支上。”

有了目标,包子干劲十足,不怎么用我和闫川出力,自己就把活干了。

我们三个挤在帐篷里啃饼干,包子一脸憧憬的说道:“我的要求并不高,钧窑的锅碗瓢盆给我来一套就行。”

“做梦吧,梦里啥都有。”

夜里,包子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属于狗窝里搁不住大饼的选手,恨不得马上去那山谷一看究竟。

次日一早,我们踩着露水往山谷的方向走,等到了山谷口,太阳已经挂在天空的正中间。

但当我们看到山谷里的景色时却全都傻眼了,这所谓的龙脉,居然是一片新坟地,墓碑上还贴着彩色瓷像。

“我操了,这荒山野岭的还有人住在这里?”

“世外桃源?”

不怪我们难以置信,这深山里,交通基本靠走,在这里居住的话,生活物资怎么运进来?

难道是纯农业?自给自足?

我好像都没看见电线杆子。

“来都来了,咱们过去看看。”

随着我们深入山谷,看到坟地下坡果然是一排排古老的木结构房屋。

看外观,最少是明清时期的。

“乖乖,还真是世外桃源啊,陶渊明果然没有骗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行了,别显摆你那点墨水了,赶紧过去找个人问问。”


  (https://www.635book.com/dzs/63004/6698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