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69章 陷阵营,刘备知世间有高顺(求追订

第169章 陷阵营,刘备知世间有高顺(求追订


张邈得了好处,立即离开袁逸大寨返回本寨。

    这若是旁人,张邈派个人就足够了。

    然而高顺不同,这是张邈在陈留高氏征辟的大将。

    其性格又极为执拗较真,若直接派人去下令,都可能会被高顺视为妄议军务的小人按军法处置了。

    毕竟放弃己方优势而去跟赵云厮杀,本身就很儿戏。

    可为了贪袁逸等人四千兵马,张邈认为这是值得的。

    而如预料,在听到张邈的要求后,高顺直接就拒绝了:“府君,征战不是儿戏,要么战要么守,岂能逞一时之勇?”

    张邈暗道果然如此,只能佯装委屈:“孝父,你也得考虑下我的难处。如今兖州众将先被吕布吓了一阵,又被赵云再吓一阵,一个个都怯战不敢。”

    “袁逸和桥瑁派了两个无名小辈送死让赵云徒增名气,郑遂麾下的吕虔又负伤而逃。我必须想办法擒杀赵云或者让其丧胆离开,才能让众将有与刘备对阵的勇气啊。”

    高顺不由沉默。

    在陈留高氏中,高顺是个异类,不喜经书唯好军事,为人敦厚少华,性格执拗较真,既不接受馈赠又不饮酒,极不合群。

    张邈有大志有野心,一眼相中了高顺,几经求谒才请出高顺,对高顺有知遇之恩。

    一见张邈如此委屈,高顺也不忍心,遂叹了口气:“我尽力一试。”

    张邈大喜:“有孝父及陷阵营猛士前往,必不会败!”

    听到陷阵营三个字,高顺忍不住又提道:“府君,陷阵营需要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才能完全成型。”

    一听这话,张邈顿感头疼。

    高顺刚开始时想让张邈都准备鱼鳞甲,惊得张邈跳脚:普通军士用鱼鳞甲,疯了吧?

    见张邈提供不了,高顺又退而求其次让陷阵营猛士都穿戴两当铠,这要求再次被张邈否决了。

    其实真要提供两当铠给陷阵营,张邈也能提供,但代价就是除了陷阵营外其余人包括张邈的亲卫都得穿皮甲。

    想到让高顺掌握一支数百人的全甲猛士,张邈就感到头皮发麻。

    即便高顺说陷阵营也可以给张邈当亲卫,张邈也不愿意。

    亲卫重在忠诚,凶猛反而是其次,张邈可不敢轻易答应替换亲卫。

    故而这铠甲一拖再拖,到现在高顺都只给陷阵营配了数十两当铠,大部分都是皮甲。

    这也是为何吕布逞威的时候高顺只能维持阵型不乱而非直接反向冲杀。

    真要具装陷阵营,吕布来了也得跪。

    “等今后有多余的铠甲,我肯定优先陷阵营。”张邈开启忽悠模式,又催促高顺出战。

    叹了口气,高顺将陷阵营中穿戴了两当铠的猛士挑出,也凑了五十人,迈着沉稳的步伐下山。

    之所以五十人,不是因为高顺托大,而是高顺不想让没铠甲的陷阵营猛士白白送死。

    张邈又急急返回袁逸大寨,并得意的将众人唤至寨门空旷处观战。

    “张太守还真是好运啊,陈留高氏与我袁氏有姻亲,竟然让你抢了先。”袁逸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陈留高干,那是袁绍的外甥,跟袁氏关系匪浅。

    正常而言,袁逸是最有优势招募高顺的。

    张邈面上得意,内心却是鄙夷:就算不抢,你有那识别人才的慧眼吗?

    而在山下。

    看着阵型齐整,徐徐而来的高顺及五十陷阵营猛士,赵云的目光也随之凝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判断一支军士的强弱,首要看军容,其次看武器和甲胄,最后看体型。

    军容齐整,武器甲胄精良,体型又雄壮,就不可能是弱军!

    “我乃皇叔麾下,凌烟军校尉,常山赵云赵子龙,阁下英武不凡,可否通报姓名?”赵云扬手一礼。

    在赵云打量高顺及陷阵营猛士的同时,高顺也在打量赵云及其身后骑卒。

    这内行一眼就能看出强弱。

    只一眼,高顺就明白:这赵云及身后的骑卒,他留不下!

    陷阵营是步卒,若想留下赵云这五十骑兵,以高顺的判断,至少得三倍人数。

    若是赵云能听到高顺心头所想,估计不用高顺多言都能触发“云大怒”模式。

    我竟也被如此小觑,三倍人数就想留下我?

    “我乃陈留太守麾下,陷阵营都尉,陈留人高顺高孝父。”

    若是换个人高顺都不会通报姓名,只觉赵云雄壮兼之身后骑兵骁勇不凡,且赵云言语又有礼貌,出于尊重,高顺才肯通报姓名。

    就在高顺思考应该如何厮斗才能挫赵云锐气时,却听得赵云惊呼一声:“你就是陈留高顺?”

    高顺微微讶异:“赵校尉认识我?”

    赵云语气一肃,高呼道:“我乃皇叔义弟,常与皇叔论及天下英雄。有一日皇叔曾对我言,有陈留人姓高名顺,为人忠厚,极善练兵,乃当世罕见将才。”

    “若论练兵之能,可与战国时创练魏武卒的吴起相比,我本以为皇叔是惜才故而有所夸大,今日一见,方知皇叔所言非虚。”

    “昔日皇叔在西园军时,就有征辟高都尉之意,又恐彼时身份低微,即便征辟了高都尉也无法任用,故而时常遗憾。”

    “此番我来此搦战,亦是受皇叔所托,看这兖州叛将之中,是否也有高都尉。不曾想真让我遇见了。”

    “公本英雄,奈何从贼?”

    高顺闻言大惊,方才仔细观察了赵云,见其不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挑不出半分虚假,心头更是惊愕。

    皇叔知世间有高顺耶?

    又听得赵云那句“公本英雄,奈何从贼?”,高顺不由面生惭色。

    若非形势所迫,谁又愿为贼呢?

    而观战的袁逸等人,则被赵云这临阵猛夸给惊住了。

    “张太守,你运气不错啊,若不是你抢先一步,高顺就被刘备征辟了。”袁逸语气有些怪异,怎么听都有些嘲讽之意。

    毕竟高顺是下山跟赵云厮杀的,这还没开始厮杀,赵云就直接当面一阵猛夸,还将高顺夸成吴起一个级别的了。

    平心而论,若袁逸也被这么猛夸,也生不出跟赵云厮杀的战意。

    张邈又恼又气。

    因为高顺性格执拗不怎么合群,高氏族人也多认为高顺是个异类,不去学习人情世故,只知道研究奇技淫巧。

    就算是奇技淫巧,选择的还是最冷门的练兵,甚至于在练兵一途研究的还是最冷门的兵种。

    每条路都能选中最冷门的,称之为高氏异类一点不过分。

    张邈当初就是抓住这点,猛夸高顺练兵厉害,又许诺会助高顺组建陷阵营,才得以让高顺加入。

    而现在,赵云夸得更狠。

    不仅将高顺的练兵之能对比吴起,还提魏武卒,这等于说陷阵营就是魏武卒一般的精锐。

    以张邈对高顺的了解,现在高顺但凡能将刀出鞘,都算张邈输!

    “英雄惜英雄,足见高顺不弱于那赵云。”张邈憋了个难看的笑容,心头却在滴血。

    我的四千兵啊!

    没了!

    如预料,高顺本身就不愿打这种没优势的小规模厮杀战,此刻被赵云一顿夸和一句反问,直接就战意归零。

    又碍于不知道该如何回去复命,也只能瞪着眼与赵云对峙。

    赵云瞧出了高顺的难处,遂又拱手高呼:“高都尉乃皇叔器重之人,我不会与高都尉厮杀。”

    “我亦知高都尉这等将才,必不愿让猛士白白死在错误的军令之下。今日就此作罢,后会有期。”

    随后。

    赵云勒马转身,引骑卒扬长而去。

    看着离去的赵云,高顺心头颇不是滋味,更生羡慕之意。

    暗暗叹息一声,高顺引兵返回。

    观战的袁逸等人,却是纷纷向张邈贺喜,只不过贺喜声要么幸灾乐祸要么怂恿离间。

    至于先前答应的五百军卒,没人再提,张邈也不好意思再要。

    扫了一眼不怀好意的众人,张邈甩袖冷哼,急急返回营中。

    见高顺在营中愣神,张邈的眼神更阴沉了。

    “孝父,方才为何不战?你可知我在袁逸等人面前都都丢尽了颜面?那赵云故意句句高呼,就怕我等听不见似的,着实可恨。”张邈语气忿忿。

    又道:“别忘了。陈留高氏乃袁氏姻亲,就算刘备以前看重你又能如何?而今敌我立场鲜明,难道刘备还会用你?”

    “你要记住,刘备乃是矫诏的叛逆,更助伪帝害死了少帝,对于刘备这等逆臣贼子,诛其全族亦不为过!别忘了你的身份!”

    高顺沉默不言,任由张邈发泄怒火。

    张邈见高顺又是这副骂不还口的模样,更是气闷不已,只能忿忿离开,又寻到了营中大将陈留卫兹商议。

    “高顺为人甚是敦厚,绝不会因为赵云几句话就背叛府君,眼下兖州众将貌合神离,刘备又驱兵来救小沛,此番恐怕难以再成事了。”

    卫兹一边分析一边思考,随后又道:

    “以我观之,兖州诸将有山险之利,而陶谦等人又据水险地利,唯有难免的袁术无地利可据,若我是刘备,必会先破袁术。”

    张邈恨恨道:“所以赵云说只有两千人,是真只有两千人,他是来当疑兵牵制我等的!可恨众人不肯向前,否则何至于让赵云猖狂?”

    卫兹安抚道:“府君为车骑将军奔走,其意本就是了助车骑将军守好兖州防线,避免刘备趁车骑将军与公孙瓒交锋时北上。而今既然众人不和,不如以保存实力为先。”

    “袁术乃车骑将军大敌,若能借刘备之手除掉袁术,对车骑将军而言,亦是有利无害。刘备若与袁术争锋,即便能胜也会有所损伤。府君可在营中养精蓄锐,静待时机即可。”

    虽然卫兹的分析切中要害,但张邈也不敢拿陈留兵去跟赵云单打独斗而让众人获利。

    既然大家都不愿折损实力,张邈也不会傻到去将陈留兵马耗光。

    如张邈想法的也不止一个。

    这群兖州的实权太守国相,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打仗不行,权谋争斗是一个比一个擅长。

    而在小沛城中。

    看着那高高扬起的“皇叔刘备”旗号,曹操急忙策马出城相迎,还未走近就热情高呼:“洛阳一别,皇叔愈发的,嗯?”

    错愕的看着大旗下的马超和法正,曹操愕然惊问:“皇叔去了何处?”

    “叛军势大,恩师决定先破袁术,故而引兵向南去了。”法正近前低声道:“皇叔有言,我等入城后,可由吕校尉去搦战陶谦等人,曹兖州与马校尉同守小沛。”

    曹操也是知兵的,一听就明白了刘备的打算,于是哈哈大笑:“此番多亏皇叔相救,曹某才能化险为夷啊。”

    一路遮掩入了城,马超法正又将在城中设下大帐,除曹操外不许任何人靠近大帐。

    而曹操则是入在大帐中时不时的大笑。

    很快。

    城中又有消息传出,“皇叔与曹兖州相交莫逆,同帐而眠”“皇叔与曹兖州决定先破兖州诸将,助曹兖州入主兖州”“皇叔麾下有四万大军,足以助曹兖州击溃兖州诸将。”

    这小沛城中本就有兖州诸将和徐州诸将的探子,只因先前紧闭城门而无法出入。

    随着小沛城门正常开启让城内士民出城或是砍柴或是耕种或是返乡,这些探子也纷纷返回。

    得知小沛城内的传闻,就连判断刘备可能先打袁术的卫兹,也开始怀疑先前的判断了。

    曹操会背叛袁绍本就跟刘备有关,刘备能来救小沛也是曹操求援,刘备会助曹操夺取兖州也是情理当中的。

    摸不清刘备的真实意图,兖州众将更不敢轻举妄动。

    而在陶谦一方,同样听闻了城中的流言。

    “刘备想攻兖州诸将,又怕我等去攻其后方,故而让吕布带两千兵马搦战,此乃佯攻之计耳。”陶谦冷笑连连,又颇有不屑。

    帐中臧霸、周干、阴德、刘馗、汲廉、孔融、袁忠亦是纷纷认同,孔融又问:“既知吕布是佯攻,我等何不集中兵力先破吕布?”

    陶谦大笑:“孔国相,破贼不急于一时。兖州那群人也不是良善之辈,九路大军跑来攻打一个小沛,你以为他们真的是为了打曹操吗?”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0980/6764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