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救人非善心,铺人脉棋局!
推荐阅读:幼崽硬闯军区,首长当爹排队宠! 觉醒:异世杀神 婉拒阴湿男二后他重生了 千山暮雪. 丹宗阵神踏天路 乱世争霸之妖魔共舞 神王下山 永恒修仙道 刚失忆就退婚?人在藏区,吃上更好的了 穿越东京当渣男
那尖叫声自王夫人的正房院中传来,凄厉高亢,仿佛利刃划破了府里虚假的宁静。
紧接着,便是杂乱的脚步声、惊呼声、哭喊声,瞬间将整个荣国府从午后的困倦中惊醒。
消息如插了翅膀的飞蝗,顷刻间传遍了每一处角落——王夫人的心腹陪房,素日里在府中最是体面的周瑞家的,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倒下了!
据说她前一刻还在院里指派丫鬟们打扫,下一刻便双眼翻白,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浑身筛糠般地抽搐,口中涌出白沫,人事不省!
请来的几个大夫轮番诊脉,个个摇头,只含糊说是中了暑气,又被邪风侵体,开了几副驱邪避秽的方子,灌下去却如泥牛入海,全无反应。
周瑞家的身子反而愈发滚烫,抽搐也越来越剧烈。
王夫人震怒,当即下令封锁院落,将周瑞家的接触过的所有人和物都严加看管。
她阴沉着脸,一双丹凤眼淬着寒冰,厉声道:“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中了邪风?分明是有人暗中下毒,要给我没脸!”
这话里话外的矛头,几乎是明晃晃地指向了前两日才闹出“被下毒”风波的碧纱橱。
消息传到贾母耳中时,老太太正搂着黛玉,喂她喝一盅温热的杏仁露。
听完下人回禀,贾母的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黛玉放下白玉小碗,纤长的睫毛微微一颤,盖住了眸底一闪而过的精光。
高热昏厥,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她脑中瞬间浮现出师父医典中的记载——这哪里是什么邪风入脑,分明是典型的“热极生风”之症!
乃是夏日酷暑,体内郁热不得发散,又贪饮寒凉之物,致使寒包火,阳气闭阻于内,这才引动肝风,发为痉厥。
若不及时清热开窍、平肝熄风,拖延下去,轻则损伤脑络,变成痴傻,重则脏腑衰竭而亡!
王夫人想借机栽赃?呵,这可是你的人自己撞到我刀口上来的。
一个念头在黛玉心中飞速成型。
她抬起头,苍白的小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惧与关切,对贾母道:“外祖母,周瑞家的……当真如此凶险?”
贾母叹了口气,拍拍她的手背:“我的儿,这些腌臢事,你别管,仔细又惊了神。”
黛玉却轻轻摇头,声音细弱却坚定:“外祖母,我……我想起一件事。小时候身子不好,母亲曾请来一位游方的女冠为我调理。我记得她说过,夏日里若有人高热抽搐,切忌用虎狼之药强行攻伐。倒是有个小方子,或许能……能试试……”
她说到这里,又是一阵轻咳,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但贾母一听,眼睛却亮了。
自家外孙女久病成医,懂些养生偏方是再正常不过的。
如今府医束手无策,王夫人又在那边疑神疑鬼,若黛玉的方子真能奏效,既能救人,又能压下王夫人的气焰,岂不是一举两得?
“快说,是什么方子?”贾母急切地问道。
黛玉却不急着说方子,只对一旁的紫鹃吩咐道:“紫鹃,我记得箱笼里有一本母亲留下的《千金要方》,你快去寻来。那方子似乎就记在书页的夹缝里,我得对着书才想得起来。”
紫鹃何等聪慧,立刻明白了自家姑娘的言外之意,屈膝一福,转身便快步离去。
她去的并非是库房,而是绕了个圈子,闪进了后罩房一处无人注意的角落。
片刻后,云娘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将一粒用蜡封好的深褐色药丸塞入她手中。
这,才是真正的救命之药——以犀角、羚羊角、麝香等珍稀药材秘制而成的“醒神丸”,专解急症热闭。
半个时辰后,紫鹃“气喘吁吁”地捧着一本泛黄的医书回来,同时低声在黛玉耳边禀报了一句:“姑娘,厨房管事的小丫头说,今儿晌午天热,内造的冰盏化得快,周瑞家的嫌热,一口气喝了三大碗冰镇酸梅汤才作罢。”
果然是自作孽,不可活。
黛玉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了然,她翻着书页,蹙眉思索片刻,对贾母道:“外祖母,我想起来了。那方子叫‘清凉散’,是些清热的寻常草药,或可一试。”
贾母当机立断:“来人,去取药材,就按林姑娘说的办!”
黛玉亲自提笔,写下钩藤、石菖蒲、菊花、薄荷几味最最普通不过的清热之药。
药材取来,她只让丫鬟们当众研磨成粉,又亲手用温水调和。
在送去之前,她拔下头上的一支素银簪子,在药汁里搅了搅,提起时,银簪依旧光亮如新。
“外祖母请看,药是干净的。”她轻声说道。
这一手,让在场所有人都暗暗点头。
林姑娘心思之缜密,行事之周全,远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
药汁被送到王夫人院里,王夫人本不想用,但周瑞家的已经开始翻白眼,眼看就要不行了。
贾母派来的鸳鸯又在一旁盯着,言明这是老太太的意思。
王夫人骑虎难下,只得咬牙命人撬开周瑞家的牙关,将那碗看似平平无奇的药汁灌了下去。
而那颗真正的“醒神丸”,早已被云娘借着送热水的机会,化在了给周瑞家的擦拭嘴角的布巾上,趁人不备,抹入了她的唇齿之间。
一炷香的功夫还没到,奇迹发生了!
原本浑身滚烫、痉挛不止的周瑞家的,额头竟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接着,汗出如浆,很快浸湿了身下的被褥。
随着大汗淋漓,她身上的高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剧烈的抽搐也渐渐平息,最后化为轻微的颤抖,呼吸虽仍粗重,却已然平稳下来。
满院的下人看得目瞪口呆,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几个大夫更是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恰在此时,太医院的秦朗随其父再次入府,本是为追查之前的“毒案”,却正好撞见了这堪称起死回生的一幕。
他快步上前,从被丢弃的药碗里沾起一点残余的药粉,凑到鼻尖轻嗅。
随即,他眉头微微一挑。
钩藤、石菖蒲……此乃清肝熄风、开窍醒神之配伍。
看似简单,但君臣佐使,剂量拿捏,非浸淫此道多年者不能为。
尤其是这其中还隐隐透着一股极其清冽的异香……
他目光穿过重重人群,望向远处碧纱橱的方向,隔着帘幕,朗声问道:“敢问林姑娘,此方师承何人?”
清冽的嗓音穿透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帘内,黛玉正斜倚在软榻上,闻言只是又一阵轻咳,声音柔弱得仿佛随时会断掉:“秦太医谬赞了。不过是……幼时体弱,曾听一位游方的道长念过几句口诀,胡乱记下的罢了……如今也记不清了。”
她越是这般轻描淡写,秦朗眼中的探究之色便越是浓重。
一个闺阁千金,能识破“热极生风”之症,又能开出如此精当的方子,岂是一句“胡乱记下”就能解释的?
此女,绝不简单!
临走前,秦朗破例做了一件事。
他解下腰间一枚刻着“太医院”字样的随行铜牌,交给贾母身边的小厮,沉声道:“此物可通行院内各处。若林姑娘日后……再遇什么疑难病症,或需急用之药,可凭此牌,随时着人来太医院寻我。”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这不仅是认可,更是一份来自太医院少卿的承诺,一份沉甸甸的人情!
此事如长了翅膀,迅速在府内传开。
连一向不大言语的邢夫人都忍不住对人感叹:“原以为是个弱不禁风的病秧子,谁知竟是个有真本事的!”
贾母更是喜上眉梢,当场便赏了黛玉一匣子成色上好的血燕,并当着众人的面,拉着她的手宣布:“我这外孙女儿,是得了她娘的灵气,有福的!今后府里上下,谁再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先请林姑娘瞧一眼,比那些个庸医强多了!”
一言既出,王夫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她回到房中,只听“哐当”一声,一只上好的汝窑茶盏被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设局不成,反倒给林黛玉送去了一块登上高台的踏脚石!
这一救,不仅让黛玉彻底洗脱了“只会装病博同情”的嫌疑,更让她名正言顺地获得了介入贾府各项事务的“合法身份”——医者之名。
在这人命大于天的深宅大院里,一个能救命的神医,远比一个只会作诗的才女,拥有更令人敬畏的力量。
当夜,万籁俱寂。
黛玉坐在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冰冷的铜牌。
月光下,铜牌上的“太医院”三字,泛着幽微的权势光泽。
她唇角勾起一抹清冷的弧度。
她取来笔墨,在一张极小的纸条上飞速写下一行字,而后小心地封入蜡丸,交给了窗外阴影里的云娘。
“送去城南的杏林巷,找到‘济世堂’,敲后窗三下,交给一个穿灰袍的老药童。”那是她前世恩师所创医馆的暗号联络点,如今虽已物是人非,但这条线,必须重新接上。
她要借秦朗这张“太医院通行证”,打通的,是通往权力核心的一条隐秘通道。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洒落。
黛玉凝视着掌心那枚冰冷的铜牌,仿佛在看一件即将落盘的棋子,低声自语:“你以为,我是求你帮忙?”
她轻轻一笑,声音里带着洞悉一切的漠然。
“不,你是我要下的第一颗棋。”
自此之后,府中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下人们看她的眼神,从怜悯、好奇,悄然转为了敬畏。
连各房的管事妈妈们路过碧纱橱,都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
日子在一种异样的平静中滑过,夏日的炎热渐渐褪去,空气里开始弥漫起一丝淡淡的、属于节庆前的甜香与躁动。
府里采办的脚步声渐渐多了起来,一车车的丝绸锦缎、珍馐果品,流水般地送入府中,预示着一场盛大的节令即将到来。
(https://www.635book.com/dzs/71076/4977631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