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67章 刘备不惜死,高祖光武之风(求追订

第167章 刘备不惜死,高祖光武之风(求追订


叛军虽众,但刘备并无惧意。

    兵不在多,而在于主将调遣。

    更何况,刘备所部凌烟军十营,都是各州郡挑选的猛士组成,又有大汉最精良的武器甲胄战马。

    兼之关羽、赵云、张辽、徐晃、典韦、黄忠、马超、吕布、许褚都是武力值上了九十的武勇虎将。

    虽说战场上个人武勇无法与成千上万的大军对垒,但没虎将统率的军士是无法与有虎将统率的军士相提并论的。

    将乃兵之胆,军士胆气的大小亦取决于领兵将军的胆量。

    大帐内。

    刘备坐于主位,斜倚凭几。

    关羽、赵云、张辽、徐晃、典韦、黄忠、马超、许褚等将吏,分列左右。

    行军书吏法正则将斥候所探三路叛军情报,详细说与众人,最后又道:

    “兖州方向叛军,依山下寨,控小沛西北,或有六七万人;徐州方向叛军,依水下寨,控小沛西南,或有七八万人。”

    “这两个方向的叛军,皆依山水险要立寨,极为谨慎。”

    “唯独豫州方向叛军,沿途劫掠,裹挟民众,及至今日早斥候所报,豫州方向叛军已不下二十万,且这个数目还不断增加。”

    说到豫州叛军沿途劫掠裹挟民众时,法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袁术好歹也是袁氏之后,怎行事却如黄巾一般?”许褚语气忿忿,请命道:“皇叔,请许我出战。”

    自汝南到小沛,若是沿途劫掠裹挟民众,就极有可能将许褚的旧日乡邻也裹挟了,这让许褚如何不怒?

    关羽、赵云等将,亦是忿忿。

    凌烟军的前身是雍州军,雍州军最核心的口号就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凌烟军成立后,又继承并延续了这个口号。

    习惯了不拆屋不掳掠的关羽、赵云等人,自然看不惯袁术这等纵兵为匪的行径。

    “叛军虽众,但都是土鸡瓦犬,一触即溃,可趁三路叛军尚未合军,各个击破。”关羽出列提议。

    张辽亦道:“兖州方向和徐州方向的叛军,有山水地利,难以速破。”

    “袁术胁民而行,士庶受害,若不速破,难民为求活命,必会夺我军粮,杀之有损皇叔仁德,不杀又令袁术得逞。”

    “不如绕过袁术前军,直取袁术中军,只要击破袁术,就算有二十余万之众,亦不足为虑。”

    赵云等人,亦是各抒己见。

    虽然敌众我寡,但无一人心有惧意。

    就如关羽所言,叛军虽众,但都是土鸡瓦犬,一触即溃。

    又有何可惧?

    “孝直,你有何看法?”刘备将目光转向法正。

    既是门生,自然要常带左右。

    马超现在被刘备扔去管军了,虽然年少又威望不足,但有过人武勇及大几岁的庞德帮衬,倒也中规中矩。

    法正则是以文事为主,在洛阳时去尚书台打杂,此番出征则被刘备任命为行军书吏参与机要。

    虽然智商天赋是天生的,但想要开发智商天赋则需要大量的资源去投喂。

    不论是去尚书台打杂还是为行军书吏参与机要,都是刘备在砸资源开发法正的智商天赋。

    年十四太卷?

    自古至今,至今往后,又有哪个大人物不卷呢?

    卷体力卷脑力卷资源,大人物不卷凭什么当大人物?

    就如鼓吹的蛮邦快乐教育也仅限于底层,而蛮邦的上层却是各方面的卷。

    就如昔日的蛮邦王子金日磾,以蛮邦王子的身份成了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都是卷出来的。

    蛮邦王子都如此卷,身为中原礼仪之邦的杰出少年,又岂能不卷?

    法正心头激动,这是恩师给自己的考验,亦是表现才识的机会。

    沉吟片刻,法正凝声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我赞成以奇兵突袭袁术中军。”

    “兵法云:用奇先用疑。兖州诸叛将闻皇叔至便放弃围城而择山险立寨,徐州诸叛将又不敢靠近小沛而只敢择水险立寨。此二路皆对皇叔有忌惮之心,可用疑兵牵制。”

    “可令赵校尉引一营兵马,点名搦战桥瑁,桥瑁曾在洛阳见识赵校尉武勇,料其必不敢应战;再令小沛的吕校尉出城搦战陶谦,吕校尉有初胜之威,陶谦必不敢轻举妄动。”

    “趁二路兵马疑虑之际,奇兵便可直取袁术中军,斩将夺旗,一战便可令袁术丧胆而溃。”

    刘备赞许的点了点头。

    正常情况:以寡敌众时,更应集中力量而非分兵。

    可若能牵制兖州叛军和徐州叛军,分兵亦是可为。

    只是略作思考,刘备便有了决定,随后敛容下令。

    “赵云听令!”

    “在!”

    “你引本营兵马前往小沛西北方向扎营,搦战桥瑁,以疑余众!”

    “得令!”

    ____

    “关羽、张辽、典韦、黄忠、许褚,听令!”

    “在!”

    “各营挑精锐步骑千人,半个时辰后,中军候命。”

    “得令!”

    ____

    “马超、法正听令!”

    “在!”

    “打上我的旗号,速入小沛!令吕布搦战陶谦,你与曹兖州守城。”

    “得令!”

    ____

    “徐晃听令!”

    “在!”

    “你引余下兵马看守粮草辎重,不得有失!”

    “得令!”

    “.”

    一个的军令下达。

    关羽很快觉察到了不对劲:“皇叔,奇袭兵马,以谁为主将?”

    刘备不假思索:“自然是我亲自统兵前往。”

    关羽大惊,忙劝道:“皇叔千金之躯,岂能亲往?我愿代皇叔统兵,必破袁术。”

    赵云等人亦劝。

    毕竟刘备如今的身份不同了,朝廷及三军安危皆系于一身,不可有失。

    “此一时,彼一时也。”刘备止住了众人的劝谏,道:“倘若只救小沛和下邳,自然无需我亲自统兵;可如今叛军看似围攻小沛和下邳,实则数十万大军冲我而至,我又岂能露怯?”

    “贼兵势大,尔等纵然不惧,军士亦有心惧者,我若不能身先士卒,军士又岂会奋勇争先?此事不必再议!”

    见刘备坚持。

    关羽等人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违背刘备的军令,各去准备。

    “叔至。”

    待众人散去,刘备又唤入近卫校尉陈到叮嘱。

    在整编之后,刘备的十营凌烟军是不包括刘备的近卫军的,刘备又为近卫军取名为白毦兵,以头盔上插白毦为标识。

    虽然都是白毦兵,但刘备的白毦兵比起史载白毦兵更为精锐。

    白毦兵以陈到为首,如今仅有三百骑。

    什长、都伯、军侯及什长副史、都伯副史、军侯副史,皆披鱼鳞甲。

    坐骑皆为西域良马,披马铠,主武器长槊、副武器短柄环首刀,配小圆盾、轻弓、箭矢三十、马弩,弩矢十。

    其余军士则披两当铠,坐骑稍逊但也是良马,披马铠,主武器主武器长槊、副武器短柄环首刀,配小圆盾、轻弓、箭矢三十,但无马弩。

    马弩专为骑兵设计,与擘张弩、蹶张弩、大黄弩相比,更注重马上稳定性和快速装填,但射程和威力相对较低。

    因其对使用者及坐骑负重要求更高,故而刘备只对什长、都伯、军侯及什长副史、都伯副史、军侯副史配置了马弩。

    半个时辰后。

    关羽、张辽、典韦、黄忠、许褚五将挑选了五千精锐步骑来到中军,陈到亦引三百白毦兵列阵。

    刘备仗剑登将台,扫了一眼下方列阵的凌烟军诸猛士。

    如刘备预料,这些猛士并非人人都心无惧意。

    叛军势大,而他们这五千人却要去直接打袁术中军,这心头难免会有负面想法。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关羽、张辽、典韦、黄忠、许褚,可以轻蔑的呼袁术那不下二十万之众为土鸡瓦犬。

    也不是人人都能分析出这二十万之众大部分都是被临时强拉的壮丁,而非能征善战的猛士。

    随后。

    又见一个个的军士提着酒水陶碗,搬入场中,酒味扑鼻而来,令人不由垂涎。

    刘备手一招,酒水皆分发给了列阵众人。

    “诸位皆是凌烟军的勇士,尔等的勇气,我一向不会质疑。”面向众人徐徐而道:

    “昔日昆阳之战,王莽军的兵力号称百万,而光武帝所率更始军不足两万。然而此战,光武帝以寡敌众,大破王莽百万大军,何其壮哉!”

    “而今我等所遇叛军,虽有数十万之众,但远不如王莽百万大军;我等所用武器甲胄战马,又远胜于光武帝昔年所率更始军。”

    “自古以来,皆是后人胜前人。我等武器甲胄战马皆胜于更始军,而叛贼人数又远不如王莽军。如不能击破叛军,我等又有何面目再自诩勇士?”

    随着气氛的调动,刘备的语气也随之变化。

    “我虽然不敢自比光武帝,但亦有如光武帝一般身先士卒的勇气,故而此战,将由我亲率尔等杀敌!”

    “兵法有云:将为兵之胆。我敢身先士卒,尔等可敢与我同击叛贼?”

    刘备振奋人心的话虽然很平常,但配上刘备的肢体语言和语气声色,却能让这些平常的话听起来慷慨激昂。

    原本还有些惧意的军士,也随之将生死抛之脑后。

    刘备是谁?

    太尉、尚书令、豫州牧、皇叔,如此身份竟然都敢身先士卒不惜性命,众军士又岂会无胆?

    将为兵之胆,不是口头说。

    只有让军士真正看到将的武勇无惧,才会生出有我无敌的胆量。

    关羽更是厉声高呼:“愿与皇叔,同击叛贼!”受到感染的众军士皆是应声而呼,士气也随之升到了顶点。

    “好!”

    刘备举起酒碗,高呼:“喝了这碗酒,此战我与诸君,同生共死,决不相弃!”

    将酒水一饮而尽,刘备将陶碗砸向地上,碎裂的声音象征了刘备此时的决意。

    众军士亦是纷纷效仿,那不断碎裂的陶碗声,也将众军士对死亡的惧意与陶碗一般破碎,“同生共死,决不相弃”的嘶吼声仿佛能穿云破晓。

    刘备再次挥臂大呼:“今日肉饭管够,诸君养精蓄锐,明日一早,随我破贼!”

    看着将台上只是寥寥数语就让众军士没了惧意,关羽又是钦佩又是羞惭。

    钦佩的是刘备那独具一格的魅力,惭愧的是竟然大言不惭要替刘备统兵。

    虽然关羽也没将袁术那号称二十余万众当回事,但关羽自问是无法如刘备一般将众军士的士气调集到巅峰,更无法让众军士都有无惧死亡的勇气。

    刘备的身份和地位,就决定了当刘备要身先士卒时,众军士哪怕最胆怯的人也会由衷的生出敬意。

    下意识的,关羽想到了昔日曾私下问刘备,天下何时能平。

    刘备答案简单而直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刘备既是文臣亦是武将,用自身为榜样贯彻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精神。

    关羽亦知:自家大哥虽然喜欢敛财,但喜欢敛财并不等于爱财。

    刘备敛财,是为了汉室复兴大业,是为了士庶皆能安居乐业,是为了应对各种天灾人祸。

    而今日,刘备又用几句肺腑之言,将“武臣不惜死”这句话,真正落实到了每个军士心头。

    我身为皇叔都不惜命,尔等何以惜命?

    不止关羽,张辽、典韦、黄忠、许褚皆是感同身受。

    即便是新加入的许褚,也由衷的生出了钦佩之意:能追随皇叔,何其幸也!

    随着军令的逐步执行。

    次日一早,刘备亲引三百白毦兵及关羽、张辽、典韦、黄忠、许褚五千精锐步骑,人衔枚,马勒口,迂回小路往袁术中军方向而去。

    而在另一边。

    赵云也奉命引本营两千人率先出现在小沛西北方向,直接有恃无恐的当道立寨。

    更嚣张的是,赵云一边安排军士立寨,一边只引了五十骑就出现在兖州叛将立寨的山下,扬声高呼:

    “我乃皇叔麾下、凌烟军校尉赵云,谁敢出寨与我一战?”

    “尔等有七八万人,而我只有两千人,数十倍于我,何不速战?”

    “不用害怕,我没有伏兵,亦不屑于用伏兵,我已当道扎寨,尔等莫要疑虑,速速来战。”

    “桥瑁可在?可还记得洛阳城下独战吕布的赵云乎?”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0980/6764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