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我靠学霸系统横扫全校 > 第 47 章:清北夏令营邀约,提前接触名校

第 47 章:清北夏令营邀约,提前接触名校


百日誓师大会那撼动人心的声浪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激荡的血脉尚未完全平复。就在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一个印着清华大学醒目Logo和地址的厚实快递文件袋,便被送到了江城三中的传达室,指名要交给高三(十)班的林辰。

当林辰从班主任手中接过这个沉甸甸的快递时,周围同学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好奇、羡慕、难以置信的低语声在教室里弥漫开。那紫荆花图案的校徽,对于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都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圣殿。

林辰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他走到自己的座位,深吸一口气,才小心地拆开封口。里面并非简单的信件,而是一份制作精美、质感厚重的邀请函册子。封面是清华园的二校门照片,下方是一行庄重的烫金字体:“全国优秀高中生信息科学与未来技术创新夏令营”。

他翻开扉页,落款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张振华教授。邀请函内容明确表示,此夏令营旨在选拔在信息科学领域具有突出潜质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高中生,夏令营期间将组织前沿讲座、实验室参观、团队项目实践和综合能力评估。函件中特别提及:“在夏令营中表现卓越者,将有机会获得我校‘拔尖创新人才’评选资格,并在后续高考录取中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高考降分录取”这几个字,虽然被含蓄地表达,但其蕴含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不仅仅是一张体验券,这更是一条极具诱惑力的升学捷径,是无数人挤破头也难以获得的珍贵入场券!

放学后,林辰几乎是怀揣着朝圣般的心情,将这份邀请函带回了家。便利店里,林父正在整理货架,林母则在柜台后算着账。当林辰将那份印着清华大学的册子放在他们面前时,时间仿佛静止了。

林母停下了按计算器的手,呆呆地看着那熟悉的校徽,嘴唇微微张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林父从货架旁走过来,粗糙的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才小心翼翼地去触碰那光洁的封面,仿佛怕自己的手玷污了它。他的手指,在接触到纸张的瞬间,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这……这是……”林父的声音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哽咽。

“清华大学的夏令营邀请函。”林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出卖了他的激动,“张教授寄来的。说是表现好,高考可能有优惠。”

“清华……清华……”林母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字,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她赶紧用袖子去擦,却越擦越多,那是喜悦、是辛酸、是多年压抑后终于看到曙光的释放,“辰辰……我的辰辰……”她一把将林辰搂住,声音哽咽,“好,好!不管最后能不能去成,你能收到这个,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妈……妈这辈子就值了!妈为你骄傲!”

林父也红了眼眶,他用力拍了拍林辰的肩膀,喉结滚动着,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好小子!争气!今晚咱家必须庆祝!关门!不营业了!”

那天晚上,林家小小的屋子里,飘出了久违的、丰盛饭菜的香气。林父拿出了看家本领,做了一桌子好菜,虽然比不上餐馆的精美,却充满了家的温度和父母毫无保留的爱与骄傲。饭桌上,父母不断看着那份放在餐桌正中央的邀请函,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过。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陈雪也在家中收到了一个来自北京大学的快递。里面是北大中文系举办的“博雅人文夏令营”的邀请函。她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林辰。

第二天在学校见面时,两人相视一笑,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共同的喜悦在空气中流淌。

“清华计算机,果然动作快。”陈雪晃了晃手中的北大邀请函,嘴角弯起。

“北大中文,底蕴深厚。”林辰也笑着回应。

“说好了,”陈雪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高考结束,我们一起去北京。先去清华园看看你的‘战场’,再去未名湖、博雅塔逛逛我的‘地盘’。”

“一言为定。”林辰郑重点头,“北京见。”

这个约定,让“北京”这两个字不再是地图上一个遥远的坐标,也不再是梦想中一个模糊的符号,而是变成了一个即将共同抵达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搭档”的基础上,悄然增添了一层“未来同行者”的深刻羁绊。

喜悦之后,是更清醒的认知和更充分的准备。夏令营绝非简单的观光旅游,尤其是这种顶尖学府举办的、带有选拔性质的夏令营,其中蕴含的挑战不言而喻。要想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那宝贵的“优惠政策”,必须展现出与之匹配的实力与潜质。

林辰很清楚,自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储备,除了“逻辑推理MAX”技能带来的思维优势外,基础理论尤其是编程实践,几乎是空白。这在与那些可能从小接触编程、参加过信息学竞赛的顶尖高中生同台竞技时,将是致命的短板。

当晚,他便意识沉入系统界面。积分栏里,因为之前一系列任务的完成,积累了一笔可观的数额。他没有犹豫,直接在系统的“知识商城”中,搜索并兑换了【计算机科学基础与Python编程实战(入门到精通)】的系列教程。

从那天起,每天晚上十点,完成繁重的日常高考复习任务后,林辰会雷打不动地再拿出一个小时,沉浸在系统的编程学习空间里。从最基本的变量、数据类型,到控制流程、函数定义,再到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简单算法,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知识。系统教程的优势在于直观和高效,往往能通过虚拟实例和交互式练习,让他迅速理解核心概念。

与此同时,陈雪也开始了她的准备工作。北大中文系的夏令营,通常会要求提交一篇能体现个人文学素养与独立思考能力的论文。她选择的题目是《从〈红楼梦〉的器物描写看曹雪芹的审美理想与悲剧意识》。

这是一个颇具深度和难度的选题。在初步构思和搜集资料后,她遇到了瓶颈——如何将繁多的材料和自己零散的灵感,组织成一条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论证主线?

她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林辰。

“帮我看看这个思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有点散。”陈雪将自己的论文提纲和核心观点草稿递给林辰。

林辰接过稿纸,凝神细看。片刻后,“逻辑推理MAX”技能无声启动,他拿起笔,在草稿上一边勾画一边分析:

“你的核心论点,是‘器物承载审美,更隐喻悲剧’,这个立意很好。但现在的几个分论点,比如‘服饰的华美与身份的束缚’、‘园林的精致与家族的衰败’,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不够紧密,更像是并列举例,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他指着提纲上的几个点:“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以‘器物与人物命运的互动’为暗线。比如,初期通过器物写繁荣与理想(太虚幻境、大观园初建),中期写器物背后的冲突与裂痕(摔玉、抄检大观园涉及的物品),后期写器物的散失与悲剧的注定(当卖、遗失)。这样,器物的变迁就直接对应了人物命运和家族命运的曲线,逻辑链条会更清晰,也更能体现你的‘悲剧意识’。”

陈雪听着他的分析,眼睛越来越亮,之前堵塞的思路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瞬间通透!

“我明白了!”她兴奋地拿回稿纸,“就是这样!林辰,你这脑子……太厉害了!简直就是人形逻辑处理器!”

在林辰的帮助下,陈雪的论文框架很快被重新梳理,变得骨架清晰,血肉丰满。她开始投入紧张的写作之中。

两人各自为了夏令营的目标默默努力着,一个在深夜与代码为伴,一个在文海与思辨共舞。高考的冲刺固然是主旋律,但对更高殿堂的向往和准备,也为这单调艰苦的百日,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与动力。他们的成长之路,在紧盯高考分数的同时,也悄然向着未来大学所要求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潜质延伸。


  (https://www.635book.com/dzs/71102/4973560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