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8章破茧
台北的雨,总带着一股子化不开的愁绪。
林默涵站在“云裳裁缝铺”的玻璃橱窗前,看着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将窗外的霓虹灯光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他手里捏着一把崭新的裁缝尺,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渗入骨髓。这是他作为“陈文彬”的第三天,一个从上海避战乱来台的裁缝学徒,沉默寡言,手艺却出奇地好。
橱窗里,陈列着几件他亲手缝制的旗袍。月白色的杭绸上,用银线绣着缠枝莲纹,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他昨夜熬到凌晨才完工的,针脚细密,线条流畅,连掌柜的王老板都赞不绝口。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针每一线里,都缝进了他对苏曼卿的担忧,对“影子”的揣测,以及对那尚未送出的“台风计划”情报的焦灼。
“文彬,发什么呆呢?”王老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江浙口音的软糯,“把这些样衣收进来,雨越下越大了。”
“哎。”林默涵应了一声,放下裁缝尺,打开橱窗,小心翼翼地将旗袍一件件取下,挂在店内的衣架上。他的动作很轻,仿佛在对待易碎的珍宝。这些旗袍,是掩护,也是武器。它们将穿在台北上流社会的太太小姐们身上,成为他观察这个浮华世界的一双双眼睛。
王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 widower,精明而世故。他看中了林默涵的手艺,也看中了他“背景简单”的身份——一个在战乱中失去所有亲人、只身来台的孤儿,最适合做他这间小裁缝铺的帮手。林默涵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主动上门,用精湛的苏绣技艺赢得了王老板的信任。
“对了,”王老板忽然想起什么,从柜台抽屉里拿出一张烫金的请柬,“下个月初八,林公馆的林太太要做几件新衣,点名要你去量体。”
林默涵的心猛地一跳。林公馆,是前清遗老林纾的府邸,如今虽已败落,但林家在台北的名望犹存。林太太更是出了名的“消息灵通”,台北上流社会的大小八卦,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林公馆的常客里,就有军情局的高层。
“我……我怕做不好。”林默涵垂下眼帘,做出一副怯生生的样子。这是他作为“陈文彬”的伪装——一个有些木讷、但手艺精湛的乡下裁缝。
“怕什么?”王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手艺,我还不放心?去,好好干,林太太出手阔绰,少不了你的好处。”
林默涵点了点头,接过请柬。烫金的字体在他指尖下,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上门量体,更是一次机会——一次接近敌人,甚至可能接触到“影子”的机会。
雨,还在下着。
林默涵坐在裁缝铺的阁楼里,这里是他的住处,也是他唯一的私人空间。阁楼很小,只放得下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个衣柜。他将书桌搬到窗边,借着昏暗的天光,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块怀表。
这是苏曼卿送给他的,表盖内侧,嵌着一张她女儿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天真烂漫。林默涵的指尖,轻轻抚过照片上女孩的脸颊,仿佛能感受到她柔软的皮肤和温暖的呼吸。他想起苏曼卿被捕前,曾对他说过:“如果我回不来了,请帮我照顾她。”那时,她的眼神里,有不舍,有担忧,更有托付。
“我一定会的。”他对着照片,轻声说。
忽然,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铃声。是裁缝铺的门铃。
林默涵立刻将怀表收好,走到阁楼的梯子边,往下看。王老板正站在柜台后,和一个浑身湿透的报童说话。报童手里拿着一份《中央日报》,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在地板上汇成一个小水洼。
“王老板,加急的晚报!”报童的声音清脆,“头版有大新闻!”
王老板接过报纸,付了钱,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林默涵的心,也跟着一沉。他顺着梯子爬下楼,看到王老板正盯着报纸的头版,脸色铁青。他凑过去,目光落在那行醒目的标题上:《匪谍火烧松山仓库,军警全城大搜捕》。
标题下方,是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浓烟滚滚的仓库前,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男人背影,正仓皇逃窜。虽然只是背影,但林默涵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老鹰”,负责台北东区情报交通的同志!
“老鹰”被捕了!
林默涵的脑子“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他强忍着内心的震惊,装作不经意地问:“王老板,这‘匪谍’抓住了吗?”
“还没呢!”王老板叹了口气,将报纸翻了个面,“听说伤了几个警察,跑得没影了。现在全城戒严,到处都在盘查。”
林默涵的目光,落在报纸的另一条新闻上:《军情局扩招档案管理员,待遇从优》。这条新闻很短,不起眼,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档案管理员!
他立刻想起了江一苇。那个在咖啡馆里,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手里捧着一本书的女子。她曾对苏曼卿说过,她在一家私人图书馆工作。而军情局的档案室,不正是一个最大的“私人图书馆”吗?
“影子”,会不会就是江一苇?她以档案管理员的身份,潜伏在军情局内部,盗取情报?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野草般疯长。林默涵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如果“影子”真的是江一苇,那么“老鹰”的被捕,是否意味着军情局已经盯上了她?她现在,是否已经暴露?
“文彬,去把后院的布料收进来!”王老板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哎。”林默涵应了一声,拿起门口的雨伞,走出裁缝铺。
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走到后院,将晾晒的布料一件件收进屋里。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冰凉的触感,让他混乱的思绪,渐渐冷静下来。
他不能慌。
“老鹰”被捕,东区交通线中断,这已是既成事实。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与“影子”取得联系,确认她的安全,并将“台风计划”的情报,通过新的渠道送出。
而林公馆的邀请,或许就是那个新的渠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涵像一只上紧了发条的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白天在裁缝铺做活,晚上则躲在阁楼里,用隐形墨水,将“台风计划”的核心情报,誊抄在一张极薄的棉纸上。棉纸被他缝进了一件旗袍的夹层里——那是为林太太准备的样衣,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牡丹花纹,华丽而张扬。
他要将这件旗袍,亲手交给林太太。而情报,就藏在那华丽的伪装之下。
初八那天,雨终于停了。
林默涵穿着王老板为他准备的新长衫,提着一个装满尺子、软 tape 和样布的木箱,跟着王老板,乘坐一辆黄包车,前往林公馆。
林公馆坐落在台北城西的山坡上,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红砖绿瓦,爬满了常春藤。虽然有些破旧,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藏青色旗袍的中年女人,她是林太太的贴身丫鬟,名叫阿香。阿香引着他们穿过前厅,来到后院的花厅。林太太正坐在藤椅上,逗弄着一只波斯猫。
“王老板,你可算来了。”林太太的声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慵懒,“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个上海来的裁缝?”
“林太太好。”林默涵微微欠身,态度恭敬而不卑微。
林太太抬起眼皮,打量了他一番。她的眼神锐利,像***术刀,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林默涵垂下眼帘,做出一副局促的样子,心里却在暗自警惕。
“听说你手艺很好?”林太太问。
“略懂皮毛,不敢当林太太夸奖。”林默涵答道。
“嗯。”林太太点了点头,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坐吧,我看看你带来的样布。”
林默涵依言坐下,打开木箱,将样布一一铺开。他的动作沉稳而流畅,指尖在丝绸、杭绸、软缎上轻轻划过,像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
林太太的目光,落在了一块月白色的杭绸上:“这块料子,做件旗袍怎么样?”
“林太太好眼光。”林默涵的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赞赏,“这块杭绸,是今年的新货,质地轻薄,光泽柔和,最衬林太太的气质。”
“哦?”林太太来了兴趣,“那你说说,我该配什么花色?”
“林太太气质高雅,不宜用太过艳丽的花色。”林默涵沉吟道,“依我看,用银线绣几枝缠枝莲,再在下摆处,用淡青色的丝线,绣几朵浪花,如何?”
“缠枝莲,浪花……”林太太念叨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寓意不错。就依你。”
林默涵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赌对了。缠枝莲,象征着生生不息;浪花,代表着暗流涌动。这是他与同志之间,约定俗成的暗号。他用这种方式,向林太太传递了一个信息——我,是自己人。
接下来的量体,进行得很顺利。林默涵的手,拿着软 tape,在林太太的身上,轻轻绕过。他的指尖,偶尔会触碰到她丝绸旗袍下的皮肤,冰凉而光滑。他能闻到她身上散发出的,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
“你很细心。”林太太忽然说。
“做我们这行的,粗心不得。”林默涵答道。
“嗯。”林太太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量完体,王老板和林太太商量着交货日期和价钱。林默涵则走到窗边,假装欣赏着院子里的景致。他的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客厅的每一个角落。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图,笔力遒劲。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和洋装书。在书架的角落里,他看到了一本《金缮技艺考》,书脊已经有些磨损,看得出是经常被人翻阅。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金缮,是用天然大漆调和金粉,修补破碎瓷器的古老技艺。它不掩饰裂痕,而是将裂痕本身化为一种独特的美。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江一苇的老师,一位隐居在台北的日本金缮大师。
这间客厅里,有江一苇来过的痕迹!
“文彬,我们该走了。”王老板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哎。”林默涵应了一声,收拾好木箱,跟着王老板,向林太太告辞。
走出林公馆,林默涵回头望了一眼。二楼的窗户里,林太太正站在窗边,看着他们。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模糊。
回到裁缝铺,林默涵立刻将自己关在阁楼里。他从木箱的夹层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江一苇和一位老者的合影。老者正是那位日本金缮大师,而江一苇,则站在他身边,手里捧着一只金缮修补过的天目盏,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他将照片和那本《金缮技艺考》的封面,仔细对比。书架上的那本书,和照片上江一苇手里捧着的那本书,是同一版!
林默涵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膛。他可以肯定,江一苇,就是“影子”!而林太太,很可能就是她在台北的联络人!
他立刻拿出纸笔,写下了一行字:“缠枝莲开,浪花暗涌,金缮之约,何时可期?”然后,他将这张纸,夹在了一本《红楼梦》里——那是他从林公馆的书架上,看到的林太太正在读的书。
第二天,他借口要为林太太挑选合适的绣线,再次前往林公馆。
阿香引他到客厅,林太太正坐在书桌前,写着什么。看到他,林太太放下笔,指了指沙发:“坐吧。”
林默涵坐下,将带来的几卷绣线,铺在茶几上:“林太太,我选了几种颜色,您看看。”
林太太的目光,在绣线上扫过,最后,落在了那本《红楼梦》上。她拿起书,翻开第一页。一张纸条,从书页中,悄然滑落。
林太太捡起纸条,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你很聪明。”她说。
林默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金缮之约,”林太太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就在今晚。”
她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放在茶几上:“城南,青云路,七号。子时,门会开。”
林默涵拿起钥匙,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一个未知的陷阱,也可能,是通往真相的唯一路径。
夜,如期而至。
林默涵换上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将那把钥匙,紧紧攥在手心。他避开巡逻的警察,穿过几条僻静的小巷,来到了青云路。
青云路是台北城南的一条老街,两旁是低矮的平房,住着的多是贫苦百姓。七号,在这条街的尽头,是一栋废弃的二层小楼,门窗紧闭,爬满了藤蔓,像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
他走到门前,用钥匙打开了那把生锈的铁锁。门“吱呀”一声,开了。一股霉味,夹杂着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摸出火柴,点燃了一根随身携带的蜡烛。昏黄的烛光,照亮了客厅。客厅里,家具都蒙着白布,地上,积着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角落,放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摆着一套茶具。
茶具是青瓷的,釉色温润。茶壶的壶嘴,缺了一小块,用金漆修补过,像一只展翅的海燕。
林默涵的心,猛地一跳。这是“海燕”的暗号!
他走到圆桌旁,坐下。蜡烛的火苗,在空气中,轻轻摇曳。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清晰可闻。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听到,楼上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他立刻吹灭蜡烛,躲到门后。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客厅的门口。
一个人影,出现在门口。那人影,穿着一身黑色的雨衣,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他手里,提着一个皮箱。
“你来了。”那人影开口,声音沙哑,像是故意伪装过的。
林默涵没有回答。他的手,伸进了怀里,握住了那把勃朗宁手枪。
“不要紧张。”那人影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动作,笑了笑,“我是来帮你的。”
他放下皮箱,从里面拿出一个文件袋,放在地上:“这是‘台风计划’的补充情报,包括登陆部队的番号,和指挥官的名字。”
林默涵盯着他,没有动。
“我知道你不信我。”那人影说,“但你可以看看这个。”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怀表,扔给林默涵。林默涵接住怀表,打开表盖。表盖内侧,嵌着一张照片——是苏曼卿和她女儿的合影!
“你……”林默涵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是‘老鹰’。”那人影说,“我被捕了,但他们不知道,我是‘影子’的人。”
林默涵愣住了。他没想到,“老鹰”竟然没死,还成了“影子”的联络人。
“时间不多了。”‘老鹰’的声音,变得急促起来,“魏正宏已经怀疑到林太太头上,他的人,很快就会到这里。”
林默涵立刻捡起地上的文件袋,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手写的名单,上面,详细记录了“台风计划”登陆部队的番号、指挥官名字,以及装备情况。
“快走!”‘老鹰’推了他一把,“从后门走,我来拖住他们!”
林默涵没有犹豫,转身朝着后门跑去。他刚跑到后门,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喊叫声。
“他们来了!”
他拉开后门,冲了出去。身后,传来“老鹰”的声音:“快走!别管我!”
接着,是“老鹰”的一声惨叫,和几声枪响。
林默涵的脚步,顿了一下。他咬了咬牙,没有回头,朝着黑暗中,狂奔而去。
他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肺里像着了火,才停下来,躲在一条小巷的阴影里,大口地喘着气。
他摸了摸怀里,文件袋还在。他拿出文件袋,借着微弱的月光,看着上面的名字。忽然,他的目光,停在了一个名字上。
“指挥官:林默涵。”
他的手,猛地一抖。文件袋,掉在了地上。
指挥官,竟然是他自己!
他呆呆地站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想起自己来到台北后的种种经历,想起老赵的死,想起苏曼卿的被捕,想起“影子”的神秘,想起“老鹰”的牺牲……这一切,难道,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一个针对他,针对“海燕”的阴谋?
“为什么……”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
忽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他猛地转身,看到一个身影,站在巷口。那人影,穿着一身黑色的雨衣,手里,拿着一把枪。
“林默涵,”那人影开口,声音冰冷,“你逃不掉了。”
是魏正宏!
林默涵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自己陷入了绝境。
“把文件交出来。”魏正宏一步步走近,枪口,对准了他的胸口。
林默涵看着他,忽然笑了。他笑得很轻,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你笑什么?”魏正宏问。
“我笑你,”林默涵说,“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战。”
他猛地从怀里掏出那把勃朗宁手枪,对准了魏正宏。
“砰!”
枪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魏正宏的肩膀,溅起一朵血花。他惨叫一声,摔倒在地。
林默涵没有去追,而是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狂奔而去。他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必须将这份情报,送到组织手里。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
雨,又开始下了。
雨水,打在他的脸上,和泪水,混在一起。他分不清,哪是雨,哪是泪。他只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呐喊:
“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夜,深沉如墨。
但林默涵知道,黎明,终将到来。
(https://www.635book.com/dzs/71036/4985435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